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從漂洋過海移居南洋到開拓永久的家園
在中華與本土歷史的夾縫,捕捉神話的餘燼
看見與書寫人鬼神獸,超越現實與歷史的呈現
重重迷霧深鎖的「南洋」,模糊又曖昧的地理名詞
「東南亞」之名,雖打破「東印度」、「印度支那」殖民性
卻無可避免地掉入了二戰結束後,民族建國後形成的政治國界網格
原本多元又流動的文化、信仰與身份認同被迫割裂、對立與碎片化
多元族群、文化與信仰既是國家的寶藏,又是分歧之根源
從馬來半島到努山塔拉,華人總在其中扮演過形形色色的身份
使節商賈、求法高僧、落難旅人、革命志士,文人史官
更多的是,一批批南離尋找活路、最終落地生根的普通人
在國家、族群及地方敘事的建構過程,歷史與傳説之間
非但存在相互印證的可能,也會出現兩相矛盾的情境
多元交織的土壤上,論述傳説與歷史用以宗教、人種、地方
才能拓寬視野,從而看見其多元性所帶來的跨域本質
《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思辨馬來半島的特色
宏觀的歷史論述,只有到了微觀的個案身上,才能充分顯現多樣性
以邊佳蘭及新山的歷史,談論人群關係、傳說記憶、符號儀式等
從「中心——邊緣」,探討「神、鬼、人、獸」的身份流動
揭示不同角度臆造的南洋,以及馬來西亞文明的另一面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華裔,生長於柔佛州新山市,先後畢業於中國暨南大學(國際政治學士)、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博士),曾任中學歷史科教師及大學講師,現爲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亦身兼新山廣肇文物舘主任、新山華族歷史文物舘管理委員、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學術會員、《星洲日報》專欄作者等,研究興趣包括馬來西亞史、海外華人、地方社會、民俗傳説等,已發表相關學術文章十餘篇,另編有《戰前報章有關柔佛古廟游神文獻資料輯錄》(2017)、《新山華族歷史文物舘年刊》(2019-2021)。《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為其首本個人專著。
推薦序
我閱讀《臆造南洋:黃金半島的人鬼神獸》的筆記
王潤華
一、懷舊的年代
哈佛教授搏伊姆(Svetlana Boym)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把我們的時代定調為一個懷舊的年代,她以「心靈的懷疑病:懷舊、歷史與記憶」、「歷史的天使:懷疑與現代性」、「恐龍:懷舊與通俗文化」、「修復型懷舊:密謀與返回本源」、「反思通俗文化型懷舊:虛擬現實與集體記憶」、「城市與重新發明的傳統」、「流亡者與想像中的故鄉」、「懷舊與全球文化」等等思維下,詮釋了文學藝術與學術研究的所有重要敘述。 博伊姆剖析了各種形式的懷舊如民族主義的、大流散的、流亡的、文學的、個人的。 她以各種精彩、機智、諷喻透徹的剖析,深深觸動人心。 以冷靜而溫柔的目光透視當今日常生存方式,這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
二、懷舊、記憶、重返、反思是我們年代的關鍵詞
