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
〈寫在前面〉停留在最想念的時光
有誰不愛詞呢?
求學時代,在中文系的諸多課程裡,詩詞歌賦一直最受我的青睞,那麼優美雋永的辭藻,一讀一嘆賞,如何不讓人傾心愛慕呢?尤以詞為最。也許,在那青春的年華中,現實的風雨尚未迎面襲來,我們在詞中尋覓愛情的歌詠,帶著朦朧的憧憬,李後主、歐陽修、柳永、晏殊、李清照、辛棄疾、蘇東坡……有哪一個不是文學夜空中閃耀的星子?直到今日仍為我們所仰望。當年,縱使我們讀稼軒詞的慷慨悲歌、沉鬱蒼涼,卻也美如詠嘆調,我們都太年輕了,不知世途的艱險,也無從想像人間的離合悲歡,或許,那也是一種幸福吧。
而後,驪歌輕唱,那是所有無憂歲月的終結,我們邁向了新的旅程。在職場上跌跌撞撞,即使我們戒慎恐懼,願意處處與人為善,我們依舊無法避免小人的攻訐,他人的落井下石;我們夠認真,卻也可能擋住了別人的升遷,而招來陷害。而在感情的路上,我們幾次顛躓,傷痛難忍。就在那樣艱難的時刻,夜裡,燈下讀詞,是那一字一句的熨貼,直讓我們熱淚盈眶。原來我們從不孤單,偉大的詞家早已在千百年前,以這般委婉曲折的筆觸,為我們說出了心中的諸多感慨,我們終於真正讀懂了那些詞作,也深深撼動了我們的心弦。
文化的源遠流傳,詩詞的優美動人,從來就不是空中樓閣,那是以誠摯所寫成,蘸著血淚,有多少委婉曲折,卻曾是我們說不出口的心事。錦繡佳構,經得起時光長河一遍又一遍的淘洗,終究成了不朽的經典。
一卷詩詞,的確可以陪伴我們涉渡塵世的風雨。
如果,我們將人間歲月視為一場旅行,有時歡喜有時憂,相形之下,得意的時刻不多,哀傷挫折卻不能免。漫步人生,您又是怎樣來看待一己的生命呢?
真情是可貴的。
所有從生命中迸裂而出的情感,今人承受的,和古人又有什麼不同呢?縱然物換星移,感情的故事從來都動人心弦,一代又一代,重複上演著類似的情節。有時候我們是主角,酣暢淋漓的訴說著個人的悲喜。有時候我們是旁觀者,我們歌,我們哭,在別人的劇本裡,流著自己的淚。
的確,有的慷慨豪邁,有的沉鬱悲涼,有的纏綿悱惻,有的婉曲多情,不一而足,那是人生真實的面貌。當我們細細吟詠古典詞時,也才驚訝的發現,所有的題材盡在詞中,對歷代詞人的努力,這般的嘔心瀝血,唯有心生景仰。
◎詞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呢?
文化的源遠流長,何止莽莽蒼蒼?又何止煙波浩渺?文學起源於先民的歌唱,經過採集和記錄後,成了傳誦的詩歌,絕美之作,因而不朽。以中華五千年來的文化而言,從詩經、楚辭、漢賦、樂府到詩,各有各的特色,發展的脈絡也是有跡可尋的。從長短不齊的句子到大篇的詩歌,再逐漸走向五言、七言詩,當唐人詩歌一出,講究和諧的音韻之美,工麗雋永,有句法形式的規律,那是詩的盛世,後代無法企及。
創作者,喜歡做多方的嘗試,早在唐詩發展到極限前,已經有人試圖突破近體詩的各種限制,不論是字數、格律、形式、用韻……然而任何一種新文體的成熟,是需要時間的,更需要經由大家的努力。
其實,文體的演變從來就不是涇渭分明的。當詩過渡到詞時,的確出現過混淆的時期,例如唐朝也有些詩人作詞,早些年的詞在某些面貌上也竟然幾分像詩,例如我們讀晚唐五代的《花間集》,被視為最早的詞集,和宋詞是很不相同的。以溫庭筠的詞居首,濃豔精美,多屬詠閨情之作,開花間一派風氣。韋莊則疏淡明麗,洋溢著思鄉懷舊之情,與溫詞並稱,代表集中兩種主要風格。文學藝術上的評價,雖然遠不及宋詞,卻也影響了後來的馮延巳、李煜,也具有承傳的地位。
到了宋朝,有更多的騷人墨客,也開始增損字句,打破了整齊的句法,詞的文體成熟,再創登峰造極的局面。
詞,在宋朝蔚為風尚,作品豐美,各個時期都有代表性的詞人,引領風騷,詞家風格各有特色,讓人目不暇給,驚嘆連連。宋詞,在文學史上屹立不朽,往後,也無法被取代,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宋詞之後有元曲,至於明清的文學主流,則在小說。依舊有人作詩填詞,也曾見優秀的創作者,但盛況已大不如前,無論質和量,都遠不及唐宋了。
◎在詞裡經常出現哪些寫作題材?
