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離對入定與神通的奇思異想,
我們從修持心的寂止出發,
發現身心寂靜的安樂,
觀見一切法如幻如化,如影如響。
揮起止觀雙運的空性智慧之劍,
斬斷無明之根,證得正覺。
禪定是什麼樣的境界?神通又是什麼樣的能力?有了強大的定力與超凡的神通就一定能解脫煩惱的束縛,證得正等正覺嗎?
佛陀曾問弟子:「什麼是達至涅槃之道呢?」答案自然不是能禁欲苦行或會飛天遁地,而是修習由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與八正道等七種修持所構成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這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法教濃縮並闡明了戒、定、慧三增上學,修持此三增上學便可導向涅槃。本書即是達賴喇嘛尊者對如何修持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詳盡解說。
尊者首先探討「皈依三寶」這個主題。皈依能夠增長我們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以三寶作為心靈的指引,可促進我們對因果業報法則的理解與修持,它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的標記。能體證三寶,我們的佛性就能自然顯現。
在教導增上戒學時,尊者告誡我們要避免做出傷害眾生的行為,時時覺察自己的身、語、意,以淨化惡業,積聚福德資糧。在說明增上定學時,尊者以「九住心」教導我們如何修習寂止,使心專注於一境,以止觀雙運,將禪定結合智慧與菩提心,就能步上正覺的大乘法道。此外,尊者特別舉出中國佛教天台宗智顗大師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明從行走、站立、坐著、躺臥等各種活動,以及當六根認知六塵境時,應該如何修持止觀。在探討增上慧學時,尊者帶領我們深入探究三十七菩提分法,強調以正念與正知將佛法的意義融入自心,如實地了知無我與空性,就能以智慧斬斷無明之根,超脫輪迴。
尊者把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簡明易懂的忠告,交織於錯綜複雜的法教之中,並殷殷叮囑在修持三增上學時,必定要懷有證得解脫或正等正覺的發心,如此三增上學才會帶來出世間之果。這是達賴喇嘛尊者帶領我們步上解脫道的第三個錦囊妙法。
作者簡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本名丹增.嘉措,1935年生於青海省安多,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1959年流亡印度,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至今。達賴喇嘛為中藏和平奮鬥,於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此外,他更放眼世界,關懷地球,致力提倡慈悲、寬恕、包容、知足與自律等以佛教為本的價值觀,促進世界各大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為人類的心靈幸福不斷地努力。曾三度來台弘法,在台也擁有廣大具信弟子。
◎達賴喇嘛相關著作
眾生出版:《達賴喇嘛說金剛經》、《收拾書包成佛去!》、《如來藏,藏如來》
比丘尼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