我自己回顧,驚訝的發現《懷舊的未來》是一面鏡子,原來我的文學創作如《南洋鄉土集》、《熱帶雨林與殖民地》、《地球村神話》、《重返集》、《榴蓮滋味》、《重返星洲》、《新村》、《重返詩鈔》、《重返馬來亞》、英文詩集Home Comings都是懷舊、記憶、重返、反思的作品。 還有我的學術研究,也不例外,也在懷舊的土地、歷史文化裡整理共同記憶,建構我的論述,如《魚尾獅、榴槤、鐵船與橡膠樹:新馬本土幻想/華語/文化/文學的重構神話》,尤其最近的論文集《鄭和登錄馬六甲之後的中華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東南亞漢學中的上海文學研究》,還有論文〈從新馬華文文學建構多元共生的新加坡國家文學共同體〉、〈反思與重構:新馬華文文學的多元複雜系統〉、〈重構海上絲路上的東南亞漢學新起點:重新建構、詮釋與評價〉。回頭再看哈佛教授搏伊姆的《懷舊的未來》的關鍵字,竟是懷舊、修復型懷舊、通俗文化、通俗文化通、反思、流亡、想像、新傳統,都出現在我的文學創作與學術論述裡。可見我的思考、想像都在懷舊的大浪潮沖擊下產生的。
三、閱讀《臆造南洋》,想起《憂鬱的熱帶》
莫家浩是新時世代的歷史文化學者與作家,身為寫作人,他書寫華人從漂洋過海移居南洋到開拓永久的家園,在邊佳蘭及新山的中華與本土歷史,還有與神話的餘燼裡,眼光尖銳,能看見與書寫人鬼神獸,寫出超越的現實與歷史文化的文化書寫,也是文學作品。莫家浩更以田野調查研究與撰寫現代華人、華人與多元種族與文化文化的學者来書寫。他在日益依賴於全球化超空間的社會又是懷舊氾濫的社會,所以《臆造南洋:黃金半島的人鬼神獸》可讀性高,處處具有智慧與啟發性。
這本書是莫家浩是為了學術研究而四處奔走,做田野調查的筆記。使我想起我百讀不厭的法國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uass)的《憂鬱的熱帶》,作者是人類學家,一九三○年代在巴西旅遊及從事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經歷,但敘事常常反思人類文化社會,牽涉哲學、社會學、地質學、音樂、歷史學及文學等學術的文字,使作品形成意識流般的敘事效果。莫家浩前言的這幾句話就是絕佳的導讀,然我们更了解其藝術與學術的奥秘:
第一章《歷史的餘燼》便是以古今發生及流傳於馬來半島的若干歷史與傳說為題材,探討兩者之間的內在關聯。
第二章《山和海之間》及第三章《邊城敘事》,則分別以馬來半島南端的邊佳蘭及新山為主軸,探討十九世紀以降馬來半島城鎮與鄉村華人社會史的記敘與詮釋。
第四章《人鬼神獸》,顧名思義,是寄望於本章所充斥著的諸多怪力亂神,加以探究多元世界裡的身份如何定義與轉換的問題。
最後一章《記憶危機》通過側寫太平洋戰爭、戰後緊急狀態及「五一三」族群衝突事件,探討人們處於危難時刻的應對,以及事後的記憶與忘卻,展示不同時代背景下個體與集體的選擇如何被描述為歷史。
四、理性、抒情、分析、历史、文化、文学、民俗的越界書寫新傳統
我不久前,很用心的重新閱讀中學時代就購買的魯白野的《獅城散記》與《馬來散記》,還有鄺國祥的《檳城散記》。 因為周星衢基金會要把他們以前由星洲書店出版的三本書重新註釋出版,我寫了〈重讀魯白野〉與〈《檳城散記》的多元新解讀〉作為導讀。現在很高興有機會先拜讀了莫家浩這本《臆造南洋:黃金半島的人鬼神獸》大作,我認為他繼承、發揚、创新了魯白野本土歷史文化書寫的傳統,本書處處可見一種跨越現實與文化,跨越歷史、文學與神話的語言,而且進入更複雜多元的書寫。
我不需要詳細分析,下面的五章與各篇的題目就能顯示這是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更是文學的書寫:
第一章歷史的餘燼:〈羅越迷蹤〉、〈黑石城傳說〉、〈王的咒誓〉、〈反逆的羅摩〉、〈天涯淪落人〉、〈西洋伯公道光匾〉、〈大伯公的午宴〉、〈港門溯源〉。
第二章山和海之間:〈出門須防白礁嶼〉、〈病吟之境〉、〈觀音寺山〉、〈觀音寺碑匾〉、〈觀音游神〉、〈老清明,新清明〉、〈東邊普度〉、〈四灣媽祖刈香〉、〈午時茶水〉。
第三章邊城敘事:〈從廟名談起〉、〈從前有處㘃呀坡〉、〈謎之佘勉旺〉、〈廣肇惠疑雲〉、〈觀音殿疑雲〉、〈倉庫裡的香爐〉、〈批判游神〉、〈柔佛華僑公所的三個年份〉、〈端亞山送地〉、〈粿條仔城市史〉。
第四章神鬼人獸:〈會飛的人頭〉、〈飛龍繞樹〉、〈虎人入市〉、〈咖啡、老虎、鬼〉、〈山君駕到〉、〈見虎燒香〉、〈洪仙傳說〉、〈功德祠與盛明利〉、〈英魂顯靈〉、〈四師爺考〉、〈古墓夜話〉、〈唐番兄弟、〈年獸來由〉。
