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生活的總和,每一道菜背後,事實上都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豬母水湯、大蛤包飯、黑糖炒章魚、刺鮭皮、蘆黍糊、狗母乾煮花菜、臭肉圭、天公魚……從菜色名稱就知道,這絕對是最道地的澎湖料理,不是頂級名菜,不是食材珍貴的珍饈饗宴,卻是道道地地,充滿濃濃情意的家鄉味,更是走過許多國家,許多城市,最後選擇回返故鄉的攝影家張詠捷,始終想念回味的媽媽的味道。
以攝影聞名的作者張詠捷,更以專業的暗房技巧,手工將黑白照片上色成彩色影像,營造視覺效果獨特;加上數十張澎湖相關的飲食、習俗、祭祀、慶典等雋永動人的黑白攝影作品,以及生動活潑的生活速寫手繪稿。
這不只是一本滿足口腹之欲的食譜書,作者以食物為媒介,傳達人與人之間動人的愛情、親情故事,以及人與土地密切的互動與聯繫;濃厚的情感為爐火,動人的故事、精采的視覺影像為食材,溫柔燉煮成一道道視覺與心靈的豐富宴饗,也譜成一曲動人的攝影家家鄉戀歌。
作者簡介:
張詠捷
澎湖山水人,專長攝影,熱愛食物,眷戀家鄉,曾任《人間》雜誌、《張老師月刊》攝影,三度榮獲攝影金鼎獎。曾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誠品畫廊,各地文化中心等處舉辦攝影個展,並於紐約、巴黎、阿姆斯特丹展出攝影作品。
除不間斷的攝影創作外,張詠捷也致力於澎湖地方文史、口述歷史的紀錄工作,其文字書寫也充滿了個人獨特的詩情,曾於《張老師月刊》、《中國時報寶島版》開設關於攝影與食譜的文圖並茂專欄。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循著詠捷的笛聲
文◎夏瑞紅(中國時報副刊浮世繪版主編)
昨晚闔上詠捷的《食物戀》,關了燈,才發現自己在流淚。
這本書是近年台灣有關食物的創作中,最樸素卻也最令人感動的。但,這是流淚的原因嗎?
我閉上眼睛在黑夜裡尋索,依稀間又聽到那天外的笛聲,忽遠忽近。
約莫十年前某日,有人跟我說,《張老師月刊》那個幾乎得過台灣所有攝影獎的張詠捷,決定辭職回澎湖陪她阿公過日子。我愣住了!我們那一輩正熱烈於在台北攻佔一片天,詠捷竟吹起自己的笛子要回家了?
那時雖與詠捷僅只一面之緣,甚至可以說毫無交情,但我早已細讀過她許多攝影作品,那些作品常引我遐想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竟能對每一個題材都用情那麼深?因此,詠捷的笛聲剎那間就飄進我心深處了,那宛如一種召喚,輕輕叩問著:妳在忙什麼?妳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就這樣,十年來詠捷靜靜待在澎湖,而我仍在大海的另一邊。然而因為約她在浮世繪版寫「照見」攝影記者專欄之故,我們卻開始有了聯繫。雖然至今沒再見第二次面,但我們不時互換書信文稿。去年我阿嬤往生,收到她的長信,末尾說:「我的葡萄柚酒會分妳的,因為妳有一個那麼特別的阿嬤。葡萄柚酒是在今年的五月廿七日、妳大悲傷的日子釀的。明年五月來乾一杯,慶祝優秀的畢業生終於放下了人生的重擔。」我突然覺得,和詠捷相識一定不只這一輩子。
這輩子詠捷應該沒有過太大的風霜坎坷,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讀她的文章,我總覺得那是哭過長夜、終在黎明時分破涕會心一笑的人才寫得出來的。像這本書,寫的明明是故鄉家常飯菜的豐裕,但卻讓我讀到泫然欲泣。
因為,我深知道這豈只是詠捷的「食物戀」?這更是她苦心投入人生精華十年所修成的族譜、鄉志,與永恆的生命地圖。
對詠捷來說,「大蛤包飯」是澎湖人對睡在墳裡的祖先的情愛;「賀頭棗」是傳統婚禮的迎親序曲;「臭肉鮭」是「雖然只是一個小島,也不曾被老天爺遺棄過」的宇宙信物;「米豆湯」裡有阿公少年時九死一生的討海故事;「赤崁紫菜湯」教她一定不要忘記媽媽的娘家……。
即使「毀漁礁、毒魚苗、趕盡殺絕過撈魚群」使得小島漁事衰落,故鄉人隨順天地安渡四季的溫熱只能在夢裡回味;即使像「蘆黍弄花是好避蔭,土豆開花是好眠床,君若愛來就毋愛返,親像雞腳在纏頭毛。」這樣的「褒歌」已隨老人凋零而疾速消逝……,揹著相機和錄音機踏遍澎湖的詠捷,仍然堅持「不信故鄉喚不回」。
書頁間,我彷彿看到詠捷風塵僕僕的身影,她訪問百歲看仔婆怎麼種蘆黍、跟大姑學狗蝦炸、纏著阿公教她捆包長翼魚,還親自做每道菜,並細緻佈置後才按下快門。那大海群島的祖靈一定會很欣慰,也很驕傲他們有詠捷這樣一個特別的澎湖女兒吧!
