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都只有一個核心想法:
如何教孩子成為一個「好人」。
成為好人的基礎是正確的價值觀,德國資深教育專家告訴你如何落實五大價值教養:
誠實/追求真相,勇敢堅持信念。
正直/正當的行為和正確的態度。
和諧/寧靜而自律的內在。
友愛/樂於分享、助人。
敬畏生命/拒絕暴力,尊重生命。
你的孩子有愛心嗎?樂於分享和助人嗎?
你的孩子誠實嗎?就算說出真相會受罰也不畏懼?
你的孩子正直嗎?就算父母不在身旁,心中也有一把行為的尺?
你的孩子懂得感恩,常說「謝謝」和「不客氣」嗎?
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太太上了擁擠的公車,看起來面容憔悴、精疲力盡。
車門旁邊的位子坐著一個小女生。老太太對這個小孩說:
「能不能讓我坐這個位子?」
「不行,我跟您一樣付了車錢!」這個小孩冒失地回答。
旁邊有個年輕的女人看到了這個情形,
就站起來把座位讓給拄著拐杖的老太太,
並且對這個小孩說:「我一樣也買了車票,
但是我還是把位子讓給她,
因為她比我更需要座位!」
在社會環境劇烈變動、價值觀扭曲的21世紀,我們如何把自己珍視的價值觀傳承給孩子?要用什麼方法才不會淪為八股說教,讓孩子能欣然接受,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養成?
本書由德國兒童青少年教育專家蘇珊娜.史托克–邁爾執筆,結合三十年學術與實務經驗,以最貼近現代爸媽教養需求的觀點,提供各種活動、遊戲、實用建議、居家生活錦囊妙計,以及有效的親子對話技巧,幫助爸媽將價值觀的教養方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全書主軸有兩大部分:「五大基本價值」和「親子每日的價值體驗」。前者指出「真相‧正當行為‧和諧‧愛‧非暴力」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倫理需求,這些價值觀不只對家庭生活很重要,也是人與人在外相處的重要基礎。作者以一棵大樹來闡述五大價值,並以生活實例、名人格言、兒童訪談、遊戲建議等多元的層次撰文;後者則以與眾不同的角度,將價值教養和星期名稱結合,針對一周七天每天特別適合實施的活動訂出主題,並提出各種遊戲和親子活動。例如星期一是「月亮之日」,特別適合引導孩子認識情緒;星期三是「水星之日」,適合提升孩子的語言及表達能力。
本書特色
1提出大量的具體例子、遊戲、建議、教養妙計及有效的親子對話技巧,方法簡單、易於實施,
幫助父母將價值的教養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不淪為紙上談兵的八股教條。
2將價值教養和星期名稱結合,針對一周七天各自代表的星球力量,規畫每天特別適合實施的活動
主題,並提供各種有趣的遊戲和親子活動。
3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格言、佳句,文字淺顯易懂又有哲理,讓讀者閱讀輕鬆又深有所感。
4作者收集許多孩子的意見,讓父母有機會得知孩子的想法,理論與實證兼具。
作者簡介:
蘇珊娜.史托克–邁爾
為遊戲教育工作者、兒童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三十年來寫過許多關於兒童的書籍。在許多關於兒童青少年教育的研討會、教師訓練及懇親會裡,她時常被問及價值教育方面的迫切問題。為了這本書,她花了很多時間,與教育學家、兒童及家長討論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以及如何有效地傳承這些價值。最重要的結論是:孩子的價值學習,並非透過教條口頭說說就一蹴可及,而是需要模範,由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做起。
蘇珊娜.史托克-邁爾與家人現居瑞士巴塞爾。
官網 www.stoecklin-meier.ch
章節試閱
真相
每個人都有權要求誠實與真相。所有的宗教與倫理傳統都重視真實的價值,然而自有人類以來,謊言、欺騙、虛偽與操弄從來不曾間斷。舊約聖經裡載明這樣的戒律:「你不可以說謊。」為了追求一個更公正的世界,我們必須重新學習如何誠實待人。和所有的價值一樣,這也必須從自身及家庭生活做起。有個印度諺語說:
實踐真相就是,
發掘真相,並為之挺身而出,
不是盲從的激情,
而是以信念為力量,以良善為出發點。
真相會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由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做起,來實現這個價值。由於真相與謊言常常只是一線之隔,所以會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麻州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費爾德曼(Robert Feldma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就算是一段簡短的談話裡,都有謊言,而且不只一次。我們要如何看待這個真相呢?要如何要求孩子呢?為了更了解這個世界,我們現在就來探討真相的各種面貌。
謊言還是真相?
