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提要〉
一穴多用、兩穴合用與三穴並用為針法最高境界。
過去的針灸禁忌已因鋼製毫針普及而減少;
然不管急症或難治之證,最好都針藥並用、中西共治才易見效。
〈推介本書〉
坊間常有「一針二灸三用藥」之說,將針排在第一位,可能是因為「針」在止痛、救急方面的效用受到肯定。然真正能治病療疾、改善症狀,並鞏固療效者,還是要針藥並用才行。
就針灸而言,其是否有效的關鍵在選穴。而穴位的敏感點常隨時辰而略有變動,原則上只要選正經正穴,加上其附近的「阿是穴」,多可「得氣」。大可不必故弄玄虛,生出許多「經外奇穴」。若能精選穴位,一次三、五針已足,三穴為上;若針刺如刺蝟(針圍),那就不入流了。
現代醫藥科技進步,針灸取穴法、針具之選擇均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書中引介多種新觀念與做法,值得醫界同道與自學者參考。
作者簡介:
李政育醫師
一九七八年中醫師特考及格
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中西結合免疫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著作有六十餘本如:
《不吃藥飲食法》、《不吃藥飲食法二》、《有病自己醫》、《不吃藥養生法》、
《十二經脈飲食法》、《點穴療法》、《季節養生心法》、《人參為補藥之王》、
《蔬果瘦身美容》、《健康性愛寶典》、《益智安神一百分》、
《中西結合之中醫臨床治療心法》上中下冊、《新編醫學衷中參西錄》上下冊、《傷寒論之現代應用精華》上下冊、《中西醫結合治癌新法》、《中醫神藥青蒿》、《發現尿毒莫驚慌》、《獨家新編~五十二病方》、《省視養神則目不病》、《中西並治糖尿病臨床心法》、《新編運氣醫學》上下冊等。
章節試閱
前言
以「少針多效」為最高指導原則
世人喜歡新奇,而現代人普遍重視健康,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推陳出新,提倡一套言之成理的養生保健新法,而在華人世界大為風行。例如二十年前的「香功」、五六年前的「拍打功」等等,這些類似民俗療法的「功法」大多搭著傳統醫學「經絡氣血」與五行學說的便車,大肆宣揚其「萬能」效用。這些新奇功法跨海而來之後,總能掀起一波熱潮,一直要到因宣稱療效被取締,或習練者「練」出一堆後遺症之後,熱潮才會逐漸消退。
近年流行的針刺「新法」
近幾年流行於華人世界的「新法」,應屬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靳瑞所提倡的「三針」療法。該「門派」主張不管是頭面部、軀幹(臟腑)、四肢或心智方面疾病,都可以「三針搞定」。他們首先將人體由上到下分為:頭、面(臉)、頸項、胸腹、腰背及四肢部等六個部位,再加上「急救類」,成為「六部一類」。再依個別症狀(或需要),另立「三針治療原則」,即依症狀或需要,每次選三個特定穴位,每穴針刺三次,但不以三穴三針為限,但亦不自限於「三」數,有時也採傳統的單穴或雙穴配伍,多者四穴三針,甚至依據實際需要,一次取十餘個穴位的多針取穴形式。甚至將傳統醫學所講究的理、法、方、藥,改成「理、法、方、穴」,以針刺穴位代替藥物治療。其中所說的所謂「穴」,就是針灸穴位。只有在極少情況下才加上艾灸或搭配中藥治療。
其取穴原則與做法可歸類為以下幾種:
(一)以三針為原則,但不自限於三數。
「三針」療法經過積極推廣之後,各地均有人另立山頭,遵循、奉行此種針法,並自稱為嶺南針灸學派。他們主張以三十九個常用的傳統穴位為主,再加上五輸穴、原穴、募穴、背俞穴、交會穴等;其他還有依經絡走向選擇的對應穴、依症狀治療的「阿是穴」,以及少數特定穴(如下合穴)、經驗穴,還有「新發現的經外奇穴」等等。但不管治療任何疾病或症狀,均「以三針為原則,但不自限於三數」。
(二)症狀治療以「圍刺」為主
基於傳統醫學「以痛為腧」、「以病為腧」之說,治療這類疾病(或症狀)多以「圍刺」為主。所謂「以痛為腧」,是指以疼動處當作是一個穴位,即「阿是穴」;而「以病為腧」是指把病灶的中心點當作是一個穴位(腧穴)。治療時即可圍著腧穴(痛點或病灶)下針;即在病灶的周圍或其鄰近的上、中、下選三穴,所選的可以是傳統主要經穴,也可以經外奇穴、經驗穴並用。
其常用者包括:眼、鼻、耳、頸、腰、肩、膝、踝等,均取其病灶或痛點的周圍下針。例如鼻病可取鼻子兩側上、中、下三個方向的迎香穴、鼻通穴和印堂穴下針。迎香穴在鼻翼兩旁,是多數人都熟知的穴位;印堂穴與鼻通穴為經外奇穴,三穴同用、針三次即有助於改善鼻腔症狀,以及少數肺部(呼吸系統)症狀。以此類推。
上述理論看似簡單,其實尚未達「簡便廉」的標準,尤其對有意「自學中醫針灸」,甚至現職中醫師、針灸師而言,還是有點複雜,自學者尤具相當大的困難度,因此新編<神針取穴自療心法>,其緣起、取穴原則與特點如下。
一、接續「元氣齋」原有的一穴、兩穴系列,無三不成禮。
