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導遊書,是探索土地與文化的說明指南;
這也是一本歷史書,是深入了解台灣社會的入門磚。
透過德國的「台灣通」視角,一探台灣是如何發展成今日的模樣。
慕尼黑的Piper出版有一個「指南」導遊書系列,是從作者的個人觀點介紹各個國家、城市的特色。定居台灣已十五年的哲學家、小說家施益堅認為:「如果讓我來寫,這個指南恐怕會跟其他的導遊書稍微不一樣。」
為了讓德國讀者了解台灣,當然會講到棒球與美食,免不了讚揚中央山脈與花東海岸的美麗,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政治情況及其歷史背景。普通導遊書都會避免提及嚴肅話題,但施益堅覺得如果要說台灣的話,這一點無可迴避。德文版於2021年秋天上市,2023年年初即再刷,除了大獲讀者好評,也引發德國人對台灣的好奇心與關注。
為什麼台灣人需要閱讀《台灣使用指南》?
來自德國的哲學家、小說家帶您深入剖析「認同問題」
雖然台灣人可能不需要外國人幫忙說明台灣文化與歷史,但施益堅提到台灣朋友最常問他的問題,就是「你們西方人是怎麼看台灣的呢?」有些人是單純好奇,有些人卻讓他感覺到一種擔心:是不是你們西方人完全看不到我們?
台灣自1987年解嚴以來,社會不斷地發展,民主進步可觀,這是全體公民的偉大成就,但是關於認同問題,直至目前為止仍未達成全社會的共識。
透過《台灣使用指南》,台灣讀者可以看到外國作者眼中的台灣,進一步思考跟自己所認知的台灣有何異同,藉此對「台灣認同」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身為久居台灣的德國作家,我想要讓同胞了解,為什麼我把這個美麗的島嶼當成我的第二個家,順便戳破一些中國大外宣中關於台灣的謊言。希望台灣讀者閱讀此書的時候,會感受到作者對他們家鄉的熱愛,更希望會感到對自己家鄉的驕傲。
我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幾年了,
我並不是每天自問為什麼我這麼熱愛台灣?
撰寫《台灣使用指南》提供我一個很好的機會:
回顧我和台灣的故事、反思我在台灣的經驗、
重新確認我在這個地方的歸屬感。
本書特色
一本兼具地理環境、生活文化導覽,回顧威權時代走向民主社會近代史的說明指南,來自德國的作者以自身經歷為讀者介紹他的第二個家鄉──台灣,以及這座美麗島嶼上的風土人情。
1. 三度入圍德國圖書獎年度決選的德國作家施益堅,將久居台灣的親身經歷寫成導覽指南,向世界介紹他美麗的第二個家鄉。
2. 本書不單單導覽國家與城市地理環境、宗教信仰、棒球文化……等,更為威權時代走向民主社會的近代史進程做出淺顯易懂的說明。
3. 透過深入淺出的文筆,佐以德式幽默,從西方觀點帶領台灣讀者自不同角度再次認識、思索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
作者簡介:
施益堅 Stephan Thome
出生於德國的比登科普夫,目前定居台北。主修哲學、宗教學以及漢學,在東亞生活與工作了十五年。曾先後到中國、日本、台灣等地做研究和居留,觀察每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居住在台北期間,同時完成第一部小說《邊境行走》。
曾任德國國家研究機構學者、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中興大學駐校作家。
第一部小說《邊境行走》甫出版即震撼德國文壇,成為各書店裡讀者詢問度最高的作者之一,並入圍2009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德國圖書獎(Deutscher Buchpreis)年度決選(同時入圍的還有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賀塔.穆勒),且獲得觀點文學獎(aspekte-Literaturpreis)最佳作者首作。