看來這本書恐怕也不是十年前開始寫的,那個「最愛蹲在大灶邊看阿嬤燒柴煮飯」的小小詠捷,其實已經打開這本書的扉頁開始塗鴉了。
於是我明白了,原來日常吃食真的不只餵飽我們的身體,更養育了我們的靈魂。詠捷的樸實、敦厚、真誠、溫暖,就是來自澎湖土地與大海上最新鮮的食材和最簡單的烹煮,特別是媽媽和阿嬤一看到孩子回家就問「想吃什麼」那一份最原味的疼惜。
循著笛聲,我也再次看清,現代人競相向外奔波,卻任家園爐灶灰冷,其實錯亂顛倒了!終究,一個能安靜下來體會到平常家庭生活真味的人,才可以像詠捷完成這本好書一樣,歡喜滿足地展開自己的人生盛宴。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作者三度榮獲行政院新聞局攝影金鼎獎
◆藝評家郭力昕讚譽張詠捷為繼前輩攝影家王信之後,「台灣最有潛力的女攝影家」
◆唯一同時榮獲四大殊榮的美食書:中國時報開卷選書、誠品選書、金石堂強力推薦書、紀伊國屋選書
◆2005年「好書大家讀」第48梯次非故事文學組好書推薦
名人推薦:循著詠捷的笛聲
文◎夏瑞紅(中國時報副刊浮世繪版主編)
昨晚闔上詠捷的《食物戀》,關了燈,才發現自己在流淚。
這本書是近年台灣有關食物的創作中,最樸素卻也最令人感動的。但,這是流淚的原因嗎?
我閉上眼睛在黑夜裡尋索,依稀間又聽到那天外的笛聲,忽遠忽近。
約莫十年前某日,有人跟我說,《張老師月刊》那個幾乎得過台灣所有攝影獎的張詠捷,決定辭職回澎湖陪她阿公過日子。我愣住了!我們那一輩正熱烈於在台北攻佔一片天,詠捷竟吹起自己的笛子要回家了?
那時雖與詠捷僅只一面之緣,甚至...
章節試閱
大蛤包飯
元宵過後,島上濕暖的南風初起,東北季風隨著日日北移的太陽,一天天減弱了。當田裡的蕃薯苗開始伸出嫩綠的藤蔓,燕子從遙遠的南洋飛回小島,在黃昏的屋頂上飛旋盤繞時,清明節就快來到。
在我們島上,一年之中有四個重要的祭祖日一定不能忘記,那就是春天的清明、夏天的七月半、冬天的冬至日,以及每位先祖一年一度的祭日。俗語說:「公嬤盡看清明月半」,「月半」也就是中元節的簡稱,而清明則是開春後的第一個祭祖日。在民間祭祖禮俗中,這兩個日子特別受到重視,因而每逢清明、月半,各家子孫一定要盡其所能,準備祭祖的菜飯和水酒,讓祖先回來可以飽食一頓。
「清明十日前、十日後」意思是說,以清明正日為基準,清明前十日與清明後十日這段期間,各家戶擇其方便之日,備妥五味菜碗、燒酒、水果、香燭、紙錢、龜粿、五色紙等各式祭品,全家大小一起踏青掃墓,講究一點的家庭,還會特別做大蛤包飯來祭祖。
記憶中,清明的青空是蒼白而帶點淡淡的綠,半天鳥雙雙對對,在春天的空中啾啾鳴叫,火煙味飄拂平野。小時候的我,每年都跟著外公和舅舅、舅媽、表弟妹,一起回到赤崁外婆的墳地掃墓。
經過了夏秋冬春,山野小路已被層層青綠所覆蓋掩埋,幼小的我們,緊跟著大人的腳步穿越銀合歡叢林,找尋去年路跡;模糊不確定的記憶曲曲折折,引領我們來到墳地。外婆墳墓周圍總是長滿雜草,銀合歡枯枝殘葉掩過了墳頭與墓碑,水泥地面也堆積了一層厚厚的塵土。
