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
最偉大的冒險,是與自己為敵、搏鬥、握手微笑
‧德文直譯:最貼近漢德克的實驗風格‧
「以語言學的獨創性,探詢人類經驗的邊緣地帶及特異。」──瑞典學院
是誰規定偷水果不能是一種義務
何以闢地種果是正義,順果牽果就成非法?
盛夏日,水果賊啟程要前往內陸,展開一段尋母之旅。沿途,她遇上市集、慶典、陌生人的熙熙攘攘,有時遇上甘醇甜美的樂事,有時遭遇無以名之的驚駭,有時,則什麼事也沒有。
水國賊愈是靠近安靜的內陸地區,她與母親重逢的時刻也愈來愈近,還即將迎來一場家族盛宴。然而,不斷迷途的她,能夠抵達目的地嗎?
漢德克藉由詩作般的小說,幻如夢的語言,一再質問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分野、國族與個人的交纏與分離,導引人們找到內心被外在事物遮掩的瑰寶。
哪條律法規定,人的一生該做些什麼,該融入什麼樣的團體,又該隸屬哪個國家?
一個人是否一定要有外在的歸屬才能完整?我們能不能憑藉內在的感受與探詢,在世界任何一處自力更生。
小說中埋藏著意想不到的開展。漢德克聚焦人類行為的細微之處,拋開世俗的定義與常規,讓我們看見石頭就是石頭,空氣就是空氣,烏鴉就是烏鴉,活著就是活著。
柏森、蕭宇翔──專文導讀
林宇軒、廖偉棠、鄭琬融──體制外推薦
「故事底,我感覺到鮮少有分別你、我、他的時刻,最多最多就像世界和世界相疊在一起,每一個可能世界同時地在同一刻發生。這是小說裡極為複雜的迷惑。」──柏森
「我們因為虛構,而對現世產生了一股深深的鄉愁與眷戀,而不再只是沉醉於敘事推向高潮與洗滌的便利魔法。這一刻,我們真正成為了一名理想讀者。」──蕭宇翔
「這不是一部情節緊湊、角色鮮明的小說,讀者極可能迷失於開頭瑣碎的敘述當中。不過,正是這些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敘述,讓我們慢速摸索水果賊的輪廓,進一步理解水果賊如何成為水果賊,然後不成為水果賊。我特別喜歡彼得.漢德克變換敘述視角的手法,長篇幅動用第一人稱我的段落,巧妙地在往後被完全取代而不復存在,只時不時提點讀者:這是『水果賊的故事』。故事就在各種補充和迴返之間完成,從日常的細節到穿插的後設,最後抵達眾聲喧嘩的狀態,像一首詩的韻律終於被解決。閱讀《水果賊》,是各種念想解壓縮的過程,是情節的發生和不發生。」──林宇軒
「漢德克的晚期風格中,詩意與沉默的力量、遊走與回顧的力量、垂老的智慧與精靈一般的青春等等互相撕扯,最後渾然一體,帶出這片深邃的大陸最後的史詩,縱使現實已經分崩離析。水果賊是一個隱喻,但超越隱喻成為二戰後叛逆一代留給下一個千禧的信息。」──廖偉棠
「在反覆的思緒中,不是重複,是磨尖思緒的利刃,帶著閃光前往尋找水果賊的旅程。漢德克以詩的哲思刻劃沿途的風景,使你在看待任何事物時都無法持有唯一的眼光。而正如《第二把劍》他挑戰了殺人者的動機,《水果賊》也挑戰了讀者對於竊賊的想像。摘走野地裡的果實是偷竊嗎?那麼那些如同野地果實的無國籍者,是否就不受保護、活在不被關切的世界現實夾層之中?漢德克將旅程作為一個隱喻,進一步帶領讀者思考著國家、身分與正義的問題。這些思考從不安逸,而是再再逼近危險的界線。」──鄭琬融
「漢德克是精明的探索者,善於尋思人類經歷的細節,正如敘述者所指出的,他使筆下那些遊蕩的人們逗留的每個小時都『充滿戲劇性,即使什麼也沒發生』。欣賞漢德克敘事風格的讀者,也將從故事的風景中得到回報。」──《出版者週刊》
「漢德克經常強調的並不是某個事件,而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其重要性是那些經歷過的人甚至沒有發現的。」──《紐約客》