第二部長篇小說《離心旋轉》於2012年出版,不僅入圍該年度法蘭克福書展之德國圖書獎年度決選,更獲2014年柏林藝術獎之文學類獎(Berliner Kunstpreis Literatur)。繼前作《離心旋轉》從丈夫的角度審視自己的人生後,2015年出版的《對手戲》則鋪陳女性深度心靈剖析。
2018年第四本長篇作品,爬梳歷史敘寫有關太平天國動亂的小說《野蠻人之神》,再度入圍法蘭克福書展之德國圖書獎年度決選。2021年完成新作《梅雨》,目前仍持續創作中。
譯者簡介:
林敏雅
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留學德國特利爾大學。曾旅居日本、荷蘭多年,目前定居德國,從事德、荷文翻譯工作。
譯有《小國王十二月》、《黑貓尼祿》、《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我不是妳想的!》,以及《房間裡的大象》、《圍牆上的夏天》。
譯作多次獲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章節試閱
台北:一個城市的蛻變
所以自2015年春天我又定居台北了。在台北的松山區,我和太太合住在一間五樓公寓頂樓的小屋,和我十八年前的家很像,但這次甚至是合法的。這屋子對兩個人來說其實是太小了,但是我們享受有個寬敞屋頂露台的奢侈。旁邊的「公園」是一小塊的綠地,那裡有兒童玩樂設施、一些簡單的戶外健身器材以及一塊空地,清晨和傍晚有跳舞社團在那裡跳廣場舞,他們動作劃一的擺動手腳。這一種形式的運動,在東亞以外很少在公共場合進行。在里斯本的時候我住在馬丁莫尼茲廣場(Martim Moniz)的上面,從窗口可以觀察一群中國大媽在那裡做早操,廣場上的所有夜貓子還有二十四小時酒徒在一旁嘲笑,有時還有人手裡拿著啤酒罐跟著跳。不過這種情況我在台灣沒見過,而且我也沒法想像。這裡深受日本影響,在公共場所人與人的互動通常是很有禮貌很體貼——和日本不同,這點甚至適用在這裡的捷運上。
松山區是非常具有台灣特色的社區,也就是說,街上很熱鬧而且有很多的宮廟。很多是土地公廟,我們搬到這裡的時候,我太太去拜了我們的土地公,去報到好讓土地公保佑我們。至於她是不是真的認為這樣就能消災我不確定。因為沒有更好的術語,稱之為台灣和東亞的宗教可能不是準確的,這是個困難的領域,最好是不要問人有何信仰,而是觀察他們在不同場合的作法,更容易理解,不論是在廟裡或是在家裡的神壇前。帶基督教背景的固有思維方式,反而妨礙理解這裡的宗教文化。
住松山的外國人很少,所以大部分鄰居都認得我。我沒有遇到過對我有所保留或拒絕我的人。頂多在遇到我的時候保持謹慎,因為他們不知道能不能和我溝通。如果我開口而且清楚表達,他們的讚嘆中會帶著一絲的如釋重負。就算只能用憋腳中文說「你好」的外國人,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一定是「你的中文很好」。在附近的餐館,老闆看到我看得懂菜單總是會稱讚兩句。對我來說這是一項特別有用的能力,因為我們的住處沒有真正的廚房,我們經常在外面吃。這裡餐館和商店種類繁多。
走路幾分鐘的範圍內大概就有一、二十家價格親民的麵館,吃飽只要花三到五歐元。松山車站購物中心裡還有十幾家稍微貴一點的餐廳,以及常見的速食連鎖店。還有一間路邊小店、一家超市、兩家麵包店、四家便利商店,例如7-11和全家,全都是二十四小時營業。誰想要買三十公斤袋裝米或十公升裝醬油,也找得到地方買。除了飲食方面的需求,這裡有三家藥妝店、各種美髮、美容和按摩店、五座宮廟、一家印章店和一家賣衣架的店(Hangers House)。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雜貨店,但是我都叫它「雜亂店」,因為除了食物,你什麼都可以買得到,但是沒有老闆幫忙,你什麼都找不到。這些對一個台灣的住宅社區而言是很正常的數目,頂多那五六間的廟宇用品店——香、紙錢、神像和祭祀用品——讓這個地區有點特殊的風情。我還沒數完,還有兩家茶店,還有一家以Passions make Dreams come true(熱情讓夢想成真)為經營理念的花店、一家算命館、紅鼻子咖啡店、一家寵物配件店、一家機車安全帽店、兩家中藥店等等等……儘管台灣人現在都在網路上購物,而且像富胖達(foodpanda)這樣的外賣服務也打廣告,除了送雞腿也很樂意把新的手機充電器送上門,幾乎每棟房子裡都有一家店,儘管網路商店盛行,但是零售業仍然如此蓬勃發展,可以說是一個謎。
