生命的終點正如起點一樣,你赤裸裸的來,也終將赤裸裸的離開。自始至終的過程,在乎的,不是所擁有的財富名利,而是對自我生命的積極肯定,這才是生命的大有。
本書由人生領域的架構談起,依次指引自我潛能的再現、開拓人生的方向,進而觀賞自我的領域,做一個自主的人。全書滿含激勵話語,鏗鏘有力,將喚醒你沈寂已久的內在渴望,重新認識自我生命的本質,寫下豐富的人生故事。
作者簡介:
陳怡安
現職:洪建全基金會顧問教授、沂興貿易董事長、怡安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學歷: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曾任美國敏尼格行為科學中心諮商督導、美國國際訓練學院院長。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簡靜惠
神聖的浪費
我曾在1983年5月與中國時報余範英小姐同遊日本,參觀了與時報業務相關的產經新聞、大王紙業、小學館、平凡社等機構,以及與洪家有關的松下真真庵、PHP研究所、松下政經塾,覺得日本人做事的態度與精神是那麼令人感佩,而且能以前瞻性、結構性的具體作法表現出來。PHP以及松下政經塾即是有計畫、策略性地為社會訓練人才,而且是社會上高水準的政經領導人才。我與範英笑談:松下先生沒有兒子,他在政經塾培育的學生,都有著他的思想,受著他的教誨,這樣不是比養親兒子還實惠嗎?松下先生以他的「有」,給了他的社會,嘉惠學子造福人群。真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社會呈現一片祥和與溫馨。
自日本回來,我時常與外子敏隆以及許多有心的朋友交換著意見。我們的社會需要多一點思考的教育;面對著時代的急遽變化,人們需要更多的鼓勵以建立堅強的自我。更需要的是大家能有「給」及「奉獻」的精神,對社會的回饋、人間溫暖的回報,如此生活的品質才能提高而走向和諧的社會,但這一切都必須由每個人的內在「自我」開始。
因此,今年年初,當陳怡安先生把一張寫滿著有關「自我肯定」的演講題目讓我看時,使我感到非常的興奮與感動。外子敏隆和他的一些企業界朋友,也都有同感,盼望著能夠藉由陳教授豐富的學識,以及對社會奉獻的熱忱,讓每一個人都能活出自己、活得自在而快樂,形成社會上一股堅韌穩定的力量,和諧的社會不就在其中了嗎?
於是基金會乃決定伸出有限的手,結合無限的資源共同為人類心靈生活的昇華而努力,也得到傳播界及企業界的協助與贊助,因而展開了系列講座。標示「豐富人生」,主題是「積極自我的開拓」,由陳怡安先生主講,自73年5月19日起至7月28日止,共有十一個場次,每個週六下午在耕莘大禮堂,聽眾擠得水泄不通。陳教授由人生領域的架構講起,自我潛能的再現、開拓人生的方向,進而講到如何做一個自主的人,觀賞自我的領域,繞著自我的主題,滿含著激勵的話語,的確讓每位聽眾感受到生命的偉大與可敬。
當陳教授講到「我」能「給」別人什麼,他提到「神聖的浪費」,因著「愛」、因著心內的虔敬而給出有限的全部時,即使是浪費,卻也是神聖的。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果每件事都要斤斤計較,以功利主義來計算著是否「合理」,我們的人生將會過得很枯燥。只要有能力創造一些美的事物,生命才能顯出它的可貴和重要,這叫做神聖的浪費。何等感人!如果我們的人生太過於追求每件事的合理與利弊,那麼,美好的藝術由何而生?窮人的家庭可以過得很富有,而富裕的家庭也可能過得很貧乏,端看個人的心中是否能滋長愛、發展愛,而且給出你的愛。
如果這樣的觀念能夠為我們所接受,而且在「愛」的浪費裡,運用得很「神聖」,那麼不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期望,社會和諧的動力?這些觀念凝聚成為生活上的智慧,經過演講、文字的傳遞,共同來分享。我們更期望將來能使這些意識落實到動力的結構,經由教育的方法、訓練的步驟,化為每個人生活上的習慣,而顯出具體的成效。
余範英
企鵝媽媽的精神
