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4 項符合
腸道造血說-元氣系列107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過去都以為骨髓是造血主角,結果血液病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居高不下;事實上腸黏膜才是吸收營養、轉化成血液的重鎮。依照這個觀念選擇飲食,小病就不見了。
日本名醫森下敬一博士從無數次的研究中發現,紅血球母細胞為血球的生成源頭,只存在於動物的小腸黏膜組織中,因此認為「腸道」才是造血主體。這種理論與中醫所主張的「水穀精微說」不謀而合,亦即食物經腸胃消化成乳糜狀,由腸道吸收之後才轉化成血液,所以稱為「腸造血理論」,與西醫習稱的「骨髓造血說」有些差異。
作者長期投入能量醫學與自然醫食療法研究,發現「不健康的飲食產生不健康的血球」,因此建議常吃有利造血的食物,如胚芽糙米加雜穀類、含活酵素飲食、含葉綠素蔬菜,此外還要慎選調味料,就有補血、生血效用。這是一個很新的觀念,請身體力行。
作者簡介:
江晃榮 博士
1951年生,台大農化系(現改為生化技術學系)畢業,生化博士、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
在校主修發酵及酵素技術,1991年因研究酵素尿激酶(urokinase)獲教育部科技發明獎,擁有多項生物技術專利。
曾任教於大同、文化、輔仁、東吳大學與明志技術學院,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世新大學、亞東技術學院教師,及台大醫學院專題講座。近來参與推動能量醫學及自然療法,目前為台灣自然醫學研究會會長、台灣生物科技開發基金會董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