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記事: 海風銘刻的流光歲月
臺灣的基地,昌盛而興隆:記我們的基隆港
基隆港因為具有地理及氣候條件,臨海有自然港灣及屏障,故而為一天然良港「冬天時有東北季風,東北邊有和平島,正好擋住風,夏天有西南氣流,但基隆港西邊有山擋住了,所以一年四季港內都風平浪靜」基隆港務局工程處規劃設計科何秉均經理,以地理環境說明基隆港的優勢。
成豐十年(1860年)清英及清法天津條約,臺灣開安平港及淡水港,當時基隆為淡水港之附屬滯;直到同治二年(1863年)開闢為商埠,基隆才正式設海關。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劉銘傳完成起卸貨物之石岸碼頭,成為基隆港第一座碼頭,這年也被現今基隆市政府訂為基隆港建港元年。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劉銘傳奏准築港,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完成第一座海陸聯運碼頭,碼頭可與鐵路車站銜接,基隆港開始有海陸接軌的運輸功能。
一八九五年日本接收臺灣後,積極籌畫基隆港工程,一八九九年正式動工,共分五期進行(1899~1944年),工程包括疏浚港區的淤泥(原本港內的礁石在此時被完全清除)、興建臨時碼頭、填海創造出新生地面積四萬七千五百坪及完成重要建築,包括仙洞庄築港事務所、火號庄修船工場、內港海岸線西岸第一至第四號深水碼頭、牛稠港卸貨碼頭一百四十五點四四公尺,以及修築仙洞鼻防波堤兩百三十六點三四公尺等,這些奠定基隆港日後現代化的基礎。
二次大戰末期,基隆港成為美軍轟炸的重點,港區嚴重受損,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成立基隆港務局,著手修復港區,經過四年多的努力才大致完成復舊工程。
港務局前總工程師魏震從小就在基隆港邊長大「我家住在港東街,就是現在中正路和信四路這一帶,我從小在港邊玩」魏總工父親在報關行工作,國中開始寒暑假就進港區打工,念書的時候,魏總工的同學就有人進到港務局,有時也會帶著他進到港務局內。民國六○年代,臺灣十大建設陸續展開,民國六十三年,因為臺中港與蘇澳港建港抽調一些基隆港務局的員工,基隆港務局缺人召開特考,大學念灌溉工程科系的魏震通過特考進了港務局,從建築設計科開始工作。
魏總工還記得,約五十三年時原本停一些報廢船的東岸改建為碼頭。「以前雜貨船以裝載穀物、沙子、液態品為主,需要大量人力卸貨,一停靠就是三到六天,所以船員可以下船休息,造成當時酒吧業興盛。」魏總工提到有次在三十號號碼頭附近遇到就讀海專的同學,就因為卸黃豆需要一到兩週時間,所以同學可以回家休息。
民國六十年之後,船運慢慢貨櫃化,民國六十一年基隆港成立第一貨櫃場,隔年建立貨櫃碼頭,民國六十三年魏總工進港務局時,基隆港還是以散雜貨船為主,港內的電動吊車會將船上貨物吊出來,碼頭工人再利用拖板車拖到倉庫去,後面還有建軌道,(現在已無軌道)再利用火車或貨車運走。後來漸漸貨櫃船成為主流,裝卸貨的效率提高,一個個的貨櫃不必再裝卸,進港後海關剪開封條檢查後即可整櫃放行,貨櫃車直接載走,船在港的時間縮短,一個貨櫃船四到六小時即可裝卸完畢,現在貨櫃船若停港八小時還未離開,港務局就會去關心是什麼狀況,同時船員也不再有機會下船,港邊的酒吧街慢慢消失。
基隆港務局何秉均經理則以另一種觀點看基隆港的興衰:「二次大戰後,主要消費國在美國、歐洲、日本,而當時製造基地在亞洲四小龍:韓國、臺灣、香港及新加坡,製造的商品全都送到日本、美國、歐洲,所以在一九七○年代因為全球經濟,基隆港的貨運量直線上升,曾經排行全世界第七。二十年前,中國崛起,世界工廠轉移至中國,基隆港的貨運量也就一路往下走了。」
近年基隆港在郵輪市場上快速成長,目前已成為亞洲第二大郵輪港,對此魏總工與何經理以港口的經營觀點說明,貨輪對港的經濟效益大得多,只要船進港口就開始有收入,但郵輪是運輸遊客,港口只是一個門戶,和機場一樣,繁盛的不是港口,而是港口周邊與港口城市。基隆港與市該如何將步伐與觀念的差距縮小,應該就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腔音、戲樂、喝采聲: 聽北管在基隆
序幕
北管,是相對於泉州南音系統的名稱,其中包含崑腔、吹腔、梆子腔、皮黃及一些民間小戲、雜曲,兼含雅部與花部諸腔音樂。北管音樂分成西皮、福路兩大聲腔系統,或以新路、舊(古)路稱之,前者以皮黃腔為主,後者則是亂彈腔系。
過去,北管與熱鬧有著緊密的連結,幾乎可以劃上等號。在北管盛行的年代,民眾的娛樂活動不多,聆聽北管樂或觀看北管戲幾乎成為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可以接觸到的選項。包含廟會、婚禮、祝壽、入厝、開業、喪葬等婚喪喜慶的「熱鬧」場合,時常可以看見北管的展演。也因參與的子弟眾多,每每因著細微嫌隙產生衝突,由個人擴展成群體,進而發展成勢力範圍的對立,拼陣頭拼到打破人頭的情況多有所聞,也影響了族群的日常生活。
清‧道光25年(1845年)北管音樂傳入基隆,自此便在台灣頭開枝散葉,繁華盡現,在本地發展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頁。鼎盛時期,子弟軒社眾多,有據可考的部分,就目前所見最早的紀錄為日治時期(大正12年,1923年),抽籤分組所留下的序號編列,最後一個編號為第四十五組草濫得意堂。五、六〇年代進入另一波高峰,單是得意堂(西皮派)、聚樂社(福路派)兩大社團的軒社,保守估計有七十組以上。
西皮與福路兩大系統的競合關係,繫連著這塊土地上族群的信仰與生活樣態。百年流逝,傳統音樂進入了式微階段的現代,北管子弟精神依然延續著,她/他們心中仍懷抱著美好的期待,把握每一個展演與交流的機會,告訴我們:子弟還在,北管繼續傳揚。
序幕之後,由子弟現身登場,講述她/他與先生之間的故事,講述著習藝、登台、出場與拼陣下,一幅幅專屬於基隆的北管風華。
聽。女子弟阿勉姨講北管
在基隆北管興盛的五〇年代,暖暖靈義郡成立了全國唯一的女子弟戲團,暖暖查某囡仔周勉,成為其中的一員,「上棚」演戲,展開她年輕歲月中充滿掌聲與喝采的璀璨一頁。
「上棚」:子弟規範下的性別界線
子弟,為北管團體成員的通稱,是一種「男性專屬」、限定男性加入的傳統表演藝術團體,也因只允許男性參與的情形下,構成了男性師承的性別慣例。這個性別傳統,歷史上曾經被打破,那是發生在民國50年(1961年)的基隆暖暖靈義郡。身為第一代女子弟,今年已77歲的周勉(1943年出生)女士,隨著阿勉姨口述與書寫的引導,慢慢的,拼出這片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