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列子》兩部書是我國古代道家學說的代表性著作。道家作為一種思想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神農二皇,到了春秋時,老子總結先賢的智慧,提出了無為無不為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形成。此後列子、楊朱、莊子、鵑冠子等人在老子學說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更加深人而普遍的主張,使得道家思想不斷地發展壯大。因此,道家思想在中國歷史的舞台上長期占有一席之地,與正統的儒家思想既互相競爭又互相融合。
本書把《老子》與《列子》兩部著作編在一起重新譯注出版,是考慮到兩者內含的道家思想有一定的繼承關係。古來研究道家思想的人,通常把《老子》與《莊子》放在一起討論,這無疑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單從文章內容上來看,《莊子》一書中的不少簡章均有可能摘自於《列子》,兩書中重複的內容,僅寓言故事就達到了《列子》的四分之一。所以,拋開《列子》來談論道家思想,這顯然是不夠全面的。
總體來說,《列子》一書的思想,在《老子》「道」 的基礎上,有所繼承,有所發展。特別是在宇宙生成論與政治主張方面,兩者反映出來的觀點基本一致。所以,我們在研究道家思想時,有必要把這兩部書放在一起參考閱讀。 這樣既能對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有深人的理解,又能比較全面地考察道家思想的發展與流變情況。
作者簡介:
李耳(前571~前470年),春秋時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傳世作品《老子》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經典。
列禦寇(約公元前450~公元前375年),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著作《列子》一書是中國古代先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與道家十分接近,後來被道教奉為經典。
章節試閱
老子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①「道可道」二句:指道可以被表述出來,但不是一成不變的道。第一個和第三個「道」是名詞,是老子提出的哲學意義上的「道」,它的含義非常寬泛。第二個「道」是動詞,表示說明、表述等意思。常:指永恆不變。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均作「恆」,後人避漢文帝劉恆諱改「恆」為「常」。
②「名可名」二句:指名可以被說明出來,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名。第一個和第三個「名」是名詞,指道這個名稱。第二個「名」是動詞,表示命名、表達等意思。名:哲學概念,與「實」相對。成玄英《莊子疏》中曾說:「實則是內是主,名便是外是賓。」
③無名:指沒有具體的名稱、形體等。無:與下文中的有是哲學上的一對名詞。《老子》書中的「無」和「有」常被用來指稱「道」。
④有名:指有具體名稱、形體等。
⑤母:本源。
⑥常:時常。
⑦徼(音叫):通「邀」,求取。這裡引申為功用。
⑧同出:指出處相同。
⑨玄:玄妙。原義為深黑色,這是老子提出的哲學概念,有神祕、微妙難測的意思。
⑩門:途徑,門徑。門是進出必經的通口,因此用來比喻天地萬物的唯一本原―—道。
【譯文】
道可以被表述出來,但不是一成不變的道;名可以被說明出來,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名。無形,是萬物的開始;有形,是萬物的源泉。所以時常保持沒有欲求的狀態,來觀察道的奧妙;時常保持有所欲求的狀態,來體會道的功用。這兩種情況,出處相同但名稱不同,同樣都非常玄妙。玄妙而又玄妙,這是解開所有奧妙的途徑。
老子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①「道可道」二句:指道可以被表述出來,但不是一成不變的道。第一個和第三個「道」是名詞,是老子提出的哲學意義上的「道」,它的含義非常寬泛。第二個「道」是動詞,表示說明、表述等意思。常:指永恆不變。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均作「恆」,後人避漢文帝劉恆諱改「恆」為「常」。
②「名可名」二句:指名可以被說明出來...
目錄
前言
老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列子
天瑞篇
黃帝篇
周穆王篇
仲尼篇
湯問篇
力命篇
楊朱篇
說符篇
前言
老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