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揭開「氣場」的面紗——借助交際心理學
初聽「氣場」一詞,我們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玄而又玄,原因是:它是摸不到、看不見的,而且更嚴重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利用它,將人們引導向形而上學的研究方面。
事實上,現代心理學和交際學的一個研究對象,就是「個人氣場」。它既不玄,又可以從科學角度予以理解,如果有適當的方法,還可以予以提高和培養。
我聽過一個很有趣的東方故事,所說之事就是關於氣場的。
在中國的三國時期,魏王曹操統一中國的北方以後,聲威遠振,成為眾多部落依附的對象。有一個匈奴單于為了刺探曹操實力,於是派遣使者帶著寶物去覲見,同時對曹操進行觀察,意在判斷他是否值得匈奴單于依附,所以使者請求親眼見到曹操。曹操認為自己長得又醜又矮,可能無法威嚇匈奴使者,致使匈奴單于覺得自己好欺負,甚至暗懷反心,於是他叫來謀士崔琰,讓其坐在自己的床上接見使者。崔琰生得眉目清秀、身材高大、氣宇軒昂,曹操站在床邊裝成侍衛,手持大刀。
結束接見以後,曹操差人去問那個使者,感覺魏王如何。使者說:「魏王既英俊又有風度,但是我認為,真正的英雄是魏王身邊的侍衛——床邊拿著大刀的那個人啊!」
心理學和交際學中的「氣場」
關於氣場,心理學家和交際學家有不同的答案。從心理學方面來看,氣場(atmosphere)就是感覺(feeling);從交際學方面來看,氣場就是影響力(influence)。這兩句正確的話分開說就會不完整。
兩個相互接觸的人,會把自己身上的某種感覺傳遞給對方,因此前者的身上必然存在某些可以把某種訊息傳達給對方的東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氣場」,就是人們給別人感覺的來源。從人際關係學來看,用來影響別人的能力,或是兩個人及許多人是否可以和平共處的能力,就是氣場。
從氣場的本質來說,它是人們給別人感覺和影響力的身心狀態,心理與身體的整體狀態是其來源。
由於感受者的存在,因此氣場才會存在。但是,這個概念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不會成立,也不會存在。在代表個人氣場的時候,為了具體地表達,人們一般會以每個人為圓心、以一公尺為半徑,畫一個圓。然而,記住一個事實:其實,根本不存在這個圓,它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和文字之中,此種解釋會避免我們步入形而上學的陷阱。
氣場是可以操縱的
人們在一起的時候,會存在不同的「場」,就像層層疊疊地相互交纏著一般。從氣場的角度來說,大致上會有以下幾種情況,發生在兩個人相互接觸的時候:一是互相排斥;二是互相吸引;三是A認為B很好,B卻不喜歡A。於是,氣場的性質問題——吸引力還是排斥力——被引起注意。在第七章,我們會對怎樣改變氣場的性質進行論述,讓其充滿吸引力而非排斥力。
氣場可以很強,也可以很弱。有些人讓人一看就覺得十分討厭,但是其氣場卻很大,雖然他氣場的性質是負面的,並且發出排斥力;相反地,有些人會讓那些與他深入接觸的人有舒服的感覺,但是他無法同時影響很多人,這樣的人儘管氣場很弱,可是他發出的是吸引力。
與生俱來的氣場操控力
每個人的氣場不是固定不變的,暫且不說一輩子、十年、一年,即使在每天不同的時刻,使用氣場的人也會有意或無意地操控它。眾所周知,氣場絕非是生下來就有固定的格式。
