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食物搭配學問大
食物是維持生命、幫助成長、保持健康的基礎。為了維持生命的延續,每天都要進食,但吃錯食物或食物搭配錯誤,就是「病從口入」的主因。如何「正確」吃、生病了該怎麼吃?怎麼忌口才對?是門診中病患常提出的疑問。
本書作者由電影《雙食記》為出發點,解釋電影中出現的美味佳餚之所以變成「奪命菜」,肇因於食物的相剋,加上長期吃這些相剋食物,導致身體出現慢性中毒。吃錯食物,除了會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不利人體吸收,甚至會產生副作用而損害健康。
要健康,從吃對食物開始
作者首先闡述各類常見食物的錯誤配對,細細說明其中緣由,並針對大眾習以為常的錯誤飲食觀念,進行重點說明,且整理各類病症、藥物與食物間的禁忌,幫助讀者打破長久以來的飲食習慣迷思,導正錯誤觀念。
食物搭配錯誤對人體的影響程度,須視個人體質而定,而且如果是偶一為之,或吃的份量較少,並不會對身體造成立即性的傷害,食物錯配對身體的危害,是建立在長期、大量的錯誤食用基礎上。
食物本身沒有錯,無須過度驚慌,只要能掌握正確的食物搭配方法,並定時定量、均衡攝取,就能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充分發揮效用,常保健康。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莒光診所院長 何一成
作者序
吃錯食物,健康拉警報
2008年3月,電影《雙食記》上映,因為我們是該部電影的中醫顧問,趙天宇導演在武漢宣傳本片時,「湖北省藥膳食療研究會」為配合宣傳,召開《雙食記》和藥膳食療研討會。
在看完電影並參加研討會後,「武漢大學出版社」的嚴紅和郭園園兩位資深編輯,順勢提出:「能不能寫一本關於藥膳食療和食物忌口的書?」的建議。的確,當時書店裡有關中醫養生和藥膳食療的書,可謂汗牛充棟,但是關於中醫傳統「忌口」的書卻少之又少。
人們常問醫生:「我這個病或體質,有什麼東西不能吃?」遇到這類問題,醫生通常的回答是:「辛辣發物不可以吃。」某次,一位認真的學者型病患故意問我:「香菜,也就是芫荽,是不是發物?」我回答:「是。」他接著又問:「那為什麼風寒感冒、小兒麻疹或痘疹發不完全卻要用它呢?」
由於當時病患很多,我沒有時間仔細回答,只覺得能問出如此有程度的問題,關鍵在於以往許多學習中醫的人沒有好好地運用通俗語言,來推廣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精髓。
三人成虎的飲食觀
《雙食記》上映後,我們的電話幾乎被朋友和媒體打爆了,若說發物僅僅和疾病有關,那麼電影中提到維生素C和蝦一起吃會致命,這可是個攸關生死的大問題!
當時回答這個問題的,並非專業醫生,也非營養學家或藥膳食療專家,更有甚者,有人從化學的角度分析,認為蝦和維生素同食,會在體內合成砒霜。我一直以為,這些傳言與電影、小說一樣誇張的成分居多,民眾是不會相信的,一笑置之即可。
不久前,我看到知名的頻道播出一則短片,說康有為的死一直是個謎,現在總算真相大白,原來是康有為某天吃了海鮮後,又喝了杯柳橙汁。當下我才知道,原先以為大家不會相信「蝦和維生素C同食會毒死人」的這則傳聞,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
決定出書,以正視聽
看了這個節目,我和郝建新教授終於按捺不住,答應「武漢大學出版社」的建議,且和編輯決定本書的定位是:「捨棄一般大眾已知的飲食和養生觀念」,以解開一般人習以為常、認知錯誤的迷思為本書主要取材內容,例如最好「趁熱吃」、補鈣多多益善、牛奶可以養胃等日常觀念的正確性,當然也包括針對蝦和維生素C一起吃,到底會不會毒死人的問題清楚釋疑。
除了這些廣為人知且被深信不疑的錯誤觀念,還有常見知識,如吃梨子後喝冷水易導致腹瀉,同時結合「食物禁忌」,分門別類細細說明。
為了回答大家迫切想瞭解的:生病了,什麼東西不可以吃?我們分別寫了「病症飲食禁忌」和「食『誤』危機與自查手冊」兩個章節。兩章的著眼點不同:一個是平時選擇食物時,要考慮疾病和食物有沒有衝突;一個是身體有病,就該知道哪些食物不宜吃。
此外,生病要吃藥,面對琳琅滿目的中、西藥和日常的食物有無衝突?是有正面效果還是副作用等問題,也在「用藥飲食宜忌」這一章,透過分析講解,讓讀者一目了然。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
我們教大家養生的觀念,在吃的選擇和怎麼吃的問題上,自己就是自己的營養師。一人受教,全家受益。出版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社會大眾的迷思,導正許多人原本崇尚「中醫養生」,卻被誤導養成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本書選擇與日常生活關係最密切者,進行重點解說。
要推翻一般人積非成是的觀念,難度真是不小!光是收集資料、寫作,加上與編輯反覆討論、修改,就已耗時兩年。就我個人的撰寫經驗來看,這樣的寫法,也是對傳統中醫理論的一種顛覆,讓高深的中醫文化,融入平常百姓家,盡量讓其通俗易懂。因此,錯誤和不足在所難免,還望讀者不吝指正。
首次寫這類書籍,幸有「萬木草堂工作室」團隊集體合作。工作室的徐三文、王緒前、胡凱三位專家學者,也參與並撰寫本書部分章節,還有很多專家和同道提出建言,在此一併鳴謝。
寫完此文,東方際白,漫漫寒冬夜的陰霾,也被這一縷陽光散去,看到案台上佛教禪宗史書《五燈會元》中的一句「理素如一」,更讓我百感交集,如一的理,就是凡人的生命,無論養生也好,食療也罷。此刻,旭日東昇,又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