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血能當小綠人嗎?左撇子、手汗症的人適合在手術室工作嗎?
◎手術房為什麼這麼冷?溫度不夠低就會感染。要多低?
◎刀房也有空汙,電燒刀產生的「手術煙霧」,曾讓醫生鼻子長菜花。
◎半夜總有怪聲、某間刀房總在急救……這裡沒有任何「四」當尾號的房間。
作者Apple,畢業於長庚科技大學,是臉書「手術室小綠人」粉專版主,
曾在林口長庚醫院擔任手術室護理師7年。
長庚擁有全臺灣規模最大的手術室(將近100間手術房),
她看過各式病例,也參與過像日韓劇中呈現的遠端教學示範手術。
相較於親屬充斥的病房、打仗一樣的急診室,和人來人往的門診區,
手術室為了感染控制,出入皆有管制及門禁,加上病人屬無意識狀態,
刀房,就是一個只有醫生、麻醉師和護理師等「自己人」的地方。
麻醉後,恢復前,這群小綠人到底在忙什麼?外人(病人)很難知道。
本書就是她用「手術室小綠人」視角,帶你認識這個只有自己人的地方。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為什麼不是白衣天使而是小綠人?
長時間專注紅色鮮血容易視覺疲勞,
「白袍」會產生殘影,穿著綠色能讓眼睛放鬆。
․刀房分工細,刷手是基本
一個手術團隊至少要6到8人,光護理師就有4種,
專責護理師、麻醉護理師、流動護理師、刷手護理師,
怕血能當小綠人嗎?有手汗症適不適合整天戴著外科手套遞器械?
․小綠人基本特徵:粗壯的小腿肚和大容量的膀胱
手術室也遵循勞基法,一天工作8小時,
但只要手術還沒結束、就得繼續「加班」。除了能領加班費,
還會得到粗壯小腿和大容量膀胱。還有,手術房可以接手機嗎?
◎麻醉後、清醒前,我們在忙什麼?
․劃刀前,小綠人會幫病人擺姿勢、消毒、鋪手術單;
麻醉時,你會聽到麻姐的溫馨提醒:「讓你睡覺囉!」
餐廳拚翻桌率,手術房也拚換檯率,怎麼維持刀房高效運轉?
小綠人也得是時間管理大師!
․刀房點點名,少一片都不行
手術檯的紗布和器械都要計數,如果短少就不能縫合傷口,
直至找出來為止。那些消失的紗布最常出現在哪裡?
手術檯也需要讀心術?因為帽子口罩一戴,只剩下眼神能交流。
開刀房跟急診室一樣,也有禁忌食物?
麻醉後,恢復前,小綠人到底在忙什麼?
這裡需要讀心與高速換檯,一個只有自己人的工作日常。
作者簡介:
手術室小綠人Apple
長庚科技大學畢業後,在長庚醫院擔任手術室護理師7年。長庚醫院擁有全臺灣規模最大的手術室,每天營運量驚人,因此看過各式各樣的病例,也參與過日、韓劇中呈現的遠端教學示範手術。
喜歡畫圖、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及分享好笑的事情,因此把上班時遇到有趣或印象深刻的事畫下來,放在臉書「手術室小綠人」粉專及IG「apple.palette」上分享,至今已分別累積2.6萬人及7.3萬人追蹤。
章節試閱
好冷,可以關空調嗎?