比丘尼圖丹.卻准是達賴喇嘛的美籍弟子,1977年成為佛教比丘尼,經年在美國各地巡迴弘法。她成長於美國洛杉磯,197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之後在南加州大學擔任研究員。在亞洲、歐洲與美國進行多年的研究與傳授佛法之後,她在華盛頓州創立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並且擔任住持。她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說者,以實際可行的方式,說明如何把佛教法教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成為數本暢銷書的作者,其中包括《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同時也是堪蘇爾.蔣巴.德卻(Khensur Jampa Tegchok)的著作《洞見空性》(Insight into Emptiness)的編輯。
若欲取得更多關於比丘尼圖丹.卻准的資訊,請參見:sravastiabbey.org 與 thubtenchodronbooks.org。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從事翻譯多年,譯有《修行百頌》、《大圓滿之歌》、《如是》、《你可以更慈悲》、《如來藏,藏如來》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
章節試閱
第十一章 增上慧學:正念與正知所扮演的角色
正念與正知的重要性
巴利語傳統、梵文傳統都針對正念與正知作了討論,並且都認為,正念與正知兩個心所的主要功能都在於「把專注的焦點放在當下重要之事」,這事情可以是我們的禪修對境、身體的動作、從事某件行為的原因等等。這兩個心所共同合作,使心保持向善。如果我們的心偏離而轉向不善,正念與正知心所將重新把注意力導向重要的事物之上。它們保護我們的心免於不善,因而避免了法道上的痛苦與障礙。寂天菩薩提出如此的懇請:
合掌誠勸請
欲護自心者:
致力恆守護
正念與正知(BCA 5:23)
對於那些希望能夠護衛自心的人,
我合掌懇求:
你必須全力以赴地運用正念與正知。
正念與正知也能夠使我們為了利他而努力,如無著賢大師(Togme Zangpo)在他所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頌》裡說道:
隨於何時行何事,應觀自心何相狀,
恆繫正念與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簡而言之,不論你做什麼事情,
都要自問:「我的心之狀態是什麼?」
藉由時時保持正念與正知而成就他人的利益,
這就是佛子行。
本章將分別地解釋「正念」與「正知」,然後再看看它們如何一起運作。
正念——心不忘失對境
在印度的語言當中,「正念」(mindfulness)的原意是「記憶」(memory)或「憶念」(recollection)。佛陀使用這個尋常的字眼,但是卻針對他的教義而賦予它新意。根據兩部阿毘達磨的說法,「正念」是一個獨特的心所,它一再地把心帶回到心於之前所熟知的法,而不忘失。無著菩薩在《阿毘達磨集論》裡說道:
云何為念?於串習事,心不忘為相,不散為業。(LC 3:49)
什麼是正念?就一個熟悉的對境而言,正念是指心未忘失對境,並且能夠了無散亂地運作。
正念具有三個特徵
正念具有三個特徵:
一、正念所專注的對境是一個熟悉的對境,它無法對其所不熟悉的對境而生起。
二、「心」這個主體未忘失對境,就表示心專注於該對境,並不會散亂。
三、正念的作用是防止心流散到其他對境。當「心」把注意力安住於禪修對境之後,正念使心持續安住於對境。
佛陀在探討正念是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之一時,他說道:
諸比丘!以何為念根耶?諸比丘!於此,聖弟子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對久前之所作、久前之所說,憶念、隨念。彼於身觀身……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諸比丘!此名為念根。(SN 48.10)
比丘們!什麼是正念根(念根)?在此,聖弟子是具有正念者,擁有無上的正念與嚴謹審慎,記得並憶念很久以前所做的事與所說的話。他於身觀身而住……於受觀受……於心觀心……於法觀法而住,熱切、正知、正念,已經捨棄對世間的渴望。這被稱為「念根」。
「於身觀身」意味著思惟身為身。這指出一個特定的思惟對境:它僅僅是身體,而非身體所生起的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亦非我們對身體的想法、喜惡,而純粹就是身體——一個短暫無常的身體,它的本質是苦,它既非擁有一個自我,亦非一個自我。在觀受、心、法時,也是如此。
