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疾病 擁抱健康
充實中醫基礎知識的最佳入門讀本
從飲食到情志 從望診脈診到治病八法
一步步,帶你走近中醫之道──
~‧揭開生命的奧祕‧~
~‧探究疾病的本質‧~
~‧找尋治病的良方‧~
「不管疾病如何變化,始終逃不出兩類,一是邪氣盛,二是正氣虛,所以治療方法雖多,實際上也逃不出兩法,一是扶正,二是祛邪。」
【專業推薦】
陳麒方/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 理事長
鄭振鴻/鄭振鴻中醫診所 院長
張景堯/同仁堂中醫診所 院長
「重病、急病要找西醫,調養身體才找中醫」、「中醫的療效總是很慢」、「中醫不合乎科學,能治好病是歪打正著」……中醫傳承數千年,但仍然有很多人對中醫抱持懷疑的態度,得病時直接求助於中醫的人也很少,中醫往往只是「西醫無法治療時的無奈選擇」。中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本書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藉由平易近人的文字、明白的道理、生動的事例、形象的比喻,讓讀者領略中醫最真實的一面。
本書是作者從醫十餘年的體會和醫道至理,從中醫基礎理論出發,再到診斷及用藥,指出「整體—平衡」的核心理論,讓讀者了解中醫對生命和疾病其實有深入的認識。洞悉臟腑的奧祕、發現疾病的本質、探究治病的方法、糾正日常生活中的錯誤看法,如此才能探索疾病、擁抱健康。
有別於市面上同類書籍教科書般的艱澀難懂,即便您對中醫全然陌生,翻閱本書,必然會發現完整認識中醫的路徑,正確理解中醫真實的一面,進而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程度;至於已具中醫背景的愛好者或專業人員,則能透過本書拓寬思路,作為交流學習的參考讀物。
【本書特色】
• 筆法細膩,解釋周全,文字淺白,舉例生動。中醫不再艱澀難懂。
• 有助於初學者完整認識中醫,正確理解中醫真實的一面。
• 對於已具中醫知識人士,能拓寬思路,提供反思。
• 對自身健康程度可以有更深入的認識。
• 是中醫基礎思想與理論的最佳入門書。
走近中醫,走近我們的身體──
傳統醫學根源之一是豐富多樣的文獻,而其中更需要有白話解讀的基礎概論書,唐雲《走近中醫》是相當重要之參考著作。──陳麒方(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 理事長)
到底什麼是中醫?中醫看病治病的依據何在?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何在?只有真正弄清楚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辨別中醫的真偽,才能理直氣壯地說中醫是科學的,才有理由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付到中醫的手中,而只有這樣中醫才能真正得到發展和進步。──唐雲(作者)
【精彩內容摘要】
從「整體─平衡」理論到「五行」
所謂「整體─平衡」,就是指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始終是從兩方面出發:(一)整體。人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任何局部病變都和整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認識疾病時,我們需要始終從整體出發。(二)平衡。任何疾病的產生都是整體平衡遭到破壞的結果,而平衡的不同環節遭到破壞會產生不同的症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人體外在症狀來判斷體內平衡的破壞情況,從而掌握疾病的本質。
中醫的「五行」學說並不是靜止地、孤立地將五臟歸屬於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來探索五臟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而達到整體動態平衡的關係。例如說,肝剋脾,當肝的功能過於旺盛,就會過度抑制脾的功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這樣的體會,生氣或發怒往往會使食欲下降,甚至會出現胃脘脹悶、噯腐吞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狀,這是因為生氣或發怒是肝木過度旺盛的表現,肝木過旺則對脾土剋制過度,導致脾的運化飲食功能下降,從而出現上述症狀。
各臟腑相生相剋,從而使人體整體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這種動態平衡的狀態就是人體健康的本質所在。而這個動態平衡一旦遭到破壞,人體就會出現各種疾病。
什麼是「治病八法」?
