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交了報告,同事們也說看到了,怎麼還在我抽屜?這是「曼德拉效應」。
◎鬱金香狂熱的故事,驗證了「樂隊花車的從眾效應」,你得避開最紅的投資工具。
◎星座、占卜、流年,大師說的很模糊,你卻說好準?這是「巴納姆效應」。
◎礦泉水一瓶75元,咖啡一杯85元,你買哪個?「錨定效應」早幫你決定。
2010年,一位名叫菲安娜的部落客,在網路上宣稱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已於1980年去世。實際上,他沒死,只是在獄中。
等到2013年他真的過世,世人的第一反應竟是:「啥?我以為他早就死了!」
後來,人們就將這種集體記憶錯誤的現象,稱為「曼德拉效應」。
一群不相干的人同時記錯一件事,可能嗎?
這種「虛假記憶」會對職場或生活造成何種影響?
本書作者玄慧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她說,「虛假記憶」是一種自我認知與事實不符的心理學現象,
這種記憶的錯誤,輕則導致誤會(一個人說有,一些人信誓旦旦說沒有),
重則會毀掉某個人的一生(證人指證錯誤,無辜者背鍋入罪)。
本書從「曼德拉效應」談起,剖析許多影響生活與職場表現的心理盲點,
將一條條看似艱深難懂的心理效應與原理以故事呈現,
那些迷惑你的理智、操弄你行為的心理機制,怎麼擺脫?
◎習得性無助:預設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一個人不斷受挫,又找不到解決辦法時,
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我是魯蛇,做啥都不會成。
這種心態持續下去就會變成憂鬱症。
好在,這種習得性無助心態也能反轉,
來自貧民窟,還有口吃的金氏世界紀錄最成功推銷員,喬.吉拉德就辦到了。
◎路西法效應:好人可能瞬間變壞
心理學家金巴多策劃過一場「史丹佛監獄實驗」。
安排24名身心健全的男性,一半演囚犯,一半演獄警,
沒想到,實驗結果是,假獄警真的虐囚,假囚犯也乖乖受虐,
可見只要環境改變,就算是上帝寵愛的天使路西法,也可能變成惡魔撒旦。
當你抱怨,曾與自己交情甚好的同事,升職之後「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別對人性失望,因為這是人性的正常反應。
◎毛毛蟲效應:跟著前人走最安全
昆蟲學家法布爾曾做過一個實驗:把毛毛蟲頭尾相接,圍繞在花盆邊緣,
周邊還撒了牠們最愛吃的松針,結果沒有一隻敢脫隊去覓食,最終全餓死。
生活中,你也是一隻越來越聽話的毛毛蟲嗎?這種安全可能最不安全。
你越在意的事情越容易搞砸?這就是「瓦倫達效應」。
事情成了就說自己很棒,失敗了就怪環境?這是「自利性偏誤」,
人沒成長是有道理的。
哪些心理現象會迷惑你的理智、操弄你的行為?
怎麼擺脫?書裡有解。
作者簡介:
玄慧雯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從小熱愛讀書,喜歡研究,本科學習期間完成教育心理學學習,工作期間完成了三級心理諮詢師的相關培訓與學習,美國留學期間,完成了社會心理學專業的學習。
參與翻譯《我沒瘋,我只是不是你》、《卡爾威特的教育》等心理學書籍。
章節試閱
記憶不可靠,甚至可能被創造
「曼德拉效應」提出於2010年,提出者是一個名叫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的美國部落客。所謂部落客,是指伴隨網路興起,與網路相伴相生的一個群體。他們不同於整天上網的人,而是網路的堅守者。他們在網路興起時就堅守在這裡,用自己的文字,書寫生活的點滴,彼此交流,互相問候,堅持著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們的這些文字是利用網頁撰寫的札記,即我們所說的部落格(Blog)。
身為一位部落客,菲安娜持續在網路上書寫著自己的所思所想。2010年,她在部落格上聲稱,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在監獄中去世。可是事實上,被尊稱為「南非國父」的曼德拉,當時還健在,直到3年後(2013年)才在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的居所去世。
