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覺悟之路的地圖
能夠修成三十七道品,就能得解脫而證涅槃佛陀鼓勵我們依此修習,以建立清淨的梵行,
並久遠流傳,讓大眾得到安樂與幸福。
那些努力不懈地追求正法與戒律的人,
將超越生死流轉,止息一切痛苦。
這是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皆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
原則上,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的立場來看,它則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聖嚴法師在本書中嘗試將此次第法門,做為頓悟法門的基礎,以及修行的著手處,希望能利益更多不同根器的學佛者。
「古來傳統的禪師們是很少講三十七道品的,因為這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我則試著把次第法門當成頓悟法門的基礎,能頓則頓,不能當機開悟的人,就從三十七道品來著手修行練習,之後再用頓悟的禪法,與三十七道品接軌,那就很容易得力了。」 ——聖嚴法師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章節試閱
修四念處的究竟目標──智慧
四念處是幫助我們修定以產生智慧的修行方法。透過禪定與智慧,我們能了知一切事物的真實相,並能體證自性本空,因此禪定與智慧可說是通往開悟的解脫之道。雖然修習四念處不是為了禪定,但當有了禪定,四念處真正的目標──智慧,就會隨之而來。
身念處
我們所有的問題皆來自於身、心、環境之間的互動與衝突,其中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它能感受身體並體驗環境。身、心、環境三者和合,形成了我們對自我的意識,因此會認為這是「我的身體」、「我的環境」。是誰有這些想法呢?是「我」,也就是自我的意識。你大可認為你的身體是「你」,但如果我問你:你的身體是不是環境?你大概會說不是。以一般人的認知來說,身體是「你」,而環境不是「你」。所以,當身體與環境產生對立時,受苦的是誰?是「你」,有這樣的感受是很正常的。
有些人可能不覺得自己和身體有什麼衝突,但每個人都曾有身心不調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身體是你自己嗎?如果你的身體是你自己,而你的身、心竟然處於矛盾,那不是很奇怪嗎?從這一點即可推知,你的身體可能不是你自己。或許你會想:「當然,身、心有時難免會衝突,但我的心的確是我自己。」但是,你的心真的就是你自己嗎?難道你從來沒有前念與後念衝突的經驗?還有,你今天和昨天的想法、你的理性和感性之間,難道都沒有衝突過嗎?只有愚蠢的人才會說自己的念頭從來沒有矛盾過。
自我意識可大可小,當自我膨脹到很大時,不僅會認為身體是我,甚至也會把環境當作是我,結果迷惑混淆了,而想要控制我們的身體和環境。隨時隨地拖著身體,已經是個負擔了,更何況還要背負著環境,這負擔不是更大嗎?
我有一個弟子曾向我抱怨說:「師父!我的身分低微,沒有人要聽我說話,每當我需要幫忙時,他們也都不理我,我實在很苦惱。」
我就告訴他:「你的身分雖然低微,但自我卻膨脹得相當大,大到想要把環境納入自我,甚至想控制它。你真愚蠢,不了解自己的局限。」
因為我們把身體當作我,然後身體又和環境互動,所以很容易就會把環境當作是自我的一部分,於是就產生了煩惱。佛經裡曾提到,在所有引生煩惱的執著中,最難放下的便是對身體的執著。我們的內心產生煩惱,接著又將環境中發生的事,衍生出更多的煩惱。這也就是為什麼四念處第一個要觀的就是身體。
我們愛惜身體,期望身體是快樂的泉源,感官是歡娛的入口,雖然身體給予我們快樂與歡娛,也帶給我們問題,身體並不像我們認為的,總是那麼地珍貴或可愛。事實上,身體是不淨的,這不是指流汗或體臭之類的問題,而是說身體會給心帶來困擾。舉一些明顯的例子,像身體不適,或是疲憊、生病、飢餓的時候,都會引起痛苦。
最主要的是,身體會引起內心的煩惱,當身體與環境衝突,或是與這個世界有不平衡的現象時,內心就會產生煩惱。如果身體是清淨的,應該只會帶給我們喜悅和智慧,不過事實卻並非如此,可見我們的身體是不淨的。但是讓身體不清淨的,究竟還是我們的自我意識。因此,與其將身體視為歡娛的來源,倒不如用它來修行、廣結善緣,那麼這個身體就會變成智慧與功德之源,也就清淨了。
