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止持會集》,律學著述。清讀體集。十六卷。
據作者自序稱,此書是「搜諸部之精要,詳明止持之大成」。又據《凡例》載,此書所宗為南山律宗的《四分律》,明二百五十戒相。在每一戒相之下,又「約以八科」:一制戒緣起、二依律釋文、三結罪輕重、四兼制餘眾、五應機隨開、六會採諸部、七經論引證、八附事便考。卷一先依賢首宗,「略開七門」:一教起因緣、二藏乘所攝、三教義通局、四辯定宗趣、五教所被機、六總釋題目、七別解戒相。自卷二始,分別解釋戒相,共分八類:一、波羅夷法四條;二、僧伽婆屍沙法十三條;三、不定法二條;四、尼薩耆波逸提法一百二十條;五、波逸提法九十條;六、波羅提提舍尼法四條;七、眾學戒法一百條;八、滅諍法七條。此書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匯入《嘉興藏》刻板流行,後又收入清《龍藏》。
作者簡介:
讀體(1601年-1679年)
俗姓許,字紹如、見月,雲南楚雄人,明朝末年律宗千華派高僧。
其早年父母雙亡,因念無常為道士。後於劍川赤岩中從一老僧習《華嚴經》,遂皈依佛教出家。後因景慕寂光法師,從學並受具足戒,代講《梵網經》。寂光臨寂時囑紫衣並諸部戒本,並紹繼其法席。其建石戒壇,開壇說戒。康熙十八年圓寂。
著有《毗尼止持會集》、《毗尼作持續釋》、《傳戒正范》、《大乘玄義》、《沙彌尼律儀要略》等。
作者序
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蓋由戒淨僧真。性遮之業而無染覆。道宏德備。權實之教而克闡揚。自行利他。越苦海而登彼岸。紹先啟後。續慧命以振玄猷。故曰毗尼住則正法住也。不然。則五邪罔禁。八穢殉身。虧僧寶之尊稱。失福田之淨德。上無模楷。下闕規繩。縱能聚眾匡徒。悉屬附法魔外。欲令正法久住。豈可得乎(體)。匏繫荒隈。學慚往哲。謬承先囑。力樹戒幢。因念律海汪洋。學人難討。爰搜諸部之精要。詳明止持之大成。雖未盡源。庶幾便覽。所冀同志諸賢。須遵七聚嚴護以防非。當欽四依知足而進道。則五濁世戒香芬馥於大地。六和眾法雨霈澤於人間。所謂毗尼住世則正法住世。不亦然乎。
時 順治己丑(1649年)年前安居日滇南鷄足苾芻讀體識於寶華山之觀西軒
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蓋由戒淨僧真。性遮之業而無染覆。道宏德備。權實之教而克闡揚。自行利他。越苦海而登彼岸。紹先啟後。續慧命以振玄猷。故曰毗尼住則正法住也。不然。則五邪罔禁。八穢殉身。虧僧寶之尊稱。失福田之淨德。上無模楷。下闕規繩。縱能聚眾匡徒。悉屬附法魔外。欲令正法久住。豈可得乎(體)。匏繫荒隈。學慚往哲。謬承先囑。力樹戒幢。因念律海汪洋。學人難討。爰搜諸部之精要。詳明止持之大成。雖未盡源。庶幾便覽。所冀同志諸賢。須遵七聚嚴護以防非。當欽四依知足而進道。則五濁世戒香芬馥於大地。六和眾法雨霈澤...
目錄
毗尼止持會集目次
序
凡例
綱要
卷第一 略開七門(自第一門至第六門)
卷第二 七門之餘(自第六門至第七門)
○四波羅夷法第一
第一婬戒 第二盜戒
卷第三 第三殺戒 第四妄語戒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第二
第一故弄失精戒 第二女身相觸戒
第三麤惡語戒 第四歎身索欲戒
第五媒嫁戒
卷第四 第六私房過量戒 第七大房不處分戒
第八無根謗戒 第九取片謗戒
第十不捨壞僧法戒
第十一不捨惡黨破僧戒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黑毛作具戒
第十三減分作具戒 第十四減年作具戒
第十五不貼作具戒 第十六遠持羊毛戒
第十七使尼染羊毛戒 第十八受金銀戒
卷第七 第十九賣買寶物戒 第二十販賣戒
第二十一畜長鉢戒 第二十二畜鉢求好戒
第二十三非親織衣戒 第二十四勸織好衣戒
第二十五與衣瞋奪戒 第二十六過七日藥戒
第二十七雨衣求用非時戒
第二十八過時畜急施戒
第二十九後月離衣過六夜戒
第三十迴僧物入己戒
卷第八 ○九十波逸提法第五
第一故妄語戒 第二毀呰戒
第三兩舌戒 第四與婦女同室宿戒
第五與未受大戒三宿戒
第六與未受戒人共誦戒
第七說他麤罪戒 第八向外人說法戒
第九與女人過說法戒 第十掘地戒
第十一壞鬼神村戒
毗尼止持會集目次
序
凡例
綱要
卷第一 略開七門(自第一門至第六門)
卷第二 七門之餘(自第六門至第七門)
○四波羅夷法第一
第一婬戒 第二盜戒
卷第三 第三殺戒 第四妄語戒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第二
第一故弄失精戒 第二女身相觸戒
第三麤惡語戒 第四歎身索欲戒
第五媒嫁戒
卷第四 第六私房過量戒 第七大房不處分戒
第八無根謗戒 第九取片謗戒
第十不捨壞僧法戒
第十一不捨惡黨破僧戒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