病人躺在轉送床上被推到手術室,在通過等候室往手術室區域的自動門時,都會穿過一道強勁的風牆,進入手術室區域後,可以明顯感受到溫度下降了。我們很常在這時候最常遇到病人問:「裡面好冷喔!手術室的冷氣可以不要這麼強嗎?」
依據衛生福利部對醫療機構空調的設置標準,手術室溫度需要維持在攝氏20至28度、溼度50%至80%,適當的溫溼度控制,可以降低病菌的生長率和活躍性,預防傷口感染,這就好像把食物放在冰箱裡比較不容易壞掉一樣。因為手術時劃開人體而形成的傷口,實際上就是一盤暴露在空氣中的生肉,如果開刀時間長達8個小時或更久,在超過28度的室溫下,這盤生肉會是什麼可怕的情形?光是想像就覺得有味道飄出來了。
但是,「人體」的體溫過低又會增加感染的風險,所以我們必須製造一個空間很冷、但不讓病人身體寒冷的狀態,那就是:持續幫病人蓋上熱毯和烤燈加溫,隨時注意病人體溫的恆定,但手術室的冷氣絕對不能關。
關於手術室冷氣太強還有另一個說法,是為了防止醫師開刀時滿頭大汗,汗水有可能滴到傷口裡造成感染。但這個說法其實很牽強,因為就算冷氣很強,醫師也有大汗淋漓的時候,像是要使力拔除病人體內的鋼釘,或是一邊將病人的骨骼推回正常位置、一邊使力打鋼釘,這時醫師都會叫我們幫忙擦汗,以及擦他充滿霧氣的眼鏡,所以要讓頭上的汗水滴進傷口也不容易。
關掉空調做手術,只有兩種情況
為了保持最適當的環境,我們每天早上都會查核溫度及溼度,每間刀房內也都有溫溼度表,要填表登記確認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如果有異常就要通知工務課協助調整。但有兩種狀況是即使會熱到發瘋,也一定要關掉空調做手術的例子,第一種是遇到大面積燒燙傷的傷患,由於手術中為了清掉燒燙傷壞死的組織,需要沖洗大量的生理食鹽水,但病人的皮膚已經失去保溫功能,常溫的生理食鹽水不斷帶走熱能,加上手術長時間固定不動,病人容易因此而失溫,體溫過低會導致代謝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就會增加術後感染的風險。
第二種是有呼吸道傳染疾病的病人,例如肺結核、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或近年流行的新冠肺炎,關掉空調可以預防病毒通過濾網,擴散到其他共用空調管線的手術房,降低其他房間醫護人員及病人感染的風險。
冷氣強這件事,或許骨科的醫護會特別有感覺,因為骨折手術隨時會使用到移動式X光機,為了減少身體接受到的輻射,刷手及主刀醫師都要穿防輻射的鉛衣。一件鉛衣大約五公斤重,光是穿鉛衣做手術就已經熱到頭痛了,如果加上沒有空調、不透氣防護衣和N95口罩……就會像是穿著雨衣在沒有冷氣的健身房裡運動一般的地獄。
在我還沒進手術室工作時,曾問過已經入職兩年的老同學:「手術房有什麼優點是妳特別推薦的嗎?」本來以為同學會說薪資福利、升遷制度這類世俗的優點,沒想到她思考了許久後說:「夏天時會特別慶幸自己在刀房工作,可以冷氣吹到飽。」夏天的手術室確實特別涼爽,加上臺灣的夏天又特別長,有時還會因為外面太熱,就算下班了也不想走出手術室,甚至因為室內外溫差大而感冒。
但是這個冷氣在冬天時就不那麼稀罕了,因為手術室空調不會隨著季節變成暖氣,跟刀時身上只有單薄的刷手服及手術衣,雙手因為束著乳膠手套感覺更冰冷,如果站著不動,手腳都會冰到麻木。這時又會想起同學說手術房的冷氣是優點這件事,或許到後來,原本剛入職時看到的優點,例如起薪很高、不用被病人使喚、有三十分鐘的用餐時間等,都在工作數年後被其他的缺點蓋過,只剩下冷氣可以當成優點來安慰自己。
沒有任何四號結尾的房間
到手術室報到的第一天,我跟著護理長先走到他的辦公室,再走到骨科區的手術房,如果這時要我再自己走回更衣室,老實說我可能會迷路,因為手術室太大了!
