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臺灣北、南、東部,九處地方風物,包括自然風物的高雄市左楠地區半屏山、花蓮縣玉里鎮石公山、花蓮縣壽豐鄉蕃薯寮溪峽谷竹林,人工風物的高雄市大樹區龍目井、臺南市中西區大天后宮龍目井、臺北市北投區情人廟、臺北市內湖區十四份陂、高雄市左營區阿彌陀埤、高雄市鼓山區內惟埤,流傳的傳說為考察對象。每一考察案例皆秉持實地踏查、深入探討的研究精神,以及聯結地理、配合圖說的研究方法,藉以闡述風物與傳說的特色、演變、形成因素、蘊含意涵等等。本書進行的是臺灣地方風物傳說的研究,亦是對臺灣土地的巡禮。
地方風物傳說是結合生活的土地所見所聞的風物,透過想像的發揮,反映民眾思想情感的口傳文學。作為能夠聯結常民生命史、生活史多元議題的地方風物傳說研究,本書期許在踏查與闡述之間,關照到更多面向,特別是文化意涵的探究,企希藉由傳說觀文化、識文化、習文化,建構出文化傳說學、傳說文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