在文學作品中,常不脫情感的範疇。詩詞更是如此,尤以詞為最。
詞的題材繁多。有遭時不遇,對歲月滄桑的感慨。有種種別情,牽繫難忘。有對堅貞愛情的渴慕與追求,輾轉反側。有對羈旅親人的深深思念,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有對不幸的婚姻的傷痛,宛如墜入淵藪,自拔不易。有對昨日戀情的傷逝,眼波流轉,仍止不住淚水流下。有對負心情人的怨悔,百轉千迴……
由於用字的迂迴,感情儘管熱烈卻又掩藏在含蓄裡,以空靈替代實寫,我們讀來更是悵觸萬端,情不能已,心為之折。
在古代,畢竟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女子只是從屬,不能受教育,更沒有地位。愛情和家庭卻是她們所有精神上的寄託,可是有些命運舛錯的,在男尊女卑中,常無法獨立自主,暗夜的飲泣,痛苦和眼淚伴隨,誰又知道她們的心聲呢?男人可以外出遊學、作官、尋歡,甚至征戰,天地畢竟是遼闊的,可以施展、可以作為,女子呢?必須是丈夫背後的影子,以夫為天,即使獨守空房,忍受長年別離思念的苦苦煎熬,仍不得有怨言,一生苦樂須由他人,又是怎樣的讓人同情啊。
詞裡描寫的感情,很多都是以女性為主,卻是出於男性之手,會不會因此終隔一層呢?傑出詞人打破了性別的局限,也真切的寫出了幽微細膩的心思,令人嘆賞,而寥若晨星的女詞人,如魏夫人、李清照等,她們的詞章婉曲,幾度凝眸回顧,更讓人蕩氣迴腸。
歡笑、痛苦、期盼、失意、絕望、怨怒……感情豐富卻也複雜,以詞來表現其跌宕起伏的轉折,更是相得益彰。
◎詞裡是否藏有諷喻時政的內涵?古詞今讀又能賦予什麼樣的聯想與詮釋?
每一個人讀詞的動機可能各有不同。
有人是借古人酒杯,以澆心中塊壘。
有人是在優美委婉的詞中,細細尋訪屬於自己曾經有過的歲月和心情,說是過往雲煙嗎?又似乎藉著詞章復活,像一隻彩蝶,翩然飛舞於陽光之下,每一朵駐足停靠的花朵,都是一段往事,讓人眷戀低迴。
可能含藏有諷喻時政的內涵嗎?也或許有吧。
那卻不是我讀詞的用意。
我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歡,而親近詞。這麼美麗的詞,會有誰不愛呢?在我,是無法想像的。
因為心思的單純,更能領會出詞的諸多美好,走入詞人的心,揣測他是以怎樣的眼來看世情的翻覆?他哀傷嗎?他歡喜嗎?他是不是有為人所不知的、另一種面貌與心境呢?
我的喜歡,只是這樣的簡單和直接,諷諭時政?距離我,實在太遠了。
文學,不應該成為政治的附庸,這是我一貫的堅持。文學的花園,從來綻放的是真善美的花朵,屬於喜愛文學的人所有。
至於古詞今讀,又能賦予什麼樣的聯想與詮釋?
我讓它和生活連結,和生命相印證。這般典雅的詞不應只存在學術的殿堂、只被供奉和研究,它也應該可以在我們的周遭,和我們一起呼吸。我們在散步時,看到花開花落,可以想起它。我們在與好友殷殷話別時,可以想起它。我們在寧靜的夜晚,月光溫柔的俯照裡,可以想起它。我們在遭逢困厄、情人背離時,更可以想起它。我們在面對絕望、苦楚時,更加可以想起它。
感情詞,是我們心靈永恆的知己。
◎在生活面臨困頓的時刻,讀詞有什麼意義呢?
