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人生桃花源(游乾桂)夜闌人靜的星月之晚,和著天籟把讀《全人教育、一書,愈讀悸動愈深,也許是因為它與我這些年來的生命哲思太過相近了吧,讀來便有著與我心有戚戚焉的契合。誠如作者所言:「現代的教育,多了物質、知識的追求,少了精神生活的建構。「多數成人衣著傳統的期待希望,訓練孩子們出人頭地,生活無慮,卻很少教導他們成為功成的『人』。」這種肺腑之言我也感同深受。
什麼是成功?其實是很弔詭的,科學家、律師、醫師是成功者,但是一位種出滿園盛開、花團錦簇的園藝家,難道不也是成功者?或者我什麼都不是,但很有生活情趣、生活品味,把家裡佈置得宛如生命夢士,人稱「生活家」,是不是也堪稱成功者;如果這些你都同意,沒有高下之分,那麼成功便可因人而異。
在大學當教授的朋友,有天來家裡品茗用膳,我們聊到了人生,他有感而發的說了一串話,他說原來他心目中的成功是讀好書、做好事,當個有名望的教授,當這些全達到之後,竟發現自己最不會做人,身體不健康,生活沒情趣,生命沒活力,做事沒動力,工作如「狗」,出門上課,入門睡覺。現在他對成功的界定改了,他說缺乏「快樂」的人,都不算成功者,他希望未來能活得像人。
廿二歲取得博士學位是成功者,五十歲發現台灣新品種的昆蟲愛好者,是否也是成功者;「時間」常在人生中被不經意的遺忘,以為成功是一種比快、比速與比酷的遊戲,希望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功成名就,但是愈速卻往往不達,因為菁華是必睡錘鍊的,有了經驗、閱歷,才能反芻成學問,而沈澱真的需要時間。在以往的教育裡,除了知識的提供外,少的正是《全人教育》裡提及的心靈成長。
時間是魔術師,它可以使興趣變成專業,使質樸成為精緻、讓生澀轉成熟練,讓每一天都充滿著希望與可能,我想這才是人生的菁華之處,未來生機盎然。別忘了如何風光,畢業何校,最後都得面對生活,而你將會慢慢發現,生活裡最重要的真的不是學歷,因為沒有人拿著光鮮的成績單,便一口氣當上經理的,也不是名利財富,而是如何營造品質生舌;同樣月薪六萬的人,有的活得如牛,有的神清氣爽,決定全賴「生命態度」。
永遠嫌賺得不夠,迷失在人生慾海中的人,賺得再多生活仍然沒質地,甚至讓辛苦多賺彈指流失,例如到精品店花一千元買一個可能三百元便可買到的東西;生活的歡喜、清心、自在、如來,在貪慾中散佚無遺,可惜也可悲。多了這些反省,生命的意義才有望澄澈,人生的價值才可能色彩繽紛。
如果人生是一種營求,你求的是什麼?名望、權勢、財富之外,是否有可能添加健康、快樂、自由、時間的自我掌控等等,這些集集合我稱做「生命元素」;把這些元料打亂重排,你會如何序位,什麼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這種排列方式,我叫它「生命順位」,它透露著你的生命態度;我現在是健康排第一,依序是時間、快樂、自由、名利放在第五位,你是怎麼排的?