我岳母住在中正區,離我從前在仁愛路可以觀看示威活動的頂樓住處不遠。那是昂貴的一區在殖民地時代,高級官員住的地段。後來國民黨幹部就搬進那些日本房舍。但多數的木屋已經拆掉改建公寓大樓,公寓大樓的建築形式完全改變了街道的樣貌。除了兩家7-11和幾家餐館,旁邊的巷弄幾乎沒有任何商店。房子的大門隱藏在高牆後面,除了停放的汽車,巷子裡空蕩蕩。在松山的家我一出門,可以直接看進鄰居家的客廳,通常電視是開著的。屋簷下晾著衣服,小巷子裡擺著花盆,開車的人有時不得停車,下車把小孩子的腳踏車挪開。遺憾的是狹窄的通道並沒有阻止任何人買太大的車子。就如同德國人買SUV車的病毒傳染程度,已經如疫情一般,而且沒有疫苗。
接下來我要透過時空漫遊來探索台北市。根據維基百科,台北有兩百六十萬居民,只是台灣排名第四的城市,但這容易誤導,因為在還有三百九十萬人居住在比鄰的新北市,同屬台北大都會區。然而以東亞的標準而言,台灣的首都並不算是大都會:香港、上海、東京或首爾是另一個等級。有個朋友有一次貼切的把台北形容成迷你摩洛克(*譯註:Moloch原是中東地區大的一個神祇,在當代歐美語言,有特定的引申義,象徵金錢、權利或犧牲價值觀的社會或系統)。台北住屋和綠地狹小並非偶然:這裡每平方公里有九千八百位居民(柏林是四千人)。從歷史上來看,我們可以把台北比喻成一本由一系列對彼此有敵意的作者合寫的一本書,因此每個作者盡力抹去前面的章節,直到只剩自己的敘述。幸好沒有人完全成功,因此今天仍然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只是你必須知道到哪裡去找。
台北:一個城市的蛻變
所以自2015年春天我又定居台北了。在台北的松山區,我和太太合住在一間五樓公寓頂樓的小屋,和我十八年前的家很像,但這次甚至是合法的。這屋子對兩個人來說其實是太小了,但是我們享受有個寬敞屋頂露台的奢侈。旁邊的「公園」是一小塊的綠地,那裡有兒童玩樂設施、一些簡單的戶外健身器材以及一塊空地,清晨和傍晚有跳舞社團在那裡跳廣場舞,他們動作劃一的擺動手腳。這一種形式的運動,在東亞以外很少在公共場合進行。在里斯本的時候我住在馬丁莫尼茲廣場(Martim Moniz)的上面,從窗口可以觀察一群中國大媽在...
作者序
台灣人需要「台灣指南」嗎?當玉山社首次與我聯絡,表示他們想要出版 Gebrauchsanweisung für Taiwan 的中文版,我不得不自問這個問題。寫作這本導遊書的時候,我面對的讀者當然是德國人,而我明白他們大多數對於台灣沒有太具體的概念。身為久居台灣的德國小說家,我想要讓同胞了解為什麼我把這個美麗的島嶼當成我第二個家,介紹台灣的歷史、文化、宗教、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特點,順便戳破一些中國大外宣中關於台灣的謊言。寫作這樣的一本書,其實原來不是我自己的主意。三年前我的經紀人寫信告訴我,慕尼黑的Piper出版公司有一個「指南」系列,已經出了將近一百五十本書,是從作者個人的立場介紹各個國家或城市的特色,但是很可惜目前沒有「台灣指南」。我的經紀人覺得這樣不對,所以他跟我說:「你要的話,我問一下他們要不要出版台灣的指南書。」
我沒有意見,只有一個條件:「如果是我寫的,這個指南恐怕會跟其他的導遊書稍微不一樣。」意思是說,為了讓德國讀者了解台灣,當然可以講到棒球與美食,可以讚美中央山脈與花東海岸的美麗,但是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政治情況及其歷史背景。普通導遊書都會避免這種嚴肅的話題,但是如果講到台灣的話,我覺得無可迴避。
結果慕尼黑的出版社很歡迎經紀人的建議,也沒有反對我對於該書的構想,表示他們很期待「台灣指南」的稿子。我雖然很高興,但是同時覺得我好像在面臨一個相當巨大的挑戰。在導遊書的性質很難深入政治辯論的侷限下,我如何能夠讓德國讀者了解兩岸關係或台灣認同這樣複雜的問題呢?
