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易行的念佛法門,親近阿彌陀佛,
念佛的同時也修習信願堅定,如此才能親近光明無量。
透過一邊摹寫一邊唸誦,
將《阿彌陀經》深印在身體記憶中,與阿彌陀佛心心相印,信願圓滿。
念佛的同時也修習信願堅定,如此才能親近光明無量。
透過一邊摹寫一邊唸誦,
將《阿彌陀經》深印在身體記憶中,與阿彌陀佛心心相印,信願圓滿。
「處處彌陀佛,家家觀世音」。
流傳甚廣的這句俗諺,說的就是彌陀法門在東亞地區的盛行風貌。
〈南無阿彌陀佛〉的這一句稱呼,不單單只是宗教意涵,其中更包含了無量的祝福心意。
‧
人生在世有各種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無常與苦伴生,人總是感到不快樂,各種生命困苦中,死亡是障礙的極致,面對死亡的不安,對往生之後的無從知曉,更是人生最徬徨無從處理的問題。
《阿彌陀經》裡講述了一個往生之後的美好境地:「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在那裡,沒有種種煩擾的苦,只有光明無量的樂。
阿彌陀的梵語「Amita」,意指「無量」,阿彌陀佛同時也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而阿彌陀經裡的世界,是安樂淨土,光明無量。
如何能到這樣的世界?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念佛偈》說了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專心信願的唸誦,臨終之後可以去到阿彌陀經的極樂淨土
淨土彌陀法門成為大多數人對死後未知世界的指引,可以將「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阿彌陀經》解決的並不只是往生未知的焦慮,更多的是對現世人生的指引,除了有心念還要有信願。有口無心不行,有心無願不行,回到當下一念,念念不離心,學得安樂自在。
【關於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為淨土三經之一(另外二經是佛陀在耆闍崛山所說《無量壽經》,王舍城所說《觀無量壽經》)。
這部佛經最大的特色是「無問自說」。不是弟子啟請而是佛陀主動宣說,因為此經「易行難信」,必須由佛陀自行開示,否則無人能信。
姚秦 ‧鳩摩羅什的《阿彌陀經》譯本,稱為《佛說阿彌陀經》,也是流傳最廣最通行的譯本。
本次《寫‧阿彌陀經》的摹寫範本,採用的即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藉由專心摹寫,收斂自己紛雜的心緒,
在呼吸落筆之間收束意念,修習定的工夫。
在方格框架之間寫下靜與動的平衡,心也得到了安然自在。
一筆一畫,為自己或別人祝禱祈願,豐盛自我的內在生命。
【特殊裝幀設計】
◆封面採用特選〈厚磅美術紙〉:紙紋細緻且保有手感的美術紙,搭配燙金工藝,呈現雅致沉靜美感。
◆穿線裸背膠裝:180度完全攤平,每一頁都能平整展開,頁面服貼不回彈,方便書寫。
◆內頁使用日本上質紙:易於書寫,墨不透背。適用鋼筆、原子筆、鋼珠筆、自來水筆等各種用筆。
◆本版《寫‧阿彌陀經》共可書寫十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