當我們投生入胎,我們的生理就處於不淨的狀態中。前幾天我去驗血,醫生提到我的血液中含有毒素時就說:「每個人的血液裡都含有毒素,沒有一個人的血液是完全沒有毒素、汙垢,不含廢棄物和元素的。」這位醫生雖然並不是佛教徒,但經過仔細地思考後,我完全同意他的說法,我們的色身的確是被各種不淨的物質所汙染。當身體的基本組合成分不淨時,就像血液,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我們,讓我們受到病老之苦。
因為我們無法接受苦的事實,無法面對苦的真相,心也受到汙染了。相反地,如果我們能觀照,了知到覺受往往會為我們帶來苦惱,那當我們享樂時就不會那麼興奮,遇到困難時也不會那麼沮喪了。這是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認知,理解到「受」是苦,「生」也是苦,所以遭遇困難時不會起煩惱,而這就是智慧。如果我們能「觀受是苦」,就能得到智慧,從煩惱中解脫。
因此,重要的是要保持對身體和覺受的觀照,但要注意,觀照與執著是不同的。舉例來說,在禪期中,我們可以去接受、享受身體的舒適和輕安的覺受,卻不去執著它,或是希望能繼續享有這些覺受。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感受到的,又不會因此產生擔憂和煩惱。儘管我們知道身體是不清淨的,但還是要留意它;餓的時候吃、該洗澡的時候洗澡,而當生病的時候,就要服藥。我們需要好好照顧身體,這樣才能用它來修行。(摘錄)
修四念處的究竟目標──智慧
四念處是幫助我們修定以產生智慧的修行方法。透過禪定與智慧,我們能了知一切事物的真實相,並能體證自性本空,因此禪定與智慧可說是通往開悟的解脫之道。雖然修習四念處不是為了禪定,但當有了禪定,四念處真正的目標──智慧,就會隨之而來。
身念處
我們所有的問題皆來自於身、心、環境之間的互動與衝突,其中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它能感受身體並體驗環境。身、心、環境三者和合,形成了我們對自我的意識,因此會認為這是「我的身體」、「我的環境」。是誰有這些想法呢?是「我」,也就是自我的...
作者序
編者序
三十七道品,是通往覺悟之路的地圖,是七個基礎的佛法修行階段。在法鼓文化的各類出版品中,雖不乏聖嚴法師對各階段的討論與開示,卻尚無一部完整涵括所有七個階段的著作。法鼓文化推出本書的目的,即是希望整合法師對於「三十七道品」的開示內容,讓讀者能一次獲得完整的相關法教。
本書除了〈四念處講記〉之外,其他內容分別出自「隨身經典」系列的《四正勤講記》、《四如意足講記》、《五根五力講記》、《七覺支講記》、《八正道講記》等五本小書,予以重新整併而來。〈四念處講記〉則是第一次以中文呈現,內容翻譯自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s)於二○一○年出版的聖嚴法師英文著作《菩提之道—三十七道品》(Things Pertaining to Bodhi: The Thirty-seven Aids to Enlightenment)中的「四念處」篇章。該英文版與本中文版取材自同一來源,整理自法師於一九九九至二○○三年間在美國東初禪寺開示的中、英文記錄稿。本書的中文字皆經過重新校對,經典出處的標示方式亦經過重新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特別將英文版中的〈編者序〉一文收錄於書後。此篇序文除了詳細說明三十七道品的源由、出處以及在覺悟中的角色之外,也特別探討修禪者與三十七道品的關係。經常指導大眾禪修的聖嚴法師,在本書中以獨特的觀點,解釋了三十七道品的次第漸修法門與禪宗頓悟法門的調和問題。法師表示,禪雖講頓悟,亦涵蓋漸修,此三十七道品可做為頓悟法門的基礎,甚至利益不能頓悟見性之修行者。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但終歸一解脫味。無論是解經或指導禪修,聖嚴法師總能顧慮現代人忙碌的生活方式,以最切合時代的語言和實例,從無邊的經藏大海中,瓢取那最純粹的解脫味與讀者分享。然而修行亦如飲水,冷暖自知,期盼讀者能親自品嘗、用心體會,領略那妙不可言的法味。(法鼓文化編輯部)
編者序
三十七道品,是通往覺悟之路的地圖,是七個基礎的佛法修行階段。在法鼓文化的各類出版品中,雖不乏聖嚴法師對各階段的討論與開示,卻尚無一部完整涵括所有七個階段的著作。法鼓文化推出本書的目的,即是希望整合法師對於「三十七道品」的開示內容,讓讀者能一次獲得完整的相關法教。