人間行路有太多的風霜雨雪,沒有任何一個人得以倖免。
年少時,我一遇困難就沮喪,就徬徨失措,覺得,何以自己如此不幸?為什麼別人就可以那樣的順遂?我哀哀哭泣,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有個長輩告訴我:「人活著,就是要不停的解決各種難題,一個接著一個。」我才豁然開朗,開始學習面對和解決。奇怪的是,當我不再存心逃躲時,卻發現困難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可怕。果然,我在不斷的學習中,得到經驗,也建立了自信,屬於我的日子快樂多了。
我以為,苦難也是這樣。
當我們勇於面對時,苦難會過去,它給了我們力量,到那時,我們才真正明白「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我的好朋友歷經「九二一大地震」,若不是丈夫及時出手相助,早已埋在瓦礫之下,生死一線間,從此,她的人生翻轉。
從教書的工作退休下來,她去直銷,去大愛臺參與製作,後來還勤學英文,到美國讀書,甚至留下來就業……她擁有了一個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她跟我說:「有過生命中那樣的一場巨變,只在須臾之間,就可能改變一切。如果人生這樣的無常,更應該把握當下。」
蒙受了上天的祝福,果然她即知即行,活出了生命的光和熱。
而我知道,她一向是喜歡詩詞的,詩詞給予她的慰藉,無可估量。……
不要說世間您最苦,翻開詞卷,多的是斑斑血淚。有遭時不遇,有戰亂流離,有生離死別,有思人懷鄉……透過心靈寫出的詞章,因為真摯,所以格外動人肺腑。
所有的苦痛,歷代詞人都已先嘗,卻能將苦痛予以昇華,化為筆下的佳作,和世人分享,因而傳誦千古。
如果,我們只會流淚哭泣、怨天尤人,卻不能化苦難為力量,如此的軟弱,能不慚愧嗎?
◎想要深入認識古典詞的世界,建議先從閱讀哪些詞人的作品開始?
讀詞,可以先從讀詩開始。
詩的句法整齊,和詞相較,它容易入手。熟讀詩,可以為詞先行奠下基礎,再來讀詞,不過是進階,更能心領神受,會意也就多了。就像我們看到幼兒從坐、爬、走、跑,循序漸進的道理是一樣的。
當然,也有人對詞情有所鍾,直接讀詞,可以嗎?也是無妨。只是所費的時間力氣,或許要多一些。只要自己心甘情願,旁人又何須置喙呢?
也可以從文學史的發展來讀,先認識了解時局,並依其年代來讀各詞家的作品。
也可以從字數少的先讀起,因為這般雋永的詞,常需要咀嚼回味,字數少,只比律詩多幾個字,更能誦讀再三,默記於心,推敲文采,但覺芬芳滿懷。然後,再擴充到字數多的詞作。
至於先讀哪位詞家的作品,其實是見仁見智的。
我個人屬於興趣導向,喜歡跟著興趣走。
可以找出自己最愛的詞家,先讀其傳略,再讀詞作,併及賞析。
越是喜歡,越可以深入探討,甚至風格相類似的詞家的作品,相互闡發,則已經是接近學者作學問的範疇了。
需要這樣嗎?對喜歡的人來說,雖然辛苦,卻也樂在其中。甘之如飴,便是報償。
我認為,就從您喜歡的詞家作品開始讀起吧。每讀一闋,都能心生喜悅,生活因此豐富,生命更為美麗。實在太有意思了。
如果並沒有特別偏愛哪一位詞人,那麼就找一本詞選來,風吹哪一頁,就讀那一頁吧。這般的認真自得,我也很羨慕。詞選所收的詞人和作品,具有多樣性,彷彿是琳瑯滿目的佳餚,口味並陳,一定也很有滋味的。
從哪裡讀,也許不是那麼重要,而是請趕快開始讀吧,這有如文化瑰寶的詞,早讀一日,就有一日的美好領會,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願您幸福,也願您更早享有幸福。
◎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本好詞呢?
我以為,情感的真切和深刻,從來就是所有文學作品中最懾人心魄的部分。
我還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已經開始在報章雜誌上嘗試著投稿了。國文老師曾經剴切的跟我們說:「你們的年紀小,人生閱歷不夠,寫作技巧也欠缺,是無法和文壇上的名家相比的,所以,要寫真實的題材,由於身歷其境,感情熱烈深摯,才可以彌補不足的地方。」
果然,我的學姊,以一篇〈地震記〉,登上了中央日報副刊,並入選《中副選集》。在我年少時,中央副刊是全國最負盛名的,即使是享譽文壇的大作家,也以作品能在中副刊出,視為無上的榮耀。學姊年僅十七,小小的年紀就能和大作家的傑作並列,舉校歡騰,與有榮焉。
憑藉的是什麼呢?以真切的情感,撼動人心。
這件事,對我是有影響的。從此,我更願意以帶有感情的筆端來面對寫作。
我喜歡詞,更希望能攜著詞卷過生活。
詞,不應該被擱在高高的殿堂之上,它應該能在我們的周圍,陪著我們一起觀看世事,更和我們一起歡樂一起憂。
隨意的翻開隨身所帶的詞卷,輕輕的讀一闋詞,讓我的心,停留在最想念的時光。
生活裡的詞,綻放著幽微的光,真是美不勝收啊,而在美之外,另有一種親和平易的面貌,讓人樂於接近,更有一種「即之也溫」的和煦,為日子增添了繽紛美好。
※《好詩:從先秦到明清,回到初相遇的一刻》
〈寫在前面〉若能回到初相遇的那一刻
若能回到初相遇的那一刻,又能怎樣呢?所有的錯誤都能被擦去,我們能擁抱美好嗎?