正如自序開宗明義所言,「元氣齋」本已出版過「一穴多用治百病」、「兩穴活用效如神」等書,如今再編「三穴並用更傳神」,等於完備了我們一再提倡的「少針多效」最高指導原則。
二、「其用為三」乃傳統醫易(醫學與易理)最高境界。
傳統醫學與各種易經典籍均以「三」為重點,代表「多」、最多人認同醫易同源、醫道同理之意。如《易傳•繫辭上傳》云;「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卦象以爻為體,其用為三,後來才發展成六十四卦。
道家的老子也在《道德經》中強調:「道」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即以三為少陽生發之氣,主萌芽狀態。
道家與中醫亦強調「人有三寶」, 即精、氣、神,可對應天地日、月、星與世間「三才」:天、地、人。可見自然界(宇宙)的萬事萬物,其發生與發展均與「三」密切相關。此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可另參考拙著《新編運氣醫學》)
三、從臟腑辨證並盡量只選三穴
基於「少針多效」的基本原則,依照疾病與症狀進行臟腑辨證,再據以選定最有效的三個穴位。然中醫所講的「臟腑」,與西醫解剖學所講的實質器官有些不同,而是以功能取向,例如中醫的「腎」,除了具有腎臟(泌尿系統)各器官功能之外,還包括生殖與性功能等多方面作用。又如治療胃、腸疾病,不能只考量腸胃等單一器官,由於「脾胃相表裡」,脾胃為後天之本,乃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因此必須一起列入考量,例如以針灸激發後天之氣,才能調理脾胃,改善胃腸相關疾病。但針灸時取最有效的三穴已足,多針無益。
例如要改善「胃」的不適,就取中脘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其中,中脘為八會穴之腑會穴,亦為胃之募穴,足三里為胃經之合穴,內關為心包經之絡穴,亦為八脈交會穴,通於陰維脈,專治心胸胃病症。針刺此三穴有助於治療胃腑病症。因為
又如取關元穴、歸來穴和三陰交穴等三個穴位,不僅能改善脾胃不適,對女性亦有助益。其中,關元穴屬任脈,為小腸募穴;歸來屬胃經,而三陰交為脾經井穴,乃肝脾腎三經交會穴;針此三穴有助於改善多數婦科疾病,以此類推,治療男性疾病或其他症狀,均可依臟腑辨證而下針,以改善臟腑問題引起的相關疾病。
四、「循經取穴」比功能取向有效
依經驗,依據經脈的巡行方向,選取適當的穴位針灸,比專選與症狀有關的點進行治療有效。也就是不一定要圍著病灶周圍,或在不同部位單點針灸,只要「循經取穴」(在同一條經絡之上的對應穴位),即可達到表裡呼應、遠近結合、上下相迎的效用。
譬如治療腰痛、腰肌勞損,甚至改善性功能障礙、腰椎骨質增生等腰部有關的病症,即可取足太陽膀胱經的腎俞穴與大腸俞,以及遠端的委中穴。其中,腰為腎之府,腎俞為腎的背俞穴,位於背部;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裡,大腸俞為大腸的背俞穴,故靠近病灶(或阿是穴)的可局部取穴,取腎俞、大腸俞達到近治作用。再依「腰背委中求」等口訣,取遠端的委中穴「遠治」,以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表裡的腰部三穴同治等等。
五、針灸或點按在救急、止痛方面有卓效
針灸在麻醉、止痛方面的作用已獲得普遍認同,例如很多人都知道,「閃到腰」或「落枕」只要針幾下,很快就可以活動自如。其實針灸或按摩(點按)也能救急(尚不能稱為急救,尤其對於危急重症);除了傳統上的特定穴位之外,必要時也可選擇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穴位組合起來(組合穴),或選擇「陰陽交會穴」進行治療。
例如有人突然中暑昏倒,或神智昏迷、口噤不開,此時就可選擇陰陽交會穴。常用者如取口鼻之間的水溝穴、腳底人字前緣的足心湧泉穴,和手指末端的十宣穴。
水溝穴即俗稱的「人中」,位於上嘴唇與鼻子正下方的直溝中點,此為任督二脈的交會處,緊急時以指間掐按有回魂之效,為民間常用的急救穴。湧泉穴在足心前端之中,為全身穴位的最低下之處,屬腎經,也是陽經與陰經的交會之處;若予有效刺激,可使人體的精氣如泉湧出,為有名的養生穴。
而十宣穴為手指末端、十根手指頭的前方中點,亦屬於陰陽經交接之處;民間常於患者高血壓昏迷時,以針灸針淺刺流出血滴,以減輕腦壓,爭取送醫時機。此三穴皆為陰陽交會穴,針刺能激發陰陽之氣,使陰陽相通,以舒緩神智昏迷、口噤不開等急症。
之所以說「針灸能救急而不能救危急重症」,是因現在醫學發達,針灸、放血或點按救醒昏迷之後,最好立刻送大醫院進行「急救」與治療,包括腦中風等危急重症,針刺或點按都能救急,不能做進一步治療(但可以在症狀緩解後,以針灸與藥物併用改善功能),這是必須特別說明的。
六、心智方面問題一定要配合藥物治療
