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何多數男人都覺得不快樂?
最近陸續有幾個調查統計與外電報導,都說絕大多數的男性感覺生活不快樂,尤其是中年人;其原因主要是產業型態不斷改變,如果跟不上科技的腳步,又缺乏創意,就很容易被淘汰;「社會變遷及自我成就的焦躁」也是原因之一。四十歲的陳先生就說「我必須不斷抱怨才不會得憂鬱症」,但經常發牢騷讓人討厭;提早退休又無所事事,只好「努力追求心靈平靜」。
多數男性都感覺不快樂
就在同一時間,美國知名的《梅約臨床醫學期刊》就發表經過四十年調查、統計,以六千九百五十八名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學生為樣本的研究,結果指出「悲觀者的死因風險比樂觀者高出百分之四十二」,原因之一是悲觀者時常壓抑情緒,以致影響健康;而生性樂天的人多半注重飲食與運動,生活方式比較健康。類似的研究其實還有很多,譬如很多醫護人員就發現,癌症患者的個性都比較壓抑,或有一段時間很不快樂。(摘自二OO七年元月號「元氣」雜誌)由此可見「保持快樂」多麼重要。
由以上的調查統計可以發現,由於生活習慣不佳、飲食不正常又缺乏足夠運動、家庭與社會壓力(工作緊張、人際關係不佳而產生壓力),加上社會型態變遷快速,自我成就動機強者往往因無法達到預定目標而感到焦躁、憂鬱,最後可能出現各式各樣的心身症,最常見的如:失眠、腰痠背痛(或不明原因疼痛)、膝痛致行動不俐落、蕁麻疹(或濕疹),甚至痛風或早發性更年期障礙(提早老化),嚴重者還可能出現「過勞」症狀。
一般而言,社會上對男性的要求、期待比較多,男性的自我成就動機也比較強,因此出現心身症、不快樂或「時髦病」的機率也比女性為高。當然,從尖端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毛病有如雞毛蒜皮,根本引不起醫學研究者的興趣,有些甚至找不出原因(譬如長時間莫名奇妙的疼痛);不過就患者而言,疼痛或不適確實存在,一定要設法消除才會感覺快樂,也才不致「小病拖成大病」、一發不可收拾;但經常因此去大醫院看診,還可能被誤會「沒病裝病」、疑神疑鬼(慮病症)、太無聊想找人說話(尤其是高齡的退休人士)、浪費健保資源等,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事實上,只要稍微注意一下飲食習慣(特別是適宜吃和不可吃的東西)、常運動或自己練練氣功,這些「讓男性感到痛苦的小毛病」都可以獲得改善,很快恢復健康、有活力,不必去大醫院惹閒氣。
傳統醫學在保健養生方面已經累積了數千年經驗,尤其在理論、食療、中草藥、針灸、按摩、氣功等方面,都有相當成熟的作法,只要加進現代醫學觀念、予以通俗化,就可以達到防病、解決痛苦、延年益壽的目的,而且自然、安全又有效。
請注意!「快樂」才是健康的基石,您只要照著本書提供的方法去做,就好像服下「健康快樂丸」或「無憂散」,「性福」沒煩惱。
【自序】
養生之道重實行而不在新奇
不久前電視上播出一齣韓國連續劇「大長今」,造成收視熱潮,如今已重播了幾次,聽說在日本與東南亞國家也相當受歡迎。這齣連續劇之所以風靡海內外,除了劇情之外,最為人稱道的還是其中凸顯的中醫藥(漢醫、漢藥)特色,以及「美食藥膳」,甚至已將劇中提到的飲食整理出來,不但出版成書,還組團到韓國觀光,兼吃「大長今飲食」,讓人不得不佩服韓國人文化行銷的用心。
由「大長今」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中醫藥飲食還是普遍受到歡迎,而且確實有其價值,值得我們學習並發揚光大。另一方面,現代的醫藥科技固然突飛猛進,但也有時而窮,因此世界各地紛紛轉而研究傳統醫藥特色,希望找到保健、長壽或治療新方。譬如歐美國家開始流行替代療法(Alternative Therapy),嘗試以中醫針灸、食療、中草藥、推拿按摩或氣功以解決病痛,雖然診療費用並不便宜(德國針灸一次約需新台幣二千五百元,美國約五十至七十美金),仍比到大醫院治療划得來,而且可以自己掌握,更有成就感。又如中國大陸,中醫藥本來就是他們的強項,最近幾年更傾全力發展,不但各均設立中醫藥大學與中醫醫院,而且互相競爭、力求科學化,逐漸受到世界醫壇的重視。其實中醫藥與傳統療法也是我們的專長與特色,實在應該善加利用,甚至發揚光大,才不致辜負老祖先留下來的寶貴資產。
前一陣子名導演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大紅,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印象深刻。其中有一個鏡頭是碧眼狐狸對玉嬌龍說:「麻煩進了家,還真麻煩!」本來是說玉嬌龍偷了李慕白的青冥寶劍,從此麻煩、紛爭不斷,再也無法平淡過日子。其實這句話也可以應用在自我養生保健之上,意思是:如果平時不注意保養,小病也不治療,等到麻煩(病毒、細菌或惡性細胞)進入家門(體內),那就很難趕得出去,「還真麻煩」了。
依我多年的臨床經驗,有病去看醫生的還是小孩與婦女居多,男性最少,很「慢皮」,不到非不得已就不上醫院看病吃藥,這恐怕是男性的平均壽命低於女人的原因之一。加上傳統上對男性的要求較高、也比較嚴格,身心上的壓力使得多數成年男性均處於「半健康」狀態;據前幾天發布的新聞,不管那一個國家或地區,多數男性都覺得生活不快樂,這實在是一個很嚴重、值得大大關心的話題;因為不管世界如何演變,男人永遠是家庭的支柱,不能不特別提出來討論。我覺得注重「自我實踐」的中醫藥及傳統療法最適合男性,因為只要自己多注意就能保健養生,這對生性較懶的男性而言,有恆施行的機會較高。因此我乃以中醫藥為理論基礎,以「自己做就有效」的原則,提供現代男性一個可行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有兩則外電引人好奇,其一是說天下的男人多數不快樂,另一則說難以有效改善情緒、保持心情愉快的人,不妨學四川重慶的王老太太數錢;因為她原本智力逐漸退化,已呈癡呆狀態,後來有一次發壓歲錢給兒孫,數著數著竟數出興趣與智慧來,後來竟逐漸恢復正常。此說與國內醫師建議老先生常打麻將,刺激手部穴道以預房老年癡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在書中也提供了一些類似方法,請大家參考應用。
養生之道的寶貴之處不在於新奇,而在您實踐了多少。本書所介紹的方法一點也不神奇,甚至有些老生常談,但都是可行、有效的方法,只要您有恆施行,這些「老生常談」就可以變成「健康快樂丸」,讓您既有元氣,而且快樂賽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