認識陳怡安教授已經一年了,說句真心話:他是一位真正可以帶給我們輕鬆、愉快,又可幫助我們肯定自己、建立信心的朋友。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做《人性枷鎖》,是毛姆寫的。當毛姆寫完這本書的時候,他將他所有的經歷、痛苦及回憶都在這本書中透露了;也因此,他就超脫了。人生不是沒有歷練、揣摩、體驗就可以談的,在這以後的毛姆,他認為自己更成長了、成熟了。陳教授能夠豐富我們的人生,他一定有他更深的經歷與自我研究。
陳教授能夠在這裡繼續不斷地以「豐富人生」為題,吸引那麼多的聽眾,在中華民國實在是很稀有的例子,也是創舉。他個人連續得到這樣的回應,我想這個肯定已經建立了。
在這裡作這個引言,使我想起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的兩種動物;大自然的生物,牠們深深地感動了我。一種是大家都熟悉的海鷗;在一艘渡輪上,我看到有那麼孤單的一隻海鷗,牠就往上飛著。在那麼遼闊的海面上,牠沒有棲息的地方,但是卻仍不斷地為尋求更高在衝刺;我挺佩服牠能夠忍耐那種孤單,而且求高求上的精神。
此外,我也曾經見到一群千千萬萬的小企鵝,那些小企鵝居然能在海浪中翻騰過,然後在沙灘上跌了又爬起來,並歸隊到牠那小小的行列中。在那小小的行列中,偶然牠錯了,牠會被牠的母親給拾了回來,重新排列得整整齊齊、規規矩矩。每一位大思想家都有他的經歷和不同的人生體驗。德國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Hermann Hesse,他曾在經歷過人生許多痛苦之後,找到了積極面;他肯定寧靜、按部就班、自我肯定、自我充實而且向前邁進的那一段。陳怡安教授在經歷了人生、探索過自我之後給了我們很多正面的自我信念,鼓勵我們飛得更高更遠。因此,我發現他有企鵝媽媽的精神,能幫助你歸隊,而且找到你溫馨的棲落點。
名人推薦:簡靜惠
神聖的浪費
我曾在1983年5月與中國時報余範英小姐同遊日本,參觀了與時報業務相關的產經新聞、大王紙業、小學館、平凡社等機構,以及與洪家有關的松下真真庵、PHP研究所、松下政經塾,覺得日本人做事的態度與精神是那麼令人感佩,而且能以前瞻性、結構性的具體作法表現出來。PHP以及松下政經塾即是有計畫、策略性地為社會訓練人才,而且是社會上高水準的政經領導人才。我與範英笑談:松下先生沒有兒子,他在政經塾培育的學生,都有著他的思想,受著他的教誨,這樣不是比養親兒子還實惠嗎?松下先生以他的「有」,...
目錄
目錄內容
分享成長的喜悅/洪敏隆
神聖的浪費/簡靜惠
企鵝媽媽的精神/余範英
我為什麼?
我有什麼?
我像什麼?
我能自主嗎
我能有始有終嗎?
我有多少價值?
我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我能給別人什麼?
我能擁抱自己?
我可以自我慶祝?
附 錄
希望大家好/吳吉郎
積極的個體與群體/高志尚
我聽「積極自我的開拓」/王汶文
耕心/陳怡安
簡靜惠
神聖的浪費
我曾在1983年5月與中國時報余範英小姐同遊日本,參觀了與時報業務相關的產經新聞、大王紙業、小學館、平凡社等機構,以及與洪家有關的松下真真庵、PHP研究所、松下政經塾,覺得日本人做事的態度與精神是那麼令人感佩,而且能以前瞻性、結構性的具體作法表現出來。PHP以及松下政經塾即是有計畫、策略性地為社會訓練人才,而且是社會上高水準的政經領導人才。我與範英笑談:松下先生沒有兒子,他在政經塾培育的學生,都有著他的思想,受著他的教誨,這樣不是比養親兒子還實惠嗎?松下先生以他的「有」,給了他的社會,嘉惠學子造福人群。真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社會呈現一片祥和與溫馨。
自日本回來,我時常與外子敏隆以及許多有心的朋友交換著意見。我們的社會需要多一點思考的教育;面對著時代的急遽變化,人們需要更多的鼓勵以建立堅強的自我。更需要的是大家能有「給」及「奉獻」的精神,對社會的回饋、人間溫暖的回報,如此生活的品質才能提高而走向和諧的社會,但這一切都必須由每個人的內在「自我」開始。
因此,今年年初,當陳怡安先生把一張寫滿著有關「自我肯定」的演講題目讓我看時,使我感到非常的興奮與感動。外子敏隆和他的一些企業界朋友,也都有同感,盼望著能夠藉由陳教授豐富的學識,以及對社會奉獻的熱忱,讓每一個人都能活出自己、活得自在而快樂,形成社會上一股堅韌穩定的力量,和諧的社會不就在其中了嗎?