作者簡介: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1942──)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出生於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1961年於格拉茨大學攻讀法律,1965年退學。24歲即發表著名劇本《冒犯觀眾》,引起廣大迴響。他是當代德語文學重量級的作家之一,曾於1973年獲畢希納文學獎,2009年獲卡夫卡文學獎,2014年獲國際易卜生獎,被譽為「活著的經典」。作品風格以實驗性的語言著稱。
作品產量眾多,小說有《夢外之悲》、《守門員的焦慮》、《左撇子女人》、《第二把劍》、《在漆黑的夜晚,我離開了我安靜的房子》及《水果賊,或前往內陸的單純之旅》等,其中多部曾改編成電影,如《守門員的焦慮》為與文.溫德斯合作改編;《左撇子女人》則由漢德克本人執導,並獲坎城影展最佳影片提名。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從事文學翻譯多年,包括卡夫卡的三部長篇小說《審判》、《城堡》、《失蹤者》、中篇小說《變形記》和《卡夫卡日記》,在木馬文化出版的譯作還有托瑪斯.曼的《魂斷威尼斯》、彼得.漢德克的《守門員的焦慮》以及瑪莉蓮.羅賓遜的《家園》、《萊拉》和《傑克》。
章節試閱
這個故事開始於仲夏的一天,是那種當你赤腳走在草地上,在一年當中頭一次被蜜蜂給螫了的日子。至少這總是發生在我身上。如今我知道,一年裡初次、往往也是唯一被蜜蜂螫的這種日子,通常也是白花三葉草綻放的時節,蜜蜂半躲在靠近地面的花葉裡飛來飛去。
那也一向是在八月初,陽光普照但是還並不炎熱,至少在近午時分是如此,天空恆藍,高高的,而且愈來愈高。幾乎無雲—就算有一朵雲,轉眼就又消散了。一陣微風吹拂,令人神清氣爽,風從西邊吹來,夏季的風多半如此,在對大西洋的想像中徐徐吹進無人灣。沒有露水需要擦乾。一整個星期以來的清晨時分,我在庭園裡漫步,光著的腳掌感覺不到一絲潮氣,更別說在腳趾之間。
據說,不同於胡蜂,蜜蜂在螫人時會失去牠的螫針,螫過就只能死亡。過去許多年裡,每次我被螫了—幾乎總是螫在赤腳上—我也多次親身體會了這一點,至少是看見了那支像是從蜜蜂體內最深處撕扯出來的三叉戟,如此細小卻又強大,上面有絨毛或膠狀物,是那隻動物體內最深處的東西,同時那個生物在我眼前縮起身體、發抖戰慄、翅膀漸漸無力。
不過,在我被螫的那一天,當水果賊這個故事逐漸成形,那隻蜜蜂螫了赤足的我之後並未因此送命。雖然那隻蜜蜂小如豌豆,披著毛皮,長著絨毛,有著熟悉的蜜蜂顏色和條紋,但牠螫我時並未失去螫針,並且在螫過後—那一螫又急又猛,跟平常的蜂螫並無二致—嗡嗡飛走了,生氣勃勃,彷彿不僅不當一回事,還藉此獲得了額外的力量。
蜜蜂這一螫正合我意,不僅是那隻蜜蜂活了下來,還有其他的原因。首先,有人說蜂螫對健康有益(這一點據說與被胡蜂或黃蜂螫了不同),能緩解風溼痛,促進血液循環,諸如此類──而這一螫現在將會(這又是我的想像)使我那血液一年比一年更不流通、更沒有感覺、乃至於麻木了的腳趾恢復生氣,至少維持一段時間;基於類似的想像或幻想,我每次都徒手去拔蕁麻,經常是一束束地拔,不管是在無人灣的庭院裡,還是在遙遠的皮卡第那座房產的露臺上,此處是從黃土裡,彼處則是從石灰地。
我歡迎那一螫還有第二個原因:我視之為一個預兆。好預兆還是壞預兆?不好也不壞,單純只是個預兆,更非凶兆。那一螫發出了啟程的信號。是上路的時候了。掙脫這座庭園和這個地區。走吧,啟程的時刻已經來到。
