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自己「什麼都行」,是因為還沒有一樣行;
自認「無欲無求」,是不是壓根兒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說自己「不爭不搶」,其實是怕竭盡全力之後還是狼狽出局。
佛系,說穿了就是自我逃避;
別再用嘴上的佛系,掩飾你內心的焦慮。
作者朱清是中國超高人氣作家,
她的文章超過20億次點閱、超過500個平臺轉發,
因為她的犀利言詞,戳中千萬人的情緒痛點:
「內心戲太多,難怪你活得這麼累。」
「所謂的選擇障礙,不過是又懶又貪。」
「說什麼懷才不遇,不過是實力不濟也不夠努力。」
朱清說,20歲之後,你就是自己的過來人,
所以,別再老說自己很佛系。有野心,就別掩飾追求,多嘗試、多體驗、多試錯,
你的初心要和野心並行,既要有夢,也要有拳頭。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需要一些事與願違
‧內心戲太多,難怪你活得這麼累:
「如果分手,別人怎麼看我?」
「總感覺那位同事一舉一動都在針對我……。」
暗自揣測,是感情中最雞肋的東西,少給自己加戲,是一種能力。
‧你不是社交恐懼,只是愛逃避 :
「誰叫我內向呢!」於是你把所有錯失的良機歸結於社交恐懼,
哼!你哪是內向?明明就是拉不下臉去問而已。
◎你所謂的「佛系」,是對生活的逃避
‧總怕浪費時間?你可真無趣
若你樂在其中,就不算浪費時間,
若連談場戀愛都要苦算回報率,多不可愛。
那些你以為的無用之書,最有用,因為它不教你如何記,卻助你如何悟。
‧「你是否要退出群組?」「是。」:
有些人迷醉於群體式的認同感,總想抱團取暖,
自以為表面合群,內心就不會孤單。
卻不料,當社交成了帶著明顯意圖的交流,就是榨乾你最後一絲熱情的元凶。
請記得,睜隻眼、閉隻眼,只會虛耗眼前的日子,
朱清告訴你:生活,要怎樣的親口嚐一嚐?才會知道什麼叫豐沛。
各界推薦
姊妹淘網站駐站作家/P’s
現任解脫協會理事長、快樂大學品牌負責人/熊仁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