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爾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的圖書 |
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 作者:吉爾安娜.博拉朵莉 / 譯者:蔡怡君、審定:洪世謙 出版社: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13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21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360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360 |
iRead灰熊愛讀書 |
西方哲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後九一一時代恐怖主義的經典採訪論集,兩位當代歐陸思想教父的思辯交會。
本書與其他哲學著作不同,其構思起於特定的歷史事件——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事件發生後不久,哈伯馬斯和德希達恰好先後訪美。博拉朵莉採訪談形式,分別就九一一此一特定事件與兩位哲學家對談,其提問刻意求同,以突顯哈伯馬斯與德希達思想之間的歧異,有意讓兩次訪談成為新的「德法思想之爭」,併置兩位當代哲學大師的訪談,也令本書張力十足。無疑,作者與哈伯馬斯、德希達三人間的異同,哈伯馬斯與德希達間的異同,使文本超越了個別、具體的歷史事件的範疇,引入了對於歐陸哲學傳統和人類總體歷史命運的沉思。
書題︰「恐怖時代的哲學」(Philosophy in a time of terror)。顯然,前提為博拉朵莉對我們身處時代的性質認定,本書之任務即「對那些與恐怖主義攸關的最急迫問題進行哲學分析」。博拉朵莉認為,參與九一一事件的恐怖主義者並非一群烏合之眾或偶然聚合的個體,他們有明確的意識形態,此意識形態所反對的不只是美國霸權,更是自啟蒙運動時期以降、哲學家加以表述,最終於美國得到全面體現的哲學概念︰現代性和世俗化。博拉朵莉認定哈伯馬斯和德希達是西方啟蒙思想的當代繼承人,因此迫切希望兩位對此作出回應,以他們從啟蒙思維承繼下來的武器解剖此事件,或進而加以還擊。 同時,對於訪者這一跳躍式的指認,哈伯馬斯與德希達都以隱含的方式各自提出了不同看法,各自捍衛了哲學自身的榮譽及品格。
作者簡介:
吉爾安娜‧博拉朵莉 Giovanna Borradori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現為美國紐約州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的哲學教授。一九八九年前定居美國,研究領域專注於歐陸哲學、美學以及恐怖主義概念,並嘗試在分析哲學、歐陸傳統、社群主義、自由主義、解構及批判理論等彼此競爭的哲學系譜之間建立新的對話途徑。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人,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以及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曾兼任大學英文講師,現為文學雜誌編輯與譯者。有小說集《溢出》、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有《被偷走的人生》、《死亡之心》、《迷聲人魚 I 》、《迷聲人魚II:不安的風暴》、《返校日》、《缺頁的日記》、《被抱走的女兒》、《為什麼是馬勒?:史上擁有最多狂熱樂迷的音樂家》等十數種。
審訂 洪世謙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學術專長為政治哲學、當代法國哲學、德希達、全球化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現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