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不關心孩子身高問題的家長
「我和另一伴都是小個子,孩子注定長不高嗎?」
「孩子功課壓力大沒時間,該怎麼促進他發育?」
「孩子從小瘦弱、身體虛,要怎麼改善?」
「狂補鈣能彌補先天的不足嗎?」
事實上,遺傳因素只能決定身高的70%,營養、睡眠、運動、情緒這些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能達到30%。
30%,意味可以比預期多長10公分以上,甚至從160到180公分的巨大差距!
補鈣、跳繩、按摩….用盡方法激發孩子生長發育同時,
你知道孩子在哪個時期適合怎樣的方法嗎﹖
1個觀念改變,你的孩子可能比預期多高10公分!
本書由內分泌科醫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潘慧,統整了超過10萬名兒童、青少年長高的案例,一步步教父母關於孩子從0歲到14歲生長發育的知識和技巧。
讓你抓住孩子的生長黃金期、挖掘孩子的生長潛能,讓他比預期多長至少10公分!
【本書特色】
★內容專業,涵蓋完整面向
•這是一本關於孩子該如何健康成長,兼具專業、系統化和通俗性的指導用書。
•內容包括身高監測、避開長高的迷思、飲食習慣、睡眠方法、運動方式、情緒管理、輔助手段、專家解惑,並加值提供大量增高食譜。
★以年齡分類,實用性高易執行
本書適用年齡涵蓋從孩子出生(0歲)到青春期(14歲),全書架構以0-3歲、3-7歲、8-14歲區分。內容附有清晰直觀的身高監測表格、資料圖、插圖、增高食譜等工具,便於父母幫助孩子管理身高。
【本書適合族群】
☉ 希望為孩子生長發育做預先準備的父母
☉ 有孩子生長發育困擾,但不知該如何解決的家長
☉ 用盡方法促進孩子生長發育,但沒得到明顯成效的家長
☉ 自己想努力長高的兒童、青少年
作者簡介:
潘慧
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教授、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於北京協和醫院矮小專科門診27年,幫助超過10萬名兒童、青少年達到理想身高,於院內號稱「一號難求」。擅長用通俗易懂的科學方式引領家長走出認知誤區,揭穿各種增高迷思。聽過他課程演講的家長和孩子超過百萬人次。
【專家審訂】詹前俊
詹前俊小兒科診所醫師
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前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兒科醫學會 小兒專科醫師
兒科醫學會 兒童急診次專科醫師
兒科醫學會 青少年次專科醫師
中西整合醫學會專科醫師
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醫師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兒童醫院研究員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編輯顧問醫師
前 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
章節試閱
3-7歲的孩子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已經能夠獨立了,因此,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自理能力,讓他們有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在這一章,我們還是會從飲食、運動、睡眠、情緒4個方面,來幫助這個階段的孩子激發生長潛能。
另外,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如果有應用生長激素治療的適應症的話,我們已經可以利用生長激素來進行治療和介入了。但是目前很多醫療機構生長激素濫用的情況非常嚴重,而應該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孩子,如果使用不規範,也往往達不到好的療效。
所以,認識生長激素的作用,掌握注射生長激素的方法,我認為是家長都需要學習的。
警惕「長高迷思」,別被增高藥「坑」了
跟大家分享個案例。一天,門診來了一位女孩,11歲,因為個子一直偏矮,所以家人為她買了口服的增高藥,連續吃了3年。我們幫她拍了檢測骨齡的X光片之後發現,她的骨齡已經15歲。女孩如果骨齡達到14歲,基本上就不會再長高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37公分。
我講這個痛心的案例,是要揭露一個社會亂象:很多父母害怕孩子長不高,所以亂投醫,胡亂給孩子買增高藥。我見過許多這樣的父母,他們特別焦慮,對孩子的身高過度關注,每天帶著孩子滿街求醫問藥。這種情況,我把它稱為「長高迷思」。