坊間有人宣稱,有些心智方面的疾病,如失智症或兒童心智發育遲緩等疾病,也可以用針灸治療或改善,例如對於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或失眠、健忘等症狀,可取足少陽膽經上的陽白穴,以及督脈上的「經外奇穴」印堂穴,必要時可加針印堂、陽白穴旁開5分處的「經外奇穴,此幾處皆為陽氣彙聚、督脈絡腦的必經之處,真次之後可有改善之效,甚至有助於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
事實上雖然現代醫學發達,但在治療或改善新智疾病,如老年失智症或兒童心智發育遲緩等,效果還是相當有限;針這些穴位有許有益智安神作用,但還談不上「治療」,遑論治癒。若要治療,一定要配合中醫藥,最好中西醫共治,才有改善可能。
目前診斷腦部發育多使用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而不管藥物或物理治療的效果均不甚理想。最近的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兒童的智力發展與語言能力可能與額葉發育不良有關,若能在幼兒時期以針灸刺激額葉發展,激活腦神經生長因子,再配合中藥與物理治療,如復健與理筋術等,進行全方位調治,可能有助於改善兒童弱智、語言障礙等兒科難治之症。但一定要謹慎為之。
七、中西並用才能改善偏癱等神經系問題
傳統醫學治療中風,多取陽明、少陽經穴針灸,以祛風活絡為主要治則。作者結合中西醫治療偏癱已有多年經驗,也頗見效果。
例如治療中風偏癱,可針顳部附近穴位,這是因為顳骨附近滿布神經血管,尤其骨縫最為密集,如針刺此處,其神經的傳導效應最強效果亦佳。其取穴法請參考專節;事實上,以神經內科配合中藥治療的效果甚佳。
其他請參考本書自序之綜述。
=====================================
第一章 精探針灸手法與基本常識
其實眞正治癒疾病的是患者本身的「神氣」而不是醫師或藥方。譬如針灸的最大效用就是補助神氣、增強自然治癒力的治療方法。所謂神氣,其實就是胃氣、正氣或真氣,以現代話說就是「生命力」。了解神氣之妙用,可以少針藥、加快痊癒速度,又不會傷及人的元氣。而針灸的作用正是經由刺激穴位與經絡,並利用補瀉技法,疏通經絡氣血、增強氣機,並因而補虛瀉實,強化生命力。
一、認識十四經絡與其經八脈
人體總共有十二條正經,以及任督二脈,此即大家熟知的十四經脈;除此之外,還有奇經八脈與絡脈,總稱「經絡」。再詳細說明針灸的治療手法之前,還是要再說明一下經脈走向與穴道位置,包括:手太陰肺經11穴、手陽明大腸經20穴、足陽明胃經45穴、足太陽脾經21穴、手少陰心經9穴、手太陽小腸經19穴、足太陽膀胱經63穴、足少陰腎經27穴、手厥陰心包經9穴、手少陽三焦經23穴、足少陽膽經43穴、足厥陰肝經13穴;以上十二正經都分左右,總共606穴。還有背部正中線的督脈27穴、胸腹部正中線的任脈24穴,全身總共657穴位,不包括奇經八脈的穴位、經外奇穴、新發現的穴位及阿是穴在內。
十四經絡的起始點與走向請參考附圖,不另以文字說明。
=====================================
注意禁忌症:禁針與禁灸
之所以要特別標示「禁針」或「禁灸」部位,是因爲患者有年齡、身材、時辰與心理狀態的差別,有些部位或時辰針灸之後,可能會出現暈針或休克等副作用,因此必須特別指出有危險性部位或時段,避免失誤而發生危險。此外,針的粗細、施針深度,以及灸的溫度、範圍等,也應有所規範。例如爲了維護容貌美觀,許多文獻都將大部分顏面經穴列入「禁灸」之列;但「溫灸」通常不會留下疤痕,因此不須禁絕。眞正需「絕對禁針或絕對禁灸」者,僅數穴而已。(詳細的禁針穴位請參考張成國醫師所著「放血保命療法」一書) 。
====================================
各種針灸手法實際運用
----簡介幾種基本針刺法
自扁鵲以砭針為人治病療疾開始,一直到現在,可以說針灸手法已臻於成熟,萬變不離其宗,千百年來所用的手法大抵相同,所異者可能只是器材的發展和施術者的技巧高下有別而已。時至今日,臨床上的常規治療頂多加電針(針上加微弱電流以強化刺激),或配合照射紅外線而已。常用的手法大約如下:
1.選穴取穴準確
針刺治療的第一步當然是選穴準確。至於選取何種穴位才正確、有效,各有巧妙不同,通常依施術者的經驗和修養而定;一穴、二穴、三穴或多穴亦依實際需要而定;就本書之立論及目前流行的趨勢而言,主要以三穴為主。
其次是入針技巧,講究的是「快而無痛」,尤其是在針尖穿過皮膚時,一定要快才能減輕痛感,也降低初次針灸者的害怕心理。有些為人針刺治病多年的醫師(或針灸師),當患者因痛或害怕而較出聲時,還會說「針刺哪有不痛的!」或說「我的手法最高明,從來沒有人喊痛!」等到有一天自己生病,不得已自行扎針時,才知道「原來我針灸這麼痛!」
依經驗,施術者只要以一手略微按壓患部皮膚,再以另一手持針快速刺入,即可減輕痛感。現在也有人使用針灸套管,輕輕一拍即可穿透皮膚,比蚊子叮還輕。當然也有人主張緩慢進針,認為比較不會刺傷血管或神經,但最主要還是在醫者的經驗和習慣,以有效最重要。
2.撚轉行針以得氣為度
