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為了父母好
為什麼每次溝通,都把雙方弄得傷痕累累?
二十年心理治療經驗的臨床心理師
帶你檢視自己、了解父母
以愛、尊重和技巧開啟有效溝通,讓家人的相處不留遺憾
透過「向上教養」,我們可以幫助老年父母將接下來的人生過得更好,同時改善與父母的親子關係,讓彼此相處更少壓力。
【何謂向上教養?】
父母在教養子女時,要用很多方法來引導孩子,慢慢改變他的行為、雕塑他的性格,好讓他在長大成人之後,有機會過得比較好。如果家長平時不花心思教養子女,只在孩子犯錯時嚴肅指責或懲罰,自然是不對的。
同樣的,如果成年子女希望老年父母能有更多令人安心的表現,那麼是不是也應該投注心力,設法用一些適當的方式,來輔助父母慢慢往一個更棒的方向移動,而不是只一味的抱怨父母為何不好好照顧自己。
強調「向上」,是因為我們沒有忽略父母是長輩的事實,也依舊珍惜他們經由各種生命境遇而堆疊出來的人生智慧。只是,在物換星移下,有些過去理所當然的觀念或做法,現在已經變得不適用,甚至可能會讓人過得辛苦。
所以,出自愛、出自尊重,我們設法順著父母既有的生命軌跡,在某些重要的點上添加一些東西、調整一點方向,如此一點一滴的慢慢引導父母,走上一條他可能從沒想過的人生道路。
【向上教養的步驟】
第一步:先檢視改變老年父母的必要性與正當性,以及自己是否夠了解和尊重父母、是否有能力改變他們。
第二步:了解父母行為背後的心理本能。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父母的許多行為其實只是順應本能的結果,而非故意、惡意,就比較能夠平心靜氣做更深一層的教養互動。
第三步:藉助腦科學的力量引導父母改變。
凡事都要插手的父母、拒絕子女獨立的父母、覺得我最厲害的父母、愛比較的父母、不願前進的父母、自討苦吃的父母……跟著書裡的豐富案例與說明動起來,你也能做得到!
各界好評推薦
吳玉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周志建(山隱中的療癒師、故事療癒作家)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郭乃文(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學研究所教授)
彭菊仙(作家)
詹雅雯(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暨心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在書中挑戰了一般對於教養對象的想法:教養不只是面向兒童,秉持著相同的態度對待長者,也是另一種教養。 ——吳玉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在過往的年代,一個家庭往往有好幾個孩子共同合作,輪流扛起照顧父母的任務。但在少子化的世代,孩子所肩負的照養責任往往是更沉重的。也因此,這本書來得真的很重要。相信你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許多照顧父母的態度與策略,更重要的是,覺得自己的辛苦與難為被聽懂、被理解。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當你對家人看不下去,又放不下手的時候,這本書,就是你最好的心靈出口。在告訴父母怎麼做比較好之前,先穩定自己的情緒,試著了解父母的經驗,從他們的需求裡面給予支持,你會發現有些東西雖然很緩慢,但正在慢慢移動當中。 ——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曉婷積極投入社區而累積的豐富服務經驗,使得她對本土化與生態化的了解與運用,添加了更多元的創意元素。在這本書出版後,我期待這些元素對於處在變動時代的人們,產生真正的貢獻力。
——郭乃文(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學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所提出的技巧與解方,乃是以「大腦科學」為依據,不僅能還給原本相纏的兩代更好的溝通與相處品質,更可能激勵出老父老母全新的樂齡生活藍圖。 ——彭菊仙(作家)
書中的洞見為讀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幫助他們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中找到平衡。我相信,無論是心理學專業人士,還是普通讀者,都能從中受益匪淺。希望這本書能夠啟發更多人,讓我們在理解和包容中共同成長,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和諧的高齡友善社會。
