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天將晚,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創二四63)。
筆者讀到這段經文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以撒到底在默想什麼?第二個反應是,《創世記》的作者摩西為什麼不寫清楚呢?默想後,所得到的答案是:為了給讀者保留一個默想的空間嘛。反過來說,如果寫得很清楚,就不需要默想啦。
本書《默想集》這個書名,就是為了給與諸位讀者保留一個默想的空間而命名的;而且將〈以撒在田間默想〉排在第一篇,藉以開宗明義地聲明作者著作本書的宗旨了。本書總共九十篇,每篇大約一千多個字。諸位讀者若走馬看花似地看,則只需花五分鐘就看完了。但收獲極少,非常可惜。如果有耐性地看,專心默想,加上神賜給你的智慧和啟示的靈,則所領悟的真理就更豐富了(弗一17)。
主若願意(雅四15),本書《默想集》計畫推出五集以上,直到主給我預先定準的年限為止(徒十七2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語譯:「孔子說:『只知學習,不知思索,終於迷惘而無所得;只靠思索,不知學習,那就不切於事而危殆了。』」孟子曰:「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語譯:「孟子說:『心這個器官是會思考的,能夠思考,就能得到那些道理;不能思考,就得不到那些道理。』」
屬世的學問尚且需要如此用心思考,認真學習,才能有所得;何況我們所要學習的是聖經上極其深奧的真理,是否應該更用心思考,認真學習呢?「哲學」的希臘文Philosophy 之含義是「愛智」,而哲學家畢生所研究的是宇宙萬有的原理原則。希臘哲學的鼻祖蘇格拉底(Socrates 公元前469-399),便是研究這種學問的尖端學者。他留下一句名言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即我什麼都不知道。」
這就是說,他所知道的是淺薄的,局部的。想想看,屬世的哲學理論尚且如此深奧,何況聖經上的真理呢?因此,每逢查考聖經的時候,除了默想之外,再誠懇禱告,求神啟示,才能領悟喔(賽二九11-12;加一12)。但願榮耀、尊貴、權柄、能力、頌讚,都歸於獨一真神,從今直到永永遠遠。並願各地的同靈身心平安,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申二八6)。
阿們!
謝順道
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