第五章記憶危機:〈失落的炮彈〉、〈日本支溝〉、〈屠殺記憶〉、〈英女王駕到〉、〈五十二年前的一場火〉。
2023年12月8日寫於南方大學學院中華語言文化學院
推薦序/安煥然
我始終認為東南亞華人的文化是一個建構中的進程,其主幹主體是「在地化」、「本土化」。其最初移植過來的種子雖源自「中國」,但因土壤、水份、氣候環境等的不同,經各種跨文化的互動、衝擊、挑戰和接納,以及本身在地化的成長經驗,其開枝散葉,結的果,自然就和「中國」不一樣,而是一種「再創」的文化個體。若把它比喻為一棵樹,不論是其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失調,這棵樹是否會被連根拔起,能否經得起風吹雨打?其長成的果實是苦、是毒,還是爛了,抑或比中國「原鄉」的來得更美、更好、更甜?我想,這就要看看其成長過程中的各項要件和因素主導了。
但關於東南亞華人的研究,就早期學院派來說,很長一段時期掌握在英文源流學術人員手中。這些執筆之人,在英屬馬來亞時代主要是一些「學政人員」,他們既是學術撰寫者,也是英殖民官員,難免有其站在「殖民者碉堡」和「洋船甲板」上來看東南亞的西方中心觀,並字裡行間會合理化殖民政府政策。尤其在東南亞原住民及在地華人民俗和宗教信仰方面,有其高姿態的西方視角及偏見。但這批學政人員是當時英屬馬來亞政府裡精英中的精英,很有學識,掌握的訊息也較廣博,他們甚至懂中文和方言,能看到和接觸到的事物很多。反倒是戰後獨立建國,學院派的東南亞研究已走向馬來西亞或國別研究,而官方主流的馬來西亞歷史的探討,主要以馬來民族和伊斯蘭為主軸,非馬來的都成了「dan lain lain」的「其他」陪襯事項。很長一段時期,涉及華人的研究也落入在這批純英文教育源流的學界裡,田野調查有其難度和局限,依賴文獻也比較局限於官方檔案資料的引用。這固然有其歷史建構上的價值和意義,但從史學史層面理解,「資料來源越古老,越普遍被人接受,也就應該受到尊重」這個傳統的史料接受準則是受到挑戰了的。畢竟面對史料,即使是官方檔案文件,你還是要辨偽和需要再考證的,更要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理解為什麼是這般的結局。況且研讀歷史,不能只看到上層的官方歷史和史料,上層和下層的歷史都要重視。而敘事史的復興,這一書寫趨勢反而更為大眾。
然而,就馬來西亞中文書寫的非政府大學的「民間學者」來說,二戰前後,由許雲樵、韓槐準等南洋學會同仁開啟的「南洋研究」是很精彩的。在馬來亞建國之際,魯白野的《馬來散記》的「大白話」書寫方式,更是赤誠投入參與了獨立建國「國族建構」的宏圖/企圖。而《馬來散記》之類的書寫也是當時的暢銷書,相當受眾。可惜像這樣的書寫,或許是國情和族群關係的變轉,從「馬華」的邊緣化,「馬華」的迷思再到「馬華」的「自覺」,近四十年來,中文論述已從「南洋研究」走向「華人研究」。這種研究趨勢固然有其歷史情境和問題意識,但過於「馬華」的結果,也常使自己的視野過於局限在「華人」同溫層的狹窄框框而「不自覺」。這種「馬華」「自覺」中的「不自覺」,是有待吾等中文學人超越突破的。
不論是東南亞研究,還是南洋研究,超脫既有的傳統視角是必要的。而這其中,多語言的史料文獻參引,以及民俗、傳說之記錄、搜索,就成了很重要的研究資源。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院長黃子堅教授曾多次強調,馬來西亞的中英文學界華人研究成果應當結合。而我在《新史料.新視角:青年學者論新山》 (二○二○)也指出年輕一代學者具有這方面的優勢。他們既能揮汗走田野,也擅長於網絡科技的整合,掌握多語文獻資料。既能熟練引用中文資料,也會參照很多英文、馬來文、日文的研究成果和官方檔案文獻。像這樣的多語研究資料和研究成果的結合參照,相信會是今後馬來西亞華人研究的主趨勢。