中醫的任何治法都是圍繞著「祛除外來邪氣,補充自身正氣」這個原則來進行。中醫通過望、聞、問、切所獲得的各種證據來了解和判斷疾病的虛實情況,並根據疾病虛實而分別採用「補虛」或是「祛邪」的治療方法。在補虛和祛邪的原則上,又可以演化出豐富多彩的治法,清代醫家程鐘齡根據歷代醫家的治療經驗,歸納出八種主要的治法,這就是沿用至今的「治病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消法和補法。
汗法,就是通過發汗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吐法是通過藥物以及外界刺激,使人體產生嘔吐以去除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的一種治療方法;
下法就是通過通大便這種方式,使停留在人體下部的宿食、燥屎、冷積、瘀血、結痰、水飲等病理物質從下竅排出,達到祛邪除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和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和解、調和的手段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不像汗、吐、下三法這樣以祛邪為特性,而是通過調和,使人體正氣和外界邪氣之間取得某種和平,也使人體各個臟腑在功能運轉上達到某種和諧;
溫法和清法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治法。溫是溫熱的意思,而清則是清涼的意思。溫法當然就是用來治療寒證的,而清法就是用來治療熱證;
消法是去除人體內部病理積滯的一種治療方法;
補法是用於治療人體氣、血、陰、陽等基本物質虧損或是臟腑功能衰退的一種方法。
聽聲治咳嗽
通過聽聲和嗅味來獲取疾病信息的方法被稱為「聞診」。咳嗽是一種有聲音的疾病,而且這個聲音往往又含有很多有關疾病的有用信息。如咳嗽聲緊悶、喉中有痰聲的,治療就應該以化痰來止咳;如果乾咳無痰的,就應該滋陰潤肺以止咳;而如果咳嗽聲就像敲破鼓,發出「空空」的聲音的,那就要用滋陰潛陽的方法來治療了。
作者朋友的父親咳嗽半個多月不癒,打電話向作者諮詢。在電話裡看不到舌苔,也摸不到脈象,只聽咳嗽聲,正是那種「空空」的如擊敗鼓的「破聲」。朋友的父親嫌熬中藥太麻煩,作者就教他去超市買些蜜餞烏梅,每次吃三至五顆,一天兩次。第一天吃完,咳嗽就好像明顯減輕了,第三天就基本不咳了。
原來從咳嗽的聲音特徵看,屬於陰虛陽浮,烏梅味酸,具有收斂攝納的作用,能使浮越的元陽重新潛藏到腎中,所以能治癒這種咳嗽。一味平常的食物,治療好了半個多月的咳嗽,這就是中醫聽聲斷病的奇效。
情志與五臟有什麼關係?
喜、怒、憂、思、恐這五種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情志變化,稱之為「五志」。情志的變化往往是外界信息影響下五臟精氣發生變化的結果,我們既可以通過情志的變化來推測五臟精氣的充足程度和活動狀態,也可以通過調節五臟精氣來實現對情志的改變。
過喜會損耗心臟精氣,導致心臟功能失調;過怒會損耗肝臟精氣,導致肝臟功能失調;過思會損耗脾臟精氣,導致脾臟功能失調;過憂(悲)會損耗肺臟精氣,導致肺臟功能失調;過恐會損耗腎臟精氣,導致腎臟功能失調等等。這就是所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渙)、悲則氣消、思則氣結、驚則氣亂、恐則氣下。
通過調節五臟精氣的方法,我們能治療各種情志疾病。如急躁易怒是肝中精氣過旺的表現,可以通過瀉肝火的方法來治療;思慮難解是脾中精氣不足的表現,可以通過健運脾土的方法來治療。
作者簡介:
唐雲