對孩子而言,真相與謊言之間的距離,似乎相當接近。在討論真相的談話中,孩子們會立刻提到欺騙。他們顯然知道,所有人都會說謊,這可以說是健康成長的一部分,他們在生活裡慢慢學到如何分辨真相與謊言。說謊、騙人常常起因於非常迥異的動機。
現實與幻想的混淆:大部分的孩子在二到四歲左右,都會發展出很強的想像力。這個年紀很難區分現實與幻想,他們會在心裡描繪出一幅喜歡的圖像,並且信以為真。這不是蓄意的謊言,而是豐富的想像力天賦,例如:「我的房間住著一隻金色的獅子,牠只會跟我講話,我們在一起做很多漂亮的藝術品!」
夢想的實現或自我膨脹:孩子的夢想往往以謊言的形式來呈現,用這種方式來說服別人,提高自己的重要性,例如:「我爸爸都開飛機去上班。」
隨便說說,這也是幻想的一種:「我的房間是小矮人幫忙整理的!」「我跟我的小海豚在海裡游泳!」
為了取得優勢:這種謊言的動機是為了製造對自己有利的情勢,取得上風。例如在玩撲克牌或擲骰子時說:「骰子掉到地上去了,它是六點!」
逃避處罰:有些孩子害怕受到處罰,會說:「花瓶不是我弄破的,是他先推我的!」「不是我,是貓把蛋糕吃掉的!」
試探底線:有些孩子會以謊言來試探大人的底線。他們想要知道,究竟可以僭越多少分際!「彼得生日的時候,我整整吃了十條香腸。」「我一直都比其他小朋友厲害!」
想便宜行事:例如:「我洗過手了!」
家長的正確應對方式
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謊時,往往感到生氣、失望。他們想:「孩子這樣耍我,我還能夠信任他嗎?」答案是可以的:說謊是完全正常的現象,而且每一個年紀都會出現。視年齡、動機及理由的不同,孩子的謊言也有所不同,父母的應對方式必須隨之調整。
應該接受孩子說謊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很確定地說「不」!任何謊言被揭穿的孩子,都會覺得不舒服。他們跟大人一樣,也會尷尬地無地自容。但是,父母往往會因為孩子的謊話而生氣,甚至過度反應。
你必須保持對事不對人的冷靜態度。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被戳破謊言,已經是一種處罰。孩子也不希望惹父母生氣。
父母應該依謊言的輕重來反應,有時候嚴肅的臉色或語氣,就足以表達你的不滿。情節嚴重時,你可以適度處罰他們,例如,「今天就不講睡前故事了」,或是「今天罰你不能吃飯後甜點」。但是,效果最好的是,跟謊話有關的處罰。例如,當你發現孩子騎車沒有戴安全帽卻又不承認時,可以禁止他騎車兩天,一天是因為沒戴安全帽,另一天是因為說謊。
當孩子承認錯誤時,你應該為他的勇氣與真誠給予鼓勵。你應該「減輕」處罰,進而跟他一起討論如何解決問題,一起設想此事可能招致的後果。
父母自己也要正直自律
孩子對於真實的態度,往往是以父母的行事作風來做標準。
要讓他們可以有樣學樣。要是媽媽答應孩子:「你趕快刷完牙,我就跟你講睡前故事。」媽媽就必須確定,在睡前來得及做這件事。要是爸爸答應:「下禮拜六我們一起到博物館!」那麼就必須真的到博物館!
不要對你的孩子說謊,不可為了便宜行事或是保護他們而說謊。例如:「打針根本不會痛!」或是「我馬上就來……」但卻消失了好幾個小時。「我只是說說而已,因為你那個時候還小。」其實這根本不對!大人要注意,就算與幼兒對話,也必須保持真實。
不可以誘導孩子說謊。「不要讓阿嬤知道,我們有了新的割草機。」「告訴他,爸爸不在家。」或者「不要承認我們上禮拜六有去度假。」
承認錯誤並道歉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真實: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道歉!這並不會傷害為人父母的形象。當孩子是對的,父母錯了,這時最正確、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承認錯誤,並向孩子道歉!
誠實是最首要的價值觀
我在慕尼黑的一堂進修課程裡,問了一些女性教育工作者:你們覺得在工作上哪些價值觀最重要?她們認為,好的團隊需要共同的目標與價值觀,這些只能透過綿密的互動與心得交換,才得以形成。但是形成這個共識的前提是:哪些價值對我來講是重要的?我對別人有哪些期待?我可以為一個團隊帶來什麼?為了尋找這些答案,人們必須經常地溝通。溝通的時候,每個人必須可以自由地發表想法,不可以被中斷或是干擾。接著大家一起尋求共同的目標,然後設法實現。有趣的是,這些女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價值觀,都大同小異,它們依序是:誠實、責任感、相互尊重、容忍、和諧與愛、獨立自主、友善及信任的相處方式、以非暴力的方式共同解決紛爭。
政治家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的說法很貼切:
信任好比一株脆弱的植物。
一旦遭到摧殘,
就永遠不再生長。
真相
每個人都有權要求誠實與真相。所有的宗教與倫理傳統都重視真實的價值,然而自有人類以來,謊言、欺騙、虛偽與操弄從來不曾間斷。舊約聖經裡載明這樣的戒律:「你不可以說謊。」為了追求一個更公正的世界,我們必須重新學習如何誠實待人。和所有的價值一樣,這也必須從自身及家庭生活做起。有個印度諺語說:
實踐真相就是,
發掘真相,並為之挺身而出,
不是盲從的激情,
而是以信念為力量,以良善為出發點。
真相會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由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小事做起,來實現這個價值。由於...