而這其中,莫家浩是這年輕一批學者中寫得很勤的一人。既能寫學術論文,也勤於寫文史掌故和田野隨筆,實有南洋研究的遺風。其《臆造南洋》之書寫更像是魯白野《馬來散記》之再續。惟其中的「霧鎖南洋」不應僅是成為馬來西亞之「海外」讀者習慣上作為「獵奇」的窺視。如何在家浩的歷史與傳說,模糊又曖昧的人鬼神獸南洋書寫中,讓讀者看出更有意思的事物和歷史的啟示,或許才是本書書寫更實在的意義。《臆造南洋》之結集,是在台灣出版的,可喜可賀,是為序。
安煥然,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
推薦序/蔡志祥
歷史時常在敘事和想像之間為不同的持份者不斷地詮釋和再詮釋。同時也為社區裡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生活者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傳承和實踐。對於生活在海外的華人來說,在努力成為當地人的同時,如何運用自己所認知的傳統來維護中國人的身份認同,通過尤其是節日和儀式來建立一個重要的「他者」(significant others)身份;在多元種族的國家中,成為重要的另一群體。想像的「中國性」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真的回歸中國,甚至也不需要跟中國完全接軌。在海外的華人生活的地方社會裡,人們要在那個地方生活,要建立一個我跟他「華人和其他種族」不一樣的族群,強調我與他的文化距離。他們對這些所謂「中國性」的強調,主要不是為了加強與祖國的聯繫,而是為了讓自己在「中國」以外,在沒有「中國」的地方生活得更好。 海外的華人在明白根源、強調「中國」的同時,想像「中國的」傳統,配合在地的政府的政策和語調,建立在他鄉的「故國」、「故鄉」的身份。這種與「故國」、「故鄉」的實在的或想像的聯繫,在兩百多年的東南亞華人的世界中,是時常變化的。假如我們從一個三維立體的角度來看海外華人的歷史的話,不同時代的國家和周邊社會,提供了每個時代的海外華人策略性的選擇和標準化歷史敘事的憑據,也提供了他們合理化當代儀式生活的實踐方式。
本書彙集作者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刊登的四十五篇專欄文章,整理為五個部分,反覆的透過文獻考究和田野的參與觀察,說明在記憶與忘卻之間,歷史和傳說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載體;不同的地域空間;不同的精神領域,以及「不同時代背景」的個人及群體選擇性的記錄、敘述、詮釋和實踐。作者以活潑生動的文筆,以馬來西亞南端的城、鄉、山、海的人群的生活為對象,綴織出一輻如作者在導言所說的不斷地被重塑、被標準化的「南洋圖像」。
本書以社區和人群串連華人生活中難以割斷的「神、鬼和獸」。本書告訴我們閱讀田野不僅僅是收集碑刻、譜牒,也不應局限在民族志的記錄。社區人群對傳統的定義和展演,必須有長期的田野觸覺、對文獻和口述歷史的辨解能力以及洞悉宏觀政治社會環境,才能理解和體驗生活的、儀式活動的內容和實踐的延續與變遷。作者成功地以參與者和觀察者雙重的「邊緣的本地人」的立體視野,娓娓動人的敘說活的「南洋故事」,讓讀者明白社群共享的文化和禁忌、地方「知識」和文化運作的塑造過程。
我閱讀《臆造南洋:黃金半島的人鬼神獸》的筆記
王潤華
一、懷舊的年代
哈佛教授搏伊姆(Svetlana Boym)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把我們的時代定調為一個懷舊的年代,她以「心靈的懷疑病:懷舊、歷史與記憶」、「歷史的天使:懷疑與現代性」、「恐龍:懷舊與通俗文化」、「修復型懷舊:密謀與返回本源」、「反思通俗文化型懷舊:虛擬現實與集體記憶」、「城市與重新發明的傳統」、「流亡者與想像中的故鄉」、「懷舊與全球文化」等等思維下,詮釋了文學藝術與學術研究的所有重要敘述。 博伊姆剖析了各種形式的懷...