過度地關注長高,給孩子濫用口服增高藥,不僅不會讓孩子長高,還可能導致很多無法挽回的後果。
關於口服增高藥,大家通常有很多誤解。首先,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如果不改變他的生活習慣,不去找到他生長較慢的根本原因,即使吃了增高藥也沒什麼用,反而會耽誤孩子生長發育的最佳時期。
其次,現在口服增高藥裡往往會添加一些孩子不需要的成分,引起孩子性早熟。可能剛開始服用的時候,孩子的生長速度會加快,父母會覺得很高興,但是過不了多久,孩子的生長板會提前閉合,意味著孩子再也長不高了。
口服增高藥有哪些「坑」
我把最常見的口服增高藥進行分類,列出口服增高藥的「4大坑」。
第一類:營養的補充劑
這一類口服增高藥其實就是單純的營養劑,比如鈣、維生素D、氨基酸等。很多父母問我,孩子不好好吃飯,能不能給孩子吃一些營養劑作為補充。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營養劑也僅僅有輔助作用,如果孩子不愛吃飯,補充再多的營養劑也無濟於事。讓孩子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類:激素類的藥物
很多口服增高藥會打類似的廣告,說含有生長肽或者生長激素。比如有很多媽媽跟我說,她們給孩子買的口服增高藥是某個博士研發出來的,含有生長肽,用的是國際先進技術。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絕對是不實廣告,而且這所謂的博士肯定也是假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化學不及格。
不管這個藥是否含有生長肽或生長激素,口服以後在胃酸的作用下都會失效。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技術能保證增高藥口服進去以後能躲過胃酸的消化作用。把它吃下去以後,在胃酸的作用下很快就會變成氨基酸,效果等同於吃肉。
第三類:所謂的高科技秘方
這類藥在宣傳上一般會號稱有玄之又玄的國際先進技術,甚至打著得過諾貝爾獎的旗號宣傳,但就是不說明成分。台灣規範藥品標示的相關法令規定,任何藥物必須在藥品說明書(仿單)註明藥物成分,否則就是違反規定。由於不公布成分,服用之後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不良後果。
第四類:添加性荷爾蒙的藥物
這類是最可怕的。一部分口服增高藥會加進一些性荷爾蒙,這些性荷爾蒙短期內會讓孩子生長加快,父母可能會覺得很開心,孩子終於長高了,但是在性荷爾蒙的作用下,孩子很快會出現性早熟,導致生長板提前閉合,一旦閉合,最終就不可能再長高了。我見過很多十幾歲的孩子,個子還不到140公分,就是胡亂吃增高藥所導致,而這樣的孩子很可能一輩子都只能這麼矮。
口服增高藥的四大坑
增高藥類型 「坑」點 效果
營養補充劑 鈣、維生素D、氨基酸 與好好吃飯效果一樣
激素類藥物 號稱「生長激素」的藥物 口服導致成分失去應有效果
高科技秘方 成分不明 不標示成分的藥物違反規
定,亂用恐導致不良後果
性荷爾蒙藥物 性荷爾蒙 短期生長加快,生長板提前
閉合,停止長高
如何能安全地長高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幾乎沒有真正有效的口服增高藥。想幫助孩子安全地長高,除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在明確缺乏生長激素的情況下,適當地補充生長激素。醫學上叫「替代治療」,就是缺什麼補充什麼。
生長激素的作用已經得到充分的證明,它會促進骨骼快速地增長,通過細胞和器官的生長,幫助孩子長高。目前我們的研究還發現,生長激素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把脂肪轉化成熱量,有利於長高。
需要提醒的是,生長激素屬於處方藥,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注射。另外,想讓生長激素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建立在健康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生活習慣、睡眠習慣的基礎上,以確保療效最大化。
如何增加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的分泌受很多因素影響。
1. 睡眠。睡眠情況越好,生長激素分泌的峰值越高,頻率也會越高,量自然也會更大。
2. 運動。通過有氧運動,也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3. 心理因素,這也是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孩子壓力太大、情緒憂鬱等,也會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
