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汪燕傑編著。內容描述了台灣許多老兵的真實過往,那是個生在太平時期的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除了描述早期中國戰亂時的困苦,以及來台後的經歷,更多是描述兩岸初開放時對岸的生活樣貌,許多我們無法參與的過去,將在作者筆下娓娓道來。
最大的時代下,最小人物的無奈,
烽火戰亂全球一個庇護,
千里跋涉卻離家越來越遠,東遷西盪得返家路,花了四十年才走完。
作者出生於一九三零年,從小生於戰亂時期,十九歲那年,欲與在台灣任職的三哥團聚,隨廣州陸訓部召兵處來台,未料抵台時三哥已因故返回中國,隨後即爆發國共內戰,兩岸開始了軍事對峙,從此與家人失聯。
一九八七年開放兩岸探親,隔年四月隨即踏上歸鄉之途,返回闊別四十年之四川省與家人團聚。
他將此生經歷撰寫成冊,深刻描繪出台灣早期,及兩岸初開放時對岸的生活樣貌,帶領我們穿越歷史的鴻溝,走過現實的無奈;看他在隻身一人、身無分文的在異鄉打造自己的家。而現在,看似擁有一切的我們,又該如何在這個世代找尋自己的歸屬感?
作者簡介:
汪燕傑一九三零年生,從小生於戰亂時期,十九歲那年,隨廣州陸訓部召兵處來台,隨後即爆發國共內戰,兩岸開始了軍事對峙,從此與家人失聯。
隻身在台生活打拼,從二等運輸兵一路為國軍奉獻,直到一九七三年奉准以少校官階退役,結束二十四年軍旅生涯。而後進入果菜市場任承銷商,開啟事業第二春。
汪燕傑伉儷目前居住於屏東榮譽國民之家,政府授予國家照護中。
章節試閱
一頂蚊帳、一床棉被和新台幣十塊錢。 汪燕傑 著
(內文試閱)
新年龍燈遊行晚會,是由八、九個大漢光著身子,高舉著兩條竹子編製的龍燈,從街的一端,搖搖擺擺走向街的另一端。街道兩旁有人將生鐵片溶化成紅紅的鐵水,一小勺、一小勺的往空中拋去,待鐵水落下時,另一名助手用木板猛擊,落下的紅鐵水在空中散開,像雨點般灑落到舞龍者身上,舞龍者邊走邊跳腳,使落在身上點點發光的紅鐵水彈落地上。另一旁則有人利用竹筒灌進黑色火藥,一端插入導線點燃,朝向巨龍噴出火花。屋簷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尤其是小孩,無不歡呼、尖叫,熱鬧極啦!
舞龍後的第三天,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家裡沒有吃元宵,母親只是別於往常的在桐油燈下忙著幫我們整理行囊。正月十六日清晨,我揹著一個帆布包,拉著弟弟的手,跟著父親離開了家。母親含著淚送了我們足足有二、三里路,走過蔡家橋,父親便不要母親再送,弟弟不知別離苦,一蹦一跳的走在前面,父親拍著母親的肩膀說:「回去吧!」我向母親揮揮手,趕上前面的弟弟,走了一段路再回頭,看見母親仍站在橋上望著我們。
萬萬沒想到此行,我們母子竟成永別。(未完)
一頂蚊帳、一床棉被和新台幣十塊錢。 汪燕傑 著
(內文試閱)
新年龍燈遊行晚會,是由八、九個大漢光著身子,高舉著兩條竹子編製的龍燈,從街的一端,搖搖擺擺走向街的另一端。街道兩旁有人將生鐵片溶化成紅紅的鐵水,一小勺、一小勺的往空中拋去,待鐵水落下時,另一名助手用木板猛擊,落下的紅鐵水在空中散開,像雨點般灑落到舞龍者身上,舞龍者邊走邊跳腳,使落在身上點點發光的紅鐵水彈落地上。另一旁則有人利用竹筒灌進黑色火藥,一端插入導線點燃,朝向巨龍噴出火花。屋簷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尤其是小孩,無...
目錄
序
一 烽火戰亂西蜀行
楔子
寒冬出世
逆長江而行
故鄉 就是祖先流浪的終點
掙扎的歲月
二 離鄉背井奔前程
投身軍旅
短暫的金色年華
賈老總 假老總
南遷
三 客居蓬萊數十秋
海的彼岸
紅短褲 打赤膊
升官 難如登天
春之痕
弦續
教鞭生涯
解甲歸『田』
改作行口商
鄉愁
四 返鄉之路四十年
漫漫歸途
重返大陸
歡迎光臨大旅社
有文化水平的老礦工
無所不在的統戰計畫
婚禮
筱君妹
不會駕駛汽車的汽車廠工人
一頁滄桑史
五 兩岸結合燕傑年表
序
一 烽火戰亂西蜀行
楔子
寒冬出世
逆長江而行
故鄉 就是祖先流浪的終點
掙扎的歲月
二 離鄉背井奔前程
投身軍旅
短暫的金色年華
賈老總 假老總
南遷
三 客居蓬萊數十秋
海的彼岸
紅短褲 打赤膊
升官 難如登天
春之痕
弦續
教鞭生涯
解甲歸『田』
改作行口商
鄉愁
四 返鄉之路四十年
漫漫歸途
重返大陸
歡迎光臨大旅社
有文化水平的老礦工
無所不在的統戰計畫
婚禮
筱君妹
不會駕駛汽車的汽車廠工人
一頁滄桑史
五 兩岸結合燕傑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