每家醫院的手術室都大概分為手術房區、等候室區、恢復室區、更衣室及用餐區,但一般醫院的手術室約是30間手術房,長庚醫院卻擁有100間,手術室面積是一般醫院的兩倍大,所以每一個轉角都極為相似,像到讓人失去方向感。
要找手術房就像在飯店的樓層裡找房間,但難度更高,為了避免諧音為「死」的四,手術房沒有任何四號結尾的房間(卻有四開頭的房間);有些手術房不照號碼順序安排,所以它不一定出現在你預想的位置上,甚至不一定在指標標示的方向;或是有手術房編號「300」,但我們的手術房間數最多也才100間……所以來到手術室的第一天,就是要先掌握整個手術室的地理位置,中午出去吃便當才不會迷路。
不出手術室,也能吃、喝、睡
偌大的空間裡一定會有懸浮的微生物或病菌,我們希望越接近執行手術的區域,越要乾淨清新,所以手術室管制區可簡單劃分為兩個區塊,需要維持乾淨的刀房會集中在同一區,人員頻繁出入的等候室、恢復室、供應室、汙物室、餐廳及更衣室,則集中在另一區,把乾淨和相對不乾淨的區域分開,讓造成手術感染的機率降到最低。
等候室和恢復室,是病人進來和出去的過境區;供應室和汙物室,則分別處理乾淨和不乾淨的器械、醫療材料。因為手術室出入都要更換衣服,為了節省醫護人員們珍貴的用餐時間,手術室區域裡會設置餐廳,讓小綠人們和相關工作人員能就近吃飯。餐廳由醫院美食街的店家上來販賣便當,進來賣便當的人員也要「入境隨俗」,穿上隔離衣和戴髮帽,由於醫院的感染控制都執行得非常徹底,連賣便當的人都不能隨意踏入聖地,必須被隔在餐廳一個販賣小窗口裡,只能透過窗口遞出便當和找零,可說是「人體便當販賣機」。
餐廳的旁邊是休息區,是一個茶水間和醫師休息小天地的複合區,有幾個小沙發和小桌子可以喝茶、喝咖啡,還有按摩椅和跑步機。不過我在職期間從沒看過任何人使用跑步機,倒是按摩椅從一臺變兩臺,像是午餐時間這種尖峰時刻,所有的沙發和按摩椅都會睡滿醫師。與玻璃窗另一面鬧哄哄的餐廳相比,休息區安靜的像圖書館,氣氛和畫面都很微妙,看了讓人忍不住想,這些醫治病人的人,怎麼好像比病人還疲累? 很想替他們蓋上熱毯,大家都好好睡一覺。
工作帶來的小病小痛
護理師常見的職業傷害,不外乎是久站造成腿部靜脈曲張、長期彎腰幫病人翻身造成椎間盤突出、輪值夜班日夜顛倒造成失眠及內分泌失調,而手術室護理師除了是這些職業傷害的高風險群,還有手術房限定的特殊職業傷害。
扎傷,刷手與主治醫師最危險
第一種是「扎傷」,指在手術中被使用過的刀片、針頭、鋼針等尖銳物刺傷,因為尖銳物上帶有病人的血液或體液,如果病人剛好有經血液傳染的疾病,像是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梅毒等,可能就會經由刺傷的傷口傳染,必須按照醫院規定的流程進行檢查和治療。
因此刷手在跟刀時要非常專心,尤其在拿取和傳遞尖銳物時,避免自己和外科醫師受傷。但如果醫師在手術時太專心於手術傷口上,或是一時情緒不佳,將尖銳的器械丟向刷手造成傷害,那就不是專心跟刀可以避免的,所以在手術檯上遞出尖銳物後,要記得雙手馬上離開手術桌,像小兔子一樣把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避開被丟回桌上的刀片或針頭,這樣就能迴避各種從醫師手上射過來的暗器。
電燒刀煙霧,讓醫生鼻子長菜花
第二種是手術室裡的空氣汙染。手術時醫師會使用電燒刀,電燒刀在燒灼人體組織時和料理一樣,產生類似油煙的「手術煙霧」,外科醫師及刷手護理師就會長時間且近距離的暴露在這些煙霧裡。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足以證實,電燒煙霧與手術室人員罹病率有正相關,但煙霧的微粒中含有許多致癌物,而且非常細小,能夠通過外科口罩被吸入。
所幸近年來有關於手術煙霧危害的議題,建議醫護在開刀時配戴N95口罩,或是安裝局部抽吸煙霧的管線在電燒刀上,不過礙於成本高,不是每一檯刀都能使用這些醫療耗材,醫院會挑選時間較長、較容易使用電燒的手術才使用。另外,在治療人類乳突狀病毒所感染的組織,用電燒燒灼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手術時,大家也會全副武裝,曾有傳聞手術人員在菜花手術吸入電燒煙霧後,鼻腔長出菜花,是我目前聽過最嚴重的職業傷害。
好冷,可以關空調嗎?
