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被遺忘──身體學習 / 容淑華
美國劇作家Deborah Tobola 也是一位藝術矯正師,四十五歲時,她曾在監獄帶領一系列創意寫作及戲劇創作課程,期間遇到許多感人事件,她把這些人事物的點滴,寫成了一本書《自由的蜂鳥》。她在書中提到,北歐國家的監獄不是把人關起來,嚴格管控,例如,挪威沒有終身監禁,最高刑期二十一年,他們的管理哲學是「改過而不是懲罰」。
以北歐國家的挪威監獄Halden Maximum Security Prison 和芬蘭監獄Finland Open Prison- Laukaa Prison 為例,監獄空間的設計相當宜人。矯正機關都認為,收容人有機會學習,提供機會讓他們不與社會脫節,有一技之長,例如資訊、重訓教練等。更重要的是,這兩所建築物在空間的規劃設計相當人性化,對收容人有教導,有反思,有具體行動。
以上兩所監獄的空間與房間之設計,就值得臺灣的矯正署針對青少年矯正學校空間與宿舍等,整體動線設計規劃的參考。固然實體的建築物與空間規畫,無法在短時間到位,但學校的學習課程,卻是可以好好的設計與安排。青少年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階段。一是尚未成年,其心智尚未成熟,亦即心理與生理都還在發展之中,充滿未定性;二是在心理和生理都會面臨很大的改變,引導式的學習不能中斷,影響著未來的發展。是故,臺灣矯正署轄下,屬於青少年的「矯正學校」,以學校的組織讓青少年繼續在監所裡學習,作者認為是一項
很棒的政策。
既然是學校,就應以學校的規範和條件來審視與發展。透過各種課程的設計,幫助矯正學校的學生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面對自己與他人關係的發展,找出適切解決問題的方式。作者認為藝術教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更聚焦以戲劇活動的方式,讓劇場與收容人的人生,進行對話。讓所有參與者置身於事件或議題之中,嘗試探索、發想、表現,同時可以選擇某種劇場的藝術形式來呈現,這學習歷程反覆刺激著學習者去思考和行動(即興扮演)。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習者透過行動與思考刺激身體的感受力,發展成自我的認知能力。學習者的主體性十分重要,如何以學習者為中心,教與學互動關係的方法就是重點。透過身體的學習比大腦學習更可靠。美籍神經心理學者Sian Beilock長期研究腦神經和身體運動學,他認為用身體改變頭腦,身體的想像比心思更犀利,透過身體的實踐改變頭腦,「身體力行」可以幫助學習者盡其所能的思考與學習。是故,Beilockt 長期研究發現身體力量的無限可能:一、透過課程,完全展現身體的五感六覺;二、把身體作為幫助自己思考的工具;三、運用身體,培養頭腦的認知發展;四、讓身體成為理解他人的媒介;五、藉由身體,發展合作與互動能力。
二○一六年,作者開始和桃園女子監獄的收容人互動教學。二○一九年,進而與少年矯治學校的青少年開始互動。以劇場為核心創造一個平台,統合美術、音樂,以及其他媒介,旨在打開參與者僵化的身體,經由不同的遊戲策略,重新啟動身體的五感六覺。
作者相信Beilockt 所言,身體力量的無限可能。劇場是牽涉時間、空間、人、關係、事件、行動等元素,這些元素在人們面前實境發生,如同在人們面前掠過的一幅一幅具象畫面,也彷彿攤在眼前一張張分鏡表的圖象。這些元素組合後的圖像,其意象的意義為何,何種象徵,是否與生活有關……在劇場的虛擬故事中, 讓每位參與者用自身經驗再次認識這個世界。這是戲劇與劇場獨特之處。
本書的意義在於喚起更多人關注戲劇教育的重要性。戲劇教育不只是專業人才的養成,更是廣義的博雅教育。也就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域空間,任何社群, 不分男女老少,劇場都是個有效益的學習與改變的平台。
本書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許多劇場工作者在監獄、少年輔育院、矯正學校等機構進行劇場活動,他們的反思與建議。例如,鍾喬、李秀洵、陳淑慧、陳彥亘、涂繼方等人。第二個部分則是記實誠正中學在二○一九年度兩學期的表演藝術療育工作坊的課程。其中有組長江仲敏,班級導師吳曉菁、諮商師劉思如, 教導員賴英俊等多位老師的協助,以及作者的工作團隊:王筑筠老師負責身體律動,作者負責戲劇即興創作,胡丹毓老師負責社會計量,林佳文負責記錄上課實況和音樂帶唱的部分。
順道一提,林佳文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就讀碩班時, 其研究題目:《越過青春的鐵柵:非行少年藉戲劇活動的對話行動》,即以誠正中學為研究場域。這篇論文得到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第七屆傑出監獄學著作獎】。得獎者共四位,其他三位都是中央警察大學的背景,希望藉由這樣的課程計畫,從此開啟監獄管理另一種對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