站立在外婆墳前,大人們變得嚴肅起來,不太講話的臉孔看起來有點哀愁。大舅、小舅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鐮刀,砍去紛亂雜生的銀合歡枯枝。阿姨、舅媽也低著頭拔除四周雜草、掃淨墳前塵土。沒事做的我們這群小孩,有的幫忙撿垃圾,有的幫忙們撿小石子,跟在舅舅後頭,沿著墓龜,把手上一束束白色的墓紙用小石子鎮壓在墓圍四週。
很快的,墳地乾淨得像去年回來的時候一樣,舅舅們才把香燭祭品擺上供台。外公手中的大把香火點燃了,召喚大家一起聚在墳前。在煙香繚繞中,手握三柱香,跟著外公默禱,奉請外婆回來吃頓「鮮臊」(豐盛鮮美的菜餚);祭過祖墳,再轉向終年陪伴在外婆墳旁的土地公,感謝祂一年來為我們照顧墓地。
上香後,大人圍坐在墳前聊天、看守著香火。靜不下來的我們,一下子追著滿山飛跳的蚱蜢笑鬧奔跑,一下子又循著半天鳥的聲音在草叢中探看巢穴。玩累了,才回到墳邊。看著墳前香柱已經燒到底端,就知道祭拜儀式快要結束,大家就要分食大蛤包飯了。
曾經嚐過大蛤包飯的嘴巴,就很難忘記那種鮮甜的滋味。每年也只有在清明節,媽媽才會做來祭拜外婆。小時候手小,而蛤貝很大,剛剛煮好還冒著煙的大蛤,常常讓等不及,伸手就抓的我燙得哇哇叫。貪吃的我一面吹氣,一面掰開熱乎乎的兩片硬殼,包在裡面的糯米煮熟後,蛤肉的鮮甜滲透了每一粒米心,甘甘甜甜的一股熱氣從手中飄散出,那鮮滋滋的記憶教人永遠也忘不了。
拜拜後的大蛤早已變涼,但是從大人手裡分到的時候,還是高興得不得了,總是緊緊握在手上,像個寶貝似的,捨不得一下就吃掉。一直握到大人開始收拾祭品準備要離開的時候,才不得不掰開蛤殼,左手捧著塞滿糯米飯的一邊,右手抓著掰下的另一邊殼當湯匙,舀起裡面的蛤肉飯,一口接一口,吃到蛤飯一粒都不剩。這還捨不得放下,饞嘴的我總是抓著空殼,把裡頭的蛤汁舔得乾乾淨淨,才學著大人把吃剩的蛤殼拋上墳頭。
從小愛吃大蛤包飯,卻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吃剩的蛤殼拋上墳頭。問起長輩,但是,甚至連清明節吃大蛤包飯的由來也沒有幾個人清楚了。
古早以前流傳下來的習俗,就這樣跟著一個個睡去的老人,沉落在漫滅的墳堆裡。這幾年行走澎湖各地,問了很多老人家,才漸漸找到答案。員貝島的恁婆告訴我,吃過的蛤殼撒在墳上,看起來白白亮亮,留給祖先作白銀用;尖山村的水菜婆曾聽老人家講過,蛤殼撒墓頂是要留給公嬤作碗用的;而南寮村的阿緊嬸也告訴我,每年清明時,墓頂上有新蛤殼的,表示這個墳還有子孫回來相認,沒有人看顧的孤墳,蛤殼破舊碎劣,久久以後,墓龜也就漸漸荒蕪平坦淹滅了。
每個老人家的講法雖不盡相同,但是不忘祖的心情卻是一樣的,對早已遠去的祖先,依然懷著深深敬意。