《全人教育》說的便是這種廿一世紀的新觀點──生命教育;試圖讓人明白,生命只是活著的一種歷程,活得有不如活得好,讓身、心、靈兼的生命態度,成為未來教育的新元素。這樣的生命哲學,很難用一篇序說完,它合適你據為己有,買它來典藏。學習‧在生命深處──阿南達學校(邱天助)
一九九七年下半以來的亞洲金融風暴,吹垮了全球經濟營景,災情滿目瘡痍。失業率不斷提昇,景氣預測一次又一次的調降,在經濟的寒流下,世紀末的冬天顯得特別長。當政府官員竭盡心力,提出一連串的振興方案時,以一個「非經濟人」的私心,倒不希望景氣早日復甦。因為戳穿泡沬經濟的假象,扯去金錢虛幻的布幕,正是人們可重新探索、揭露生命本質的難得時機。
其實,金融風暴並不是經濟危機的原凶。就像土石流一樣,全世界公司、企業、廠商之所以哀鴻遍野,應是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大反撲。二十世紀社會的絢麗,是建立在對貨和服務業的大量消費上。為了刺激消費,新興市場興起、熱錢流竄、產能超載,世界陷入繁榮的幻境。人們追求感官的享樂,消耗大量的衣飾、食物、飲料、各式器具。整個世界是一個滿足人們慾念的填塞物,是一個大地窖,大酒槽;人們永遠貪求、永遠渴望,卻又永遠失望。
早在一九七三年,經濟學家舒馬赫(E.F. Schumacher)就預言:除非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秩序,否則終會走向經濟的災難;麥杜斯(D.H. Meadows)、梅沙羅維克(M.D. Mesarovic)和裴斯特(E. Pestel)等人,更強調人類若要避免經濟上和生態上的禍害,就必頁從人最內心深處做改變,也就是從生命的教育著手做起。
對傑‧唐納‧華特士(J. Donald walters)而言,生命是邁向圓熟的境界。圓熟意味著內在均衡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下,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搖撼一個人的平靜安詳,生活不再慌亂,生命不再迷惑。華特士是國際知名的作家、演說家、作曲家、攝影家,也是暝想和瑜珈的世界大師級人物,他本身立約是生命教育的實踐者。七十多本著作、三百多首心靈音樂、一萬五千多張彩色幻燈片,都是扣緊、展現他人生的理想──藉由心靈的啟發,邁向生命的圓熟。
一九六八年,華特士為了實踐其生命教育的理想,在美國加州北部內華達山嶺腳下的丘陵地帶,設立了「阿南達村J(Ananda Village),佔地七百畝,目剪成員大約八百名。社區裡,生活就是一種學習,生命就是一種體驗,他們都致力於探索蘊含在人生教育中的原則,並且遵循原則生活。其中,阿南達學校(Ananda School)是社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參與的學生不僅是社區一百多名孩子,還有外面來的通學和寄宿的學生。在這裡,孩子所學習的是如何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不只是如何找到一份工作、一種職業;他們必須懂得如何明智、快樂而且成功的生活,而不違背自己內在深層的需求;當然,更不會持著金錢和華廈的擁有,會給予人類所有希望的幻想。
資本主義社會大量生產、無限消費和追求最大利潤的經濟體系,無形中逼迫人們退回「肛門期性格」(anal—character),生命中主要的精力都走向占有和屯積。長久以來,教育一直做為經濟的侍臣,服膺緀濟世界的內在法則,製造出一批批自私、貪婪的工作機器,充滿了成功、效率、自由的迷思。交易室裡,緊盯螢幕的金融、股市交易員,只信奉金錢的價值,一如索羅斯所說的,金融行為非關道德。漸漸的,人與人、自己和自然越來越疏離了。如果,我們想要回歸人的本質,生命的學習就是返璞歸真的途徑。在《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一書中,華特士開宗明義的說,教育並不只是訓練學生能夠謀得一份職業,或者從事智識上的近求,而是引導人們充分去體悟人生的意義;更重要的,除了在學校的年歲,人的一生就是教育的歷程。
阿南達學校的老師並不執著於教育上的任何教條,只是想要找到最好的方式,讓學校保持有機的發展。生活本身取代了書本成為真正的老師。學生們學習傾聽自己,他人與大自然,學習如何真情的思考,更重要的學習謙卑。讓身體、情感、意志力及智能得以全面開展,以面對整體的人生。
華特士不僅是一個夢想家,也是一位實踐家,他所有的思想和行動無不抓緊生命的議題。在《藝術是自我實現的幽徑》(Art as a Hidden Message: A Guide to Self Realization, 1997)一書中,華特士反思藝術的人生性、精神和道德價值,展現生命真正的目的與意義;《自我痊癒的主張》(Affirmations for Self Healing, 1997)一書強調克服外在的困難,首先必須面對自己內在的領域,唯有滌清自己的心靈才能掌握未來的幸福。
經濟蕭瑟,正是思想沈澱,讓生命抖擻的時候。當台灣政壇仍然為景氣不振喧嚷不休,民間仍然為荷包縮水而心急不已時,華特士的作品就像一溪涓涓的水流,清拭我們的塵封的心。作者簡介
邱天助:教育學博士曾任台灣師範大學系副教授兼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現任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