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俠女唐凱莉──王偉忠(作者大學時代好友,現為知名電視製作人)
上大學之前我總幻想著大學生活應該像瓊瑤電影一樣,俊男美女一字排開,在小丘上漫步,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大家笑著彈吉他,邊走邊唱……這畫面支撐我度過成功嶺艱困的新兵訓練,尤其在烈日下即將昏倒的那一刻,腦海中立刻浮現這畫面,鼓勵自己一定要撐下去,因為浪漫的大學生涯就在眼前了……。
可是,這幻想在開學第一天就受到嚴重挑戰。首先,大學第一天竟然要穿醜斃了的大學服開學,看著自己,美夢破滅了三分之一。
開學典禮上,回頭想看看班上女同學裡有沒有天仙……,喔,有一位挺美,可是怎麼看起來像女教官?她是周荃,後來當立委,就是她力主國內第四台就地合法,造成電視圈大災難……至於其他的女同學,讓我的夢想自動變成黑畫面,還加上亂碼……。
玩笑歸玩笑,可能因為我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女同學們對我特別好,加上又來自南部,住在台北的女同學如唐凱莉、張大萱、陳玲玲,待我就像親姐姐一樣,我們也成為終身好友,像兄弟姊妹一樣親密。記得當年我們一群人愛往唐凱莉在民生社區的家跑,一進屋裡,唐媽媽就叫所有男生去洗腳,不然整間屋子都是臭味,大夥也真把她家當自己家,日後一進門,就自動洗腳去。
我一直覺得凱莉是個女俠。某年我們參加大專杯辯論比賽,她在台上雄辯滔滔,還跟對方吵起架來,吵著吵著時間到,她拱手作揖,落下一句「我們後會有期!」讓對方一時楞住,非常俠女。
凱莉還是個浪漫的女孩,當年台北少見女孩愛戴寬邊大帽,她是其中之一,很有自己的風格。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是我們一同搭公車上陽明山的文化學院上課,那時公車性能差,爬坡很吃力,一加油、排氣管像烏賊吐墨,臭氣燻人。開著開著,唐凱莉忽然請司機靠邊停,她要下車,因為山嵐太美、雲霧繚繞,搭車太可惜,她決定走路上山享受美景,好個女俠!
唐凱莉的文筆跟她做人一樣帶著英氣,我們新聞系的老師都喜愛她,常常不知道該鼓勵她當作家、還是當記者,因為她文章寫得好、報導也一流,每個老師都鼓勵她在文學與新聞界全力以赴。
凱莉很早就進入華視新聞部擔任國際新聞節目製作人,後來還出國到密蘇里深造讀碩士,一直從事新聞工作。但我始終認為她筆這麼好,應該寫文學,也好奇她怎麼還不結婚,結果四十多歲時她終於遇到好對象,嫁給了老法。
這些年來同學不常見面,每次通信,我都問她性生活好不好,她都回「美滿!」每隔兩三年,我與這些親如兄弟姊妹的大學同學們都會聚聚,有時聚餐、有時候唱歌,總會情不自禁的唱起余天之類的老歌,一路聊到凌晨兩三點。
最近凱莉寄給我一份書稿,請我做序。看到稿子很高興,迫不及待告訴她,「妳本來就該寫小說的!」
記得大學那幾年大家都迷《未央歌》,她曾說自己的親戚曾跟西南聯大有關,當時覺得她吹牛。幾十年過去,她真寫出了一百年前的昆明往事,為她高興,我也倍感榮耀,此後班上同學除了散文寫得好的鳥人劉克襄,現在又出了能寫長篇小說的唐凱莉。在這個暢銷書不是致富之道就是減肥之道的時代,能夠堅持寫小說,真不容易。
想著未來在某個海邊度假,手上帶著這本書,看看「凱莉家的未央歌」,看看海,讀累了放下書,想想我跟她的大學生活,想想當時的人事物,在和煦溫柔的海風中,我彷彿還能看到那個隨性下車的女孩,追逐她夢中的山嵐……
推薦序
重現精彩雲生活──邱秀堂(老夫子哈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
認識凱莉是在二十年前公視籌委會階段時,那時見到凱莉的第一印象,就是覺得這個女生人如其名,很洋化(現在也依然如此),而凱莉的背景,真的是十分「國際化」,早年在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唸書,畢業返國,在華視擔任「國際瞭望」的製作人將近十年,工作上都是與國際事務打交道,交往的對象也是華洋人士不一,色彩繽紛,好令人羨慕。
