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六堆內埔客家聚落伯公廟-客家學術研究1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客家先民來台之初,面對大自然的挑戰及移民之間的生存競爭,因而廣設土地伯公以為庇佑,久之成為庄民心靈的守護神。屏東縣內埔鄉南部美和、和興、內埔、內田與興南五個客家村庄中,各聚落的公眾性土地伯公廟經調查有七十座。伯公類別繁多,開墾初期的開庄(基)伯公,墾殖之後的四方(柵)伯公、庄頭伯公等,專職伯公如掌管埤圳的埤頭伯公、守護過往民眾的橋頭伯公、鎮邪止煞的牛埔伯公等。
再則伯公廟的外觀因應台灣經濟發展的脈動,社會型態的轉變,多為改建過的「福德祠」,伯公形制以神像居冠,石碑次之,風水形伯公與較早的原石形制已不常見。隨之而來,在祈福與完福時,攸關伯公傳統祭儀的三獻禮也多半簡化,祈福會等組織陸續解散,或功能不彰,或轉型成為「福德祠管理委員會」,或由庄裡公廟負責。
蔡明坤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任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王淑慧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任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