然而,她的這一明顯與事實不符的消息,卻獲得了很多人的附和。甚至還有人具體描述了電視中播出的曼德拉葬禮的細節,以及葬禮上他妻子悲戚的表情。
後來,人們就將這種集體性的「對事情持有錯誤的記憶」的現象,稱為「曼德拉效應」。
誰竄改了我們的記憶
事實上,不只菲安娜,生活中許多人,甚至包括正在閱讀此文的我們,都曾出現過這種虛假記憶(false memory),經常將虛假記憶當作事實,甚至因此引發煩惱。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多的人存在虛假記憶呢?關於這一問題,歷來眾說紛紜。
其中一種觀點認為,人類之所以出現虛假記憶,與人類記憶的缺陷有關。由大腦中儲存記憶的神經網絡構成的記憶,在人類的大腦中,會經歷「訊息輸入— 訊息鞏固—訊息重複」的過程。個體接受外來訊息,輸入大腦,完成記憶的第一步,但這時並未形成記憶。倘若一定要說是記憶的話,也只是短期記憶,只是一種記憶痕跡。
當輸入的訊息從臨時儲存區(如海馬迴)轉移到前額葉皮質,永久的儲存下來時,訊息進入記憶鞏固期,此時才能稱之為記憶。在這一過程中,海馬迴將經歷的事件形成情景記憶,或自傳性記憶,用記憶碎片的方式將它們記錄下來。
隨後,當受到某一刺激或出於某一目的,回憶經歷的這些事件(即訊息輸出) 時,海馬迴就會進行場景構建,即海馬迴中的神經網絡,將這些記憶碎片放在一個空間裡重新組合。這一場景建構的過程,是在圖式(按:schema,指有組織、可重複的行為模式或心理結構,是一種認知結構的單元)的指導下進行的。當相似的記憶儲存在緊鄰的位置,個體的經歷不同,認知和邏輯也不同,於是海馬迴會按照自己的邏輯和當下的信念,對內容進行重組,結果記憶的內容就會發生變化,甚至有時會出現沒有發生過的事件的記憶,也就是個體的記憶內容發生錯誤,結果在訊息輸出時,形成了虛假記憶。
一種觀點則認為,人類虛假記憶的出現,與其過往經歷相關。個體在經歷過的事件中獲得的認知因素,會影響著虛假記憶的形成。
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伊莉莎白.羅芙托斯(Elizabeth Loftus)教授,針對記憶的虛假性進行了一項簡單的實驗。她提前請受試者的家人提供受試者童年時期經歷的真實事件,然後將其與捏造的虛假事件——在購物中心迷路——的記憶混合在一起,編成三項關於童年時期記憶的小冊子。隨後,主試(按:實驗者,即主持實驗的人)人員在沒做任何誘導的前提下,請受試者閱讀小冊子,並具體記錄下自己記得的內容,無須記錄不記得的內容。
實驗結果顯示,25%的受試者寫出了自己在購物中心迷路的經歷,且描述得相當詳細,甚至還描述了情緒上的變化以及個人的心理感受。比如「想到再也見不到家人,我實在嚇壞了。」、「我左顧右盼,心想事情不對。一位穿著藍衣服、頭髮花白、頭頂禿了、戴著眼鏡的老爺爺向我走來……。」諸如此類的細節描述和情緒變化。
這一切很容易讓人確信這是實際發生的事,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只是受試者在閱讀小冊子中的假事件後,再自己編造出來的記憶,即虛假記憶。研究團隊還發現,在受試者閱讀小冊子前,這些記憶一次也不曾出現。
隨後,她又在其他研究中,圍繞記憶的虛假性進行了研究。研究團隊以童年時曾去過迪士尼樂園的學生為受試者,請他們看廣告圖片。圖片上是迪士尼樂園的兔巴哥(Bugs Bunny)拉著一個小孩的手。隨後,主試請看過照片的受試者描述,童年時期在迪士尼樂園內遇見兔巴哥的畫面。
實驗結果顯示,62%的受試者記得自己和兔巴哥握手的畫面,45%的受試者記得自己和兔巴哥擁抱的畫面,甚至有些受試者還清晰的描述自己如何摸兔巴哥的耳朵或尾巴,有的還清楚的描述出自己給兔巴哥胡蘿蔔的場景。然而事實是,兔巴哥不是迪士尼樂園的人偶形象,這些受試者根本不可能在那裡遇到它。很明顯,受試者的記憶是虛假的。
羅芙托斯教授依據實驗指出,記憶的輸出過程,並非被動的複製原來儲存的訊息,而是在此過程中進行了主動的重組。因此,人類的記憶是不可靠的,存在「造假」現象。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造假」現象呢?這和個體的特性,以及周圍存在的暗示因素有關。研究顯示,那些易受暗示的個體,極易出現虛假記憶。這也是羅芙托斯教授經研究發現的。
從1975年開始,羅芙托斯教授用3年的時間,進行了關於誘導性提問對個體出現虛假記憶的影響。在實驗中, 主試向三組受試者出示汽車交通事故的畫面,然後分別用三種問句對三組受試者進行提問:
A組提問:您剛才看到兩臺汽車開著開著,然後「碰」的一聲猛烈相撞的影片吧?依你看汽車駕駛的速度估計有多快?