如果孩子缺乏生長激素,我們可以考慮通過注射生長激素,來提高他的生長速度。
在垂體後面1公分,垂體骨頭的凹縫裡有個腺垂體,就是分泌很多激素的。腺垂體的後面,叫神經垂體,它受神經的調節,分泌了生長激素之後,激素會到達肝臟,經過肝臟轉化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能夠直接作用於我們的軟骨板,讓軟骨快速地增長,個子也隨之增長。
在門診,父母問最多的是生長激素安不安全。
生長激素臨床應用已經有四十多年,全稱叫「基因重組人類生長激素」。對於適應證的孩子來說效果很好。但必須記住,生長激素是一種藥物,務必通過專業醫師的評估之後,遵醫囑進行注射。
我是從二十多年前開始幫助孩子治療因缺乏生長激素而導致的身材矮小,到現在為止,我的患者總體上都是很安全的。國內有上百萬的孩子用過生長激素,雖然個別孩子會有一些局部的副作用,比如注射的疼痛、過敏等,但是沒有碰到過嚴重的問題。
家屬常常會問一個問題:注射生長激素會不會導致腫瘤?比如有父母擔心使用生長激素會導致孩子出現淋巴瘤、白血病。到目前為止,近百萬人的資料顯示,用了生長激素不會造成這些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增高。
事實上,如果這個孩子本身沒有腫瘤,或者患過腫瘤但目前已經痊癒,那麼注射生長激素不會增高腫瘤的復發率,也不會讓腫瘤細胞轉移。我們見過很多特殊的案例,比如垂體瘤術後的患者、顱咽管瘤術後的患者,在用生長激素治療兩年以後,病情都很平穩。
使用激素治療的患者慎用生長激素
雖然生長激素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都很安全,但是對於一些特殊的孩子,還是要特別注意。
如果孩子本身由於一些疾病,比如系統性紅斑性狼瘡、哮喘過敏,已經在使用類固醇進行免疫抑制治療,原則上我們不主張再用生長激素進行生長的介入。但如果孩子沒有其他問題,父母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放心讓孩子使用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的副作用
雖然生長激素總體上來說很安全,但只要是注射性藥物,難免會出現一些局部的副作用,比如注射生長激素以後,有些孩子會出現皮疹、皮膚瘙癢、注射部位疼痛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
一般來說,停藥2-3天之後症狀就會減輕;2-3週之後,症狀可以自行消失在大部分情況下,即使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也應該衡量利弊。
如果副作用只停留在局部而且不明顯,我們通常也不建議立即停止用藥,可以進行對症處理,繼續注射生長激素。
有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之後,眼瞼或者腳背腫,這跟生長激素本身的作用有一定的關係。動物內分泌學裡很早就發現,生長激素和泌乳素能夠控制人體的水和鈉代謝,如果分泌過多,可能會造成體內水鈉瀦留,引起浮腫,就像大馬哈魚從海裡游回淡水的時候會全身通紅,其實就是分泌了大量的生長激素和泌乳素,讓水鈉瀦留在身體裡,這樣能夠幫助它們降低身體的滲透壓,才能適應淡水的環境。
所以,如果注射生長激素之後,孩子出現輕度眼瞼浮腫是很正常的。觀察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他的浮腫減輕,那麼可以說明生長激素起作用了。眼瞼浮腫只是一個症狀,不代表副作用,不用太擔心。
▶ 長高筆記
. 口服增高藥對孩子長高無效。大部分口服增高藥裡可能會添加
一些有害成分,反而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
. 注射基因重組人類生長激素屬於替代治療,幾十年的研究證明
它的安全性很高,大家不用過於擔心。但還是需要在專業醫師
的指導下,找到身材矮小的原因,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 要進行定期的複查,每隔3-6個月必須到門診,讓醫師重新評估
孩子的生長狀況,評估生長激素的療效以及安全性。
▶ 親子時間
翻翻自己的藥箱裡有沒有什麼口服的增高藥,根據成分進行分類。如果是簡單的維生素D、鈣、氨基酸這類成分,可以當成營養補充劑給孩子吃。但若孩子能好好吃飯,那就不必服用。如果發現其他類型的口服增高藥,一定要把它們丟掉。
透過正確監測,準確判斷孩子的身高
大部分父母都很關注孩子的身高,但他們通常使用不科學的關注方法。很多父母都是憑感覺或者隨便測量一下,用比較模糊的方式來判斷孩子的身高。大部分來到我診室的父母,對於孩子的身高發育狀況都是含混不清的,這讓醫師評估和診斷增加了阻礙。