《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中強調:「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意思是:判斷針刺手法是否正確、是否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針感」,即以指尖輕輕捏住針,並進行提插撚轉時,感覺針尖是順或澀?若覺得澀而滯,表示未針對位置,一定要柔順、可輕易提插撚轉才正確。
其次是患者是否「得氣」。通常針刺進入穴位,並以拇指和食指輕輕撚動針柄,一面慢慢往下壓,邊壓邊撚轉時,如果患者有痠麻感,或因痠麻感而出聲時,表示得氣,也就是針刺到正確穴位,可進行補瀉手法。
一般而言,針刺的角度最好避免完全垂直(九十度),才不會滯針,不致於影響撚轉及補瀉。此外,無論是醫師或病患,針刺並進行撚轉時,雙方都必須集中精神,才能神氣貫通,具有調氣與調神作用,稱為「兩神合一」;通常針三穴位之內即可獲得改善。
========================================
針灸可能最早被AI取代
----醫藥與醫技業務必未雨綢繆,早做因應
以上(本書內容)可以說是為了滿足多數讀者的需要編著而成,其中還包括亟待在針灸方面有所進境,獲取得各種「祕法」的中醫師與針灸師。然依據本人近五十年的臨床與研究經驗,發現坊間流行的很多針灸手法或「祕法」,似乎有點故弄玄虛,或誇大效用之嫌,因而在介紹坊間的流行針法之外,還加上一些「我見」,以供同道參考,庶幾免於過猶不及之譏。
此中有部分我見已拉雜見於自序,但因非常重要,故再次總結如下:
一、針灸師應精進骨傷科手法
坊間所傳(或流行)的針刺手法,不管是名師口傳心授或針灸專書所載,多數穴位之取穴或配穴法,幾乎都只針對「內科」疾病,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臟腑」疾病而設,包括針刺四肢上的穴位亦然;對於一般人常見,運動員更常發生的肌疼、過勞、筋肉孥傷之類的骨傷科疾病針法,往往付之闕如,亟待補充。
實際上,骨傷科疾病的針法與內科有極大的不同,如有扭挫傷或骨折,通常需在接整或固定之後,才能針灸治療;否則(如未先接整或予外固定),不管是從遠心端或患部放血,或針灸,雖能消腫散熱,之後只要運動或工作較多、較繁重,患部就可能再度腫起,那是因為關節面仍處於畸型(未接整),或斷端處於假關節狀態之故。所以針灸師與中醫師最好都能懂點骨傷科接整法,至少要了解該該病證究竟屬於骨傷科,或只是臟腑方面的免疫性、創傷性問題,才能徹底治療。本書作者因曾多次受邀擔任各項運動團隊的隨隊醫師,故對此知之甚詳。本書對此議稍有著墨,但還有待加強。(自序中已提過,但因很重要,再強調一次。)
二、禁針穴位與對象可稍加放寬
書中的每一小節均另立「注意事項」,特別註明「禁針」穴位與對象。
骨傷科疾病易為其中之一,這是因為古代的針較軟且脆弱,遠古時代(如扁鵲所用)的「砭針」更不用說,這種針在刺入關節、肌腱或筋的起止端時,更容易折斷;
前言
以「少針多效」為最高指導原則
世人喜歡新奇,而現代人普遍重視健康,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推陳出新,提倡一套言之成理的養生保健新法,而在華人世界大為風行。例如二十年前的「香功」、五六年前的「拍打功」等等,這些類似民俗療法的「功法」大多搭著傳統醫學「經絡氣血」與五行學說的便車,大肆宣揚其「萬能」效用。這些新奇功法跨海而來之後,總能掀起一波熱潮,一直要到因宣稱療效被取締,或習練者「練」出一堆後遺症之後,熱潮才會逐漸消退。
近年流行的針刺「新法」
近幾年流行於華人世界的「新法」,應...
作者序
針灸理論與手法也應日日新 中醫師李政育
之前「元氣齋」出版過《一穴多用治百病》《兩穴合用效如神》等「自學中醫」系列方面的書,獲得很多好評;用過者都說簡單、易尋(穴位)且有效。正好之前世界各地的華人地區流行「三針」治病之說,號稱只刺三針即可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除了可治中風後遺等顏面與肢體方面的「偏癱」之外,甚至號稱亦可治心智方面疾病,包括兒童智力發展遲緩與中老年失智症在內。到後來愈傳愈神,幾乎到了「無病不可治」的程度;甚至各地均有人另立山頭,自稱是某門某派,亦以三針自況或相標榜。
行醫近五十年,除了中醫藥之外,在針灸(針刺與艾灸)或按摩、刺激,以改善某些針對性疾病方面,也有一些經驗。近幾年我們的研究團隊更與西醫合作,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疾病、腫瘤與免疫性疾病等方面,也獲得一些成果,亦陸續出書以供需要者參考。
作者多年的經驗發現,中醫講究理法方藥,針灸固然是止痛、救急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宜說得過於神奇,還是要與醫藥配合才能有效治療。基於以上的理解,我也提供幾種實作方法,以供需要者參考,並略述個人的淺見如下,以說明本書的布局原則。