作者序
導言
「漢人註疏,好臆造典故。」——袁枚《隨園隨筆》
「南洋者,中國南方之海洋也,在地理學上,本為一曖昧名詞,范圍無嚴格之規定,現以華僑中之東南亞各地為南洋。」——許雲樵《南洋史》
一九八四年,由一班來自香港的電視製作人員操刀,新加坡廣播局製作的電視連續劇《霧鎖南洋》開播,作爲新加坡本土歷史電視劇的先聲,絕對一時風靡。同年出生的我,童年歲月裡,似也曾透過高高的天綫,在新柔長堤另一端的新山排屋裡,斜靠沙發,從碩大的魚缸電視中收看重播。劇情中講述的二十世紀初華南移民飄洋過海、南來謀生、艱難求存的故事,當年幼稚懵懂的我自然不會明白,卻對於當年膾炙人口的同名電視主題曲旋律與歌詞印象極其深刻,至今猶能朗朗上口:
過去的記憶你是否已經遺忘
祖先的流離可曾使你惆悵
霧起在南方 霧落在南方
重重迷霧鎖南洋
望遠方天水茫茫
濃霧中何處是家鄉
向遠方衝過險灘
濃霧散見我新家鄉
過去的記憶世代不可遺忘
祖先的流離使我生命更堅強
霧起在南方 霧落在南方
重重迷霧鎖南洋
隨著年歲履歷漸長,重重迷霧深鎖的「南洋」,不僅是童年回憶的背景音樂,也是自己讀書研究的興致所在。關於南洋,許雲樵爲它設下了兩道門檻:首先,這是個模糊又曖昧的地理名詞;其次,它是「華僑中之東南亞各地」,意味著華人在東南亞的流徙定居,乃界定南洋地理範圍的要件。如此一來,從近代中國開始流行的「南洋」概念,其界限就很難超越十九世紀末出現、並在一九五○年代開始普遍使用的「東南亞」(Southeast Asia)之地域範圍。然而這也並非終點,東南亞一詞雖然打破了十九世紀以來西方視角下的「東印度」(East Indies)、、「印度支那」(Indo-China)等詞彙的殖民性,卻也無可避免地掉入了二戰結束後,該區域民族獨立建國運動後形成的政治國界網格中,其中原本既多元又流動的文化、信仰與身份認同被迫割裂、對立與碎片化,即便數十年來被置入國族框架下的再融合過程,也遠未竟其功。為擺脫論述的困境,近年不少有識之士也開始改用源於古代爪哇文獻裡的「努山塔拉」(Nusantara)一詞,來指代東南亞乃至台灣、所有受馬來文化和語言影響的地域,借此打開舊觀念的藩籬,亦不失爲一條出路。
身為馬來西亞國民,多元族群、文化與信仰既是國家的寶藏,又是分歧之根源。僅從領土層面來説,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與位於婆羅洲的東馬,兩者的社會文化差異,上升成爲國内政治議題,早已成爲常態。再退一步言之,所謂「馬來半島」(Malay Peninsula)不也是一個模糊又曖昧的用詞嗎?在馬六甲王朝滅亡後的十七世紀,由離散的王朝遺民所屢屢使用,馬來半島一詞充滿了他們緬懷故土榮光的哀愁,直到被西方殖民者所借用,來形容包含今天緬甸南端、泰國南部及西馬全境所涵蓋的大陸東南亞半島地形,將之冠以「馬來之地」(Tanah Melayu),除了局部適用的政治正確,總體上也難免顯得偏頗。刨根究底地説,當「馬來」一詞出現在印度古文獻的地名裡,其最初的含義也很可能是在形容此處地貌多山,乃「群山之地」(Malayadvipa)。相比之下,古希臘羅馬文獻所使用的「黃金半島」(Chersonesus Aurea),可能亦受印度古文獻的另一地名「黃金之地」(Suvarnadvipa)的影響,在字面上為這片季風交會的寶地添加不少奇幻色彩。