我目前已經出版了五部小說,每一本的題材都很不一樣,但是也有一個共同點:其中沒有一個角色代表我。五部小說的故事是我撰寫的,但是撰寫的不是我個人的故事。《台灣使用指南》不一樣,某種程度上這是我目前為止最涉及私人領域的寫作。一開始下筆的時候我立刻發現,為了讓德國讀者了解我的台灣,我必須從我個人的經驗講起,跟讀者分享這個地方在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表態我對台灣的深刻感情。其實那時候我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幾年了,我並不是每天自問為什麼我這麼熱愛台灣?我跟這個地方的緊密紐帶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在這種情況之下,撰寫《台灣使用指南》提供我一個很好的機會:回顧我和台灣的故事、反思我在台灣的經驗、重新確認我在這個地方的歸屬感。
還有一件更私人的事:我太太是台灣人,她也是我之所以住在台灣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她在書中常常出現。在第一章裡,我描述我們二○二○年三月去松山區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最後兩章敘述的環島旅行其實是我們的蜜月。說實話,我太太不是特別喜歡我寫到這個,把我們的私人生活變成一本書的題材,這我也了解,但是事實上我對她的愛還有對台灣的愛雖然不是同樣的事,在某種程度上兩者還是分不開。台灣是我第二個家,因為現在是我們兩個人一起生活的家鄉。因此寫《台灣使用指南》的時候,我沒得選,如果要寫真實的故事,那就是一個很私人的故事。
該書的德文版是在二○二一年秋天上市,原來我以為它不會大賣。一般而言,來台灣的德國觀光客很少,疫情期間更是完全歸零,誰會買我的書呢?然而二○二二年二月俄羅斯侵犯烏克蘭,突然有不少西方人很擔心,在台灣海峽會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個口號在媒體到處出現,經常被其他國家忽略的台灣,一時之間變成全世界媒體的主要焦點。半年後,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解放軍在台灣海峽進行了規模巨大的軍演,讓各個國家的公民害怕起來,好像中國的全盤侵略會倏然展開。
或許這個反應有一點過分。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二○二二年不算是德國總理蕭茲所謂的「時代轉折」(Zeitenwende),反正中國政府對他們的惡霸態度不算什麼新鮮事,但是從此以後,歐洲人好像越來越關注台灣的情況。因此前一年出版的《台灣使用指南》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二○二三年初已經再版了第二刷。很多人跟我說,他們把《台灣使用指南》當作一個了解台灣的入門磚。本來不一定打算拜訪台灣的讀者,看完書之後就很想要親自來探索這塊土地,接觸它的獨特文化。
回到開頭的問題:台灣讀者需要這種書嗎?很明顯地,台灣人不需要外國人給他們說明台灣文化與歷史,但是雖然如此,我還是相信,這本書對台灣讀者會發揮一定的作用。台灣朋友常常問我:你們西方人怎麼看台灣呢?有的人可能只是好奇而已,但有時候我在這個問題的背後感覺到的是一種擔心:是不是你們西方人完全看不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吳濁流在《亞細亞的孤兒》中所呈現的心態,很多人覺得自己國家被全世界拋棄,被別的國家邊緣化。在台灣外交困難的處境下,這個感覺不是沒有根據,我也覺得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特別是親中的德國)應該強烈抵抗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態度,也應該對台灣的自由與安全表達不含糊的支持。