凱莉從華視轉換到公視,雖然職稱是公視籌委會新聞組的製作人,但那時公視等著立法院的立法,一等就是七年,但凱莉並沒有閒著,以她豐富的人脈和同事齊心奔走立法院,為的是爭取公視開播的立法通過。我非常欣賞凱莉的生活態度,工作時盡全力,玩樂時也玩得非常盡興,日子過得非常多采多姿。
因為凱莉結識不少當時駐台辦事處的外交官,所以中國時報副刊請她寫了一系列外籍人士看台灣的專欄。我離開公視後與老夫子作者王澤等籌組老夫子授權公司,《老夫子》於2001年,整整一年,在Taiwan News英文報,每周日以全版彩色漫畫與讀者見面,其中有一專欄「Comic Talk」訪問在台灣的中外知名人士,當時,我第一個就想到凱莉的國際人脈資源,請她當先鋒引薦駐台灣的外交官負責人寫對老夫子的看法,如德國、英國、印度、加拿大等,創下老夫子在「洋人」史上的豐碑。
通常我們一起去訪問時,有時到外交官駐台的辦公室,有時也到駐外代表的家裡,採訪時由凱莉發言、我只是負責照相。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訪問以色列駐台代表時,對方一個月前來信要我填表格,經「身家調查」通過,方能去世貿中心的辦公大樓,進入以色列駐台辦公室,且慢,還得如進入海關一樣,經過安檢通過才能正式「登堂入室」,這樣慎重其事,也讓我見識了凱莉在外交使館的神通廣大。
這位以色列駐台代表對中華文化非常著迷也很有研究,日後更因凱莉的關係,這位代表特地到我們公視的舊長官陳奇祿院士府上拜訪(我曾是陳院士在文復會、公視籌委會的機要祕書)。陳奇祿院士是人類學家,也是藝術家、書法家,當時,這位以色列駐台代表與陳院士一見如故,代表更是力邀陳奇祿院士到以色列訪問,但陳院士因年邁而作罷。
現在大家喜歡說什麼什麼「達人」的,凱莉可列為「生活達人」。她見多識廣,活得有趣、精彩,但並不是追求奢華,可是,她就是對生活很有想像力,和她在一起總有不少驚喜。而她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教徒,很多人難以想像的是,週末她還在國外使節所辦的舞會中大玩特玩,第二天就準時到教堂做禮拜,還按時查經禱告,反差很大。但她自己說雖愛玩樂,她卻是「樂而不淫」,光明磊落的健康玩樂,是蒙神祝福的,這點也讓我佩服的不得了。
凱莉頗有文字天分,寫稿對她來說如小菜一碟,又快又好,如她自己所說,寫稿很容易,但之後許多電視影像方面的後製作,耗去不少時間。因此在公視工作六年後,她轉去平面媒體,在Taiwan News擔任國際新聞的分析,一年多後,她加入已移居加拿大生活多年的父親唐伯伯,擔任Taiwan News雜誌在海外的撰述。
她這一去國就是十多年,偶有聯繫但不勤,有時候我還在想凱莉在加拿大過得好嗎?幾年前她回來,我們匆匆見過一面,才知她在加拿大找到她的Mr. Right,是一位在UBC大學教授法國文學的法國博士,很為她高興。
最近她回國,還是好友警察大學教授葉毓蘭小姐在路上與她「重逢」,而我們幾天前還說到她,不知她現在芳蹤何處,不想三天後就在路上不期而遇。我們很快的接上線,老友多年不見,欣喜萬分,再一敘舊,又恢復到往日時光,時間與情誼的關係真是奇妙。
欣聞凱莉要出書,我們幾位朋友,如「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理事長汪詠黛小姐與老夫子編輯顧問楊豔萍小姐,在編輯方面給她出了不少意見,凱莉都欣然接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封面「過雲」兩字,是台灣知名水墨畫家陳牧雨先生(我的老師),為凱莉此書題字的墨寶。我看了她《過雲》的大作內容,對她的文章鋪陳,文字的魅力,一如她的精彩生活,活靈活現。
雲南是旅人嚮往的「香格里拉」,也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遊覽時間最長、記述最多的一省。我個人是「徐霞客迷」,多次與老夫子王澤到雲南,經常流連於吳三桂為陳圓圓築的翠湖,雲南大學的「貢院」與「考棚」古蹟、古剎等與風味小吃。而凱莉書中所寫的雲南家常菜、葡萄園、雲南的小粒咖啡、講武學堂、昆明典型的「一顆印」房式與石林阿詩瑪的愛情故事,將神奇又多采多姿的雲南風情,與她書中描寫的人物相得益彰,令人著迷不已!