作者序
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和關心孩子教養的人分享:如何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帶領孩子一起發現、體驗人性的價值。這兩、三年來,在不同的課堂上以及研討會裡,我一再的被問到,和幼兒價值觀養成相關的各種議題,到底家庭和學校出了什麼問題?父母和老師到底該怎麼做?和我一起討論的對象包括:父母、祖父母、老師、兒童心理學家、青少年教育專業人員、家庭政策制定者等等。我們一起討論:到底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面對當今社會的疏離感與貧窮化問題,我們應當如何自處;以及兒童價值觀的養成不能只透過言教,而是必須經由日常生活中的身教和示範來傳承。大家共同的疑問是:我們所珍惜的價值觀,應該如何傳承給孩子?
我認為,成年人跟兒童相處時,最重要的「黃金原則」可以引用漢斯.昆恩(Hans Küng)在他的《世界倫理》(Weltethos)一書中所提出的:「幾千年來,人類的宗教倫理文化所傳承下來,至今歷久不衰的處事原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直接的說,就是: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就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我認為這個準則適用於所有生活領域中,無論是在家裡、在社會上,並且對於不同種族、文化、國家、信仰的人,都要一視同仁,沒有妥協,也絲毫不可動搖。
這是個多元的課題,我會從各種面向來解釋,並以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幼兒價值觀的養成,重心應該放在日常生活中,讓大人與小孩一起來面對。此外,我把一個禮拜七天,個別賦予特殊的意義,藉此提醒我們實踐每一個具體的價值觀。
蘇珊娜.史托克-邁爾
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和關心孩子教養的人分享:如何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帶領孩子一起發現、體驗人性的價值。這兩、三年來,在不同的課堂上以及研討會裡,我一再的被問到,和幼兒價值觀養成相關的各種議題,到底家庭和學校出了什麼問題?父母和老師到底該怎麼做?和我一起討論的對象包括:父母、祖父母、老師、兒童心理學家、青少年教育專業人員、家庭政策制定者等等。我們一起討論:到底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面對當今社會的疏離感與貧窮化問題,我們應當如何自處;以及兒童價值觀的養成不能只透過言教,而是必須經由日常生活中的...
目錄
■作者序
■孩子價值觀的起點
數百年來價值體系的演變
孩子需要規則及價值
價值崩壞?價值淪喪?
價值及其人文背景
■五大基本價值
價值之樹
真相
謊言還是真相?
家長的正確應對方式
誠實是首要的價值觀
好問時期的求知若渴
想像力與內心的真實世界
為什麼孩子需要童話故事?
真相的不同樣貌
正當的行為
孩子需要良善的威權
「盒裝牛奶是樹上長出來的嗎?」
對待物資的正確態度
稱讚比生氣及處罰還要有效
小小心靈的折磨及受害者
和諧的相處
和諧的家庭
與孩子在一起的寧靜時刻
感恩之心解放心靈
幼兒園裡的和諧
衝突與內在平和
愛
由小地方看到愛
以好念頭替代壞念頭
把不好的想法換成好的
愛是一種愈浪費就愈源源不斷的東西
心跳的時刻
明白地告訴孩子你愛他!
關愛自然、敬畏自然
非暴力
電視會滋長暴力、使人變笨嗎?
以遊戲取代媒體
情緒激烈的孩子壞嗎?
如何從憤怒的激情中冷靜下來?
公平的爭吵是需要學習的
與動物非暴力相處
■與子同樂:每日的價值體驗
體現星球的力量
星期一 月亮之日
體驗與感受
星期二 火星之日
遵守規則與較勁
星期三 水星之日
促進語言及表達能力
星期四 木星之日
豐饒廣闊的空間
星期五 金星之日
感受快樂與喜悅
星期六 土星之日
清晰的結構與面對過去
星期日 太陽之日
強韌的自我與價值判斷
■今天的教育是為了明天
我們如何看待孩子?
日常生活裡的兒童權利
「生命美好又歡樂」
培養各種能力
外國人的價值觀
自信、自我意識、創造力
教育工作的方法學基礎
適應幼兒園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序
■孩子價值觀的起點
數百年來價值體系的演變
孩子需要規則及價值
價值崩壞?價值淪喪?
價值及其人文背景
■五大基本價值
價值之樹
真相
謊言還是真相?
家長的正確應對方式
誠實是首要的價值觀
好問時期的求知若渴
想像力與內心的真實世界
為什麼孩子需要童話故事?
真相的不同樣貌
正當的行為
孩子需要良善的威權
「盒裝牛奶是樹上長出來的嗎?」
對待物資的正確態度
稱讚比生氣及處罰還要有效
小小心靈的折磨及受害者
和諧的相處
和諧的家庭
與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