——詹雅雯(中原大學心理學系暨心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如何與高齡長者相處,正在考驗我們的社會及每個個體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智慧應對。我特別推薦可以從閱讀本書開始了解。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作者簡介:
何曉婷
臨床心理師。
從小就對和老人相關的工作有興趣,大學進入心理學領域後,在郭乃文教授的指導和薰陶下,深深著迷於神經心理學,並開始積極運用大腦科學,從知識面與態度面雙管齊下,協助許多長者與他們的家屬。希望藉由這本書,幫助珍愛家人的每個人都能過得更好。
現任
心之森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成大醫院職災職能復健專業機構臨床心理師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諮詢服務臨床心理師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身心障礙職業重建職涯諮商輔導服務臨床心理師
教育系統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相關專業團隊臨床心理師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復健發展委員會執行秘書
台灣腦心智發展與心理復健學會監事
學經歷
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博士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碩士班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學士
台南新樓醫院身心內科臨床心理師
衛福部朴子醫院臨床心理師
衛福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研發設計
神經內科失智症評估
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設計與帶領
身心障礙者就業前準備成長團體設計與帶領
章節試閱
【書摘1】
我是怎麼看待老人跟老年生活?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對台南生活中的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從沒想過那是台南特有的狀況。直到上大學,接觸其他縣市的同學,才發現原來不是每個人的早餐都吃鍋燒意麵、菜粽、虱目魚粥,而鱔魚意麵、鵝肉、羊肉湯在其他人眼中,也不能算是點心、宵夜。同樣是台南人的小麗也說,來自台北的室友曾好奇的盯著她手上那碗熱騰騰的湯麵,問:「湯麵不是正餐在吃的嗎?」這問題讓我們非常疑惑,早餐不也是正餐嗎?所以早餐吃湯麵,很合理呀!又有一次,我請中部的同學吃台南人引以為傲的蝦仁肉圓。後來,她說當她看到端上桌的肉圓時,心裡想的是:「這是不是應該再拿去炸一下?」聽到這話,我眼睛瞪大到不行,忍不住激動起來:「你的這個應該,完全是我的邪魔歪道啊!」
「應該」本身就不應該存在
就算是生長在同個年代,只要是成長的地方不同,光這種生活瑣事就會有非常不同的認知與觀點。不過很有趣的是,台灣是一個這麼多元的社會,卻又非常習慣追求標準答案,很容易就快速認定哪一個選擇才是好的、事情應該要怎樣做才是對的。
「升學」這議題,是我個人經驗與多年服務經驗中,體會最深的一件事。二十多年前,台灣普遍存在著「男生應該念理組,女生應該念文組」的觀念,然而我想念的學校和系所歸在理組,所以升高中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理組。或許是我自己的心理作用放大了旁人的意圖,但我當時真的感覺到,自己一直在被師長們勸退。
後來進入心理系,長輩也認定這科系沒有出路,不斷勸我轉系或重考當時畢業後有較豐厚收入的熱門科系。二十多年過去了,我終於在跌跌撞撞中取得最高學位,也有了一點還算不錯的工作成就。我常常想,當年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能夠堅持不跟著旁人的「應該」走;也常常想,若我當時順著大家的「應該」改變選擇,後來還能不能心甘情願、拚死命的撐過念碩士、博士的痛苦歷程。