主治醫師,1997年畢業於浙江中醫學院,現任職於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具有多年中醫臨床經驗。《走近中醫》2004年出版,當年即被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評為「全國優秀暢銷書」,廣受好評,暢銷至今;曾受邀為《癌症康復》雜誌專欄作家。
相關著作:《疾病密碼:揭開中醫識病、辨病、治病全過程,探知自然、生命與疾病的奧祕》《走近中醫(健康升級版)》《走近中醫(健康升級版)》《走近中醫》
章節試閱
第十九章
中藥是如何治病的(節錄)
中藥能治療各種疾病,主要依靠其所具有的偏性,這個偏性是恢復人體內在平衡、治癒疾病的關鍵所在。中藥的偏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藥物的「氣」,二是藥物的「味」。什麼是中藥的「氣」呢?這個「氣」指的就是中藥所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特性。如薄荷給人清涼的感覺,所以它的氣就是涼,生薑給人溫熱的感覺,所以它的氣就是溫。不同的藥物都具有不同的氣,其中寒和涼屬於同一性質,溫和熱屬於同一性質,只是在程度上有差異,涼之甚者為寒,所以有時也把涼稱為「微寒」,而溫之極者為熱,所以有時也把熱稱為「大溫」。中藥所具有的寒、熱、溫、涼這四種不同的特性稱為「四氣」,也稱為「四性」。在這四氣之外,有些中藥性質平和,既不過熱,也不過寒,這類藥中醫也稱之為「平性」藥。但每一種平性藥,其實還是具有偏溫或偏涼的特性,所以中醫對藥物性能的描述,還是習慣稱為四氣,而不稱作五氣。
中藥所具有的四氣對疾病的治療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知道,人是一種恆溫動物,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需要通過產熱和散熱之間的平衡調節來保持體溫的恆定。當內外界因素擾亂人體內在平衡,導致疾病發生後,人體的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往往也會遭到破壞,如果產熱多於散熱,那就會出現發熱、功能亢進等症狀,而如果散熱多於產熱,那又會出現畏寒、功能衰退等症狀,這也意味著疾病往往可以分為兩大類,那就是熱證和寒證。中藥所具有的四氣就是用來糾正疾病狀態下人體的寒熱失衡情況的。寒涼藥可以抑制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臟腑器官的活動和血液循環,所以用來治熱證;溫熱藥可以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臟腑器官的活動和血液循環,所以用來治療寒證。中醫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上說「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說的就是藥物「四氣」對寒熱證的治療作用。在學習和認識中藥時,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的也就是四氣,只有了解了藥物的基本特性,我們才能更好地使用這些藥物。例如對於寒邪侵犯人體、凝固血液導致的血瘀和熱邪侵犯人體、煎熬血液導致的血瘀,在選用活血化瘀藥時就需要考慮藥物所具有的寒熱性能。對於寒邪引起的血瘀,就要選擇性能溫熱的活血藥,如紅花、桂枝、艾葉等;對於熱邪引起的血瘀,就需要選擇性能寒涼的活血藥,如赤芍、丹皮、丹參等。如果選反了,不但起不到活血作用,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明明是血瘀證,為什麼活血藥用下去沒效果?這就是沒有重視藥物寒、熱、溫、涼的氣的緣故!這就是中藥四氣的作用和意義。