簡而言之,當正念專注於它的對境時,它既能夠記得對境,又能夠如實地觀察對境的特相。當正念與正知、智慧相結合時,它能夠帶來洞見對境之本質的勝觀。
正念也意味著記憶、想起與憶念。它憶念戒律,使我們能夠生活於戒律的界限之內。它防止心著迷於塵境、白日夢與焦慮的念頭。它對治心不在焉,使我們免於放逸;放逸使我們專注於內心過多的成見,而疏忽當下。
於聆聽法教時,正念能夠使我們的心保持專注,記住法教的內容,增長智識。理解當下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在日後憶念它,是正念的兩種功用。它們能夠促使我們聞、思、修佛陀的法教,並把法教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面向之中。
正念如守門人
正念提醒我們修行的目標——投生善趣、解脫與正等正覺。在持戒時,正念使我們記得戒律,避免從事不善行。在修定時,正念使我們記得禪修對境,避免散亂與掉舉。在發展智慧的背景脈絡之中,正念使心能夠住於對境,並且結合智慧一起審視「人」與五蘊。在日常生活之中,正念使我們記得何者已經完成,何者需要被完成,區分何者值得注意,以及何者不值得注意。佛陀把正念比喻為護衛重要物品的守門人: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是賢者、智者、具慮者;拒絕未知者,而令已知者進入。諸比丘!如是聖弟子具足念慧,憶念、隨念久往以前之所住,久往以前之所說。諸比丘!有念門銹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AN 7.63)
正如同皇室的邊防要塞有一個睿智、經驗豐富、具聰明才智的守門人,他阻止陌生人進入,讓熟人進入,保護要塞內的人,並且抵禦外人,聖弟子也是如此。他有正念,一絲不苟,記得並能夠想起很久以前所做的事情、所說的話語。聖弟子有正念做為守門人,捨斷不善法,修持善法,捨斷有過失的事物,修持無過失的事物,並且清淨自養。
在巴利語傳統之中,上師給予初學者一個基本的禪修對境,這個對境通常是入出息。在從事禪座期間,入出息念能夠使心安頓下來,變得清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盡可能地念持入出息,如果煩惱或散亂於心中生起,他們重新提起入出息念。如果需要把注意力轉向另一個活動,他們會暫時地放鬆入出息念,並把全副的注意力放在新的任務之上。一旦完成任務,他們會重新提起入出息念,而非環顧室內,看看是否有什麼新鮮事。
在梵文傳統之中,修行者於禪座期間思惟一個特定的佛法主題時保持正念,例如思惟死亡、他人的仁慈、空性。在座下期間,修行者把那個佛法主題謹記在心,並且於一整天當中思惟之。這個作法能夠非常有效地增長智慧,使心保持向善。對於密續修行者而言,不論是在座上或座下期間,正念的對境皆是觀想自己為本尊。
克制感官的目的在於克制心。當我們的感官未設防時,心就會涉入感官對境,進而體驗到樂受、苦受與不苦不樂受。這些感受很容易就會使自心充滿煩惱。我們容許感官去感知對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留意這些對境的特質與數量,那麼,當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生起時,心就不會對這些感受作出情緒反應。
這不表示我們要忽視周遭的人、事、物,或像機器人那般與環境互動。相反地,對一個特定的善或無記的對境保持正念,將能夠保護心免於迷失於大量的念頭、意見、偏好與情緒之中;這些念頭、意見、偏好與情緒都是以外在對境為焦點。
充滿智慧的正念能息滅苦因
正念不同於「純然的注意」(bare attention,或「只管觀照」)。「純然的注意」是察覺並注意到於心中生起的各種對境、感覺、感受、想法與情緒。正念與智慧有關,它選擇一個善的或無記的對境,並且專注於它,熟悉它,防止心散亂。在日常生活中,正念把焦點放在道德觀與戒律之上,確保我們的行為符合這些道德觀與戒律。正念必須是明智且恰如其分的,心若缺乏正念,智慧就無法生起。比丘摩羅迦子(Māluṅkyaputta)分享佛陀教導他關於正念的種種:
懷愛相於胸者,見色則失正念,