病人躺在轉送床上被推到手術室,在通過等候室往手術室區域的自動門時,都會穿過一道強勁的風牆,進入手術室區域後,可以明顯感受到溫度下降了。我們很常在這時候最常遇到病人問:「裡面好冷喔!手術室的冷氣可以不要這麼強嗎?」
依據衛生福利部對醫療機構空調的設置標準,手術室溫度需要維持在攝氏20至28度、溼度50%至80%,適當的溫溼度控制,可以降低病菌的生長率和活躍性,預防傷口感染,這就好像把食物放在冰箱裡比較不容易壞掉一樣。因為手術時劃開人體而形成的傷口,實際上就是一盤暴露在空氣中的生肉,...
推薦序
本書從手術室護理師的角度出發,細膩而真誠的描繪出開刀房的日常,充滿平時隱藏在忙碌背後的小故事與人情味。Apple用她細緻可愛的插畫,描繪手術室裡那些鮮為人知的瞬間。我曾與Apple見過幾次,她認真又有才華的模樣,總讓人印象深刻而溫暖。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書,恭喜Apple出書!
——臉書「酷勒客—Clerk的路障生活」粉專版主/不點醫師
如同藥局有外人無法進入的結界,手術室更是一般人難以輕易踏足的領域,因為感染管控,其他醫療人員進不去,病人進入也大都是昏迷的狀態。原本不為人知的手術室故事,現在有手術室小綠人Apple帶你一探究竟,藉由本書揭開手術室內的神祕面紗。
——藥師圖文作家/米八芭
很高興能幫Apple推薦她精彩的圖文書《手術室裡的小綠人》。過去臺灣民眾對於護理師的印象,就是「白衣天使」,但不知道其實在各大醫院的手術室裡,還有一群默默為大家的健康而努力的開刀房護理師,就是「手術室小綠人」。開刀房是白色巨塔裡的神祕部門,大部分民眾都無法窺得其全貌(因為大都被麻醉了),但裡面其實有許多醫療人員在與死神拔河,充滿生老病死,也有不少令人噴飯的趣味故事,這本好書值得推薦。
——《醫院也瘋狂》作者/林子堯
這本書用溫暖可愛的畫風與細膩真摯的筆觸,帶我們走進鮮少被提及的手術室世界,揭開手術房護理師的日常點滴。Apple不僅生動描繪了手術室內大大小小的故事,更以輕鬆易懂的方式,讓讀者了解護理師在協助醫師、安撫病患情緒,以及維持手術平衡中的重要角色。不僅還原了手術房的真實樣貌,也展現了「小綠人」們冷靜與柔軟兼具的專業風采,既幽默又溫馨,是一部能深刻打動人心、提升大眾認識的佳作。
——臉書「於是空白」粉專版主/於是空白
最初在臉書上看到「手術室小綠人」粉專,漫畫總能讓我會心一笑,覺得親切又有趣,心想,這絕對是一位在開刀房扎扎實實工作過,又會畫畫的護理師,後來得知,作者Apple在長庚醫院開刀房工作了七年之久。想知道開刀流程和開刀房裡面發生的大小事嗎?看這本書就對了!一定要跟大家分享,廖大叔最喜歡的書中插畫是「醫師的道謝都很實際」和「代接電話禁用娃娃音」,完全真實描寫,令人忍俊不禁啊。
——臺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廖致翔
本書從手術室護理師的角度出發,細膩而真誠的描繪出開刀房的日常,充滿平時隱藏在忙碌背後的小故事與人情味。Apple用她細緻可愛的插畫,描繪手術室裡那些鮮為人知的瞬間。我曾與Apple見過幾次,她認真又有才華的模樣,總讓人印象深刻而溫暖。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書,恭喜Apple出書!