一、關於針灸的療效
坊間常有「一針二灸三用藥」之說,亦即將「針刺」列為中醫藥治療之首位,其次是「灸」,最後才是用藥。
個人常開玩笑說:世界上最會吹牛的是中國人,中國人中最會吹牛的是文人和中醫,而中醫藥這一行中,最會吹牛的治療方法莫過於針灸、草藥與整脊,好像全世界的疾病都很容易治療,只要經其手(針灸、草藥或整脊等等),就無病不能治、無病治不好;只要用他的方法治療,很快就「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從此天下太平了。
實際上,根據個人的研究,最早將針藥用於臨床的是宋代的走方郎中。而走方郎中為宋代領有「俸祿」的醫師,有如現代的公立醫院醫師,但他們沒有固定駐診的醫院或診所,而是走街串巷,有如「行動診所」;只要有人召請,即可停下來看診、治療。為了行動方便起見,走方郎中多只攜帶少量行李和治療藥物與器材;多數藥物甚至可以在路上隨採隨用,例如農人或當地居民的扭挫傷、紅腫熱痛,都可以就地取材,採草藥內外敷(服)治,極為方便。如果是筋骨或四肢、經絡方面的痠痛、急症,或受傷的急性期,還可以在接整固定之後,再就地用針灸放血,並予「定針」,其療效比單純用外敷(服)藥的效果更快且更好。此即內經所說「針灸攻其外,藥湯攻其內,則百病無所逃矣」的道理。
而針灸並非目前所流行的只有「毫針」而已,尚有九針,即平常可見,可用的所有簡易器材皆在內,例如有疔、瘡、瘜、癰、疽、腫瘤、無名腫毒,須小手術切開、擴創者,亦隨身攜帶,如鋒針、披針。如今針灸界將「毫針」的運用發揮到極美好境界。
然針灸簡單易學,學會之後可以在家自健自療,但所有的醫藥知識與技術都「易學難精」;國際上流行一句話-----不曾參與過危急重症治療的醫師,基本上不能算是真正的醫師。個人才疏學淺,年輕時醉心於中醫學,當時勤讀「黃帝內經」稍有心得,初生之犢不畏虎,就曾寫了「靈樞讀書」(新文豐出版社)與「運氣醫學」(啟業書局初版,元氣齋再版) 二本書;後來專心於臨床與研究,獨創並申請、獲得了近七十種醫藥專利(主要在美、台),也編著(有專著與合寫)了近六十本中醫與中西結合的專書,通俗書稿與著作更不計其數。其中,我皆一本「針藥互用,針藥同用,針藥選擇性使用」的原則,多將針灸列為各種治法之一,只在最佳適應證時才使用,否則仍以內外藥物治療為主。亦即一切以能達到最速、最好療效為依歸,而不執著於某種特定方法(針灸、草藥或整脊等等),否則極易形成「偏執」,也容易誤病。這也是自我的「警鐸」。
然本書內容仍以針灸為主體,這是因為過去已出版了很多針藥必用的書,但缺少「正經正穴」的專著,為應讀者、患者的需要而編寫,其中也引介了一些坊間常用的手法,這是必須特別說明的。
二、關於針灸取穴
針灸穴位是會「走路(移動)」的,每天、每個時辰的穴位皆有不同
的敏感點,因此最好以「解剖位置取穴」,而不以骨度法或同身寸取穴,如此既簡單明瞭,也易在不同環境與姿勢下施針(進針、出針),且可不受場所所限。
就以合谷為例,「內經」中只寫:「兩骨之歧,動脈應手跳處」,簡單一句話,就請自覺「阿是」 (但對出穴者仍須定位) 。
職是之故,本書引介的每種手法中,都特別說明該穴位的解剖位置,包括筋肉、血管與神經走向,除了作為針刺方向的選擇,以避免傷到血管與神經之外,也可做為取穴的參考。當然在本書開始時的章節也介紹骨度法與同身寸取穴,以供需要者有所依憑,並輔助取穴。
三、「正經正穴」加阿是穴已足,無須另立經外奇穴
針灸穴位只要取正經正穴已足,頂多是在正穴解剖位置的前後左右,找尋敏感點,即所謂「探穴」或「切穴」,切到敏感點,患者多會有反應,此即「阿是」穴,兩者同用的療效最速,不必在一個穴位四週又取了許多名稱。
坊間有些「針灸名家」開宗立派之後,為了彰顯該門派的獨特,往往將阿是穴稱為「經外奇穴」,並給予很多獨特名稱,例如董氏或「靳家門」所傳,針灸穴位與手法之名目繁多。例如單純的合谷穴,若要以針灸作外科手術麻醉使用,有時可扎其附近的「動脈」,如位置準確,針後可見針隨心跳而動;但針動脈易於取針時出血,形成「血腫」或「血囊包」,有些人乃避開動脈,在手大拇指與食指間,找出動脈附近的肌肉敏感點,再予各種命名,如:靈固(骨)、哲田氏合谷、…等等。其實針灸只是治病工具之一,不必故弄玄虛,將病人或學生弄得昏頭轉向,有時為了凸顯「經外奇穴」的作用,而將病情、療效與適應症無限放大,連自己也搞得前言不對後嘴,沒有必要。個人比較認同一些中醫前輩的主張:只要進針方法明確,實事求是,針合谷穴即有不錯的療效,不必在附近生出「經外奇穴」。
有許多針家與學派,創造出極多針灸配穴方法,並取了許多新的名稱,這無傷大雅,但針灸目的在治病,越簡單施作與找尋配穴,窃思越簡單明瞭越好。話雖如此,我在指導年輕醫師或針灸治療時,還是有人會問:有某名醫都在附近如何針,據說更有效等等。所以本書中在介紹各種療法時,有時也會帶一下「有此一說」之針法,以供參考。
四、關於針具的選擇與禁針
古代有許多「禁針」穴位,例如很多中醫書都註明「孕婦禁針三陰交等穴」,其原因一般都認為這些穴位的針感太強,擔心子宮收縮太厲害、造成流產。那麼為何有些其他穴位也要禁針呢?
