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紀】
不是孤獨,也不寂寞
在靜心後找到自己的創造力
藝術創作對我而言,就如同魚在水中遨遊一般,自然而然,毫無違和感。我從小時候開始,就已養成透過繪畫來表達情感的習慣。這個創作的過程,一直都是我最熱愛的事情,在一片空白的畫紙上描繪著圖像,同時也在內心中構建著情節。這習慣使得我的每幅作品很少有草圖,因為一旦我開始作畫,我就會持續不斷地創作,直到我內心的故事被完整呈現出來。隨著我走向創作的道路,這種模式並未有所改變。然而,2017年因為工作與外務繁忙,那是我自2012年投身於繪畫創作以來,第一次沒有進行過自我創作的一年。當接近 2017年尾聲時,我感受到內心的極度空虛與失落,於是我在當時許下了一個心願:決定從2018年開始,每個月至少繪製一幅屬於我自己的作品。於是,我完成了這本書中第一章的第一篇作品「自畫像」,以及其後的11幅關於刻畫家居場景的創作。2018年的每個月,我透過繪畫,述說著我那些充滿幻想的內心世界。
2018年,我除了調整創作方向與頻率,也嘗試改變生活模式。一開始是因為我希望能擺脫為了繪畫而被侷限在室內空間的感覺。於是,每天早上8點,我便前往木柵動物園,展開一整天的創作工作,直到下午5點動物園關門才離開。接著,我會騎著腳踏車前往新店,等到先生下班後,我們一起進行晚餐,然後回家。這樣的生活模式持續了一年半,直到我們搬家並且先生轉職,才不得不終止。由於木柵對先生新工作地點過於遙遠,無法再繼續維持這樣的日常。但我深信,若條件允許,我一定會樂意延續這樣的生活方式,因為我認為在動物園繪畫是至今最適合的工作環境。
生命中的每件事
都是後續緣分的開端
在動物園裡,我不特別為動物進行寫生,而是純粹享受著這個環境中的創作時光。我喜歡在繪畫過程中稍作休息,隨意漫步,改變位置,曬曬太陽,觀賞動物,也欣賞周遭的植物。這些美好的伴隨,讓我內心得到極大的寧靜和撫慰,時間也因此飛逝。走到2019年,這一年成為我自我創作的第二個年度。或許因為2018年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在動物園度過,於是當我為2019年的每個月設定創作主題時,自然而然地,我想到了以動物為主題,紀錄這段美好的經驗。儘管2019年的下半年我已回歸正常的生活,但那時的回憶仍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由衷地感激自己能夠在那段時間內完成這12幅與動物相伴的作品,為這段寶貴且夢幻的回憶留下了永恆的紀念。
隨著2019年即將結束,我開始為2020年的創作主題做準備。我在Instagram上藉由問答和投票的方式,向大家徵集新的靈感主題。最終,「國家」和「詩集」獲得了相同的選票數。因此,我決定接受這樣的雙挑戰,開始尋找來自不同國家的詩歌作品,以「世界詩遊」作為2020年的創作靈感來源。在閱讀眾多世界詩選後,我每個月都會挑選出最貼切當時心情的詩歌,將其轉化為創作靈感。剛好,在2020年,一場全球性的疫情改變了世界的格局。當時每個人的生活似乎都陷入了停頓,被迫隔離,與外界的聯繫被斷開了。因為這個主題,當時繪畫成為了我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在這段時間裡,我透過閱讀與創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每一筆每一畫都是當時對抗孤獨的力量,對未來懷抱希望的堅持。
因此以繪畫為家,是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在畫作中,我能夠創造出最適合自己的空間,收納所有我想要記錄的事件與情感。對我而言,無論是心靈上的安寧,還是持續得到療癒,只要是能夠實現這些效果的地方,都如同家一般溫暖存在。這樣的場所讓我能夠充滿能量與靈感。在這由畫筆創造的居所《夢紀》中,充滿著各種可能性。我以女性的視角,重新詮釋這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在這個空間裡,我喜歡與自己獨處,享受孤獨帶來的自在。
致謝
現代社會裡,常常無法毫無限制地掌握自己的人生。然而在《夢紀》裡只有我,這代表著極致的自由。這種自由並不僅僅體現在物質層面,比如決定自己的生活節奏、作息時間,或者選擇自己喜愛的家居風格。更重要的是,這種自由賦予了我的內心深處。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我可以安靜地閱讀、寫作、思考,不受外界評價或期待的影響。這種自由使我能夠充分發揮潛能,追求理想。
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是送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無論是深入自我探索,學習新技能,追求興趣,還是踏上未知的旅程,都能在這片屬於自己的領域實現。將自己置於首位,不需為他人的需求而犧牲,讓我更加善待自己,也更能理解他人的需求。幸福並不來自於與外在的比較,而是來自於與自己的對話。在這裡,我追求真正的快樂,發現內在力量,學習如何愛自己,接納自己,不尋求外界的肯定,能更加堅定地選擇符合自己的一切。
由衷地感謝鯨嶼文化的社長暨總編,湯先生,因為他對這個創作系列的肯定,並提議將這些作品集結成冊,才讓36幅小小的畫作能形塑成這本完整的《夢紀》。 在我整理成冊的期間,我以第三人視角看見了自己的成長,感謝這漫長的準備期間,我的先生與家人無條件的支持我,也謝謝曾經遇到的所有困難與挑戰,這些陪伴都是我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