社區服務時,我常接到因為選擇科系而產生親子衝突的案例。衝突的產生,通常都是家長認為哪個科系的就業機會較多、工作較輕鬆穩定,孩子沒有社會歷練、思考還不夠成熟,所以急著替孩子做自己覺得應該是對的、好的決定。可是,家長認為的,真的就是對的嗎?其實未必。我遇過一位家長認為白衣天使的福利制度佳、工作單純有保障,所以一直告訴女兒「應該要去念護專」,但這位家長不知道的是,高壓與委屈,也是白衣天使的日常,若沒有足夠的興趣與熱忱,這條路會走得非常辛苦。
也就是說,我們腦中所認定的「應該」,很可能只是根據自己對事物的有限認知,甚至是刻板印象,而形成的個人判斷罷了。因此,你我在面對同一件事情時,就會有「你的應該」和「我的應該」出現,但不論是哪一種,都很可能和真正的完整現實有極大落差。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應該」或「不應該」,只有「你的看法」和「我的觀點」而已。
高齡者是異質性相當高的族群
關於老年生活「應該」有的樣貌,就更沒有標準答案可言,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老人族群是相異性極高的群體。我們一般是將年滿六十五歲定義為老年人,但從現在台灣社會的平均壽命來看,其實六十五歲之後,還會有將近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可活。根據傳統的定義,這一大群人都算是老年人,但若真的將六十五歲的長輩和八十五歲的長者擺在一起,卻又是一件相當奇怪的事情。
我曾在社區帶老人團體活動,團體成員的年齡範圍非常廣,從六十五歲到九十五歲都有。有一次,我從網路找了一些台南的老照片,打算用來跟老人聊聊過去的生活經驗。前面幾張照片的反應還挺熱烈的,好幾位長輩都七嘴八舌的分享對照片的想法,直到換到一張黑白照片。照片出現的瞬間,所有人都沉默了,幾秒過後,終於有一位女性長輩開口:「這張我就不太知道了,得要問問看老人家。」然後,大家都動作一致的轉身看向坐在最後方、年紀最大的九十五歲長者。
聽到女性長輩說「得要問問看老人家」時,我覺得有點突兀,不過,後來仔細想想,當九十五歲長者是四十歲中年人時,這位七十歲的女性長輩還只是十五歲的初中少女,所以他們的確是完全不同世代的人啊!
當我沒有認真思考的時候,就會直接把這個團體中的所有人當成是完全相同的一群人,以為他們知道的事情應該都一樣,可以做到的事情也應該差不多。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所以若想討論老年生活「應該」長怎樣,至少得先定義好「現在討論的是哪個年紀範圍的老年人」。
幸福晚年本來就可以有很多不同樣貌
除了年齡的考量,每個生命的流動歷程也必然不盡相同。即使是初期人生境遇極為相近的同卵雙胞胎,在經過六十年以上不同的生命經驗堆疊,也很可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命樣態。
這個老人團體中有一位女性長輩,她的雙胞胎妹妹因為婚後必須分擔夫家茶園的採茶工作,長期彎著身子在山坡地爬上爬下,所以關節磨損嚴重,六十出頭歲就得仰賴輪椅行動,而姊姊還有辦法一手抓著一張椅子,輕鬆的來回走五公尺。不過妹妹並不認為自己過得不好,她覺得自己現在行動不便,正好有理由不用再辛苦工作。她喜歡靜靜的坐在一旁看孩子工作、看孫子玩樂,而且每個孩子都很孝順,住附近的幾乎每天都上門探望,住遠處的也幾乎每天來電噓寒問暖。她認為自己是過著跟姊姊不一樣的幸褔生活。
這例子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他非常獨特的經驗跟狀態,所以每個人的幸福也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因此,要一概而論的說老年生活「應該」要怎樣才對、才好,其實是非常不恰當的。
到此,先請身為子女的你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忘了思考父母的年齡和他們的狀態,就直接把腦子裡想像的「老年人應該怎麼樣」套在父母身上。若是如此,請趕快調整自己的腦袋,因為除了每位老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生命也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所以下一刻的完滿未必等同於此刻的幸福。
【書摘2】
刻意創造與父母相處時的正向氛圍
說到詐騙集團,相信各位都聽過愛情詐騙,也一定看過警察和銀行人員努力阻擋被害人匯款,他卻還是對詐騙集團堅信不移的新聞吧!
