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情欲糾葛、撲朔迷離的愛戀圖像
推理文學愛好者 余小芳
「就是妳殺的!妳愛過的人都無一倖免。」
製造充足的懸念感,使讀者掛心,小說以開門見山的破題法揭開序幕,為之後的劇情留底。本書直接以一場夢魘帶出敘述者|我|賈桂潛藏在內心的巨大恐懼和憂傷。透過第一人稱的忠實陳述,將人惡狠狠地拉進女主角的衰頹與沉痛之內,和昔日戀人對話的惡夢內容更有著具體暗示,讓讀者隱約感受敘述者生活於先前曾遭受強大災難和衝擊。她目前的飲食起居僅是聽從醫師的指示而隱居於緬因州的濱海小屋內,生活所需物品則由農家每三日代為輸送,顯得寧靜且清心寡欲,亦因為如此,她和他們的過去令人備感好奇。
為了逃避現實的憂愁鬱結,主角透過大量閱讀排解負面情緒,卻也無法壓抑情感地追憶著一段段過往的情史,就連她所居住的林間小屋也是她的回憶之一,那是她與首任戀人史帝夫共築的愛巢,但追念卻如同建築物一樣殘破、凋零、缺爛。
相較於前述的清澄寧定,反而與接下來的描述內容形成劇烈對比:占據最大篇幅者,與其說是賈桂和她的情人們的愛戀情事和情愛糾葛,不如說是賈桂的情欲史、浪蕩史與出軌史。作者跨越道德界線、不見忠誠,筆鋒入骨地書寫賈桂與情人之間的激情性愛過程,並直接揭露賈桂內心的感受,使文中飄散濃郁黏稠的感官欲念。
此外,書內以作中作的形式穿插其他故事,將讀者自強烈的感覺刺激裡抽離。主角將閱讀視為生活必需品,卻在某日察覺自己已全數讀罄,只得翻箱倒櫃、尋尋覓覓,終於在地下室尋著了一部布滿塵埃的神秘自製書籍;裡面的章節皆有編號,彷彿錯亂又毫無秩序似的,寫著一篇篇各自獨立又蘊含哲理的故事。
有的篇章對主角而言,空泛、荒謬又愛賣弄哲理,然而數篇中篇小說內涵卻對主角一連串經歷後的思緒移轉有所啟發。看似毫無關連,卻不盡然,透過同質故事啟迪及哲學省思,預示後端劇情的基礎走向,也給予主角新的構想刺激。
總體說來,本書共區分為兩部。第一部篇幅極長,描繪賈桂的愛欲史和閱讀趣,同時併合黏膩及疏離的情感;對於愛人接二連三逝去且無人倖免於難,賈桂內心潛藏的疑惑被啟動,進而著手展開調查,屬於問題部。第二部內容極短,情節短促,氣氛卻非常緊湊,其歸結且揭示第一部所遺留的謎團,留下驚愕的解答,列屬解謎部。
擁有需要經營,逝去卻往往位於一瞬間。
由失去男主角們的女主角擔任敘述者,又由她自任偵探,為連續意外死亡案件提出解答。夾雜心理驚悚與世俗情愛,有著出乎想像的尾端,作者同時塑造了多層真實和虛幻交錯的世界,使人難以辨析他背後真正的劇情操作方向和企圖。
一九六四年出生於莫斯科,作者為一名堅持以母語創作的旅美人士,而《疑心》描寫極致的淫亂浪蕩和戲劇性的情節,口味極重,具備代表性。本書何以暢銷俄羅斯多年且賣出多國版權?讀者們可細加品味、反覆思量。
推薦序
打造完美情人
作家 張國立
「我能見到你們兩人,妳和他,就如同妳在鏡中見到你們自己。他就坐在妳前面,妳用力將雙腿抬高,雙膝打彎,稍稍將大腿移向臀部,讓它們立在散開的兩張椅凳上。妳不是坐著,而是採取半躺的姿勢,配合座椅的弧度。迪諾尚未碰觸到妳,妳就已經因為他的呼吸聲和雙唇的溫熱顫抖地不能自我。」
史帝夫在給遠於義大利女友賈桂的信裡這麼寫著,迪諾是賈桂新交的男友,她毫不保留將交往細節告訴史帝夫,讓史帝夫想像?讓史帝夫嫉妒?讓史帝夫更想搶回她?
先擱下賈桂的動機,那麼史帝夫呢?他能將腦中迪諾與賈桂做愛的畫面生動地描述出來,為的是,在失戀深淵裡的自慰?
古羅馬有則神話,著名的雕刻家畢馬龍一生奉獻給藝術,冷冰冰,涼颼颼,但當他費盡心力完成一具女人的雕像後,卻愛上了雕像,他向維納斯求助,終於感動這位女神,雕刻家的手指碰上雕像後,雕像竟成為真人,成就一段愛情故事。
於是在科幻小說裡,科學家愛上他設計出來的女機器人。在聊齋裡,畫家和他畫出的美女夜夜談情說愛。寫小說的,則和他每本小說的女主角乾柴烈火?
我的意思是,如果情人是可以塑造的,豈不完美,省去多少磨合,和──
睡──沙──發。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後來將上述的神話改寫成舞台劇本《賣花女》,再後來好萊塢改拍成電影《窈窕淑女》。
故事是說一個語言學教授如何把市場內一口滿口粗話的賣花女,改造成高層社會貴婦(淑女)的經過。在原作中,賣花女的語言、儀態、生活方式都蛻變為淑女後,教授愛上了她,但賣花女卻發現她根本無法融入這個看似高級的新生活圈子,寧可回到過去粗鄙的環境去。電影裡則有不一樣的結局,賣花女也愛上教授,從此幸福快樂的在一起。
哪種結局比較符合讀者和觀眾的期待呢?
現在旅美俄國作家安納托里.妥思又寫出同樣精神的《疑心》。一開始,當主要人物賈桂和史蒂夫上床時,賈桂內心裡說:「我知道,我明自,我的唇已經綻開,正用濕漉漉的溫柔等候著他。」呀,我誤認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查泰萊夫人》,對女性的情欲竟寫得如此生動。然後發現,賈桂和義大利男友迪諾在一起時,她「當時的我不希望立刻宣洩,於是先以手指頭握住,接著在表面上下來回輕輕移動。我似乎聽到迪諾不斷呻吟」。怎麼好像是《聊齋》裡的畫皮,寫的是女性的性自主。最後,賈桂一再尋找,在一本書裡找到她的真愛。啊,恍然大悟,畢馬龍隱約又浮出來了。
史蒂夫用盡所有的努力,協助賈桂去佛羅倫斯讀書,即使另交男友,兩人也透過通信了解賈桂在性與愛中的成長。他讓賈桂自由自在地追尋自我,不正如同《窈窕淑女》中使賣花女脫胎換骨的語言學教授。
是的,這是每個男人的夢想,塑造出百分百的情人。更是每個女人的夢想,教育出百分百的老公,使他體認,
洗──碗──有──益──身──心。
在《賣花女》的兩種結局之外,作者創造出第三種,而且強調,選擇權為什麼該放回女人手中,如此,當男人付出心血,他的收穫應該是女人的感動與承諾。
情欲、性愛,和愛情是不可分的,完全占有更是愛情的唯一範圍,不過先決條件是付出。
閱讀這本小說,請在深刻的男女情欲細節之外,也享受一下百分百真愛的創造過程。並對結局,保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