這是因為以前的器材製造業不發達,製造出來的金屬針比較粗大,若欲針之穴位於骨間或關節縫、肌腱起點,則進針之後很容易卡住,甚至造成斷折,更難處理。例如遠古時期,扁鵲發明針灸治病醫術時,用的還是「砭針」,更易斷折(顧名思義,「砭針」就是用砭石磨製而成,詳情請參考王學仁編著的《砭術》一書),而針體粗大不僅容易卡住,其所造成的疼痛、不舒適感也更強烈,所以對體質敏感、耐受性低的患者,某些穴位只好禁針。
然而時至今日,醫材製造業技術精進,所用的鋼針經過千錘百鍊,韌性極強,即使以刀劈砍,也不會輕易斷折。何況現在大多用「毫針」,有的細如髮絲,只須小心進針,且進針後不要過度撚、插、扭、捻,應該不會卡針,更不易斷折。因此有些古代註明禁針的穴位,現代只要小心謹慎,也可以試針。
至於孕婦禁針「三陰交」等穴之說,主要是這些穴位的針感強,可能造成或促進子宮收縮,因而導致早產或流產,故最好不針。尤其古代沒有超音波等輔助診斷工具,不知妊娠中的胚胎或胎兒的健康狀態,無法適時調整,因此凡是可能促進「宮縮」的方法與藥物,一律在禁用之列。但在醫藥科技發達的現代,如有儀器輔助,有些孕婦的禁忌或可稍微放寬。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若確診妊娠胎兒已經明顯死亡,就沒有孕婦禁針「三陰交」穴,或服食易促進「宮縮」類中藥的禁忌。因為此時針灸或服藥,不僅能促進宮縮,還可在胎盤與子宮內膜間滲出淋巴液,慢慢形成一層保護膜,就像蛇或蠶一樣,在將蛻皮前,都會在皮下慢慢滲出一層淋巴液,此時「宮縮」反而有助於排出已壞死的胚胎和組織,其作用有點類似月經,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孕婦才沒有針灸或用藥的禁忌。
雖然如此,懷孕畢竟是人生中一等一的大事,還是應小心謹慎為上,因此本書中一樣標明孕婦禁針灸之穴,或其他禁忌事項;且除非經過中西醫師確認,還是不宜貿然給予針藥治療。
五、一次針多穴沒必要
雖然傳統醫學的經絡理論都將經絡分為正經、正絡、奇經八脈,以及各種不命名的經、脈、絡等多種。實際上人的全身經脈只有一條;就像拉電纜線與電線一樣,整個線路從頭到腳,只有經絡大小而已,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而今的分類純係為了研究、解說方便才予分開。這種現象可以從血管或神經主幹縱然出現外傷或因故受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但經過治療之後(甚至不經治療),不久一樣會出現許多微細側枝循環,或新生血管以替代其功能,稱為「代償作用」。正因人體可以經由經絡氣血循環而再生、新生各種神經、淋巴、血管、肌肉、骨髓、骨骼,所以說經絡「如環無紀」「如環無端」,非常奇妙。
因此個人常認為,就中醫針灸治療而言,人體其實以「認經」為主,不太「認穴」;不論是臟象或疾病辯證與治療,只要歸經正確,不管在該經絡上的任何一穴針刺皆可能有效,不一定要取常用且敏感的「大穴」,此即「循經取穴」的道理,即只要循經,取任何穴均可。
但在進針時,仍會以傳統「針灸歌賦」的總結論為取穴參考,因這些歌賦所列皆為諸家千錘百鍊的結論,經驗的結晶,亦為最簡易有效的穴位。所以歌賦應予熟背。同一穴位的精準與否,只是決定療效快慢而已。可見只要辨證、診斷疾病的基礎功夫紮實,歸經與取穴手法嫻熟,可能一針一穴就見效,最多三五針即愈病,這樣才算是一流醫師。若每次都要進三五十針,針刺如「插秧」,還美其名為「針圍」,其實應稱之為「刺蝟」針法才是。就像中藥處方一樣,通常只要三五味藥即中病,不必開三五十味組合成一處方。若空談「以方代藥」,一次開八到十個處方,那是「亂槍打鳥」式的「藥圍」,與「針圍」何異?
六、得氣與針感
針灸有各種手法,但不論用哪一種,歷代醫家均非常強調、重視「得氣」,亦即「針感」的重要性。依個人的理解與體會,所謂「針感」或「得氣」,可分醫、病兩方面說明。
一般均就病人的感覺而言,若進針之後,患者感覺到該部位出現酸、麻、脹,且其感覺可隨中醫師的誘導、說明,而循經絡的流布路徑走竄,有時「針感」還會一直傳到經絡末端。
另一種則是中醫師的「針感」。若進針之後,覺得針好像被一股力量挾住、「咬住」或「含住」,但此種感覺又不是因為針刺到肌腱或骨間縫所造成的筋攣現象,這樣就表示針到正確位置,即得氣。不管施行何種針法,一定要得氣才能發揮療效,且效用最快。如果患者的反應較慢,或醫師一直未有針感,還可以運用「迎隨補瀉」,或「野火燒山」、「透體(天)涼」等手法,或加上正撚、反撚、提、插、摩、刮、剃、挑…等輔助手法,以刺激「針感」,使盡快「得氣」。這些手法可分別使用,若採用其中一法不得氣,再換另一種方法,而不是各法同時使用。
如各種方法使盡仍未得氣,表示病人的肌肉、腠理、全身循環與肌耐力都很差,最好先休息一下再開始;或改為「溫針」。這是因為在現代社會中,人人都為工作與生活奔忙,運動的機會少,甚至連走路的機會都很少,加上睡眠時間不足(熬夜),營養也不均衡(因怕胖而減肥),就像車子的輪胎沒氣一般,必須設法打氣(或補胎),車子才能走。「補氣」的方法之一就是加上「溫針」或「灸」,以強化針感,使其得氣才具有療效。但最重要、最根本之道,還是要「動」,除了自己選擇運動方法之外,必要時也可請醫師指導,找出最佳的「動」法(運動或活動),從根本強化體質才是保健良方,否則肌肉無力、肌耐力不足,針灸與藥物的效用就會打折扣,人體的抗病與抗衰老能力就會變差,大大影響事業與養生。