然而,世上沒有如果,逝去的不會重返,回來的哪有可能完美?
在生命的漫漫長途裡,憾恨,多麼常見。面對,是學習。放下,只怕就是一生的功課了。
我從書櫃裡翻出老師兩本談詩的書來讀。
老師的文筆很不錯,加以是知名的學者,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旁徵博引、左右逢源,是很有內涵的。
我大學畢業也很多年了。以前愛讀閒書,現在反而讀起經典作品來,或許是心境上的改變,或許也是一種「繁華落盡見真淳」吧。
唯有經典著作,禁受得起歲月長河的嚴格淘洗。每一次把卷重讀,都彷彿是回到初相遇時的歡喜。
想起大學臨畢業前的謝師宴上,我穿著一襲泰絲做的黑色小禮服,燈下閃著潤澤的光。宴會結束,老師走過來,稱讚那件衣裳好看。
如今老師和家人定居國外,相見也已經不容易了。
讀老師的書,也是一種相逢吧。
經典詩詞,的確是歷久而彌新,加以人生閱歷的增加,更能領會其間幽微的心事,覺得多麼扣人心弦。
現在讀書純屬樂趣,離學校遠了,離考試遠了,只因為喜歡而讀,成了生活裡的賞心樂事。何其快意。
幸好生在台灣,幸好識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豐厚美麗,真是我們的福氣。
◎詩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任何一種文體的演變都是循序漸進的。詩,也是這樣。
最早的是西元前六世紀的《詩經》。多為採集而來的民歌,有四字一句的或是長短不定的,並不一致。而後有屈原、宋玉等人寫的《楚辭》。句數多少不定,句子的字數也不等,並在句中或句末加語助詞「兮」、「些」等字。
漢代有五言詩形成,但不限句數,可長可短,後人稱為五言古體詩。同時出現的還有樂府詩,樂府詩有五言詩,也有長短不拘的詩。到三國時,曾出現了完整的七言詩。一直到齊、梁時,七言詩才逐漸流行。
到了初唐,近體詩的形式已經確立,從此五言近體詩和七言近體詩的形式一直保存下來,與不受格律限制的古體詩並列。近體詩分絕句和律詩兩類,絕句詩每首限定四句,律詩則有八句,都有平仄格律的要求。唐代是詩的盛世,詩人輩出,佳作有如繁星,閃耀了整個文學的夜空。
唐玄宗開元前後,逐漸形成詞。經過五代到了兩宋,是詞的全盛時期,依詞牌來填,多有講究。之後有元曲,用韻上比較靈活,也比詞更為口語化。明清兩代依然有人寫詩填詞,雖然各有特色,也有可觀之處;然而,不論質和量,都無法和唐宋抗衡了。
從廣義來說,詩詞曲都屬韻文,詞曲也是詩的延伸,後代有人將它們都列於詩的範疇,也是說得過去的。
◎在古典詩裡,最常出現哪些寫作題材?