下面我們來講中藥的「味」。味就是味道,也就是味蕾對中藥的感覺,一般來說,主要有酸、苦、甘、辛、鹹五種,所以也稱為「五味」。其中有些藥物沒有特殊的味道,中醫上稱之為淡味,由於其味道不顯,因而中醫常把淡味並附於甘味。還有些藥物具有澀味,由於澀與酸常並存而類似,所以中醫又把澀味並附到酸味之中,在習慣上仍然稱為「五味」。
中藥所具有的五味又有什麼作用和意義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芥末?芥末辛辣,吃時往往會有明顯的「通鼻竅」感覺,這就說明辛味具有開通、發散的作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會用到辛味的發散和開通作用,例如說平時受點風寒,鼻塞流涕,頭痛惡寒,這時熬上一碗薑湯,趁熱喝下,再蓋上被子出一身汗,人就會感覺輕鬆很多,這就是利用了生薑氣溫味辛的特性來發散風寒。除了辛味的開通、發散作用,中醫在實踐中發現,酸味具有收斂、澀滯的作用,苦味藥具有瀉火、燥濕的作用,甘味藥具有補益、和緩的作用,鹹味藥具有瀉下、軟堅的作用,淡味藥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根據這個理論,我們可以從味道上來推測和發現藥物的作用。如酸棗仁、五味子、山茱萸這些藥物都具有酸味,所以能起到收斂止汗的功效;如黃芩、黃連、黃柏這些藥物都具有苦味,所以能起到清熱燥濕的功效;如黃耆、黨參、熟地、枸杞子這些藥都具有甘味,所以能起到補益身體的功效;如芒硝、牡蠣、食鹽這些藥物都具有鹹味,所以能起到瀉下通便或是軟堅散結的功效;茯苓、薏苡仁這些藥物都具有淡味,所以能起到利水滲濕的功效等等。
中醫認為,五味除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之外,還和人體的五臟有著密切的關係。具體來說,酸味可以入肝,苦味可以入心,甘味可以入脾,辛味可以入肺,鹹味可以入腎。五味和五臟的關係,是中醫的一大發明創造,牢記五味入五臟的關係,對治療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我一個朋友去年十月天氣漸冷的時候出現右脅部疼痛,夜間尤甚,人略有疲乏感,舌淡紅苔薄白,脈象細弱,我診斷為氣虛肝鬱,給予補氣解鬱藥三帖,本以為十拿九穩,不料三帖藥吃完,症狀沒有任何好轉。既然藥物無效,那當然是辨證上存在問題了,於是我再仔細對這些症狀作了一個分析,右脅部疼痛,病位應該在肝,疼痛的性質患者自述不是脹痛也不是刺痛,那應該可以排除氣滯(鬱)和血瘀,脈象虛弱,疾病的性質應該為虛證,綜合起來,疾病的根源應該在於肝虛。再則,肝屬木,而十月正是秋季,秋屬金,金能剋木,所以發病。想到這裡,我豁然開朗,這回可找到病根了,那肝虛該如何治療呢?運用酸能入肝的原理,我擬了一張方子,藥物組成為:山茱萸15克,五味子10克,酸棗仁15克,桂枝3克,當歸12克,白芍10克,柴胡3克,麥芽3克。這張方子吃到第二天,我朋友就打電話給我說,這次的藥真靈,現在脅部已經基本不痛了。
再舉個例子,中醫上有個補腎的方子叫「青娥丸」,記載於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要由核桃仁、補骨脂、杜仲三味藥組成,主要功用是溫陽補腎,主治腎氣虛弱引起的各種腰痛。原書註明該藥的服法是「溫酒、鹽湯下」,用酒是取其活血的功效,用鹽湯則就是利用鹹能入腎的作用,以增強核桃仁、補骨脂、杜仲等藥物的補腎作用。我在臨床上遇到腎虛腰痛的患者,如有嫌煎中藥麻煩的,我就叫他們回去買上一些核桃肉,用淡鹽水炒過,每天吃三至五顆,連續服用一個月,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所以五味入五臟的理論在臨床上是禁得住考驗的,如果運用得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藥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歸經」。