所以,我建議父母必須掌握測量、記錄孩子身高的方法,對孩子的生長情況了然於心。
在對孩子身高的認知上,大部分父母最大的難題有兩個:一是對孩子身高的資料不敏感;二是不會判斷和分析資料。
在這裡,我會教父母如何分析孩子的身高資料,通過資料採擷孩子生長發育的情況。首先,父母要學會準確地測量孩子的身高;其次,要通過計算,根據合理的參考範圍進行比較,透過資料來評估出孩子的生長狀況。
在家如何正確量身高
測量工具其實隨手可得,一個是將身高貼紙貼在牆上,通過矯正得出準確的貼紙尺寸。之後,你可以用書、硬紙板,水平放在孩子的頭頂上,以牆上的身高貼紙為基準,進行測量。
還有一種測量的方法也很簡單:讓孩子光腳在牆根站直,呈立正姿勢,腳後跟、臀部、兩肩胛都緊靠著牆壁,眼睛平視,下巴內收,在孩子的頭頂水平放一個硬紙板,在硬紙板與牆交界處畫一道線。用一條皮尺來測量這道線到地面的高度,得出的資料就是孩子的身高。
測身高時常見的錯誤,是孩子喜歡仰視。
以我的經驗來說,仰視和平視的誤差是0.5-1公分。另外,有些女孩梳著較高的髮髻,這樣也會影響到測量資料。還有的孩子特別好動,姿勢時刻在變化,這就容易出現1公分以上的誤差,影響到測量的準確度。
對於孩子身高的測量頻率不宜太高,一般每3個月測1次。有些父母很著急,幾乎每天給孩子測1次,這樣很難看到變化,只會徒增焦慮。
在測量的時候,應該保證在同一個位置,連測2-3次,誤差要小於0.5公分。同時要把測量的資料記錄下來,並且標註測量的時間。每次測量的時間最好統一,如果上次測量是在早上,那麼這次的測量也要在早上,這樣的話才具有可比性。
因為孩子在夜裡睡覺時脊椎會拉伸,整體關節間隙會被拉開,早上測量會比晚上高0.5-1公分,有些人甚至可以高到1公分多,所以,同一個時段測量,才能保證資料的一致性並增加可比性。
間隔3個月以上測量身高的意義在於,孩子長高的速度並不完全是均勻的,而是變速的。比如孩子的生長可能會受到季節影響,春天長得快一些,夏天長得慢一些,秋天長得快一些,冬天長得慢一些。
如何計算和判斷生長速度
我們可以用孩子後一次測量的身高減去前一次的身高,然後除以間隔月份數,得出的數值乘以12,就等於這一年的生長速度。
例如,孩子3月的身高是112.5公分,9月是116.3公分,要怎麼計算這個孩子這一年的大致生長速度呢?
(116.3-112.5)÷(9-3)×12≈7.6
那麼孩子這一年的生長速度約為7.6公分。
在一般情況下,3歲以下的孩子一年要長到7公分才是理想的速度;從4歲到青春期,一年的生長速度不能低於5公分;進入青春期以後,一年的生長速度不能低於6公分。
如果孩子半年的生長速度低於2.5公分,一年的生長速度低於5公分,就說明肯定是長得慢了。那麼,即便這個孩子現在的身高是正常的,我們也要儘快找到原因。
在這裡,特別提醒大家,很多腫瘤在早期沒有出現壓迫症狀,但會出現生長速度減慢的情況,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臨床表現。所以,要特別注意結合孩子的生長速度來判斷他的健康狀況。
如何比較身高資料
身高資料出來以後,請大家參考兒童身高百分位數值表來進行具體的衡量。
以上是男孩3-7歲的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我們可以參照這個表來對孩子的身高進行判斷。
例如,一個4歲的男孩,身高是95公分,那說明他已經低於第3百分位,屬於矮小。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確認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矮小,有的孩子是因為骨齡發育慢,有的孩子是因為缺乏營養,有的孩子是因為一些疾病,這就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4歲長到112公分,對照上表,已經超過第97百分位,說明孩子長得太快了,有可能出現性早熟的問題,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診斷。
再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在5歲時低於103.3公分,也就是低於第3百分位,那麼也屬於矮小;如果超過120公分,就屬於長得太快。我們要結合孩子的生長速度、骨齡來進行綜合判斷。
根據這張表,我們可以基本推測一個人的生長規律。比如一個男孩目前處於第10百分位,如果沒有異常原因,他會沿著第10百分位一直往上長。那麼我們可以推測他成年以後,身高可能就在表格的第10百分位左右。如果有外界因素影響,他可能會脫離這個範圍,偏離正常的生長軌跡。
以上是女孩3-7歲的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對女孩來說,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判斷生長水平。女孩在4歲時的第3百分位是95.8公分,第97百分位是110.6公分,跟男孩的數值稍有差別。但是在3-7歲時,女孩長得稍微比男孩快一些,我們也可以根據這個表格進行衡量和監測。