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
由色生其種種痛苦、貪欲,
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
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
彼於色不為所染,見色而護念,
感色而無執心,又對此不存念戀著。
恰如見色,如行出世間之受者,
彼之苦消滅而無積。
彼如是以正念遊行,
如是於苦無積,稱為近於涅槃。(SN 35.95)[7]
當一個人忘失正念時看見一個色相,
並且注意於可愛相,
他就會懷著癡迷的心去感受它,
然後緊緊地執著不放。
許多源自於那色相而生起的感受,
在心中增長壯大,貪婪與惱怒也從中生起,
他的心因而受困擾。
對於一個累積諸苦的人而言,
涅槃是遙不可及的。……
當堅定地持守正念的人看見一個色相時,
他不會被色欲煽動,
他懷著無貪的心來感受它,
並且不會緊緊地執著不放。
當這樣的人以這種方式持守正念時,
即使他看見色相,即使他有所感受,
諸苦仍然會被耗盡,不會積聚。
對這樣一個如此除苦的人而言,
涅槃近在咫尺。
對於聲、香、味、觸等對境也是如此。修行者透過充滿智慧的正念而息滅諸苦之因,進而耗盡諸苦,趨入涅槃。
佛陀強調「念」之於法道的重要性。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中,念有四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支,以及八正道之中的正念等八種。雖然在這些背景脈絡之中,「念」的特相是相同的,但是當三十七菩提分法與道次第相關時,我們就會看見「念」盡除煩惱的強度與能力有所不同。
正知——審察身心的狀態與行為
在梵文傳統之中,正知被視為是一種「慧」(梵prajnā,般若),但是正知卻非「智慧」。雖然智慧是從正知發展出來,但是卻能更深入地瞭解諸法。正知所了知的範圍可以從清楚了知諸如「現在我正在移動手臂」等單純的事件,到更複雜、更能辨察的了知。例如,了知各種感受的短暫無常本質,或了知渴愛依緣感官接觸對境而生起。
正知與不正知
《阿毘達磨集論》與《俱舍論》並未特別地為「正知」下定義,但是卻對「不正知」下了定義 。從此,我們可以推斷什麼是正知。「不正知」並非缺乏「正知」,而是一種心所,一種無法正確地瞭解對境的煩惱慧。世親菩薩在《大乘五蘊論》(Five Aggregates)裡說道:
云何不正知?謂於身、語、意現前行中不正依住為性。(ISBP 310)
什麼是不正知?〔它是〕相伴著煩惱的慧,〔它是一種心所,〕使人不留心觀照地從事身、語、意的行為。
對此,安慧論師(Sthiramati)補充說道,「不正知」讓人不知道何者當為,何者當避免。它容許人們造作愈來愈多身、語、意的惡業,累積愈來愈多違犯律儀的罪過,並阻礙人們應用四種對治力。它也會使已發展的智慧退轉墮落,阻礙觀察慧進一步發展。
不正知有三種:
一、伴隨邪見的不正知;
二、阻礙正觀慧(reliable analytical wisdom,正觀察的智慧)發展的不正知,這種不正知誤解對境;
三、干擾寂止的不正知,它使心無法警覺地觀照禪修對境。
我們可以把這三種不正知當作一個準則,推斷出三種正知:
一、伴隨正見的正知;
二、瞭解對境,支持修行者去發展正觀慧的正知;
三、使心能夠觀照禪修對境,支持修行者修止的正知。
前兩種正知顯示與培養智慧有關,第三種正知則與寂止相關。
在此,正知是一種「後設覺知」(meta awareness),它監控並察覺於心中發生的一切。正知必須是敏銳且極具智性,才能夠估量心是否被導向善的或不善的對境,否則它就會像是個愚蠢的間諜般毀了一切。當我年輕時,我曾經要求貼身侍者在資深教師快要來時發出通報,但是有時,這位侍者在不應該睡覺時睡覺,所以未發出通知,這自然而然地引起一些問題!
第十一章 增上慧學:正念與正知所扮演的角色
正念與正知的重要性
巴利語傳統、梵文傳統都針對正念與正知作了討論,並且都認為,正念與正知兩個心所的主要功能都在於「把專注的焦點放在當下重要之事」,這事情可以是我們的禪修對境、身體的動作、從事某件行為的原因等等。這兩個心所共同合作,使心保持向善。如果我們的心偏離而轉向不善,正念與正知心所將重新把注意力導向重要的事物之上。它們保護我們的心免於不善,因而避免了法道上的痛苦與障礙。寂天菩薩提出如此的懇請:
合掌誠勸請
欲護自心者:
致力恆守護
正念與正知(BC...