「歸」,是歸屬、專任的意思,「經」,就是指人體的經絡和它所屬的臟腑。「歸經」也就是指不同的藥物能對某一經絡及其所屬的臟腑起到特殊的治療作用。中藥為什麼會具有這個作用?在前面我們曾提到過,人體的生命原物質(元陰與元陽)相互作用產生氣,氣攜帶有生命原物質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效能,這個效能通過經絡傳遞到臟腑,就產生了臟腑的各種生理活動。所以經絡的實質,我認為就是氣將其攜帶的效能向靶器官傳遞的一個路徑。是否可以這麼設想,如果中藥能增強或減弱氣在某個路徑上的傳遞,那麼,它就能實現對某一臟腑功能的改變,這也就是「歸經」!如果把五味與五臟的關係和歸經理論相結合,那麼五味能入五臟就意味著五味可以對氣在不同的路徑上的傳導產生影響。如酸味入肝,是因為酸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肝臟傳遞;苦味入心,是因為苦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心臟傳遞;甘味入脾,是因為甘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脾傳遞;辛味入肺,是因為辛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肺傳遞;鹹味入腎,是因為鹹味可以影響氣所攜帶的效能向腎傳遞。
現在對中藥的研究,往往只看到有效成分、藥理作用,而事實上,中藥能起到治療疾病作用的關鍵,卻是在於中藥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上。這個自然特性包括中藥的四氣、五味以及歸經,中藥能糾正人體被破壞的內在平衡,也全靠這個自然特性。如前面講的寒涼藥可以治療熱證、溫熱藥可以治療寒證,辛味可以發散、酸味可以收斂、甘味可以補中、苦味可以瀉火、鹹味可以軟堅,辛味可以入肺、酸味可以入肝、甘味可以入脾、苦味可以入心、鹹味可以入腎等等。如果忽略了這個自然特性,我們就不可能從本質上去認識和理解中藥的作用,甚至會出現很多的偏差。例如說牡蠣這味藥,其主要成分無非就是碳酸鈣,從藥理上研究除了能中和胃酸外沒有任何作用,中醫卻認為牡蠣具有益陰潛陽、軟堅散結、鎮驚安神、收斂固脫的作用,這些能在實驗室中發現嗎?不能!這些作用有效嗎?臨床證實非常有效!那中醫是如何發現這些作用的?那就是通過對藥物自然特性的認識!中醫認為牡蠣生於水中,具有陰寒之氣,所以能益陰潛陽;牡蠣質地重墜,所以能鎮驚安神;牡蠣味鹹而澀口,所以能軟堅散結、收斂固脫。正是因為古人注意到了藥物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以及這個特性對人體內在平衡的作用,才有了今天豐富多彩、療效確切的中藥。所以認識中藥不能只盯在幾個有效成分上,而要去思考它的自然特性,思考它的四氣、五味以及歸經,這樣才能很好地使用這些中藥,真正發揮中藥神奇的功效。
第十九章
中藥是如何治病的(節錄)
中藥能治療各種疾病,主要依靠其所具有的偏性,這個偏性是恢復人體內在平衡、治癒疾病的關鍵所在。中藥的偏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藥物的「氣」,二是藥物的「味」。什麼是中藥的「氣」呢?這個「氣」指的就是中藥所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特性。如薄荷給人清涼的感覺,所以它的氣就是涼,生薑給人溫熱的感覺,所以它的氣就是溫。不同的藥物都具有不同的氣,其中寒和涼屬於同一性質,溫和熱屬於同一性質,只是在程度上有差異,涼之甚者為寒,所以有時也把涼稱為「微寒」,而溫之極者為...
