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素食」是中國僧尼特有的修行教餐,也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一項特色。
今天的臺灣社會,素食更結合了養生的觀念,蔚為飲食的一股新風尚。根據調查,目前臺灣地區的素食業(包括餐廳、自助餐、糕餅、素料、小吃等)共計達2850家,可見素食文化對國人飲食影響之深遠。這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卻一直未有較完整而有系統的研究。
早期的素食制度,主要形成於亞洲的佛教、印度教及祆教流行的地區。古希臘的畢達格拉斯學派及歐洲地區,也有素食主義的記載。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形成以素食作為修行的戒律,是古代所有素食制度中,較具有特色的地區。十九世紀以前,素食主義在西方並不流行。1809年在英國首先出現了素食運動,並於1847年成立「素食協會」。美國素食主義的創始人是S.Graham, 1850年,他的追隨者成立了一個素食協會。二十世紀60—70年代,素食在美國越來越流行,歐陸國家也有多個素食協會成立。今日美國的素食主義者,更結合地球生態環保的訴求,作為拯救地球的另一種方式。而目前臺灣的素食人口比例,相較於世界各國為高,是很明顯的現象。尤其民間宗教中的一貫道,信徒吃素的比例更是各宗教之冠,在一貫道中,已將素食從修行的制度面,提升到個人養生與生態保育的層次,謂之「新世紀飲食」。「新世紀飲食」一詞是來自John Robbws所著《新世紀飲食》一書的理念,該書是「以環保、愛心和營養健康」三個角度來看人們的肉食習慣,進而提倡一切生靈的素食。Robbws的主張促成了「拯救地球基金會」的成立,並由此基金會所帶動的環保運動,遍佈全美和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可知素食主義在今日歐美等先進國家,已成為一股新的飲食風尚,在臺灣同樣也有愈來愈多的素食主義者,這種社會現象值得進一步的觀察研究。而要了解整個素食現象的根本內涵,中國傳統的素食制度及素食主義,是很完整且有代表性的。此為本書主要的著眼點,而在分析中國的素食主義時,也會就世界各主要國家的素食主義作比較分析,如此將有助於了解中國素食制度的特色。
一般認為中國的素食制度,是受佛教傳來中國後的影響所致,但印度的原始佛教是托缽乞食,原無素食的特定戒律,傳來中國後,大乘佛經中的慈悲戒殺思想與中國文化相結合,漸發展出以「素食」為獨特的教餐,目的在貫徹佛陀清淨不殺的慈悲精神,所以早期的持齋素食,多與佛教的修持有關。目前對於佛教素食制度形成的解釋不外乎幾項因素:一是因梁武帝藉由政治力量,讓素食徹底推行於四眾弟子;其次是佛教傳來中國後,改變以往托缽行乞的方式,其三是古代中國民間的飲食習慣,與素食原本相當接近,其四是素食止殺觀念與中國齋戒思想相融合的結果,便很自然地採納素食的觀念,而延續至今。
然而,素食不應單純只是飲食的習慣,根本上還是一種修行戒律與飲食觀相結合而成的「素食制度」。在原始佛教的戒律中,無不得吃肉的素食律,梁武帝的〈斷酒肉文〉則是透過政治力量,規定「若出家人嗜飲酒、噉食魚肉,是則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強制出家眾務斷酒肉。武帝的〈斷酒肉文〉影響深遠,使素食形成制度並與佛教的修行相結合,這是因梁武帝不單是斷酒肉的規定而已,他還建構了斷酒肉的修行理論,解釋為何必須禁斷酒肉吃素的理由,此為中國素食主義的最早形成。對於持長齋者而言,如果沒有這種理論的支持力量,就會像有些人是偶而吃素,或一段時間吃素,卻難以持久。所以本書分析的另一項重點,將著重於構成素食制度的理論內容,及其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和影響。
就「素食主義」的內涵而言,持齋戒殺的觀念,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所以發展成一套特有的素食觀,分從道德仁心、修身養性、營養保健、因緣果報、持戒修福、戒殺放生等方面提出論點,這些論點散見於佛、道、儒家經典及民間宗教的寶卷中,統稱之為中國的「素食主義」。所發展出來的素食制度,在佛教、道教及民間宗教的信仰,各有其特色而不儘相同,比較分析中國素食制度,在佛、道及民間宗教之不同,也是本書的分析重點。其後素食主義深入民間,也不再局限於佛教、道教及民間宗教的修行觀,素食作為一般社會的非關信仰因素,則與食養相結合,強調素食對養生的益處。另外,素食也進一步和生機飲食相結合,強調生食療法,而所有關於生食療法的飲食皆是素食。這些由素食所延伸出來的問題,都可以有進一步的討論。
目前在國內,有關素食的問題的研究還非常有限,希望本書能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期望更多的有心人一起來投入。最後,本書得以完成,最要感謝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莊吉發教授,由於有莊教授的細心指導,才得以順利完成本書,值此付梓之際,再次對莊教授致上深深的謝意。其次要感謝花蓮教育大學的李世偉教授,由於他的鼓勵和協助,本書才能順利的出版。當然,要感謝的人還很多,實無法盡言,僅此對所有給予我鼓勵與指正的前賢,致上萬分的謝意。
林榮澤 序於一貫義理編輯苑
西元二○○八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