回答:90公里/小時
B組提問:您剛才看到兩臺汽車開著開著,然後「碰」的一聲撞到的影片吧?依你看汽車駕駛的速度估計有多快?
回答:65公里/小時
C組提問:您剛才看到兩臺汽車開著開著,然後輕輕擦撞到的影片吧?依你看汽車駕駛的速度估計有多快?
回答:50公里/小時
從上面可以看出,儘管受試者觀看同樣的影像,但因為提問方式存在著差別,獲得的答案也不同。
這一實驗和前文提到的兔巴哥實驗告訴我們,人類是極易產生虛假記憶的。即便處於相同的情況下,由於個體的圖式不同、認知因素以及周圍的環境、誘導因素的不同,導致記憶重組的時候出現錯誤。而這種錯誤並不為個體承認,甚至個體對自己存在的錯誤深信不疑。
需要注意的是,當個體處於強大的心理壓力中時,倘若外界給予其暗示或誘導,個體更容易在重組自己的記憶內容時,出現虛假記憶。而這又涉及個體的人格特質等,在此不做更為詳細的闡述。
真相只有一個,記憶卻非如此
記憶是對過去經歷的事件的儲存和提取。虛假記憶作為記憶的一種,儘管體現了它具有虛假性的特點,但同樣具備了記憶作為「儲藏室」的功能。
當虛假記憶出現在自己或他人身上時,既不能將其歸結為簡單的猜測或遺忘,也不能一廂情願的認為是自己或他人在人為的杜撰,而是要科學分析、正確對待,如此才能避免虛假記憶引發的負面影響。
虛假記憶輕則導致誤會的產生,重則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因此從事證人記憶研究多年的心理學教授加里.威爾斯(Gary Wells)提醒人們,證人、證言並非在任何時候都是可靠的。
比如當真凶並不在被辨認的隊列中時,證人往往會因為暗示的影響,基於虛假記憶,而從中選出長得最像真凶的那一個。羅納德.卡頓(Ronald Cotton)就是虛假記憶的受害者。
被記憶竄改的人生
1984年7月,22歲的羅納德.卡頓突然成了強姦犯,戴著手銬和腳鐐,被送入北卡羅來納州(State of North Carolina)的中央監獄。對羅納德來說,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噩夢。而噩夢的開始,源自於22歲的女學生珍妮佛.湯姆森(Jennifer Thompson)的指控。
珍妮佛於7月28日晚被闖入家中的陌生男子強姦。在驚慌和恐懼之中,珍妮佛努力記住了對方的臉部細節,並在成功逃脫後,向警方報案。警方依據珍妮佛的描述,繪製了一幅罪犯的畫像。隨後,員警找到一些與畫像相像的犯罪嫌疑人,並將他們的照片送到了珍妮佛的面前,供她辨認。而羅納德的照片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案發時,他恰好在附近的一家餐館工作,加上他少年時期曾有性侵害之犯罪紀錄。
案發3天後,珍妮佛在警察局努力回憶著記憶中罪犯的臉部特徵,努力辨認著擺在面前的六張照片。她仔細的研究每一張照片,並與自己印象中的罪犯的臉部細節一一比對。5分鐘之後,她將手伸向羅納德的照片,並指認羅納德就是強姦犯。
與此同時,羅納德也因為在接受員警盤問時,在回答有關事發當天的一些問題時,記錯了一些情況,進而被認定在撒謊,被警方拘留,並接受真人辨認。站在一排犯罪嫌疑人中間,羅納德一掃此前的「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的自信,不但害怕,而且緊張,全身發抖。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個倒楣鬼。然而,在偵訊過程中,他隨著「向前走、講話、走回去」的指令,一一做出相應的動作後,再次被珍妮佛指認為罪犯。
此後,在長達一週的審判中,羅納德努力向陪審團證明自己無罪。碰巧的是,除了人證,還出現了物證。那就是羅納德在案發當天穿的衣服,和珍妮佛描述的一樣,而他的鞋子上沾著的一小塊泡沫,也和珍妮佛公寓地板上的一小塊泡沫看上去相當相似。最終經過40分鐘的討論,陪審團一致裁定羅納德有罪。