從二千多年前的黃金半島,到今天隱隱浮現的努山塔拉,華人總在其中扮演過形形色色的身份。他們時而是使節商賈、求法高僧、落難旅人、革命志士,亦可以是從未踏足南洋的文人史官,但更多的是從近代以降,如《霧鎖南洋》所演繹的一批批南離尋找活路、最終落地生根的普通人。漫長的來往與居徙過程,華人及其文化早已成爲此處多元的持份者,理當毋庸置疑,問題在於如何理解華人文化在地化過程中的傳承與變遷。在關於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建構的討論中,安煥然提出了「樹」的意象,認為「華人文化」的主幹主體是「在地化」與「本土化」的過程,但其「種子」源自「中華文化」,但基於不同的歷史脈絡,為「種子」的生長構成了「各種跨文化的互動、衝擊、挑戰和接納」,最終結成的「果」就自然與「中國」的「果」不一樣。
將「中華文化」視爲海外華人文化的根源並非新論,重點在於將「中華文化」視爲海外華人天然且被動賦予的「文化基因」,抑或是可供海外華人選擇的「文化工具」。通過對新加坡華人節日儀式變遷的觀察,蔡志祥以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新加坡華人社會爲例,認爲當地華人「不僅需要建立與中國的文化關係」,還需要通過追根朔源,「在當地確立『顯著的他者』的身份」,這麽一來,在其所屬社會當中提出與建構「文化中國」,便顯得尤爲重要。而在新進關於移民族群政治身份認同問題的探討中,孔德維認爲二十世紀以前的努山塔拉華人(「唐人」)菁英們可能也將「中華」視爲一套可被塑造的文化,「在不同區域、不同生活片段(如飲食、婚嫁、喪葬)中出現,也可能構成了唐人社會的組織形式」。孔氏由此提出「便攜」(portable)的概念,認爲努山塔拉的唐人在特定情況需要時,既可以選擇表現其中華性,「在不須應用時,也可以將它藏起。」他進而將努山塔拉的唐人社群比作基因改造農場,「不同作物的種子本身說是由異質的植物所提供的基因(DNA)構成,在混和比例不一的情況下,生出一組又一組共存於同一農場的作物。」。
當討論從奇幻走向科幻,我也想藉鑒一番量子物理學的概念。比起將南洋/東南亞/努山塔拉視爲華人/唐人文化基因改造農場,或許也可以將華人/唐人視爲一種「叠加態」(superposition state),其文化特徵將隨著「觀測」(observe)角度的不同,「坍縮」(collapse)成觀察者所見到的結果。身處多元,不同階段與不同文化的「糾纏」(entanglement)及「選擇」(choice),都有可能讓關著唐人之貓的箱子於掀開一刻,被觀測出——或説被描述(describe)成不同的事實。而宏觀的歷史論述,往往也只有到了微觀的個案身上,才能充分顯現認知的多樣性。
換言之,審視歷史中的華人/唐人如何變換角度來看待努山塔拉與自身,其實也是一種建構歷史建構的過程。最充分展現這點的,或許並非中外史書及官方檔案,反而來自於南洋以上、東南亞未滿時,游歷於努山塔拉的觀察者游記和散記中,生於馬來半島、日據時流亡印尼、戰後定居新加坡、卻英年早逝的魯白野,他一九五三年出版的文史散文集《馬來散記》可作爲其中代表。在該本通篇講述馬來半島歷史傳説掌故的書中,作者的序言如是寫道:
「我要把故鄉長成的過程忠實記錄下來,要親切地寫我們的先人曾經怎樣流了無盡的血汗在努力開拓它、耕耘它,創造了一個幸福、繁榮的新天地。」