對於自己的氣場狀態,我們都在不經意地將其改變,只要回想平時自己在家的狀態,接待前來做客的岳父岳母的狀態,在工作環境中、在談判桌上的狀態,就會明白這個道理。我認識一個頻繁更換丈夫的女人,她無時不在抱怨自己嫁錯人。她說,當初自己的丈夫們都是光彩照人、人見人愛,就是這樣的瀟灑才會打動她;但是結婚以後,所有都變了,在她看來,在婚後三天,當初那種瀟灑瞬間消失了,毫無蹤跡;最可恨的是,在其他女士面前,他們卻仍然瀟灑如初,在辦公室和談判的時候,同樣雄壯威武,只是一切轉嫁到家裡就全部顛覆了,只會看到一個軟塌塌地躺在床上的懶漢,如果沒有應酬,他們也懶得刮鬍子!相信不只是這位頻繁更換丈夫的女人有這種「專利」,或許大多數的女人都有這種困擾。
主動掌控自己的氣場
我認識的人之中,有一些高手可以自由操控自己的氣場,例如:那些功力深厚的演員。有時候,這個道理會在戲劇中演繹出來:如果性情不同,即使是作為雙胞胎的兄弟,也會有迥然相異的命運。因為角色是雙胞胎,因此一般來說,在不同時段,這兩個人就由同一個演員扮演。劇場老闆最頭疼的就是這種情況,演員對於「表現」要做到控制自如,給觀眾的「感覺」也要持續地變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操縱氣場」。
在一部戲劇中,如果沒有一流演員的演出,我絕對不會去看。一流演員有哪些特點?他們感同身受,為角色的幸福、苦惱而變換情緒,即使下台之後,依然無法自拔,深深地沉浸於角色之中。飾演凱撒的人,卸妝之後仍然感到心口絞痛——因為他在台上已經被殺死了;飾演亞歷山大大帝的人,收工回到家也會對自己的妻子發號施令,就像在使喚自己的女僕。這個類型的演員,不管從「心理」還是「身體」的姿勢和動作上,儼然已經成為「真正的」凱撒或是亞歷山大。因此,毋庸置疑,最成功地改變自己氣場的範例就是他們。
其實,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氣場,把排斥力向吸引力轉化,變令人討厭為讓人喜歡,甚至可以將拒人於千里之外,轉變為讓人們從千里之外趕來。在我看來,閱讀過本書的你,在遵照以上的方法有規律地練習以後,就可以靈活地操縱自己的氣場。原因在於:不管是誰,只要有充分的意志力、堅定的決心,並且可以持之以恆,改變自己就會成為可能,進而成為一個有強大魅力的人,也將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培養氣場的目的——讓別人愉快地接受我們
親和力和壓迫力的結合,是最理想的氣場類型。影響別人,讓別人不拒絕我們的影響,甚至別人的行事也被我們的思維影響,這是我們培養氣場的目的。所有的氣場,只有強大才可以影響別人,甚至讓別人屈服,這源自「只有強大,才可以讓別人有強大的壓迫感」這個緣由,可是「不愉快」又是壓迫感帶來的必然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培養氣場的親和力,以抵消壓迫力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此一來,來自於壓迫感的不愉快被親和力抵消的時候,別人就可以愉悅地接受和屈服於我們,這就是我們培養氣場的最終目的。
任何人都有強度和性質完全不同的氣場,最佳的氣場狀態是吸引人而且強大的,擁有這種氣場的人,通常是社會中的核心人物,任何進入他們的影響範圍的人都會受其影響,因為我們總是可以因為他們而擁有許多積極的感覺,例如:幸福、可靠,與其交往更是我們的意願,交往的時候,他們也可以更輕鬆地感染我們。
最令人厭惡的狀態是強大卻有排斥力的氣場,這些人通常是社會的棄兒,給我們的主要感受是陰暗、少招惹、不可靠、不友善。對於他們,我們經常會敬而遠之。居於中間的狀態是「有吸引力的弱氣場和有排斥力的弱氣場」,這種弱氣場為大多數人所具有。
我要重複一遍自己要論述的內容,以便加深你的印象:同時有壓迫力和吸引力的氣場,是最理想的氣場類型。所有的氣場,只有強大才可以影響別人,甚至讓別人屈服,因為只有強大,才可以讓別人有強大的壓迫感,可是「不愉快」又是壓迫感帶來的必然結果,所以我們必須同時培養其親和力或是稱為吸引力,才可以抵消強大氣場帶來的壓迫力。親和力將壓迫感帶來的不愉快抵消的時候,別人就會愉悅地接受甚至屈服於我們。強大+吸引——這就是最佳的氣場狀態。