多數民眾看到這類新聞,都會很直覺的檢討起被害人。若被害人是年長者或社會的中下階層,那麼評論就會是「他們知識水準低落,分辨真假的能力不足」。若受害人是高知識分子或高社經地位者,那就會說「這些人只會死讀書,只懂得自己的專業,跟外面世界脫節,不知人心險惡」。
乍聽之下,這些說法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事實上,被害人當中並不乏有豐富人生閱歷者,而且許多被害人在一開始,都是抱持著強烈懷疑和高度防備的態度和詐騙集團互動的。那麼,為什麼他們最後會陷進去,甚至拒絕被拉出來呢?
我在網路上認真蒐集了好幾個詐騙故事,發現這些故事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詐騙集團在關係建立上,真的投資了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互動初期,詐騙集團完全沒有提到任何有關金融、投資、貨幣的字眼,就只是每天差不多時間上線跟被害人談天說地、噓寒問暖,然後漸漸聊到我的工作、你的生活,聊到我們的未來。
在這一、兩個月的時間裡,兩人的關係從「你」和「我」,慢慢的變成「我們」,加上這段期間從沒有任何跟金錢有關的話題,被害人自然不覺得需要再繼續抱持強烈的警戒心。等又過了一段時間,詐騙集團才開始有意無意提到自己的收入,或是自己的困境,然後一步一步誘導被害人踏進陷阱。
在我看到的故事中,有好幾位被害人曾興起一絲絲猶豫的念頭,但都很快被詐騙集團的甜嘴蜜舌給化解開來。所有故事都一樣,甜嘴蜜舌的基礎完全奠基在前幾個月累積下來的情感上。所以,真正讓被害人上鉤的關鍵誘餌,其實是「兩個人相處時的良好感覺」。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大家在新聞上看到的情節了。詐騙集團告訴被害人,現在就只差那麼一小步,你只要稍微幫忙做一點小事,我們就可以達到我倆的共同目標了。當被害人真的照做,魚兒就被釣上岸了。
我們並沒有要覬覦父母的錢財,但從某方面來說,我們跟詐騙集團一樣,都希望父母能夠完全信任我們,然後穩定的、持續的跟著我們往某個目標走。
既然詐騙集團的慣用招數有效,那麼為什麼不試著學習這個「在互動經驗中創造舒服感覺」的精髓,藉此牢牢抓住父母的心,讓他們能夠心甘情願接受我們的教養,甚至甘之若飴、至死不渝呢?
有品質的陪伴優於長時間的陪伴
唯有「陪伴」,才有機會創造舒服的互動經驗。舒服的互動經驗多了,逆耳的忠言也就會變得比較容易入耳。
可是,陪伴是件「說」比「做」容易許多的事情。每個人都知道要花時間陪伴,但真的要做到從頭到尾都好好陪伴、能從頭到尾都彼此感覺舒服,是需要技巧的。
在服務家庭照顧者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看到一個現象,就是站在第一線,負責全程照顧的子女,壓力都特別大,也特別容易遭到長輩各式各樣的不滿與埋怨;反而是那些遠在天邊,久久才回家噓寒問暖的子女,卻相當容易得到長輩的認同與讚揚。
同樣一句話,無論陪伴的子女如何苦口婆心勸告,長輩就是充耳不聞,但當這句話是從久未見面的子女口中冒出,馬上就會變成一句應該要銘記在心的金玉良言。
那些偶爾探望一次的子女,其實並未多做什麼特別的事,通常就只是買些長輩需要或想要的東西過來,然後陪長輩吃飯、聊天,頂多再帶長輩到外面走走看看。幾個小時後,再依依不捨的跟長輩告別,說會再找時間過來看他。
這些全都是陪伴在父母身邊的子女的例行公事罷了,但不一樣的是,長輩和偶爾才來探望的子女心底都非常清楚,彼此相處的時間有限,再怎樣不開心,幾個小時就會分開,然後就各過各的了,所以要忍耐那些自己不太喜歡的言語或行為,是相對容易的。因此,不管對方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自己都還是可以維持耐心,保持笑顏。