目錄
【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梁
【序言】體證三寶即是佛性的實現/比丘尼圖丹.卻准
略語表
第一章 值得信賴的心靈指引
佛教道途的入口
皈依三寶的理由
心的潛能和三寶的存在
根本乘的三寶
波羅蜜多乘的三寶
佛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法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僧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勝義皈依和世俗皈依
金剛乘的三寶
第二章 佛、法、僧的功德
四無畏
如來十力
佛的十八不共法
佛陀身、語、意的功德
佛陀是可信的指引
隨念佛、法、僧
三寶的各別特色
因皈依與果皈依
第三章 與三寶建立真誠的法緣
正式皈依
皈依的學處
持守適當的皈依
菩薩的皈依
第四章 增上戒學
修持三增上學,獲得正覺
「持戒」是成為聖者的最佳徵相
持守別解脫戒以調伏心
律藏的部派
修持別解脫戒的利益
不食用致醉物或酒精類飲料
為獲得解脫而選擇禁欲獨身
菩薩戒與密乘戒
犯錯並且改過自新
第五章 僧伽——出家團體
僧伽的重要性
佛法的存在與弘揚
過出家生活的目的
維持僧伽的清淨
西藏的出家人與寺院機構
西方出家人所面臨的挑戰
女性領受具足戒
給出家人的忠告
領受出家戒的喜悅
第六章 增上定學與禪定波羅蜜
正定與寂止
增長寂止的重要性
利於增長寂止的條件
培養寂止的所緣境
選擇禪修的對境
安排禪座
與身體共事
第七章 障礙與對治法
五蓋——干擾禪定的煩惱
調伏五蓋,證得增上心
克服蓋障,獲得自在
五過失與八斷行
九住心——九種攝心的過程
心輕安與身輕安、身輕安樂與心輕安樂
證得寂止的過程
第八章 等至
寂止是修習勝觀的基礎
以七種作意離於欲界
色界等至——四禪那
無色界等至——四無色定
觀四諦的等至——生起出世間道
八解脫——心暫時離於雜染
九次第定——發展心的靈敏度
神通——超凡的身心力量
神通之於菩薩的重要性
佛教的止修
行者應修持道次第
第九章 巴利語傳統的禪定
禪修的對境
四梵住——修習三摩地的方法
四禪那——四種現法樂住
四無色定——四種寂靜住
四種三摩地的修習
三摩地與「觀」
第十章 中國佛教的修止
法道從禪定和智慧開展
在禪修的上座與下座創造平衡
在從事坐禪時,修習止觀
與環境互動時,修習止觀
偏離正道的禪修與正確的禪修
對治魔羅
第十一章 增上慧學:正念與正知所扮演的角色
修菩提分法,親近佛陀
正念與正知的重要性
正念——心不忘失對境
正知——審察身心的狀態與行為
正念與正知並肩合作
「正念」的現代理解與應用
菩提分法散發智慧之焰
第十二章 四念處(一):身、受、心三念處
修持四念處的目的
念處——把正念安置於對境上
共與不共的行相
身念處——觀身不淨
受念處——觀受是苦
心念處——觀心無常
第十三章 四念處(二):法念處
法念處——觀法無我
隨觀五蓋,鎮伏五蓋
隨觀五蘊,了知五蘊非我
隨觀六處,捨斷結縛
隨觀七覺支,達至解脫
隨觀四諦,了知苦集與苦滅
金剛乘的正念
菩薩的四念處修持
法無我與四念處
四念處的利益
第十四章 三十七菩提分法
證得正覺的必備條件
四正勤——四種正確的精進
四神足——神奇化現之足
五根與五力——導向「徹底捨斷」
七覺支——導向正覺
八聖道——出世間的法道
三十七菩提分之間的關係
三十七菩提分與五道
世俗與勝義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根本乘與大乘行者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藏傳佛教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詞彙解釋
【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梁
【序言】體證三寶即是佛性的實現/比丘尼圖丹.卻准
略語表
第一章 值得信賴的心靈指引
佛教道途的入口
皈依三寶的理由
心的潛能和三寶的存在
根本乘的三寶
波羅蜜多乘的三寶
佛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法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僧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勝義皈依和世俗皈依
金剛乘的三寶
第二章 佛、法、僧的功德
四無畏
如來十力
佛的十八不共法
佛陀身、語、意的功德
佛陀是可信的指引
隨念佛、法、僧
三寶的各別特色
因皈依與果皈依
第三章 與三寶建立真誠的法緣
正式皈依
皈依的學處
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