正如王潤華在評價魯白野的文學性時,談到對方所具備的「不斷流亡的中國性、馬華性、西方現代主義,還有馬來、印尼文學的倒流,與中國性、馬華性的混合,猶如海水與淡水混合,形塑出複雜的、另類的馬華文化屬性,這種文化駁雜性,提煉出駁雜的文學。」由此我們既可以認爲作者多元文化經驗的背景催生出了《馬來散記》,也可以倒過來說,是駁雜的多元文化給了作者書寫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在國家尚未獨立,國族論述尚未成型之時,作者熱情地旁徵博引各地風土民情與傳説典故,建構起自己「故鄉」馬來亞的歷史,一個經由其觀測、坍縮而成的「國人」史觀。
在正統樹立之後,一切非主流的描述都易歸入臆造。在南洋/東南亞/努山塔拉的歷史裡還有許多廣義的魯白野,他們時而是使節商賈、求法高僧、落難旅人、革命志士,從未踏足此境的文人史官,以及更多的普通人。他們或許未必曾留下優美的文字,只憑口耳相傳的靈異故事,旁人難以理解的慶典儀式,又或者只是習以爲常的地方常識,如果能將這些坍縮後的表象收集起來,理解其過去被觀測的視角並加以回溯,或許我們便能更接近南洋/東南亞/努山塔拉的華人/唐人,及其身邊他者在歷史中的叠加態,建構出歷史建構的過程,或者說,在歷史長河中,多元、非主流的個人與群體,臆造各自的南洋/東南亞/努山塔拉。
自二○二一年起,我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網站及副刊闢設專欄,每兩周連載一期,迄今纍積近五十篇、單篇千餘字的短文,此番將其集結、分類與修訂,拼凑而成書,誠屬實至名歸的散記。由於内容過於五花八門,只能嘗試將文章粗分爲五大主題,並按此規劃章節。在國家、族群及地方敘事的建構過程中,歷史與傳説之間非但存在相互印證的可能,也會出現兩相矛盾的情境。處在多元交織的土壤上,將傳説與歷史用以宗教、人種、地方等模具進行切割,將反向收縮人們的視野,從而忽視其多元性所帶來的跨域本質。第一章《歷史的餘燼》便是以古今發生及流傳於馬來半島的若干歷史與傳説為題材,探討兩者之間的内在關聯。
第二章《山和海之間》及第三章《邊城敘事》,則分別以馬來半島南端的邊佳蘭(Pengerang)及新山(Johor Bahru)為主軸,探討十九世紀以降馬來半島城鎮與鄉村華人社會史的記敘與詮釋。作爲一州首府,同時又是銜接半島與新加坡兩岸陸路往來的窗戶,新山具備了鄉區邊佳蘭難以企及的人口與資源,因此也保存著數量上比起後者來得多得多的金石文物史料,亦有不少學者學人前仆後繼投入研究,使它成爲半島地方華人史書寫的焦點。亦正因如此,新山華人社會史的當代研究,很自然地會朝史料文獻的再考察與再詮釋的方向前進,以期能與諸多前人構築的舊說定論相互對話;然而面對邊佳蘭,上述條件往往不成立,於是研究者本身也往往便是當地歷史文本的初始製造者,需要將日常的習慣、口述的記憶以及儀式的觀察記錄下來,進而轉換成史料,開始建構歷史。從這點出發,新山與邊佳蘭可被視爲馬來半島華人社會史研究現況的一體兩面,存在相互藉鑒的餘地。
第四章《人鬼神獸》,顧名思義,是寄望於本章所充斥著的諸多怪力亂神,加以探究多元世界裡的身份如何定義與轉換的問題。從中國明代筆記中對滿剌加妖異的陳述,到老虎的意象如何游走與報應、死亡、神明與庇護之際,進而延伸至豪傑、番人及墓碑如何化作鬼神,年獸傳説又如何在南洋成真,其表徵是人、鬼、神、獸彼此身份的交曡與轉換,内裡則是多元環境下華人的認知視角如何自適,並實現自圓其説的過程。或許,與宏大的歷史敘事相比,鄉野奇譚往往更能在光怪陸離中,體現「臆造南洋」的精髓吧!