加上分開之後,雙方都會有充分的時間去消化情緒和補充能量,等到下次見面,又是一個嶄新的狀態。可是每天陪伴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就算再怎麼理性,兩個人相處或多或少還是會有不契合的時候,而且天天綁在一起,雙方也沒有足夠時間與空間來重整自己,情緒的累積和堆疊到最後就會變成壓力。有了壓力之後,接下來看待彼此的眼光,就沒有辦法像原本那樣的客觀和有彈性。
因此,除非父母是必須有人隨侍在側的狀態,那就另當別論,否則若父母健康狀況還行,大部分的獨立生活能力都還在,那麼建議你可以好好思考如何安排陪伴的時間和方式。
要記得,時間長短並沒那麼重要,陪伴時的心情與狀態才是重點。
能力範圍內盡量外包
陪伴父母時要有好的狀態,最好的做法就是:可以外包的事情盡量外包,別讓自己太過勞累。
COVID-19三級警戒的那段時間,全國各級學校和公私立幼兒園都停止到校上課,讓所有家長陷入一陣混亂。我因為工作自由度較高,所以擔負起陪伴四歲小外甥的任務。那時我停掉大部分工作,只留下幾個取消不了的課程和會議,因此白天總是能夠神清氣爽的迎接小孩到來,從早上八點就開始陪著精力充沛的小男生追趕跑跳碰。晚上等他媽把他領回家後,我還有精神逛逛網路、看看小說。
陪伴小小孩真的是場硬戰,所以我非常注意自己的作息,每天都早早上床睡覺,只有一次不小心太過沉迷小說情節,看到三更半夜才入睡。隔天醒來,我就知道那天很不妙。果然,平日小外甥玩瘋了,開始橫衝直撞、調皮搗蛋時,我都能平心靜氣把他抱進懷裡,哄著他一起坐下來冷靜,然後再放他去玩,但那天我非常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耐煩,就算不斷閉眼深呼吸,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智,口氣還是比平時嚴厲許多。所以當天小外甥一回家,我就馬上躺回床上補眠,好讓自己隔天恢復應有的狀態。
我能有正常作息、穩定的心情,關鍵在於我從頭到尾只要負責陪伴小孩就好,其他事情都會有名叫阿公、阿嬤的小精靈出面處理。吃飯時間到了,餐桌就會自動冒出熱騰騰的飯菜;飯後午休起來,就會發現碗筷已經洗好並且跑進碗籃裡了。小孩回家後,也自然會有小精靈出來整理混亂的戰場,讓我可以直接拍拍屁股回房間打混。
過去我都會告訴照顧子女的父母或照顧父母的子女,家裡不需要太乾淨,把時間精力拿來陪伴子女或父母比較實在,但得到的回應常是家事還是得要有人做,就算再怎麼不在意整潔,還是得兩邊兼顧。有了這次全職照顧的經驗之後,我開始意識到,只有改變習慣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資源加入。所以,有子女來諮詢照顧父母的問題時,我會稍微了解一下對方的家庭經濟條件,如果感覺還行,就會提出「外包」的建議。
劉經理是第一個被我說動的個案。她期待自己每天晚上能陪爸爸到公園走走,幫爸爸養成運動的習慣,但她又要處理公務、又要盯小孩功課、又要整理家裡環境,撐不到一個月,她就感覺壓力超出負荷,甚至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最後,她決定花錢請清潔阿姨一星期來打掃兩次。
劉經理還有房貸要繳,沒辦法每天請人打掃,不過三天整理一次,就已經可以讓環境免於髒亂不堪了。而且,她每天還因此多出一、二個小時,可以好好教導孩子、陪伴爸爸。劉經理覺得這樣還滿划算的。
【書摘1】
我是怎麼看待老人跟老年生活?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對台南生活中的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從沒想過那是台南特有的狀況。直到上大學,接觸其他縣市的同學,才發現原來不是每個人的早餐都吃鍋燒意麵、菜粽、虱目魚粥,而鱔魚意麵、鵝肉、羊肉湯在其他人眼中,也不能算是點心、宵夜。同樣是台南人的小麗也說,來自台北的室友曾好奇的盯著她手上那碗熱騰騰的湯麵,問:「湯麵不是正餐在吃的嗎?」這問題讓我們非常疑惑,早餐不也是正餐嗎?所以早餐吃湯麵,很合理呀!又有一次,我請中部的同學吃台南人引以為傲的蝦仁肉圓。後來,...