各種針法與迎隨補瀉、促使得氣等手法,請參考書中的說明。
七、 要注意骨傷科之治療手法與內科疾病不同
多年的臨床經驗發現,市面上的針灸書所述穴位與針刺手法,包括取穴與配穴,幾乎皆為治療、改善「內科」疾病而設,在「外科」方面,除了一般常見的肌疼、過勞、肌肉孥傷之類疾病之外,對於真正的骨傷科疾病之治療,介紹的並不多。實際上對骨傷科疾病的針法,與內科針法有極大的不同;簡單說,必須在接整或固定之後才能進行針灸取穴。否則(如未先接整或外固定),只予遠心端或患部放血,或腫熱過後即行針灸,往往可能腫消了,但關節面仍處於「畸型」或斷端處於假關節狀態,此時稍微運動或工作,患部就會再腫起,而失去治療意義。所以說中醫或針灸醫師最好能懂骨傷科接整法,知道何種病證屬於骨傷科,何種屬於免疫性、創傷性或內科疾病之範圍,才可以有效治療。否則治療不徹底,只有表面好轉,很快仍會復發;這也是許多優秀運動員一受傷之後,就快速退場的原因之一。作者因深知沒有骨傷科醫師參與運動傷害防治的影響,所以曾多次應聘當球隊與運動團隊的隨隊醫,故對此知之甚詳,特別提醒注意。
骨傷科疾病幾乎皆為古代針灸書籍所稱「禁針」處,因其病幾乎皆在關節、肌腱、或筋的起止端,且古代針較易斷,現代都用千錘百鍊的鋼針、毫針,細又堅韌,即使是在關節、肌腱、或筋的夾縫中也可以針,不可能斷,可以安心使用;但在針刺時還是應避免亂動,以免影響針刺進行。此類易受活動或情緒影響的情況,在書中均做了特別提醒,請多加留意。
八、最好針藥、中西並重
由於所學與法令的限制,合格中醫師既可處方用藥,也可以針灸替人治病,而針灸師只能從事單純的針灸工作,不能處方、用藥,或從事與中醫師一樣的治療行為。但個人的臨床經驗與研究發現,針灸還是要有中藥配合,療效才較顯著且長久。
一般而言,針灸在改善肌肉腫痛、神經疼、筋攣與發炎、發燒等方面的效用較為顯著,但對於各種長期、慢性或不可逆轉的功能低下疾病,尤其是神經損傷,如脊椎、脊髓神經橫斷面損傷的完全性「截癱」患者,還是要有中藥輔助(服用)才能見效。
這類(神經嚴重損傷)患者,如只用針灸治療,則不管從遠心端,或自近心端進針,患部皆無動於衷,一點都沒有影響,遑論改善或治療。尤其「截癱」患者,即使拿刀鋸從遠心端割鋸,患者也完金無知覺。此時一定要並用口服藥,引導修復細胞自動「回家」(帶具修復作用的神經幹細胞回家),才能進行修復,使神經慢慢再生。也就是說,針灸之有效,須借助於神經傳導入大腦,啟動大腦的血流,改善其循行「地圖」,才能立即自大腦控制中樞啟動調控功能,使過亢者恢復正常,供血過低者昇高其灌流,過度充血者則降低其灌流;神經萎縮者亦能改善為具有正當大小與彈性,血管阻塞者則促使其流通與溶通,同時啟動側枝循環,以達「致中和」、「中庸」、「平衡」、「恆定」狀態。此為作者團隊研究神經性疾病之心得,可用以改善截癱等腦中風後遺。
為了印證上述理論,作者的研究團隊長期與神經內科醫師合作,以三軍總醫院核醫部的SPET-CT-Tc為研究工具,進行臨床觀察;比較具有具體成果的有兩回。一是請王清福博士自患者的足三里進針,一為請林慶恆博士自病人的手三里進針;林博士更以撚轉補瀉法與溫針法分開觀察,純手法補瀉的主要療效在於「天幕」上下,尤其小腦海馬迴、杏仁核區。而溫針只集中於一區(日本腦部醫學專家已將腦地圖區分成72個區塊以上,此指其中之一),兩者的作用完全不同,集中一區的供血再灌注量極為強大,因此作針灸治療的醫師不能老以偏概全的只強調其所擅長的方法,治法不同,確有不同療效。
以上為個人對針灸的淺鄙了解。在作者五十年的行醫過程中,個人常以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話自勉。他認為要成一代「大醫」,必須「習業」,也就是要有當醫師的修養,要讓各行各業的病人都能聽懂、聽得進醫師的話,且願意遵行、服用醫師所開的處方藥(包括言行與針藥);也就是說,要盡可能使用患者及其家屬聽得懂的話(如其行業術語)解說,最能被接受。醫者無外交,只有靜心研讀各種學問,使醫病雙方溝通無礙,才是成為大醫的修養。所以說為醫者的必修功課之一為聽得懂「行話」,也能用患者的慣用語來說明專業術語。
其次,我覺得治病最重要的是:啟動病人的「生機」。如何讓病人重燃生機,且讓生機旺盛起來,是一位醫家最需要的修養。也就是說,為醫者不但要有廣博學問、豐富治驗,還要表達、解說(包括口才與表情、手勢)清晰,最後才是療效的評估與預後。總之,為醫者需要術德兼修,即要針灸之術精巧,還須有心、身、靈修養,才能啟動其心機,真正治療其痛苦,這也是成為「大醫」的條件,與同道共勉。
以上係個人的簡單淺見,或有得罪各醫家之處,敬請原諒,並祈醫家方正賜正。也祝各位讀者、祝大家 健康平安心身安適
2024年8月初於育生中醫診所
針灸理論與手法也應日日新 中醫師李政育
之前「元氣齋」出版過《一穴多用治百病》《兩穴合用效如神》等「自學中醫」系列方面的書,獲得很多好評;用過者都說簡單、易尋(穴位)且有效。正好之前世界各地的華人地區流行「三針」治病之說,號稱只刺三針即可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除了可治中風後遺等顏面與肢體方面的「偏癱」之外,甚至號稱亦可治心智方面疾病,包括兒童智力發展遲緩與中老年失智症在內。到後來愈傳愈神,幾乎到了「無病不可治」的程度;甚至各地均有人另立山頭,自稱是某門某派,亦以三針自況或相標榜。
...
