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行為改變技術的意涵
本章主要在探討與敘述行為改變技術一詞的演變,進而針對行為與行為改變的意義加以解釋,最後再論及行為改變的主要特徵。
第一節 行為改變技術的辭源
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一詞最早使用的名稱為「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出現在Lindsley、Skinner和Soloman(1953)一篇名為「行為治療研究:第一次實況報告(Studies in behavior therapy: Status report I)」的研究中。後來Lazarus(1958)在「心理治療新方法:個案研究(New methods in psychotherapy: A case study)」中略微提到「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一詞。隔年(1959),Eysenck在心理科學期刊發表「學習理論與行為治療(learning theory and behavior therapy)」一文,使行為治療和學習理論產生連結,其後,自1963年行為治療期刊開始發行,「行為治療」一詞已成為學術研究的正式名詞,同年並有《行為研究與治療(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期刊發行,可見行為治療之研究已成為50 ~ 60年代頗受關注的主流。
行為治療的目標在於幫助人們的社交技能,以因應社交活動和經驗,加強克服與解決難題的能力。然而,有一群心理學家及醫師對傳統的心理治療理論及技術感到不滿,於是根據實驗心理學的方法與研究結果,發展出一套有別於傳統、且具系統性的心理療法,即「行為療法」(Thorpe & Olson, 1997/2001),由此可知,「心理療法」包括傳統療法──精神分析療法及行為療法,而行為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支。
到了1968年又有《行為治療與實驗精神醫學學刊(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ential Psychiatry)》發行。而同年另有兩種期刊同時發行,一為《行為改變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另一種為《應用行為分析學刊(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這兩種期刊也成為當年研究行為改變技術最重要的學刊(Martin & Pear, 1992)。從這些期刊的發展,「行為改變」一詞原先是將實驗心理學所獲得的原理原則,應用於治療精神病患的一門行為科學,之後由於研究對象擴展到一般正常人的行為矯正上,而成為「行為改變」一詞。不過,國內學者在他們的著作中,總是以「行為改變技術」稱之,而且在大學修習科目中,也定名為「行為改變技術」,其英譯名稱即以“ Behavior Modifi-cation”為之。
另一方面,由於行為主義強調行為的起源來自「前導事件(antecedent)」、「行為本身(behavior)」及「行為後果(consequence)」三者之間的關係,即所謂的「ABC理論」,因此到了1970年代出現「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一詞。然而,到了1993年之後,應用行為分析所實證出來的處理策略,都只是實驗心理學的原理原則在人的身上的驗證,處理策略可能只適合某個案的需求而已。因此,行為主義學者由驗證處理策略,進而以應用行為分析之ABC理論為基礎,應用訪談、行為觀察、實驗分析的過程,探討個案行為發生的真正原因,進而找出最佳介入方法,以改變行為者的行為,此即所謂的「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或「功能性評量(functional assessment)」。由於行為治療的介入或處理策略,來自於改變者的直接觀察與經驗判斷,並直接加諸患者或行為者身上,而功能性分析必須經由實驗分析與驗證,來確定行為發生的前因後果,才有介入的處方及處理步驟,因此功能性分析一詞有取代行為改變技術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