作者序
讓我們一起學習經營與家人的緣分
我對老人最早的印象來自奶奶和外公。可能是因為老人寵孫子吧,我小時候總認為他們是這世上最好的人。就算之後慢慢懂事,知道事實絕非如此,我也不想打破這份美好的想像。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從年紀很小時就想做跟老人有關的工作。很奇妙的是,大學畢業後,我找什麼工作都不順利,有的是面試時就覺得很勉強,有的是試做時覺得很難受,最後讓我待下來的,居然是個從沒想過的醫院研究助理工作,原因很清楚:這份工作跟老人有關。後來我換了幾間醫院,都還是留在這個領域。
我的歷任老闆都是非常有名的失智症專家,所以我每天上班就是面對一群失智老人和他們的兒女。在那個二十多歲、生命經驗還相當貧乏的年紀,我能做的其實只是依樣畫葫蘆,用醫療人員的角度來告訴那些長我許多的家屬們,該如何與失智父母互動。現在想起來有點慚愧,我當時怎麼會覺得自己有資格做這件事。
後來,我做碩士論文研究,鎖定的是才剛開始出現失智徵兆,但還能夠自理生活的高齡者;做博士論文研究,關注的是大腦功能還不算差,而且還能如常生活的亞健康老年族群。不過,就在博士論文寫到尾聲時,我突然興起一陣惆悵,自責為何沒有早點,發現應該更往前推,從健康老人開始做起,這樣才真的能夠把人生可以獨立自主的狀態維持到最久,把自己和家人都辛苦的照顧歷程縮到最短。那一刻我超不想把博士論文交出去,但我知道絕對不可能這麼做,指導教授一定會一腳把我踹出校門。
幸好,畢業沒多久,我就遇到這個彌補遺憾的寫作機會,讓我可以把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自家長輩過得更好的想法講出來。只是寫書對我而言真的是個大挑戰,畢竟我是個連講話都會國語、台語、英語文法混在一起亂用的人,更別說要用文字把故事和想法交代清楚了。再加上這兩年工作莫名暴增,忙到我都開始想像起我的墓誌銘上會出現「人為財亡」的字眼,所以在這段寫書的過程中,我不只一次因為擔心做不好而產生逃避的念頭。雖然每次這個念頭都會被不甘願的想法壓過,但心情的搖擺不定確實是存在的。多虧總編輯沒有放棄,除了包容我的拖延,還給我非常大的鼓勵。我必須說,真的是因為她,我才能夠一直維持「我應該做得來」的信心,慢慢的把這本書完成。
至於為什麼這麼想把這本書寫出來,我認真想了好久,才終於把想法與心情整理清楚。工作這二十多年來,我陪伴過許多病人與家屬,每一次的陪伴,都讓我深刻體會到何謂「家人的重量」。這份重量真的很難說放就放,因為它就是存在,它就是會在疾病和意外找上門的時候,狠狠敲著我們的腦袋,告訴我們要出來面對。
每每看著病人和家屬的汗水與淚水,我心裡都覺得好酸,尤其是有機會聆聽他們訴說對彼此的虧欠與遺憾時,我總會心想:如果能在一切都還安好時,彼此顧惜、互相珍重,那麼我們會不會就可以在不幸降臨時,好好安慰自己,我們已經給彼此一段很美好的記憶了,接下來不管事情如何發展,我們都可以不用再有缺憾。但是,用說的輕鬆,要做到卻很困難。特別是歲月靜好的時候,我們總是容易因為愛而焦急、而要求,甚至不小心讓家人感覺被強迫。
我還記得有天,我跟朋友互相抱怨自己的父母不按時吃藥、不正常作息時,我做了個結尾:「他們都沒有在聽我們的話。」結果朋友頓了一下後回答:「不過我們也沒有在聽他們的話。」這句話好有道理。家人嘛!不就是這樣:我好愛你,但我真的不喜歡你這樣,可是我又不想一直因為這件事而讓氣氛變得很差,所以我心中充滿無奈與埋怨。