推薦序
探索中醫奧妙──新版推薦序
東亞漢字文化圈的醫藥衛生體系,在上個世紀初之前,一直是以所謂的中醫藥為主。從民國時期開始,陸續有教科書式中醫基礎書籍,如秦伯未《國醫基礎講義》(一九四四)、杜聰明《中醫藥學評論》(一九七一)、覃勤《中醫概論》(一九七九)、唐雲《走近中醫》(二○○四)。
《走近中醫》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首版後,陸續推出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再刷版,迄今已廿年。作者唐雲先生認為中醫實質是什麼、它的科學性在哪裡?相比之下,中醫並未像西醫那樣劃分出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專門領域,並分門別類研究,但中醫療效是很多人都體會過的。讓更多人來認識中醫、了解中醫,是其寫作初衷。唐雲先生在本書中分上、中、下三篇,依序分述中醫理論、診斷基礎、治療處方,敘述深入淺出。
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均有進入《憲法》。中國大陸中醫入憲是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之憲法第廿一條規定「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台灣於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第二次憲法增修條文時,有「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內容,現為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五項。回顧百年台灣傳統醫藥概況,總督府施行漢醫漸減策略,控管漢藥商成長,減少民間持有漢藥業執照之數目(但未減少漢藥從業員數額)。
法律上漢醫日減,一九三○年二月台灣仕紳提案〈擬提出漢方醫術繼續試驗法制定請願書案〉被否決後,傳統醫藥重心移往漢藥店地下化發展。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日日新報》記載大稻埕乾元藥行寄贈平安散千包,協治廈門大疫;一九三五(昭和十年)台灣始政四十年博覽會,血清疫苗被大量應用;一九三七(昭和十二年)台南許水出版用台語漢文書寫《壹佰良方自療法》提及疫病治療;一九四五年台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前身為一九二一年成立之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由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接管,設熱帶衛生學、熱帶病學、化學、國藥(漢藥)學、營養學、細菌血清(疫苗)學共六科。中藥、疫苗等一直都是公衛手段以外之配合介入治疫手段。
醫藥方術(中醫)治療生了病的人、西醫處理人所生的病,兩者標的不同,因此治療模式不一樣。華人使用中醫已久,隨著歷史演進下,有著豐富文獻紀錄與臨床實證,確認了中醫的安全、有效、具可近性。東亞先民的醫藥知識,大約在漢帝國末期總成,後來由遣唐使與鑑真和尚等人把這些知識帶去日本,到江戶時代發展出與當時流行的蘭醫(彼時風尚西洋荷蘭醫學)分庭抗禮的漢方,今天日本有「漢方醫學科」專門醫,是醫學系畢業生的執業選擇之一,跟內科、外科、眼科、兒科等專科並列。台灣與韓國,則是分別有自己的中醫學系、韓醫學系,中醫、韓醫,為與西醫共存於各自全民健康保險(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架構下的系統。台灣與日本,更發展出特有的濃縮生藥細粒製劑科學中藥技術。
不管哪一種醫學,都是處理人的健康問題。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動傳統醫學,包含了東亞中醫TCM、南亞印度生命吠陀Ayurveda、歐非Unani medicine(比如使用體操術、水療、芳療、精油等),《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ICD-11)亦於二○一九年五月二十五日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將東亞傳統醫學「病症辨證系統」納入ICD-11第26章內。有中醫、印醫兩套主模式。
傳統醫學根源之一是豐富多樣的文獻,而其中更需要有白話解讀的基礎概論書,唐雲《走近中醫》是相當重要之參考著作,適逢出版暢銷紀念版,期許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好書問世,豐富中醫內涵、增益全民健康。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國家考試用書中醫系列總召