於是基金會乃決定伸出有限的手,結合無限的資源共同為人類心靈生活的昇華而努力,也得到傳播界及企業界的協助與贊助,因而展開了系列講座。標示「豐富人生」,主題是「積極自我的開拓」,由陳怡安先生主講,自73年5月19日起至7月28日止,共有十一個場次,每個週六下午在耕莘大禮堂,聽眾擠得水泄不通。陳教授由人生領域的架構講起,自我潛能的再現、開拓人生的方向,進而講到如何做一個自主的人,觀賞自我的領域,繞著自我的主題,滿含著激勵的話語,的確讓每位聽眾感受到生命的偉大與可敬。
當陳教授講到「我」能「給」別人什麼,他提到「神聖的浪費」,因著「愛」、因著心內的虔敬而給出有限的全部時,即使是浪費,卻也是神聖的。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果每件事都要斤斤計較,以功利主義來計算著是否「合理」,我們的人生將會過得很枯燥。只要有能力創造一些美的事物,生命才能顯出它的可貴和重要,這叫做神聖的浪費。何等感人!如果我們的人生太過於追求每件事的合理與利弊,那麼,美好的藝術由何而生?窮人的家庭可以過得很富有,而富裕的家庭也可能過得很貧乏,端看個人的心中是否能滋長愛、發展愛,而且給出你的愛。
如果這樣的觀念能夠為我們所接受,而且在「愛」的浪費裡,運用得很「神聖」,那麼不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期望,社會和諧的動力?這些觀念凝聚成為生活上的智慧,經過演講、文字的傳遞,共同來分享。我們更期望將來能使這些意識落實到動力的結構,經由教育的方法、訓練的步驟,化為每個人生活上的習慣,而顯出具體的成效。
余範英
企鵝媽媽的精神
認識陳怡安教授已經一年了,說句真心話:他是一位真正可以帶給我們輕鬆、愉快,又可幫助我們肯定自己、建立信心的朋友。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做《人性枷鎖》,是毛姆寫的。當毛姆寫完這本書的時候,他將他所有的經歷、痛苦及回憶都在這本書中透露了;也因此,他就超脫了。人生不是沒有歷練、揣摩、體驗就可以談的,在這以後的毛姆,他認為自己更成長了、成熟了。陳教授能夠豐富我們的人生,他一定有他更深的經歷與自我研究。
陳教授能夠在這裡繼續不斷地以「豐富人生」為題,吸引那麼多的聽眾,在中華民國實在是很稀有的例子,也是創舉。他個人連續得到這樣的回應,我想這個肯定已經建立了。
在這裡作這個引言,使我想起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的兩種動物;大自然的生物,牠們深深地感動了我。一種是大家都熟悉的海鷗;在一艘渡輪上,我看到有那麼孤單的一隻海鷗,牠就往上飛著。在那麼遼闊的海面上,牠沒有棲息的地方,但是卻仍不斷地為尋求更高在衝刺;我挺佩服牠能夠忍耐那種孤單,而且求高求上的精神。
此外,我也曾經見到一群千千萬萬的小企鵝,那些小企鵝居然能在海浪中翻騰過,然後在沙灘上跌了又爬起來,並歸隊到牠那小小的行列中。在那小小的行列中,偶然牠錯了,牠會被牠的母親給拾了回來,重新排列得整整齊齊、規規矩矩。每一位大思想家都有他的經歷和不同的人生體驗。德國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Hermann Hesse,他曾在經歷過人生許多痛苦之後,找到了積極面;他肯定寧靜、按部就班、自我肯定、自我充實而且向前邁進的那一段。陳怡安教授在經歷了人生、探索過自我之後給了我們很多正面的自我信念,鼓勵我們飛得更高更遠。因此,我發現他有企鵝媽媽的精神,能幫助你歸隊,而且找到你溫馨的棲落點。
目錄內容
分享成長的喜悅/洪敏隆
神聖的浪費/簡靜惠
企鵝媽媽的精神/余範英
我為什麼?
我有什麼?
我像什麼?
我能自主嗎
我能有始有終嗎?
我有多少價值?
我的世界到底有多大?
我能給別人什麼?
我能擁抱自己?
我可以自我慶祝?
附 錄
希望大家好/吳吉郎
積極的個體與群體/高志尚
我聽「積極自我的開拓」/王汶文
耕心/陳怡安
簡靜惠
神聖的浪費
我曾在1983年5月與中國時報余範英小姐同遊日本,參觀了與時報業務相關的產經新聞、大王紙業、小學館、平凡社等機構,以及與洪家有關的松下真真庵、PHP研究所、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