無論「你們西方人怎麼看台灣?」表示的是好奇還是擔心,我覺得一定是一個有道理的問題。不管是個人還是社會,我們的認同不是完全自己創造的,而是經過一個複雜的交流過程演變而來。為了知道我是誰,別人對我的看法很重要。獨白不能幫我認識自己,我必須進行對話。在別人眼光下的我是自我認同的主要成分,這也是住在台灣的經驗教導我的。每當碰到台灣人表示對德國的各種看法,有的我會覺得是刻板印象甚至是偏見,有的給我一些新的啟發,但是重點在於,經過這種長久的交流,我對「德國認同」這個觀點慢慢獲得了一個不一樣的理解,這絕對與一輩子住在德國的同胞們不一樣。在《台灣使用指南》中,台灣讀者可以看到外國作者眼光中的台灣,然後進一步思考跟自己所認知的台灣有何異同,說不定也能藉此對「台灣認同」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認同問題是這本《台灣使用指南》的主要焦點,因為在我看來這是台灣社會最有特色的面向。一九八七年解嚴以來,台灣社會不斷地發展,台灣的民主進步可觀,這是全體公民的偉大成就,但是關於認同問題,到目前為止仍沒有達成全社會的共識。我第一次來台灣學中文是在一九九六年,就是第一屆總統選舉的那年,當時我對台灣一無所知,只把它當作另外一個中國,就像我成長過程中有兩個德國一樣。到了二○○五年我在柏林唸完博士回到台灣,那年我參加了反對「反分裂法」的遊行抗議,對兩岸關係還有台灣與中國的各種差異已經得到比較精確的了解。二○一四年我雖然住在葡萄牙,但就在太陽花學運爆發的時候,我正好來台灣待了兩個月,天天去立法院附近親自觀察各種舞臺上的討論。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天然獨」三個字,馬上知道這表示台灣認同的發展已步入了新的階段。
我現在之所以提到這些記憶,是為了強調,《台灣使用指南》雖然是疫情的時候撰寫的,但是它的潛伏期比較長。寫作的時候我沒想到該書會有台灣讀者,現在我很開心有機會寫這個台灣版本的自序。非常感謝林敏雅女士做這麼精準的翻譯,也感謝玉山社團隊的努力!希望讀者閱讀此書的時候,會感到作者對他們家鄉的熱愛,更希望會感到對自己家鄉的驕傲。中華人民共和國會繼續威脅台灣,有的外國人會繼續忽略台灣,但是與此同時,我相信台灣人本身會繼續努力,讓台灣民主繼續進步,把這個美麗島變得更為美麗!
台灣人需要「台灣指南」嗎?當玉山社首次與我聯絡,表示他們想要出版 Gebrauchsanweisung für Taiwan 的中文版,我不得不自問這個問題。寫作這本導遊書的時候,我面對的讀者當然是德國人,而我明白他們大多數對於台灣沒有太具體的概念。身為久居台灣的德國小說家,我想要讓同胞了解為什麼我把這個美麗的島嶼當成我第二個家,介紹台灣的歷史、文化、宗教、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特點,順便戳破一些中國大外宣中關於台灣的謊言。寫作這樣的一本書,其實原來不是我自己的主意。三年前我的經紀人寫信告訴我,慕尼黑的Piper出版公司有一個「指...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20號窗口
第二章 到達:另一個、更好的中國或者根本非中國?
第三章 抗爭:讓百朵太陽花盛開綻放!
第四章 台北:一個城市的蛻變
第五章 專政與民主:蕃薯的長征
第六章 棒球:舉國瘋迷簡史
第七章 世界上最美好最重要的事物:台灣人與食物
第八章 凍蒜勝選:台灣政治的特點
第九章 信仰天庭:台灣的宗教
第十章 霧社與紅葉:原住民之島
第十一章 綠島與台南:反抗之島
結語:展望未來
後記:最終台灣也遭受了衝擊……
自序
第一章 20號窗口
第二章 到達:另一個、更好的中國或者根本非中國?
第三章 抗爭:讓百朵太陽花盛開綻放!
第四章 台北:一個城市的蛻變
第五章 專政與民主:蕃薯的長征
第六章 棒球:舉國瘋迷簡史
第七章 世界上最美好最重要的事物:台灣人與食物
第八章 凍蒜勝選:台灣政治的特點
第九章 信仰天庭:台灣的宗教
第十章 霧社與紅葉:原住民之島
第十一章 綠島與台南:反抗之島
結語:展望未來
後記:最終台灣也遭受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