這幾年地方政府全面推行綠化,很多老墳地都被遷走了。老人家有的不忍驚動祖先,拒領遷葬費,說政府真是「吵死人」。的確,全面性的遷葬,對重視掃墓傳統的地方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近年來海島毒魚的風氣很猖狂,幾乎半死的海域也難再生成大蛤了,即使潮間帶發現了蛤貝的蹤跡,貪婪的現代人也沒耐心等到它成長就挖光了,菜市場很少再看到像拳頭一樣大的蛤貝。偶爾在漁市裡看到的大蛤,據說很多是從大陸沿海走私進來的。村落古墳遷移了,大蛤貝也不見蹤影,將來海島後輩子孫,恐怕連掃墓都不懂了,想吃大蛤包飯,只有在南柯夢裡…。
先準備一些糯米,份量隨大蛤的數量增減,洗淨後在清水裡浸泡三小時,待米心沁透後瀝乾,加入少許鹽巴調味。
大蛤洗淨泡水吐沙後,用小刀掰開蛤殼,將糯米塞入,份量不要太滿,以免在烹煮過程中,漲熟的糯米將蛤殼撐開而溢出米粒來。合起蛤殼同時,順勢用棉線繞捆兩圈,再綁緊。最後將包好的大蛤放進鍋裡,加水淹過蛤殼。
先以大火煮滾,再轉小火悶煮,並隨時注意添水,不要乾焦了底,大約悶煮半個鐘頭左右,鍋水近底,聞到鮮甜味的時候,大蛤包飯就差不多熟透了。
大蛤包飯
元宵過後,島上濕暖的南風初起,東北季風隨著日日北移的太陽,一天天減弱了。當田裡的蕃薯苗開始伸出嫩綠的藤蔓,燕子從遙遠的南洋飛回小島,在黃昏的屋頂上飛旋盤繞時,清明節就快來到。
在我們島上,一年之中有四個重要的祭祖日一定不能忘記,那就是春天的清明、夏天的七月半、冬天的冬至日,以及每位先祖一年一度的祭日。俗語說:「公嬤盡看清明月半」,「月半」也就是中元節的簡稱,而清明則是開春後的第一個祭祖日。在民間祭祖禮俗中,這兩個日子特別受到重視,因而每逢清明、月半,各家子孫一定要盡其所能,準備祭祖的菜...
作者序
因為愛的緣故
作為一個人文攝影工作者,人生首度出版的書籍,竟然不是攝影專輯,而是一本食譜,內心感到微微羞赧。但書寫傳統食譜對我而言,卻是真實而急切想要完成的心願,那傾斜而必須向前衝去的緊張感,並不亞於面對一個深具意義的畫面時,內心強迫手指去調動焦距與快門,急切想要捕捉那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打從都市返鄉歸來,就對鄉土菜產生了濃厚興趣,因而和家鄉老人家的話題,也增添了許多。鄉土菜是族群的共同回憶與情感,在共同居住的環境裡,上天賜予當地某種特殊物產,人與人之間因此也親近了起來,澎湖赤崁的紫菜、湖西的荸薺、西嶼的臭臊成、沙港的海鼠肉、西吉島的菜甫、望安島的酸瓜仔……,每個老人家一講到地方特色菜,眼睛都亮了起來。
可惜的是,道地的地方美味,跟著老人家一道道消失了。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年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開始流行煮菜,每天電視、報紙打開來,都看得到烹飪報導。而漸趨世界化的傳播媒體,讓家庭餐桌漸漸匯入了異國風味。速食店與便利商店的快取食物,也讓現代人忘記了母親的味道。泰國酸辣醬、日本拉麵、紐約奶油龍蝦和巴黎牛排,不聲不響地入侵我們的味覺。台灣人的胃囊變得愈來愈國際化,這樣的變化,不知是好還是壞?