在衡量的時候,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結合父母的情況來判斷孩子是不是存在異常。
比如孩子目前處於第10百分位,我們可以對照一下孩子爸爸的身高,如果孩子爸爸的身高也處於第10百分位,相對偏矮,那孩子的矮小可能就是遺傳因素引起。相反,如果父親個子比較高,處於第97百分位,那就說明孩子的矮小很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我們要結合其他情況,檢查一下是不是有某種因素在影響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比如生活習慣不好、身體有某些疾病等。
如果爸爸處於第3百分位,個子偏矮,但是孩子卻在第97百分位,這就說明孩子長得太快,那麼我們也得考慮會不會有其他問題,比如性早熟或者某些內分泌疾病等。
去醫院檢查要做哪些準備
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千里迢迢地坐飛機趕來北京協和醫院的矮小專科門診,好不容易掛到號,結果發現很多資料沒有帶,導致醫師無法對孩子的生長狀況進行全面、客觀的判斷。
所以,為了就診更高效,在有限的時間內和醫師進行更好的溝通,父母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收集好孩子生長發育的所有資料和資訊。
檢查時需攜帶的資料清單
我為各位父母提供一份就診清單,能夠幫助大家更便捷有效地和醫師溝通。
1. 孩子出生時的身高(長)。
2. 孩子出生時的體重是否屬於胎兒小於妊娠年齡(SGA)。如果
孩子足月出生,出生時體重低於2,500公克,那就說明是SGA。
3. 媽媽在妊娠時的一些情況,比如胎位有沒有異常。如果胎位異常,而且是自然分娩的話,由於難產可能會引起孩子腦下垂體功能低下,導致孩子長不高。另外,有沒有出現產後窒息的情況,如果產後窒息嚴重,對孩子腦白質的發育也可能會產生影響。
4. 平時身高、體重的測量記錄。
5. 孩子的營養狀況,比如有沒有挑食、偏食。
6. 有沒有高熱、癲癇的病史。如果孩子比較矮小,需要為他做胰島素耐受測試,在試驗之前必須確認孩子的身體狀況,否則,試驗中很可能會引發癲癇。
7. 孩子的精神、心理因素。比如情緒如何?是否憂鬱?有些父母會隱瞞孩子的病史,這樣會干擾醫師對孩子病情的判斷。
8. 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智力狀態如何。很多遺傳病不僅會表現在孩子的身高上,也會表現在孩子的智力發育上,需要綜合評估。如果孩子個子矮,又伴有智力方面的障礙,我們要分析他是不是有遺傳疾病。
9. 孩子的性發育情況,比如乳房、睾丸的發育情況。
10. 以前的檢查結果和治療情況。很多父母會空著手來,說孩子做過檢查,但所有報告都沒帶。還有父母帶了孩子的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但拿來一看,片子放在車後備廂裡,陽光一照氧化了,看不清楚,之前的檢查全白做了。所有的檢查影像都要在陰暗的地方保存好。
11. 孩子是否用過增高藥物。
12.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以及父母各自的發育年齡。
以上清單,大部分的父母都很難完全提供。比如在現實中,孩子的媽媽一般還能清楚地記得自己什麼時候初經,但爸爸可能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迅速長高。
如果對於一些模糊的資訊沒辦法列出來也沒關係,我們尤其需要把其他能夠確認的資訊列好,平時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也一定要記錄下來,有了具體的資料,能夠幫助醫師更好做判斷。
3-7歲的孩子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已經能夠獨立了,因此,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自理能力,讓他們有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在這一章,我們還是會從飲食、運動、睡眠、情緒4個方面,來幫助這個階段的孩子激發生長潛能。
另外,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如果有應用生長激素治療的適應症的話,我們已經可以利用生長激素來進行治療和介入了。但是目前很多醫療機構生長激素濫用的情況非常嚴重,而應該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孩子,如果使用不規範,也往往達不到好的療效。
所以,認識生長激素的作用,掌握注射生長激素的方法,我認為是...