最後一章《記憶危機》通過側寫太平洋戰爭、戰後緊急狀態及「五一三」族群衝突事件,探討人們處於危難時刻的應對,以及事後的記憶與忘卻,展示不同時代背景下個體與集體的選擇如何被描述爲歷史,而後者又將在後世傳誦的過程中被無止儘地、策略性地清晰化或模糊化。但亦是上述形成認知多元,造就了敘事的多元,終將置入國家、族群與地方傳説中,又一次化作歷史的餘燼。
二○二三年變故甚多,仰賴一八四一出版社的垂青與信任,以及編輯二聿、沐羽的辛勤付出及鍥而不捨,本書方能順利及時付梓,感激萬分。同樣也要感謝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文化企宣主任曾翎龍與副刊主任黃俊麟兩位先生的器重,俾予我機會加入《星洲人》網站及星洲副刊的專欄撰稿行列磨練。歷任專欄責任編輯的文彬、慧金、美鳳,總能適時又不失體卹地催稿,鞭策我在筆耕路上匍匐前行。構思書稿的過程中,承蒙孔德維博士與白偉權博士每每在宵夜時分不吝分享交流,惠賜高見,為形塑本書框架助力不少。本人亦何其榮幸,在有限的時間内,尚蒙師長願意在百忙中撥冗為本書寫序,無疑是對我莫大的鼓勵;十餘年來的田野與歷史學問路上,倚靠父母家人的支持諒解,内子嘉儀的默默廝守,總算熬過重重難關,感恩不在話下。最後的話留給〈馬蟻學人〉專欄的忠實讀者們,您們的閲讀和反饋皆是我不輟精進的動力,也期待翻開本書的舊雨新知不吝批評賜正,與我一道闖入臆造南洋的世界裡。
導言
「漢人註疏,好臆造典故。」——袁枚《隨園隨筆》
「南洋者,中國南方之海洋也,在地理學上,本為一曖昧名詞,范圍無嚴格之規定,現以華僑中之東南亞各地為南洋。」——許雲樵《南洋史》
一九八四年,由一班來自香港的電視製作人員操刀,新加坡廣播局製作的電視連續劇《霧鎖南洋》開播,作爲新加坡本土歷史電視劇的先聲,絕對一時風靡。同年出生的我,童年歲月裡,似也曾透過高高的天綫,在新柔長堤另一端的新山排屋裡,斜靠沙發,從碩大的魚缸電視中收看重播。劇情中講述的二十世紀初華南移民飄洋過海、南來謀生、艱難求存的故事,...
目錄
「新南洋史」系列出版說明
推薦序:王潤華
推薦序:安煥然
推薦序:蔡志祥
導言
第一章 歷史的餘燼
壹、 羅越迷蹤
貳、 黑石城傳說
參、 王的咒誓
肆、 反逆的羅摩
伍、 天涯淪落人
陸、 西洋伯公道光匾
柒、 大伯公的午宴
捌、 港門溯源
第二章 山和海之間
壹、 出門須防白礁嶼
貳、 病吟之境
參、 觀音寺山
肆、 觀音寺匾
伍、 觀音游神
陸、 老清明,新清明
柒、 東邊普度
捌、 四灣媽祖刈香
玖、 午時茶水
第三章 邊城敘事
壹、 從廟名談起
貳、 從前有處㘃呀坡
參、 謎之佘勉旺
肆、 廣肇惠疑雲
伍、 觀音殿銅爐
陸、 及時行樂
柒、 批判游神
捌、 三個年份
玖、 端亞山送地
拾、 粿條仔城市史
第四章 神鬼人獸
壹、 會飛的人頭
貳、 飛龍繞樹
參、 虎人入市
肆、 咖啡、老虎、鬼
伍、 山君駕到
陸、 見虎燒香
柒、 洪仙傳說
捌、 功德祠與盛明利
玖、 英魂顯靈
拾、 四師爺考
拾壹、 古墓夜話
拾貳、 唐番兄弟
拾參、 年獸來由
(此處早前欠空格)
第五章 記憶危機
壹、 失落的炮彈
貳、 日本支溝
參、 屠殺記憶
肆、 女王駕到
伍、 一九六九的火
「新南洋史」系列出版說明
推薦序:王潤華
推薦序:安煥然
推薦序:蔡志祥
導言
第一章 歷史的餘燼
壹、 羅越迷蹤
貳、 黑石城傳說
參、 王的咒誓
肆、 反逆的羅摩
伍、 天涯淪落人
陸、 西洋伯公道光匾
柒、 大伯公的午宴
捌、 港門溯源
第二章 山和海之間
壹、 出門須防白礁嶼
貳、 病吟之境
參、 觀音寺山
肆、 觀音寺匾
伍、 觀音游神
陸、 老清明,新清明
柒、 東邊普度
捌、 四灣媽祖刈香
玖、 午時茶水
第三章 邊城敘事
壹、 從廟名談起
貳、 從前有處㘃呀坡
參、 謎之佘勉旺
肆、 廣肇惠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