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以歷史小說的創作,享譽當代文壇,其作品的最大特色是「以歷史入小說,以小說述歷史」,從考據中探索歷史的真相實況,並將求證索據所獲的資料運用於小說之中,寫下了無數有深度、趣味無窮的名著,無怪乎有人說「有水井的地方,就有高陽」。一九九二年二月二日,高陽病逝於台北榮總,如今墓木已撫,碑石布苔,然而他的等身著作仍於坊間熱賣,在眾多讀者的腦海中,鮮明如昨。
對於這樣一位廣受世人喜愛的歷史小說作家,我們知道多少呢?其實,高陽的文采不僅限於撰寫歷史小說,高陽在詩學理論方面的造詣,曾獲中山學術基金會獎項的高度肯定,而他任《中華日報》主筆時,獨撰的社論,也獲頒嘉新文化基金會的新聞評論獎。此外,高陽在一般社會大眾的心目中是:不可以恆情言喻,不能用常理理解,無從以前例相比,蓋棺卻不易論定,儘管有滿腹高深難測的學問,心地城府卻極其清淺單純,一生放懷率性,恣意縱情。現代新聞界視他為稀有的奇人異士,文學界當他是罕見的天才怪傑,社會大眾評他為:前所未見,現在僅有,將來難再,確屬不可多得的國寶級人物。
眾多的「高陽迷」莫不渴望能進一步了解這位「野翰林」。本書作者江澄格身為老字號的「高陽迷」與「高陽研究者」,曾與高陽有進及一握的把晤,一席用餐共飲的聚會,並在數日間驅車同遊的暫短相處中,隔座聆聽其卓識高論,印象深刻。他有感於高陽雖然寫了不少古人的歷史小說,可是少有人執筆寫他的傳奇軼聞,而這位歷史小說家令人感動的真實故事,如果今天沒有人寫,將來就更難有人能寫了,本書作者因此而認真地「一」寫且「再」寫高陽。
書中敘述了高陽精采的創作人生,分析的高陽歷史小說的深度與廣度,對於歷史的執著信念,並以廣角鏡頭捕捉位於高陽光環的附近的軼事。尤其尋訪錄存高陽歷年與詩友之間彼此唱和的詩詞,匯集成專章介紹,證實高陽在歷史小說創作上的超脫才華,以及在精緻文類的卓越修為。讓讀者在眾多珍貴的參考資料中,深刻認識這位歷史小說巨擘。
作者簡介
江澄格
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一日生,四川省夾江縣人。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士、韓國成均館大學文學碩士。
曾任行政院新聞局資料編譯處專員科長、駐韓國大使館新聞參事處一等秘書、駐韓國台北代表部新聞組組長、加拿大溫哥華菁華書院兼任教授、中國老人社會大學聘任教授、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聘任教授、台北縣崇光社區大學聘任教授。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客座教授、台北縣松年老人大學聘任教授、台北縣長青學苑聘任教授。《歷史小說巨擘--高陽》、《許地山暨其小說之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