——臉書「酷勒客—Clerk的路障生活」粉專版主/不點醫師
如同藥局有外人無法進入的結界,手術室更是一般人難以輕易踏足的領域,因為感染管控,其他醫療人員進不去,病人進入也大都是昏迷的狀態。原本不為人知的手術室故事,現在有手術室小綠人Appl...
作者序
我是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白色制服、護士鞋,將頭髮乾淨俐落的梳成包頭,為病人打針、換藥,照顧病人和家屬的大小事情,這是大部分人對護理師的印象。其實,在護理系畢業考取執照之後,護理師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並不侷限於照顧病患的角色。其中一個科別是大家不太會注意到、連在學校也只是選修的學分科手術室護理。
手術室護理師的工作和病房護理師不一樣,我們協助醫師順利完成手術、執行醫囑;照顧病人麻醉前和麻醉後的情緒,及維持身體舒適;不是穿白色制服的白衣天使,我們是「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所謂小綠人,是泛指在手術室裡工作的醫護人員,因為衣服、褲子、拋棄式帽子都是綠色的。手術時,醫護人員專注看著紅色鮮血,很容易出現「視覺疲勞」,如果長時間盯著看,還可能造成眼睛對紅色細節的分辨能力下降,這時若把目光轉到「白袍」上,很容易產生殘影,亦即「視覺暫留」,因此手術室醫師通常不穿白色。
選擇綠色,是由於綠色為紅色的互補色,可提高眼睛對「血色」的敏感度,且能達到放鬆效果,減緩視覺疲勞,所以手術服、刷手服以及手術室內的牆面,都會優先採用綠色或藍色。
國中開始用插畫說生活故事
我畢業於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曾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擔任手術室護理師七年,主要執行骨科相關的手術。我從小喜歡畫畫和藝術,曾經想當漫畫家或美術老師,護理師原本不在我的職業考慮範圍內。記得國中時班導師規定,每天都要在聯絡簿上寫生活日記。我總覺得文字無法明確表達想描述的畫面,便嘗試用插圖、漫畫來「畫」日記。原本只有班導會看我的聯絡簿,開始在聯絡簿上畫畫後,連同學都變成我的讀者,還給了很多正面回應,是我喜歡用插畫說生活故事的起點。
雖然喜歡畫畫,但考量到念藝術相關科系未來出路有限,成績也無法考進能當上美術老師的學校,最後在選填大學志願時,還是務實的選擇了以學習技術、就業導向的護理科系。
當時我對護理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未來的工作就是在醫院照顧病患,是長輩口中的「鐵飯碗」。我一邊學習一邊摸索,每一次實習結束都會問自己:「我真的適合嗎?我喜歡這樣的工作嗎?」雖然沒有答案,但心裡的目標始終不變,就是希望擁有穩定工作後,能夠繼續自己的興趣,而考試、實習、考取護理師證照等,都是讓我達成目標的任務。
逃離病房地獄,踏進手術室
護理科系培育的學生都以照護病人為主,學習評估及診視病人、執行醫師的醫囑,並保持獨立性思考,直接照顧一個生命個體。而手術室護理則專注在執行手術上的各個細節、在手術團隊中互相合作,推動手術進行。雖然都是以病人為中心,工作內容和以往所學完全不一樣。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在手術室裡工作,甚至在拿到「手術室護理學」的選修學分之後,就把課本送給學妹和拿去回收了(連課本怎麼消失的都忘了)。不僅如此,還常聽老師或學姐們對於手術室工作持負面看法,像是「一畢業就進去手術室的話,以後出路會很窄,要轉換跑道很難」、「手術室就是幫醫師拿器械、打護理紀錄而已,學不到東西」。