難道我需要這種信號嗎?在當時那一天的確如此,哪怕這又只是我的想像,或是夏日的白日夢。
我收拾了屋裡和庭院裡該收拾的東西,也特意把幾樣東西留在原處,熨了兩、三件我特別中意的舊襯衫(才剛在草地上晾乾),把鄉下房產的鑰匙放進口袋,它比市郊那棟房子的鑰匙重得多。不止一次,就在出發之前,一條鞋帶會在我綁緊短筒靴時斷掉,能配成一雙的襪子遍尋不著,三十幾份詳盡的地圖經過我手,獨缺我要找的那一份。而這一次的差別在於兩條鞋帶都斷了,先前花了十五分鐘解開鞋帶時弄斷了我一根拇指的指甲,最後我把不成雙的襪子兩兩捲起(幾乎只有這種),而且我忽然覺得不帶任何地圖上路也無所謂。
我頓時也擺脫了先前身陷其中的時間壓力,一種毫無來由的時間壓力,不單是在啟程時,那時通常格外令人喘不過氣,啟程之前也簡直要命。沒有多餘的時間了。生涯代表作?空白樣本。夢想終結。遊戲終結。
此刻出乎意料地:時間壓力消失無蹤,變得無稽。我忽然有了世上所有的時間。儘管年老,我卻有了比以往更多的時間。而那部生涯代表作尚未完結,那些頁面具體起來,在世界的風中閃閃發亮,尤其是尚未書寫的空白頁面,此時此地,在這塵世的風中。是的,我終於將見到我的水果賊,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但是快了。我很快就會見到完整的她,不再只是部分的她,魅影般的她,如同之前許多年裡在我老去的眼中出現,並且再一次鼓舞了我。她大多是在人群之中,向來保持一段距離。這是最後一次了嗎?
唉,你難道忘了不該說「最後一次」,一如不該說「最後一杯葡萄酒」?如果要說,那就像小孩獲准再玩「最後一次」之後(例如盪鞦韆或是玩蹺蹺板),喊道:「還要再玩最後一次!」之後又喊:「還要再玩最後一次!」大喊?是歡呼!──可是這話你不是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嗎?──是啊,但那是在另一片土地上。而且即便如此──
那個夏日,我打包行囊時沒有帶書,甚至把那天上午還在讀的一本書從桌上收走,那是中古時期的一篇故事,講一個年輕女子為了毀壞自己的形貌,使糾纏她的那些男子斷念,於是砍斷了自己的雙手。(自己砍斷自己的雙手?這種事只可能發生在中古時期的故事裡?)我也把筆記本留在屋裡,收好,上鎖,像是藏起來不讓我自己去拿,即使將來會找不到,我也認了,至少在即將來臨的這段時間,不允許自己去使用。
上路之前,我坐進庭院,行囊擱在腳邊,坐在庭院正中央唯一的椅子上,其實是張凳子,跟那幾棵樹保持距離,尤其要遠離樹底下的桌子,接骨木下,椴樹下,蘋果樹下那一張桌子最大,至少是最寬的。我想像這樣閒坐的我,適度挺直上身,翹起二郎腿,把草帽往頭上一戴,活像塞尚晚年百畫不厭的那個園丁,尤其是在一九〇六年,畫家去世的那一年;園丁名叫瓦利耶(Vallier)(還是別的名字)。所有這些畫像上,幾乎看不見「園丁瓦利耶」的臉,不僅是帽子遮住了額頭,或許那是一張沒有眼睛的臉,我這樣想像,就連鼻子和嘴巴也彷彿被擦掉了。那個坐著的園丁的臉,此刻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輪廓。可是那個輪廓多麼驚人。藉由輪廓,那張幾近空白的臉上所體現、表達、流露的東西,遠非任何一幅詳實畫出細節的容貌所能傳達,至少是轉達出某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我把園丁的名字從Vallier 改成Vaillant,也許可以翻譯成「監督者」,不,「留神者」、
「警醒者」,這個名稱能否適用於園丁瓦利耶的所有肖像?連同那些若隱若現的感覺器官,耳朵、鼻子、嘴巴,尤其是宛如被擦掉的眼睛。