有些天生受到父母薰陶的人,擁有比較強大的氣場,有些人需要透過學習和鍛鍊獲得這種氣場。有必要提醒一句,那些未經鍛鍊就有這種能力的人容易濫用自己的能力,這是極其危險的。原因是:驕傲滋生他們這種氣場,這也是導致人生失敗的最大原因之一、導致氣場無法真正強大的致命因素。相較於天生擁有這種能力,透過學習培養出來的能力會更強,同時透過學習,如何自由操控氣場,如何保持謙遜,如何走向社會的頂峰,都是你可以明白的。
如果獲得「對氣場的認識」,就可以掌控氣場,很快就會覺得自己成為一股巨大能量的中心,並且迅速地提升個人魅力。你可以看到別人驚訝的表情——他們會感到奇怪,你好像變成另一個人。
內容概要
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氣場是一方給他方的感覺的來源,不是那麼玄妙。氣場強大的一個典範,就是曹操。
二‧在代表個人氣場的時候,人們一般會以每個人為圓心、以一公尺為半徑,畫一個圓。
三‧記住一個事實:氣場就是對人們施加感覺或是影響的身心狀態,我們身體的周圍並非真的存在這樣的圓。如果認為氣場真的存在,我們就會誤入形而上學的歧途,結果必定毫無收穫。
四‧氣場是可變的,也可以在學習和練習的幫助下進行操縱。其實,對於自己的氣場,任何人都在不斷地、無意識地改變。
五‧從排斥力與吸引力的角度來劃分氣場,其包含正氣場、負氣場;從強度方面來劃分,其包含強氣場、弱氣場,強大的正氣場是最宜人的氣場類型。
∣第二章∣
強大氣場的保證——高速運轉的大腦
強大氣場的保證——高速運轉的大腦
高速運轉的大腦,是強大氣場的來源地。有些事情不必證明,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我們就可以證明某些說法的正確性。對於某些人,我們的印象不深刻,原因是什麼?根據我的調查和研究,這是因為:所有強烈的心理活動都不被他們擁有,即無任何具體的狀態存在於他們的大腦中,他們的思維木訥、不活躍,因此他們沒有足夠強大的氣場。這樣的人就像一座面無表情的塑像——你可以指望從一張空白的紙上獲得何種印象嗎?
那些大腦高速運轉的人擁有最強大的氣場,他們通常都是精神集中,有強烈的感覺、欲望、情感(或好或壞),強大的影響力因為劇烈運動的大腦而產生,猶如壓迫性地向對方或是周圍的人的潛意識「投射」一樣,進而讓對方或是周圍的人感知。
最近,我閱讀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其中有一部分引起我的興趣:一個人遇見一隻熊。
一陣洶湧起伏的恐懼,驅散絕望催生的勇氣。自己這般衰弱,那個動物如果向自己發起攻擊,應該如何是好?無奈,他只能拼命擺出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緊握獵刀,狠狠地盯著那隻熊,這隻熊笨拙地向前移動兩步,轉而後退,站起來,吼出試敵的咆哮聲。
他如果逃跑,熊就會追上來,但是他並未逃跑。此時,他因為恐懼催生的勇氣而忘記恐懼,立刻振奮起來:筆直地站著、挺起胸部,雙眼緊盯著熊的眼睛,剎那之間,他竟然完全相信自己絕對可以擊敗這隻熊,但是他卻要放牠一馬。
此時,熊慢慢挪向旁邊,發出不甘心的咆哮。顯然,這個站得筆直、毫無懼色的神秘「動物」,讓牠產生恐懼感,牠不知道如何是好。然而,他還是像一株喬木一樣筆直,紋絲不動。
度過危險以後,他抖了一陣身體,一頭栽倒在潮濕的苔蘚地上。
這是一個基於現實的虛構故事,類似的經歷可能曾經發生在野外遭遇狼或熊的獵人身上。你如果進攻,就會被野獸吃掉;你如果害怕,野獸就會攻擊你;唯一的出路,只有提高自己的士氣。這個故事在證明動物也會對人類的氣場有所感覺,還同時證明:他如果無法高度集中,大腦無法高速運轉進而發出「逼迫」的氣勢,他就會被熊吃掉,因此強大氣場的保證——高速運轉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怎樣才可以高速運轉?