照道理講,不喜歡的是我,那麼就應該由我來想辦法改變這個狀況,或者是改變自己的想法。想通之後,我再接到因為愛而與家人產生衝突的個案,都會忍不住想告訴他們:「能成為家人是多麼難得的緣分啊!我們這輩子只會有一段這樣的緣分,所以我們一起學習怎麼好好經營吧!」因為,我真的很捨不得,有的人明明心裡有滿滿的愛,卻把自己和珍愛的家人弄得傷痕累累。我覺得,人生可以有更好的過法。希望這本書能幫得上一點忙。
讓我們一起學習經營與家人的緣分
我對老人最早的印象來自奶奶和外公。可能是因為老人寵孫子吧,我小時候總認為他們是這世上最好的人。就算之後慢慢懂事,知道事實絕非如此,我也不想打破這份美好的想像。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從年紀很小時就想做跟老人有關的工作。很奇妙的是,大學畢業後,我找什麼工作都不順利,有的是面試時就覺得很勉強,有的是試做時覺得很難受,最後讓我待下來的,居然是個從沒想過的醫院研究助理工作,原因很清楚:這份工作跟老人有關。後來我換了幾間醫院,都還是留在這個領域。
我的歷任老闆都是非常有名的失智症...
目錄
序一 用正確的方式幫助自己與在乎的人 郭乃文
序二 融合理論與實務,提供向上教養的法寶 吳玉欣
序三 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做出改變 詹雅雯
序四 「難以撼動」的父母,其實是一段生命歷程的演變 胡展誥
序五 家人之間,愛與礙一念間 海苔熊
序六 相纏的兩代可以有更好的溝通與相處品質 彭菊仙
自序 讓我們一起學習經營與家人的緣分
前言
第一部 向上教養前,先檢視自己
01 我對父母的生命經驗懂多少?
02 我有敬重父母的人生價值觀嗎?
03 我清楚「老」是什麼感覺嗎?
04 我是怎麼看待老人跟老年生活?
05 我是在照顧父母還是在照顧自己?
06 我現在是可以照顧人的穩定狀態嗎?
第二部 看懂父母表面行為的內在意涵
07 凡事都要插手的父母
08 拒絕子女獨立的父母
09 覺得我最厲害的父母
10 愛比較的父母
11 不願前進的父母
12 自討苦吃的父母
第三部 大腦科學的向上教養法
13 調整為正確的教養心態
14 想清楚我的向上教養目標是什麼
15 刻意創造與父母相處時的正向氛圍
16 將改變的種子扎實的埋進父母大腦裡
17 善用父母腦中的好記憶和好方法
18 促使改變成真,而且持續發生
結語
序一 用正確的方式幫助自己與在乎的人 郭乃文
序二 融合理論與實務,提供向上教養的法寶 吳玉欣
序三 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做出改變 詹雅雯
序四 「難以撼動」的父母,其實是一段生命歷程的演變 胡展誥
序五 家人之間,愛與礙一念間 海苔熊
序六 相纏的兩代可以有更好的溝通與相處品質 彭菊仙
自序 讓我們一起學習經營與家人的緣分
前言
第一部 向上教養前,先檢視自己
01 我對父母的生命經驗懂多少?
02 我有敬重父母的人生價值觀嗎?
03 我清楚「老」是什麼感覺嗎?
04 我是怎麼看待老人跟老年生活?
05 我是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