這樣坐著,醒著,有如在夢中,在另一個夢裡,一個聲音忽然在我耳畔響起,近到不能更近。那是水果賊的聲音,一個探問的聲音,既溫柔又堅定—不可能更溫柔了,也不可能更堅定。而她問我什麼呢?如果我沒記錯(我們的故事也已經又過了很久了),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約莫是「你好嗎?」「你何時出發?」噢,不,現在我想起來了。她問我:「先生,您怎麼啦?什麼事讓您這麼擔心?」她先用德文,再用法文問了一次。而這也是在故事裡唯一一次,水果賊本人跟我說話。(再說,先前我怎麼會以為這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她會用暱稱「你」來稱呼我?)特別之處就只有她的聲音,一種如今稀有的聲音,也許一直以來就很稀有,關懷備至,卻沒有過度擔憂,尤其充滿了耐心。耐心既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作為,一種不斷採取的行動,意思是「忍耐」和「容忍」:「我忍耐,而且我容忍你、容忍他、也容忍她──我容忍任何人、任何事,一視同仁,而且永不間斷(是的,沒錯。)」這樣一種聲音永遠不會改變聲調,更不會瞬間變成另一種嚇人的聲音──在我看來,大多數人的聲音(包括我自己)都會這樣驟然改變,女性的聲音更是如此。不過,這個聲音一直有沉默下來的危險,說不定將永遠沉默—千萬不要!諸位神明,請幫幫我的水果賊!—這個聲音在多年之後仍在我耳中,我想到某個演員所說的話很適合她。他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到,他的聲音如何幫助他演出每一部電影中的故事,他答道:當一幕戲或者說整個故事的「調性對了」,他能感覺得到,而且不僅是在他自己身上。有時他還並非以他眼中所見來評量一場戲或一部電影的真實性,而是以他所聽見的來評量。接著,那個演員笑著加了一句,使我一時之間感同身受:「再說,我的聽力很好,這一點遺傳到我母親。」
時值正午。也許只有八月第一週才有這樣的正午。鄰居似乎都消失無蹤,不是從昨天才開始不見的。彷彿他們不僅是搬去另一個住處,或是去法國鄉間的小木屋還是別的地方度過夏天。我想像他們根本就是搬走了,搬得遠之又遠,遠離法國,回到他們祖先的故鄉,回到希臘,回到葡萄牙的山區,回到阿根廷的彭巴草原,回到日本的東海濱,回到西班牙的梅塞塔高原,尤其是回到俄國的大草原。他們在無人灣的房子全都空著,而且不同於前幾個夏季,在我啟程之前的幾天幾夜,不曾有哪個地方的警報器響起,就連那少數幾輛停放了很久的汽車裡也一樣安安靜靜。
這個故事開始於仲夏的一天,是那種當你赤腳走在草地上,在一年當中頭一次被蜜蜂給螫了的日子。至少這總是發生在我身上。如今我知道,一年裡初次、往往也是唯一被蜜蜂螫的這種日子,通常也是白花三葉草綻放的時節,蜜蜂半躲在靠近地面的花葉裡飛來飛去。
那也一向是在八月初,陽光普照但是還並不炎熱,至少在近午時分是如此,天空恆藍,高高的,而且愈來愈高。幾乎無雲—就算有一朵雲,轉眼就又消散了。一陣微風吹拂,令人神清氣爽,風從西邊吹來,夏季的風多半如此,在對大西洋的想像中徐徐吹進無人灣。沒有露水需要擦乾。一整個星期以來...
目錄
導讀:想像中觀看,隻身一人的「我們」──柏森(詩人)
導讀:對現世的鄉愁與眷戀──蕭宇翔(詩人)
水果賊,或前往內陸的單純之旅
彼得.漢德克年表
導讀:想像中觀看,隻身一人的「我們」──柏森(詩人)
導讀:對現世的鄉愁與眷戀──蕭宇翔(詩人)
水果賊,或前往內陸的單純之旅
彼得.漢德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