想要讓自己的大腦進入高速運轉,我們應該怎麼做?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看看以上那個故事,然後請你回憶,自己的大腦曾經在何種情況下高速運轉(此處停頓五秒)。
可能,那個時候你迫不得已,就像那個遇到熊的人,遭遇緊急情況……
可能,完成那件事情,得到那個東西,是你那個時候非常渴望的……
可能,你堅信那個東西必定是你的,你一定可以完成那件事情……
那個時候,你的大腦在高速運轉,最終就像那個人一樣,你成功了……
究竟是何種情形?當時你的狀態如何——怎樣高速地運轉自己的大腦?
我相信,如果我沒有猜錯,你們給出的答案中包括這些——強烈的「渴望」,或是堅定的「相信」,它們存在於當時的大腦中。
我們對所有的成功人士和那些氣場強大的人進行觀察的時候,可以發現很多共同的特點:他們有強烈的欲望而且充滿自信,他們的精神因為渴望與相信而高度集中,認真對待每件事情、從容不迫,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大腦都在高速地運轉。
有些人總是被動地接受生活,只有在被迫面對危機的時候——就像那個遇到熊的人,才會讓自己的大腦運轉起來。然而,這是一種消極、被動的運轉,他們只有被逼迫到那個程度的時候,才會高速地運轉自己的大腦,因此面臨危險的時候往往會發生奇蹟。奇蹟絕非是偶然的,必然的因素總是存在於所有偶然的背後。因此,「讓奇蹟成為一種習慣」,我們絕對可以做到。
記住,想要改變自己,想要高速地運轉自己的大腦,就要把那些在競爭中勝出的人當作學習的榜樣,以便進入主動的「渴望+自信」的模式,並且予以保持。
對於銷售員來說,他們希望並且相信顧客會購買某個產品;對於談判人員來說,他們希望並且相信對方會接受自己的方案。強烈的願望及自信,成為他們的大腦進入高速運轉狀態的持續推動力,使他們成為社會精英。對於他們而言,奇蹟發生的機率明顯地提高。「創造奇蹟」——被我之前的大多數學生學會了,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在生活或是工作領域成為佼佼者,相信你也不例外。
自信,需要盲目一點
自信需要盲目(blind)一點,這是現代心理學的一個觀點。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透過對一萬個年齡在十七~二十七歲的年輕人的調查,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基本上,任何一個自信的人,都有不堪一擊的信心來源!也就是說,幾乎每個自信心十足的人,都有盲目的信心來源。
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剛從田納西州中學畢業,想要到《紐約時報》報社找一份工作。這個年輕人認為自己學識很好——事實上,他確實表現很好,甚至亞瑟‧奧克斯‧蘇茲伯格——極為挑剔的《紐約時報》總裁也覺得他很好。
這個年輕人在面試的時候信心滿滿,一舉一動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都源自於他是田納西州中學的高材生!他有修養、有學歷,甚至認為來到這家名氣不好的報社有些委屈,可是已經來到這裡,只能既來之則安之。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自信滿滿的年輕人很快就發現自己的不足——來報社上班的第二個星期,他就發現,在自己的周圍,幾乎每個人已經擁有大學學歷,同時又是新聞科系的。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瞭解到什麼?蘇茲伯格被這個年輕人盲目的信心打動了,進而破格錄用他——這個年輕人得到這份體面的工作,竟然是「騙」來的!確實如此,從某種程度上說,自信就等同於自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信心來源,而且無論這些來源是真是假,只要有自信心就可以了。
對於「自信」的盲目性,我們還可以從詞語結構上瞭解。對某事充滿積極期望,即信心(confidence);自己對自己的將來充滿積極期望,是自信(self-confidence)。換言之,自信只和你自己有關,與「其他人」及「真實情況」沒有任何關係,你只要認為自己怎樣,你就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