在這樣的說法、氣氛影響之下,我便一直抱持著:「去手術室工作就是沒有遠見;手術室是一個沒有護理溫度的地方。畢業就是要實踐所學,我要去病房照顧病人!」的熱血想法,在最後一次實習兼就業選填科別志願時,我將骨科病房做為第一志願,成為骨科病房的培訓護理師。
理想總是比現實美好。尤其當你本來就預想會在十八層地獄般煎熬,現實又再把你丟入比十八層地獄更深的深淵。
我在骨科病房工作不到三週,就壓力大到想就地離職,因為臨床上的工作量和實習時的落差實在太大。實習時我們只要照顧一位病人,文書作業、衛教活動、排定檢查和手術的準備等,也都只需完成一位病人的分量就好,而且過程中有老師的庇護和提醒;但臨床獨立作業時,一位護理師要照顧至少六位病人(若是大夜班,最多需照顧十八位病人),還要隨時應變病人突發狀況,工作量激增。再加上實習時沒有訓練過打靜脈留置針(放置在靜脈中的短針具,讓藥物或營養物質由此施打至血液中,約三到四天更換一次)、抽血的技術,第一次操作就直接面對病人,而不是練習對象,每一次我都緊張到無法順利執行,也沒有自信爭取練習的機會,就這樣每況愈下。
當時醫院有工作前三個月期間要與主管面談的制度,面談時主管問我:「要不要去和病房性質不同的單位,像是手、術、室?」由於急於離開病房地獄,但又想留在醫學中心(衛生福利部醫院評鑑的最高評級,具有研究、教學訓練、精密診斷等多種功能)工作的自尊心作祟,以前聽說的那些「手術室護理師沒有遠見」、「手術室沒有護理溫度」都成為浮雲,我想給自己機會試試看,就這樣踏進了手術室,從此愛上了這裡。
一個近乎只有「自己人」的地方
早在念護理系時的十幾次病房實習經驗,我就明顯感覺到,除了精神科之外,手術室是另一個和病房很不一樣的地方。相較於民眾可以自由走動的病房、急診室和門診區域,手術室為了感染控制,出入皆有管制及門禁,對醫護人員來說,是一個近乎只有「自己人」的地方,工作氣氛似乎沒那麼嚴肅。
手術室裡的醫師,脫下白袍、穿著綠衣,好像就少了「醫師人設」,不用時時維持接待病人的親切笑臉,可以放鬆的打瞌睡、聊天,甚至打赤腳。而踏上手術檯後,醫師就是專注於手術的開刀機器,隨著手術狀況起伏轉換不同的情緒和人格。
舉凡需要動刀的科別都屬於外科,診斷、追蹤、用藥治療的屬於內科,醫護人之間便出現了「科別代表個性」的說法。由於動手術需要快、狠、準,時間分秒必爭,而診斷和追蹤則需要細心釐清、彙整所有可能的病因,兩者明顯有激進與沉靜的差異,所以我們常說,走外科的人脾氣都不太好,急躁、沒耐心且無法等待,喜歡工作步調快的人通常都會選擇外科。
封閉的手術室讓醫護人員較能輕鬆做自己,大家也習慣承接彼此毫無保留的情緒狀態,直來直往便成了手術室獨有的「外科人氣質」。屬於外科的小綠人,就必須具備外科的快步調節奏和果決,同時也要有包容急躁外科人的柔軟,才能維持手術室工作及氣氛的平衡。
例如,每間手術房內牆上都有電子鐘,顯示時間及病人接受麻醉的時長,醫師在手術中會不時的抬頭看鐘,計算還有多少時間完成手術、後面還有多少檯等著開,像在趕行程一樣,踱步和不時看時鐘的動作,讓所有人都感染了他的急躁。有時護理師只是遲了一秒才反應,或是電話鈴聲響太久沒人接聽,醫師都會不耐煩發出「嘖嘖」聲音,容忍錯誤的閾值變得非常低。若是遇到病人需要急救還會變本加厲,對話都像在互相叫罵嘶吼,尖銳的用語很容易讓人玻璃心碎滿地,但也確實讓急救過程更有效率。
醫療工作者經常有正經及幽默的反差,加上手術室這個獨特的工作環境,讓我常常在想:「這裡這麼有趣,只有待過的醫護人員才知道,太可惜了!」於是開始像寫日記一樣,把上班時觀察到的人與事用插畫記錄下來,從有趣的醫師同事,到我對手術的好奇心,組成一本有一點正經、還有一部分嘮叨和碎念的工作筆記。
剛開始我只是把手繪的插圖日記翻拍上傳到臉書(Facebook)的個人相簿裡,同事會在圖片下留言討論我畫的內容,在社群軟體的演算法之下,漸漸有不同單位的朋友經由插圖認識我。