詩來自詩人感情的抒發,任何題材都可入詩。例如:季節、愛情、諷諭、抒懷、山水景物、賞遊、懷古、詠史、鄉愁、別離、悼亡、閒適以及飲酒等等。
我想不出有什麼題材是不能入詩的。
或許,更應該關心的,不是題材,而是是否讓人感動。
感謝千百年來,眾多詩人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為我們留下了無數永恆的詩篇,那樣璀璨的光芒,足以照耀千古,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我們如何回報呢?也唯有時時誦讀,在心靈交會的那一刻,詩人是安慰的吧。好詩終究穿越了時空,而成了我們的知己。
◎古典詩與古典詞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我用「古典詩」一詞,只是便於和今日的「現代詩」有所區分。也有人以「傳統詩」稱之。
詩到了唐代,重視格律的,稱為「近體詩」。之前的統稱為「古體詩」,或簡稱為「古詩」。
近體詩的句法整齊,不論是律詩或絕句,字數都有規定,五言即每句五個字,七言則每句七個字,長短固定。至於詞,就必須按詞律或詞牌來填詞,詞的句子字數也是據此來決定,所以長短有所不同,詞又稱為長短句。
詩講求韻味和情意,詞更講求幽雅委婉纏綿。
詩要莊重,意象必須包容闊大、意境深遠。詞則更為嫵媚、婉約和細膩,能言詩之所不能言。也因為詞是比較個人的、情感的,它在刻畫上,比詩更加細緻,也會有更多細節上的曲折描繪。
◎讀古典詩對現代人面對生活中的境遇,有什麼樣的幫助嗎?
在現實生活裡有著各種滋味,酸甜苦辣,不一而足。人生的境遇,更是平順的少,拂逆的多。我們要如何看待呢?
哀傷落淚,無補於實際。委屈,不能求全。逃躲,只是怯懦。……
夜深人靜時,我到古典詩中去尋求安慰。那麼精鍊的文字,優美而深刻,唯有「珠玉」得以形容,是如何安撫了我受創的心。歷代的詩人,多的是遭逢不遇,或身如飛蓬流離失所,甚至被讒害下獄致死,他們的淚更多,苦更深,傷更痛;可是,卻回贈給世界美麗的詩篇。我就在那一再反覆的吟誦詩句裡,淡忘了一己的不幸。就放下吧!那才真正釋放了自己。
我的心終於平靜下來,無有怨尤。
第二天,再度面對朝陽的升起時,我可以勇敢,可以奮發。
親近經典,足以讓我們心情得到安寧,帶來力量。
面對生命的困厄,我的好朋友去讀《老子》,另一個朋友則手抄《圍爐夜話》……
至於我,閱讀詩詞,一直是陪伴我度過漫漫長夜的一帖良方。
◎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本《好詩》呢?
詩和詞都是我所鍾愛的。或許,我更偏愛詩一些。
因為它寬闊自然,更為坦蕩、大器。而且,它的篇幅更為精鍊短小,在咫尺之間而有無限遼闊的風景,這是最令我著迷的所在。
這本《好詩》,取材多為愛情。愛情,是世間男女永恆的課題。
愛情來了,你準備好了嗎?你懂得接受和珍惜嗎?
或者只是心慌意亂,彆彆、扭扭,說的,不是心裡的話,甚至都是氣話和反話,猜測、爭執……一旦愛情遠去,只留下傷痛?
明.唐寅的〈花月吟〉:
如此好花如此月,
莫將花月作尋常。
這般美好的花月,多麼讓人流連忘返。花前月下,正是愛情的溫床,可嘆,愛情常來得太早,在我們懵懵懂懂的時刻,它就可能闖入。溶溶的月色,花開千萬朵,繽紛而迷人。我們卻幼稚且粗心,老是挑剔,老是不滿,我們以為花好月圓都屬尋常,卻不曉得那竟是上天的恩典。
沒有珍惜,不知感激,不懂包容,注定了和愛情的擦身而過。主要仍在於,我們不夠成熟,不知愛的真諦。
離去的愛情會回來嗎?沒有人知道。
有一天,當我們懂得了看花要早起,愛月要遲眠,我們有了耐心,加上一點機運,愛情才可能停留吧。
定稿之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是疲累的。
我常想:紅塵有如旅行,這一趟生命之旅,我有眼睛,不是要看盡天下的好書、好山水、好人情嗎?
然而,有太多的故事,「當王子與公主結婚了以後,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這般童話的結局,當我是個孩子時,從來不曾懷疑過。可是,在我長大後,我活得更久時,卻發現有太多的發展是在意料之外。佳偶竟成怨偶,甚至怒目相視、分道揚鑣,從此老了容顏碎了心。也有的,是在絕望的困境之中,努力為自己召來了陽光,另創新局。……人生的故事豐美,卻也讓人心為之折,斑斑淚痕,欲說還休。
我跟好朋友說:「愛情的故事歡愉太少,傷痛太多。我以為,我寫的只是人世的滄桑。」
我的好朋友卻說:「妳的心存悲憫,還有那麼溫柔的筆觸,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一種撫慰了。」
是嗎?真的是這樣嗎?
就記取那初相遇時的歡喜和悸動吧,曾經有過年少的情懷,在我們的記憶裡,不會磨滅,也美如一首好詩。
琹涵 二○一三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