目錄
■ 第一章 0 - 3歲如何健康地生長
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長),真正瞭解孩子的生長狀況
不同年齡層,「母乳+奶粉」如何搭配最合理
不同年齡層,如何適度添加副食品
吃飯速度慢,挑食、偏食怎麼辦
調整睡眠,抓住最佳生長時間
利用 5 個方法讓孩子快速入睡
睡不好、夜裡抽動,如何改善睡眠品質
如何輔助孩子運動,讓個子快快長高
維生素 D 促進長高,怎麼補充最科學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如何完成追趕生長
3 歲之前能用藥物幫助長高嗎
3 歲孩子也可能發生性早熟,該怎樣避免
■ 第二章 3 - 7歲如何激發生長潛力
警惕「長高迷思」,別被增高藥「坑」了
透過正確監測,準確判斷孩子的身高
去醫院檢查要做哪些準備
孩子身材矮小,是否一定要用生長激素促進生長
正確利用生長激素,安全有效地幫助孩子長高
運動方式對了,才能快速、結實地長高
調整睡眠時間,讓生長激素分泌量增加 3 倍
睡眠品質差導致生長發育遲緩,怎樣改善
破除飲食迷思:吃對了,才能健康地長高
解決三大難題:挑食偏食、暴飲暴食、愛吃零食
孩子不愛喝水,如何有效地引導
情緒管理:孩子心情好,生長發育更輕鬆
如何避免孩子頻繁生病,影響生長發育
為什麼每次升學後,孩子就不長高了
■ 第三章 8 - 14歲抓住最後的發育時期,達到理想的最終身高
抓住青春期發育的關鍵點
警惕性早熟:發育太早影響最終身高
孩子出現生長痛怎麼辦
青春期如何進行營養管理
如何保證優質的睡眠,讓孩子長得更高
孩子學業繁忙,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高效運動
過胖和過瘦都會影響長高,如何調整
自卑、焦慮、壓力大,會導致心因性矮小
■ 第四章 關於身高,父母最關注的 15 個問題
Q1:貧血會影響生長發育嗎?
Q2:延遲初經能增加生長時間嗎?
Q3:病毒性心肌炎導致少運動,該如何長高?
Q4:個子矮就要注射生長激素嗎?
Q5:生長激素效果不好可以換其他牌子嗎?
Q6: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如何觀察?
Q7:注射生長激素後的孩子怎麼吃飯?
Q8:如何看待孩子的骨齡?
Q9:家族性矮小能治療嗎?
Q10:男孩青春期怎麼觀察?
Q11:快速生長期的孩子可以減肥嗎?
Q12:放假期間,為什麼孩子忽然停止長高?
Q13:垂體性矮小可以等晚點治療嗎?
Q14:手術、口服藥物對矮個子有效嗎?
Q15:23 歲了,還有希望長高嗎? 232
附錄一 長高食譜——如何補充維生素
附錄二 長高食譜——如何補鈣
附錄三 長高食譜——如何補鐵
附錄四 女孩身高(長)、體重表
附錄五 男孩身高(長)、體重表
附錄六 促進生長發育的飲食原則和食譜
Part1 兒童一日食譜
Part2 早餐食譜10道
Part3 素食譜10道
Part4 點心10道
■ 第一章 0 - 3歲如何健康地生長
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長),真正瞭解孩子的生長狀況
不同年齡層,「母乳+奶粉」如何搭配最合理
不同年齡層,如何適度添加副食品
吃飯速度慢,挑食、偏食怎麼辦
調整睡眠,抓住最佳生長時間
利用 5 個方法讓孩子快速入睡
睡不好、夜裡抽動,如何改善睡眠品質
如何輔助孩子運動,讓個子快快長高
維生素 D 促進長高,怎麼補充最科學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如何完成追趕生長
3 歲之前能用藥物幫助長高嗎
3 歲孩子也可能發生性早熟,該怎樣避免
■ 第二章 3 - 7歲如何激發生長潛力
警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