但我就是死心塌地的喜愛鄉下菜。在鄉下,我們甚至不用「料理」這兩個字,而是直接說咱今日來「煮」個湯,或「炒」個米粉、「爌」個排骨……。
記憶裡,阿嬤灶間小窗台上的綠色玻璃粗鹽罐子,就是唯一的調味料。鹽巴最能喚醒食物的原味,而那理直氣壯的原味也好像自信地告訴我們,「沒別的,只有鹽巴,就是這樣!」
是啊!沒有囉嗦而需費時調製的醬料,就是鹽巴!海邊的人最瞭解,來自於海洋,與陽光合作而成的鹽巴,就是最好的調味料;在水火融和過程中,鹽巴將隱藏在食物細胞裡的原味,完全釋放出來,甚至連陽光的氣味都融入湯菜中。
一向愛吃的我,暫時放下相機,開始拿起鍋鏟向長輩學習烹煮傳統菜餚,不為什麼,僅僅是愛,愛澎湖這個小島,愛小島的故事,愛上天賜予小島生養萬物的一切。
拿相機與鍋鏟,其實一點也不衝突,因為拍照或書寫食譜,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熱情——對食物的熱情、對生命的熱情,毫無保留的融會在湯菜與底片裡。
對傳統烹調的喜愛,最早來自於幼年時期蹲踞在灶間阿嬤身旁,看阿嬤添火燒煮湯飯的點點滴滴回憶。傳統女性照顧全家大小飲食的體貼、溫柔與耐心,讓我深切感受到母性的偉大,也意會那一湯一飯,果真來處不易。
而在重新認識傳統飲食的過程中,我深深感激母親給我的一切;在挑食與任性的成長階段中,母親一次又一次,選擇海島當季最新鮮的食材,融入對子女深切的情感,熱騰騰地將母愛從四季的菜餚中烹調出來。
終日在海上征風戰水,四季無歇無息奔忙討海的阿公,年輕時可以擔負百斤臭肉魚,從豬母水社奔赴馬公早市;光復前夕,為了因應即將斷糧的危機,三度搖櫓渡海,到台南南鯤身買薯簽……那自信與剛強的外表背後,有著對妻兒子女的無限關愛與不求回報的永恆付出。
每次傾聽阿公戲劇性的故事,在緊張急促的生動語調裡,彷彿可以感受到子彈從頭頂飛掃而過,大海就要將阿公淹沒……。故事講到最後,阿公總是揚起嘴角,露出雙排金色牙齒,垂老的眼睛頓時飛亮了起來,彷彿看到六十年前圍繞在他身邊的孩子們,一個個張開大嘴,咬食燙口的蕃薯甜包那副滿足模樣。
在不確定的時代,在彈煙戰火中,沒有巨大勇氣的阿爸,哪來的蕃薯粉白糖土豆包?傳統食物的美味,不是來自昂貴食材,也非鋪排而花俏的烹調手法,而在於它的純美簡樸,以及說不完的生活故事;每一道湯,每一道菜餚羹飯都盈溢著濃濃的愛,隨著節氣,隨著四季的流轉,從母親汗水淋漓的灶間和阿爸溫柔的看顧中,一代代傳了下來。
因為愛的緣故
作為一個人文攝影工作者,人生首度出版的書籍,竟然不是攝影專輯,而是一本食譜,內心感到微微羞赧。但書寫傳統食譜對我而言,卻是真實而急切想要完成的心願,那傾斜而必須向前衝去的緊張感,並不亞於面對一個深具意義的畫面時,內心強迫手指去調動焦距與快門,急切想要捕捉那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打從都市返鄉歸來,就對鄉土菜產生了濃厚興趣,因而和家鄉老人家的話題,也增添了許多。鄉土菜是族群的共同回憶與情感,在共同居住的環境裡,上天賜予當地某種特殊物產,人與人之間因此也親近了起來,澎湖赤崁的紫菜、...
目錄
海島.飲食.生活
推薦序
作者序
春
豬母水湯
大蛤包飯
薄餅夾
黑糖炒章魚
米豆湯
臭臊成煮鹹菜
夏
蘆黍米篩漏
刺鮭皮
扁魚麵線
金瓜雜煮
酸瓜仔炒豬腸
狗蝦炸與紫菜炸
秋
蘆黍糊
狗母花菜湯
米粉湯
魚丸湯
臭肉圭
冬
紫菜湯
炸棗
菜繭與雞母狗仔
黑糖麵線
米糕糜
烏豆酒
天公魚
我的廚房
海島.飲食.生活
推薦序
作者序
春
豬母水湯
大蛤包飯
薄餅夾
黑糖炒章魚
米豆湯
臭臊成煮鹹菜
夏
蘆黍米篩漏
刺鮭皮
扁魚麵線
金瓜雜煮
酸瓜仔炒豬腸
狗蝦炸與紫菜炸
秋
蘆黍糊
狗母花菜湯
米粉湯
魚丸湯
臭肉圭
冬
紫菜湯
炸棗
菜繭與雞母狗仔
黑糖麵線
米糕糜
烏豆酒
天公魚
我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