本書除了〈四念處講記〉之外,其他內容分別出自「隨身經典」系列的《四正勤講記》、《四如意足講記》、《五根五力講記》、《七覺支講記》、《八正道講記》等五本小書,予以重新整併而來。〈四念處講記〉則是第一次以中文呈現,內容翻譯自香巴拉...
目錄
編者序
壹、四念處講記
修四念處的究竟目標——智慧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大乘觀空的方法
貳、四正勤講記
前言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的內容之一
一、小乘的四念處觀
二、大乘的四念處觀
四正勤的異名
善法與惡法
一、十善法與十不善法
二、心的善與不善
三、以善止惡即是修行
四正勤的內容
一、五蓋
二、五種善根
修行四正勤在大小乘的重要性
精進的種類
佛教基本三經皆重視精進行
一、《八大人覺經》
二、《四十二章經》
三、《佛遺教經》
結論
參、四如意足講記
四如意足是四種定境
修證次第中的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的內容
一、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四如意足即是四種三摩地
一、欲三摩地
二、勤三摩地
三、心三摩地
四、觀三摩地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四如意足為何稱為四神足
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肆、五根五力講記
前言
何謂五根及五力?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五根?
一、信根增長
二、精進根增長
三、念根增長
四、定根增長
五、慧根增長
五力的功用
五根五力的經證及論證
一、《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六四七經
二、《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第四十六第八經
三、《俱舍論頌疏論本》卷二十五
四、《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
五、《大智度論》卷十九
問答
伍、七覺支講記
三十七道品第六科
何謂七覺支?
一、七覺支的名稱
二、七個項目
七覺支的意義
一、念覺支
二、擇法覺支
三、精進覺支
四、喜覺支
五、除覺支
六、定覺支
七、捨覺支
《阿含經》中的七覺支修持及其功用
一、先行修持
二、七覺支的修習
三、修持七覺支的功德
大乘經論中的七覺支
一、《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二、龍樹《大智度論》卷十九
三、天台智顗的《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陸、八正道講記
何謂八正道?
八正道的地位
八正道是捨苦樂二邊的中道行
八正道的定義
八正道的內容
一、正見
二、正志
三、正語
四、正業
五、正命
六、正方便
七、正念
八、正定
八正道與三增上學
八正道與四聖諦
八正道與十二因緣
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附錄
英文版《菩提之道——三十七道品》編者序
編者序
壹、四念處講記
修四念處的究竟目標——智慧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大乘觀空的方法
貳、四正勤講記
前言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的內容之一
一、小乘的四念處觀
二、大乘的四念處觀
四正勤的異名
善法與惡法
一、十善法與十不善法
二、心的善與不善
三、以善止惡即是修行
四正勤的內容
一、五蓋
二、五種善根
修行四正勤在大小乘的重要性
精進的種類
佛教基本三經皆重視精進行
一、《八大人覺經》
二、《四十二章經》
三、《佛遺教經》
結論
參、四如意足講記
四如意足是四種定境
修證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