羅納德辯無可辯,無可選擇的被送到監獄服刑。在漫長的服刑開始時,他處於極度絕望中,但他不甘心就這樣度過一生,不斷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不斷尋找機會證明自己無罪。在最初的7年中,雖然不斷失望,但他仍持續寫信給律師,希望能夠翻案。
機緣巧合,這天監獄來了一名新犯人博比.普爾(Bobby Poole)。普爾和羅納德長得特別像,甚至因為長得相像,兩人多次被他人弄混。這讓羅納德開始懷疑普爾才是真正的罪犯,因為普爾是以強姦罪名被判入獄的。
隨後,羅納德從獄友處獲知,普爾自己承認強姦了珍妮佛。羅納德的內心再次燃起希望之光,他要求重審他的案件。然而,當他和普爾一起接受珍妮佛的指認時,珍妮佛竟然再一次指認羅納德是罪犯,甚至為他試圖翻供而憤怒不已。就這樣,羅納德不但沒能翻案,刑期還因此被改為兩個無期徒刑。
1995年,已經快40歲的羅納德仍不斷關注類似的案件,同時也獲知科技的發達,使DNA鑑定成為發現並確認罪犯的手段。他的內心再一次燃起希望,寫信給自己的律師——法學教授里奇.羅森,請求他為自己申請做DNA檢測。羅森並不看好他的想法,認為他的做法是徒勞的。不過,羅納德卻充滿信心。結果,DNA檢測證明,羅納德是無辜的,真正的罪犯是普爾。
既然羅納德是無辜的,為什麼珍妮佛幾度指認他是罪犯?罪魁禍首就是虛假記憶。受害者珍妮佛在極度恐懼中,記住了罪犯的一些面部細節,這些細節以零碎訊息的方式,進入她的頭腦儲存起來。當她面對六張照片時,她自然而然的會從頭腦中調取相關的訊息,並依據這些訊息,對指定的罪犯進行辨認。
在辨認過程中,她借助於情景建構,加上特定情境下的暗示,錯誤的指認了羅納德。在第一次真人辨認時,珍妮佛同樣基於此前的經驗,選中了羅納德,並在虛假記憶的影響下,再次獲得心理暗示,堅信自己「選對了」。順理成章,她指認了羅納德就是罪犯。
特定的環境和無形的心理暗示,加上珍妮佛在情境建構時出錯,讓羅納德被指認為罪犯。當然,羅納德和普爾在一起接受辨認時,珍妮佛之所以無視兩人的相像,仍舊固執的認定是羅納德,則是由於她對羅納德質疑其辨認能力的憤怒,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從而在主觀情感的影響下,做出非理性的判斷。
當羅納德沉冤昭雪時,人們為他逝去的11年時光而感到難過,當事人珍妮佛更是內疚得無以言表,但我們除了嘆息虛假記憶的可怕,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正視虛假記憶的存在,理性分析問題,而不要在它的影響下鑄下大錯,給他人造成傷害,給自己留下遺憾。
記憶不可靠,甚至可能被創造
「曼德拉效應」提出於2010年,提出者是一個名叫菲安娜.布梅(Fiona Broome)的美國部落客。所謂部落客,是指伴隨網路興起,與網路相伴相生的一個群體。他們不同於整天上網的人,而是網路的堅守者。他們在網路興起時就堅守在這裡,用自己的文字,書寫生活的點滴,彼此交流,互相問候,堅持著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們的這些文字是利用網頁撰寫的札記,即我們所說的部落格(Blog)。
身為一位部落客,菲安娜持續在網路上書寫著自己的所思所想。2010年,她在部落格上聲稱,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早...
推薦序
人類行為說明書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盧美妏
每當我說自己是「心理師」,經常得到人們回覆:「那妳知道我在想什麼嗎?」心理師不是通靈師,我不知道眼前的人正在想什麼,卻能透過經典心理學理論,去搞懂人們行為背後的規律。
在我心理諮商和職業生涯諮詢實務工作中,心理學理論提供我看待人事物的視角,也讓我在治療過程中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扎實的理論對我的工作幫助不小, 我相信對各行各業的讀者也是如此,畢竟心理學是關於「人」的科學,工作與生活中,我們又有何時是脫離「人」的呢?