陳麒方
序言
數十年來,中醫經過與西醫的碰撞和對話以後,其育人模式、用藥思路、診斷方式、醫理研究等已經越來越多地帶上了現代醫學的色彩。在這種形勢下,中醫自身的價值評價體系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用動物和儀器做實驗、進行科學研究,似乎就提高層次,用西醫理論、西醫思維來研究中醫、分析中醫似乎就符合發展的潮流,在論文中運用現代的實驗數據、統計數據似乎就是科學的象徵。這些原本亦無可厚非,但這樣一來,使得中醫走上了一條日益西化的道路,越來越多的中醫臨床治病不求中醫醫理、中藥藥性,望聞問切成為形式,療效不顯著,病人不信任,形成了中醫現今無奈的局面,而在很多人眼裡,中藥西用、廢醫存藥似乎成了中醫最後的出路,誠可慨也。
另一方面,很多業中醫者,初入門覺中醫博大精深,但一到臨床,卻又或多或少地否定中醫,自覺不自覺地使用西醫理論來指導臨床用藥,直至行醫數十年後,當年屆四、五十歲時才猛然發覺西醫認識之偏、用藥之弊,然後再回過頭來重新認識中醫、研習中醫和肯定中醫,這成為中醫界一個有趣的四十歲現象和五十歲現象。唐雲醫師雖然年輕,但對中醫的執著和專注卻是同齡人中少有的,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當時在浙江中醫學院就讀時在考卷上對考題引經據典、洋洋灑灑的闡述迥別於一般學生的照本宣科、機械刻板,而之後近十年的師友關係中,又讓我感到他對中醫的領悟和探究確實有很多獨到和深刻的地方,因此,當他拿著《走近中醫》的書稿問序於我時,我欣然應允。
展卷讀來,驚喜連連,書中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文字揭示出來的是作者從學從醫十餘年來的心得體會和醫道至理,從中醫的基礎理論到中醫的診斷用藥,娓娓道來,既能讓不懂中醫者由此登堂入室,理解中醫診斷、用藥、治病的道理,體驗全新的健康與疾病觀,又能讓業中醫者從中領會中醫的深刻內涵、充滿智慧的探索方式以及極具遠見的思維模式,從而更加堅定中醫的信念。一氣讀來,心情為之一振,如飲佳茗,滿口含香,暢快之極也。雖不敢言字字珠璣,但也當為中醫書籍中不可多得之佳作。好學生,好文章,為師者有幸樂序之!
浙江中醫學院基礎醫學系主任
浙江中醫藥學會醫史分會主任委員
葉新苗
探索中醫奧妙──新版推薦序
東亞漢字文化圈的醫藥衛生體系,在上個世紀初之前,一直是以所謂的中醫藥為主。從民國時期開始,陸續有教科書式中醫基礎書籍,如秦伯未《國醫基礎講義》(一九四四)、杜聰明《中醫藥學評論》(一九七一)、覃勤《中醫概論》(一九七九)、唐雲《走近中醫》(二○○四)。
《走近中醫》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首版後,陸續推出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再刷版,迄今已廿年。作者唐雲先生認為中醫實質是什麼、它的科學性在哪裡?相比之下,中醫並未像西醫那樣劃分出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專門領域,...
目錄
探索中醫奧妙──新版推薦序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機
第二章 讓中醫走下玄壇
上篇.揭開生命的奧祕
第三章 健康的本質
第四章 疾病的發生
第五章 外邪致病
第六章 生命的基本物質
第七章 人體精氣的倉庫
第八章 情志與疾病
第九章 飲食的通道
第十章 內生五邪
第十一章 痰飲和瘀血
中篇.探究疾病的本質
第十二章 察顏觀色話望診
第十三章 舌上的祕密
第十四章 聽聲與嗅味
第十五章 問中有玄機
第十六章 神奇的脈診
第十七章 疾病的虛實
第十八章 溫熱病雜談
下篇.找尋治病的良方
第十九章 中藥是如何治病的
第二十章 湯頭揭祕
第二十一章 治病八法之汗法
第二十二章 吐法的妙用
第二十三章 下法的選擇
第二十四章 排憂解難之和法
第二十五章 溫法和清法
第二十六章 消法探幽
第二十七章 補法概要
結語
後記
探索中醫奧妙──新版推薦序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機
第二章 讓中醫走下玄壇
上篇.揭開生命的奧祕
第三章 健康的本質
第四章 疾病的發生
第五章 外邪致病
第六章 生命的基本物質
第七章 人體精氣的倉庫
第八章 情志與疾病
第九章 飲食的通道
第十章 內生五邪
第十一章 痰飲和瘀血
中篇.探究疾病的本質
第十二章 察顏觀色話望診
第十三章 舌上的祕密
第十四章 聽聲與嗅味
第十五章 問中有玄機
第十六章 神奇的脈診
第十七章 疾病的虛實
第十八章 溫熱病雜談
下篇.找尋治病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