《過雲》所寫的二十篇章裡,幾乎大部分都能單獨拿出來細拍成影片,對文字與影像的配合,早已瞭然於心,所以很自然的能將文字和影像合而為一。細讀之後,才發現民國初年的雲南,原來與法國的淵源是很深的,而凱莉的另一半Dr. Claude Bouygues,已計畫將《過雲》翻成法文,以饗法國讀者。台灣的讀者能先拜讀,實屬幸也。
作者序
能寫「過雲」這本書之緣起,得感謝我的另一半Claude Bouygues。
三年前(2010年),我們在十月分如以往一樣,回到我們的第三個家──法國南部的Collioure。此地在法國南部,與西班牙接壤,瀕臨地中海。庇里牛斯山橫亙在西邊,綿延著環繞山丘而下的葡萄園,葡萄園再往下走,就是蔚藍的地中海。葡萄園在羅馬帝國時代就有人開採了,而十三世紀在此地的馬約卡王國為了防禦來自北非的海盜、以及法國南部的幾個其他的王國來犯,就在海邊築起了城堡,也修建了教堂與鐘樓。至今Collioure千年多的城堡、教堂與鐘樓都俱在,一如往昔眺望著地中海的日月星辰。我和Claude就常在午後的秋陽下,在海邊露天而坐的小咖啡館,迎著和煦的海風,半躺在藤椅上,拿著本書讀讀,喝著咖啡,偶爾抬起眼來,看看大海,瞧瞧今古同伴的城堡鐘樓,再彼此閒話兩句,極為閒逸怡情。
也就在那一年(2010年)的春天,我們曾走訪了雲南的昆明等地,我母親(何薔榮)的家鄉在昆明,現在仍還有些親戚在那裡,我們都很喜歡昆明的春城飛花之風光。隔了六個月,我們又來到Collioure,就在海邊看書偶一抬眼閒話之際,便聊到現在可真是天涯咫尺,半年之間,我們已繞了大半個地球,談著不知現在昆明的親友可還安好,我便說起了百年前的昆明一些往事。Claude除了在溫哥華的UBC大學教授法國文學,也研究電影,當下就認為我所說的那些發生在昆明的事,是一個好題材,要我無論如何將之寫出,他甚至願意將其翻成法文。
因為有了這緣起,我也就開始蒐集材料,一年半前動筆寫作,採取了半紀傳半小說式的文體架構。如今書被催成,除了感謝當時觸發寫作的Claude,及我那高齡九十三仍耳聰目明的老爸(唐春江)成為我隨時諮詢當年昆明往事的對象,也要感謝這一路走來的眾好友:以前公視的同事邱秀堂及大學時代的好友王偉忠,他們都在百忙之中為我寫序;邱秀堂和楊豔萍又幫忙初校;水墨大師陳牧雨先生為過雲的封面題字;法國友人Joce提供其畫作和Philippe Mahé的攝影成為本書之封面;文友汪詠黛為本書出力尤多;好友吳麗霞提供後勤支援;以及白象文化出版團隊的出色運作,本人均致以萬分之感謝。
而我最要感謝的,乃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是祂,讓我看到了在不同的世代裡,不同的時空環境下,變化無常乃是稀鬆平常,而人如何在嘆息無常中,還能帶著盼望,有力的走下去,這其間的奧祕,只有神會才能心領。感謝神,讓我領會了其中的奧祕,才能從江山無限的世代叢林裡跳脫出來,將茫然追尋的游標,定位於永恆的座標上。
唐凱莉寫於2013年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