有天一位醫師問我:「你這麼喜歡畫圖,怎麼不創個粉絲專頁?」因為這個無心插柳的提議,我開始著手創立粉專,起初覺得穿綠衣服的人們穿梭在各個手術房,很像勤勞的工蟻在蟻窩間穿梭的樣子,想取名為「手術室的綠螞蟻」,但又不喜歡螞蟻勞碌的形象,便改成「手術室小綠人」一直沿用到現在。
接下來就讓我用手術室小綠人的視角,帶大家認識這個只有自己人的地方發生的事。
我是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白色制服、護士鞋,將頭髮乾淨俐落的梳成包頭,為病人打針、換藥,照顧病人和家屬的大小事情,這是大部分人對護理師的印象。其實,在護理系畢業考取執照之後,護理師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並不侷限於照顧病患的角色。其中一個科別是大家不太會注意到、連在學校也只是選修的學分科手術室護理。
手術室護理師的工作和病房護理師不一樣,我們協助醫師順利完成手術、執行醫囑;照顧病人麻醉前和麻醉後的情緒,及維持身體舒適;不是穿白色制服的白衣天使,我們是「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所謂小綠人,是泛指在手術室裡...
目錄
聯合推薦
作者序 我是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第1章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1. 刀房分工細,刷手是基本
2. 手術房的基本配置
3. 換上刷手服,所有人長一樣
4. 隱形幫手,低調但重要
5. 粗壯的小腿肚和大容量的膀胱
6. 護理師的百寶箱口袋
第2章 麻醉後、清醒前,我在忙什麼?
1. 無菌,最重要
2. 第一件要學的事:刷手
3. 術前訪視,避免開錯刀
4. 好冷,可以關空調嗎?
5. 等候室,手術的入境檢查
6. 讓你睡覺囉,麻姐的溫馨提醒
7. 劃刀前準備,擺姿勢、消毒、鋪手術單
8. 暫停時間,守護病人安全的最後關卡
9. 餐廳拚翻桌率,我們拚換檯率
第3章 病房和刀房,哪個比較好?
1. 手術檯也需要讀心術
2. 刀房點點名,少一片都不行
3. 人人都是時間管理大師
4. 小綠人也要懂收納
5. 供應中心,手術背後的幫手
6. 醫護最常見的禁忌食物
7. 沒有任何四號結尾的房間
8. 工作帶來的小病小痛
9. 能準時下班的大夜班
10. 代接電話的藝術
11. 比撞鬼更可怕的事
12. 過年值班,累積經驗好機會
13. 共感人的煩惱
第4章 治病也治心,小綠人的成就感
1. 怕血能當小綠人嗎?
2. 如果能重新選擇,我要回刀房
3. 傾聽就能給病人力量
4. 自費材料好不好?
5. 治病的人也需要被治療
6. 充滿能量的幾個字:謝謝你
7. 維持刀房高效運轉的小精靈
8. 手術室裡的大冰箱——骨骼銀行
9. 醫界也有交換醫師
後記 離開,是為了追求更大成長
聯合推薦
作者序 我是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第1章 手術室裡的小綠人
1. 刀房分工細,刷手是基本
2. 手術房的基本配置
3. 換上刷手服,所有人長一樣
4. 隱形幫手,低調但重要
5. 粗壯的小腿肚和大容量的膀胱
6. 護理師的百寶箱口袋
第2章 麻醉後、清醒前,我在忙什麼?
1. 無菌,最重要
2. 第一件要學的事:刷手
3. 術前訪視,避免開錯刀
4. 好冷,可以關空調嗎?
5. 等候室,手術的入境檢查
6. 讓你睡覺囉,麻姐的溫馨提醒
7. 劃刀前準備,擺姿勢、消毒、鋪手術單
8. 暫停時間,守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