目錄
自序:針灸理論與手法也應日日新 中醫師李政育
前言:以「少針多效」為最高指導原則
近年流行的針刺「新法」
取穴原則與特點
一、症狀治療以「圍刺」為主
二、從臟腑辨證並選三穴
三、依經脈循行順序選穴
四、疑難雜症取特定組合穴
五、改善弱智需配合藥物
六、中西並用才能改善偏癱
第一章 精探針灸手法與基本常識
一、認識十四經絡與其經八脈
特殊經穴名稱與作用
淺談取穴方法與姿勢
中醫取穴多採骨度法或同身寸法
取穴姿勢約有六種
細說針刺與補瀉之道
注意禁忌症:禁針與禁灸
各種針灸手法實際運用
----簡介幾種基本針刺法
1.選穴取穴準確
2.撚轉行針以得氣為度
3.以「補虛瀉實」為原則
4.最好刺灸與藥物配合
第三章 四十四種針灸自療心法大公開
一、針灸(包括按摩)急救止痛效果好
針灸並用以回陽救逆:百會穴、神闕穴與水溝穴
最典型急救穴:水溝穴、十宣穴與湧泉穴
癲癇間歇期之急救法:內關穴、申脈穴與照海穴
止暈止痛三穴七針:印堂、太陽穴與百會穴
緩解三叉神經痛要穴:太陽、下關、阿是穴
緩解落枕等頸椎勞損:天柱穴、頸百勞及大杼穴
腰痛可遠治近治取穴並重 :腎俞穴、大腸俞與委中穴
肩髃穴及其前後二阿是穴
刺手穴能行氣通經活絡
肩髃及阿是穴治肩周炎:曲池穴、外關穴與合谷穴
減輕坐骨神經痛:坐骨點(環跳穴)、委中穴與昆侖穴
改善下肢運動功能障礙:足三里、三陰交與太衝穴
紓解膝關節發炎疼痛:膝眼穴、梁丘穴與血海穴
緩解踝關節發炎之症狀:解溪穴、太溪穴與昆侖穴
二、改善中風後遺與心智問題
治中風後遺取頭顳部:角孫穴、率谷穴與天衝穴
治中風後遺之口角歪斜:翳風穴、地倉穴與頰車穴
治中風後遺之眼瞼閉合不全:陽白穴、太陽穴與四白穴
眼肌筋攣針眼瞼阿是穴:四白、下眼瞼阿是穴與承泣穴
口肌筋攣針地倉頰車穴:地倉透頰車、迎香穴與禾髎
舌蹇語塞刺廉泉等:廉泉三穴(上廉泉、廉泉左及廉泉右)
手足痿各取三穴同針:
手痿針曲池穴、合谷穴與尺澤穴。足痿針足三里、三陰交與太蹊穴。
改善手足震顫:百會穴、合谷穴與風池穴
手腳三穴共治筋攣強直
手部:極泉穴、尺澤穴與內關穴
腳部:鼠蹊穴、陰陵泉與三陰交
癲癇間歇期之急救法:內關穴、申脈穴與照海穴
三、改善並舒緩現代病
集神解鬱百會穴等:前頂穴、後頂穴與絡郗穴
醒神開竅在後腦:腦戶穴與雙腦空穴
調心神增智力三穴:本神穴、神庭穴、本神穴
安神定志三穴:沿皮透刺印堂、陽白三穴
護眼並延緩黃斑部病變:睛明穴、承泣穴與上明穴
耳周三穴主聽力:聽宮穴、聽會穴與完骨穴
治鼻病三穴均在鼻:迎香穴、鼻通穴與攢竹
活血化瘀減輕面頰斑塊 :顴髎穴、太陽穴與下關穴
改善失眠從手下手:內關穴、神門穴與勞宮穴。
失眠健忘抑鬱開湧泉 :湧泉穴、泉中穴與泉內穴
改善抑鬱焦慮與失眠:百會穴、內關穴與三陰交
四、消化與減肥
胃腑三穴調胃氣 :中脘穴、內關穴與足三里
疏肝利膽強腰腿治血證:期門穴、日月穴與陽陵泉
調理氣機改善腸道功能:天樞穴、關元穴與上巨虛穴
調胃脘帶脈以減肥:中脘穴、帶脈穴與足三里穴
健脾和胃降低血脂:內關穴、足三里與三陰交
三陰經交會穴調節水液:關元穴、中極穴與三陰交穴(雙)
五、其他疑難雜症
「以突治突」開喉部鬱結:水突穴、扶突穴與天突穴
寬胸理氣治乳部疾病:乳根穴、膻中穴與肩井穴
讓陰部器官與功能回歸本位:關元穴、歸來穴與三陰交穴
溫腎壯陽且益氣生精三穴:關元穴、氣海穴與腎俞
背部三穴改善風邪等肺系病:大杼穴、風門穴與肺俞
跋(結語)中醫針灸面對AI浪潮應未雨綢繆
一、針灸師應精進骨傷科手法
二、禁針穴位與對象可稍加放寬
三、針灸穴位少而有效才是良醫
四、重視AI浪潮對中醫藥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自序:針灸理論與手法也應日日新 中醫師李政育
前言:以「少針多效」為最高指導原則
近年流行的針刺「新法」
取穴原則與特點
一、症狀治療以「圍刺」為主
二、從臟腑辨證並選三穴
三、依經脈循行順序選穴
四、疑難雜症取特定組合穴
五、改善弱智需配合藥物
六、中西並用才能改善偏癱
第一章 精探針灸手法與基本常識
一、認識十四經絡與其經八脈
特殊經穴名稱與作用
淺談取穴方法與姿勢
中醫取穴多採骨度法或同身寸法
取穴姿勢約有六種
細說針刺與補瀉之道
注意禁忌症:禁針與禁灸
各種針灸手法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