學習心理學理論是很枯燥乏味的,《曼德拉效應》這本書卻引人入勝。作者玄慧雯透過豐富的案例故事,將複雜拗口的心理學概念描述得生動且易於理解。
在探討「瓦倫達效應」時,她生動的解釋人們在過於專注結果時反而容易失敗,也透過實際案例來提醒讀者如何正確處理壓力和期望。我在諮商工作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個案,因為太過在意,所以失常。你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瓦倫達效應」可能也曾發生在你身上!
「習得性無助」也是我們常聽到的心理學名詞,屢戰屢敗,你還願意堅持下去嗎?作者在書中深入淺出的分析如何克服心理障礙,實現自我。
《曼德拉效應》中的每一個案例,都像我在工作中曾遇到的個案縮影。例如「錨定效應」提到人們往往會被最初的訊息所影響,進而形成刻板印象。我曾遇到一位學員,他在面試前因為網路匿名論壇的一句負面評論,便對那份工作產生負面印象,我協助他重新評估這次機會,用不同視角看待那家公司,破除已經被錨定的壞印象,最終他去面試後發現那份工作非常適合自己。
《曼德拉效應》不只是一本心理學科普書,也是一本關於自我發現與成長的指導手冊,簡稱人類行為說明書。作者用貼近日常生活的文筆和故事,闡述心理學理論,像是一本人類行為的解答之書。透過書中介紹的許多理論,你可能會想起某些事件,或是某些人的臉孔,心中想著:原來是這樣呀!
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也想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科學,這本書是輕鬆好讀的入門,可以引領你進入探討人類行為的奧妙之旅。
人類行為說明書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盧美妏
每當我說自己是「心理師」,經常得到人們回覆:「那妳知道我在想什麼嗎?」心理師不是通靈師,我不知道眼前的人正在想什麼,卻能透過經典心理學理論,去搞懂人們行為背後的規律。
在我心理諮商和職業生涯諮詢實務工作中,心理學理論提供我看待人事物的視角,也讓我在治療過程中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扎實的理論對我的工作幫助不小, 我相信對各行各業的讀者也是如此,畢竟心理學是關於「人」的科學,工作與生活中,我們又有何時是脫離「人」的呢?
學習心理學理...
目錄
推薦序 人類行為說明書/盧美妏
第一章 曼德拉效應:集體性出現虛假記憶
01記憶不可靠,甚至可能被創造
02真相只有一個,記憶卻非如此
第二章 瓦倫達效應:越在意越容易搞砸
01目的性越強,越不容易成功
02關注過程,不要太在意結果
第三章 習得性無助:預設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01正向心理學由此由生
02對自己說:我很棒
第四章 樂隊花車的從眾效應
01 以他人為依據做出行為上的改變
02鬱金香狂熱,史上第一個金融泡沫
第五章 巴納姆效應:別人含沙射影,你對號入座
01他說的很模糊,你卻聽得很清楚
02從他人的暗示中走出來
第六章 路西法效應:好人可能瞬間變壞
01「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有依據
02環境造人,難怪孟母要三遷
第七章 自利性偏誤:好結果歸因自己,壞結果歸因他人
01人類最強而有力的偏見表現
02你的對手不是別人,是自己
第八章 錨定效應: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01誰說人是理性的
02不破不立
第九章 鏡中我效應:用他人的評價認識自己
01每個他,都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02別成為別人眼裡的標籤
第十章 庫勒雪夫效應:眼中世界就是內心世界
01你看到的影像,其實是內心的投影
02利用慣性思維的最成功廣告
第十一章 毛毛蟲效應:跟著前人走最安全
01下意識的跟大家保持一致
02迪士尼和蘋果,不當原地的毛毛蟲
推薦序 人類行為說明書/盧美妏
第一章 曼德拉效應:集體性出現虛假記憶
01記憶不可靠,甚至可能被創造
02真相只有一個,記憶卻非如此
第二章 瓦倫達效應:越在意越容易搞砸
01目的性越強,越不容易成功
02關注過程,不要太在意結果
第三章 習得性無助:預設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01正向心理學由此由生
02對自己說:我很棒
第四章 樂隊花車的從眾效應
01 以他人為依據做出行為上的改變
02鬱金香狂熱,史上第一個金融泡沫
第五章 巴納姆效應:別人含沙射影,你對號入座
01他說的很模糊,你卻聽得很清楚
02從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