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生理、心理、基因等角度剖析犯罪成因,並探討殺人傷人、家庭暴力、性侵、幫派等社會問題。重點包括:不同犯罪類型的特徵及其背後的動機;青少年犯罪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缺失對其行為的影響;精神病患犯罪的特殊情況;刑罰和預防犯罪的重要性等。本書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犯罪學知識,是了解現代犯罪現象的必讀之作。
►犯罪行為的多樣根源,生理、心理與環境全面剖析
►深度解說殺人前因後果,探討凶手心理與應對策略
►家庭暴力與青少年偏差,強調防範和干預的重要性
►刑罰與犯罪預防的辯證關係,社會安全網如何布置
傾聽「惡魔」的心聲,透視一樁樁「邪惡」的真相
▎犯罪的起源:探索人性的黑暗
本書以全新的視角剖析了犯罪行為的多樣性與複雜性。開篇首先講述了犯罪的生理和心理根源,從基因、酒精、毒品等多方面揭示犯罪者的成因。作者指出,並非所有罪犯都是天生的,有些人是因後天環境和教養的影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部分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基礎性的理解,讓人明白犯罪行為背後可能潛藏的多重因素。
▎暴力與恐懼:無法承受的社會之重
暴力犯罪是社會中最引人注目且令人恐懼的問題之一。書中詳細描述了搶劫、綁架、縱火、投毒等不同形式的暴力犯罪。這些犯罪行為不僅對受害者造成直接的身體和心理傷害,也對社會安定造成重大威脅。書中以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犯罪行為的動機和後果,並討論了防範這些暴力犯罪的可能策略。
▎黑暗中的獵手:深入解剖殺人犯罪
殺人犯罪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之一。這部分內容討論了從故意殺人到變態殺人狂,再到連環殺手及恐怖主義的各種殺人形式。書中透過對知名案例的剖析,揭示了殺人犯的心理狀態和作案模式。透過這些深度剖析,讀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這些犯罪行為的本質,以及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預防和應對。
▎近在咫尺的危險:家庭暴力的陰影
家庭暴力是隱藏在家庭內部的嚴重問題,往往難以被外界察覺。作者深入研究家庭暴力的起源、施暴者和受害者的關係以及暴力對家庭成員的長期影響。特別是針對兒童虐待的討論,揭示了這種暴力行為的深層原因和嚴重後果。書中還提供了一系列防範和干預措施,幫助受害者逃離暴力陰影,重獲生活的希望。
▎青春的迷失:青少年犯罪的警示
青少年犯罪問題是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重大挑戰。書中深入分析了校園暴力、留守兒童、青少年幫派犯罪等問題,探討了教育和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犯罪行為的影響,揭示了心理疏離感對青少年行為的深遠影響。這部分內容旨在提醒家長、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及早關注和介入青少年問題,防止他們走上犯罪道路。
▎罪與罰的辯證:刑責與犯罪預防
最後著重於犯罪的刑責與預防問題,深入分析監禁和死刑的意義,並評估了現代科技可能產生的新型犯罪。這部分強調了刑罰的雙重目的,即懲罰犯罪者和震懾潛在犯罪者,同時也提及了犯罪預防的策略和措施。作者強調,只有在法律、科技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遏制犯罪,建設更加安全的社會。
作者簡介:
李娟娟,知名心理作家、諮商心理師,致力於心理學科普讀物創作,尤其對犯罪心理學、大眾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代表性作品有《精神病院裡的正常人》、《心理學入門》、《心理的故事》等,長期穩坐心理學圖書暢銷榜,深受讀者喜愛。
京師心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和心理自助類圖書開發機構。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瘋子出門殺人——思覺失調症
2012年6月21日下午5點40分左右,在中國陝西西安市東大街的一家烤鴨店門口發生了一起命案,被害人是一名21歲的女子,名叫陳某。據目擊者反映,陳某與犯罪嫌疑人在經過烤鴨店門口時,因擦撞發生了爭執,然後犯罪嫌疑人就從架子車上抽出了一把菜刀,向陳某的頭部和頸部砍去,陳某的雙側頸總動脈被菜刀砍斷,並引起了大出血,最後因失血性休克當場死亡。很快,犯罪嫌疑人就被抓住了,是一個24歲的男子,名叫田榮榮。
田榮榮老家在咸陽彬縣,在案發當天他正拉著自己拾荒的架子車在東大街走,然後在轉彎處與陳某發生了擦撞,於是就用菜刀砍死了陳某。
由於涉嫌故意殺人,田榮榮被西安市的警方刑事拘留,然後由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但由於田榮榮患有思覺失調症,在其行凶時,正處於思覺失調症發病期,因此喪失了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依照法律規定不負刑事責任。再加上田榮榮的經濟能力有限,被害者家屬索要巨額賠償的要求也落空了。
對於西安安康法醫精神病司法鑑定所給出的鑑定結果,被害者的家屬表示不服,於是就請上海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司法鑑定中心再次為田榮榮進行精神鑑定。鑑定的結果依舊是,田榮榮患有思覺失調症,在行凶時正好處於發病期,當時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
這個結果讓陳某的家人難以接受,畢竟陳某是家中的頂梁柱,當她的母親宋某拿到判決書後,得知田榮榮不僅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就連賠款也無力支付,立刻覺得日子沒辦法過了。
在宋某的心中,陳某是個十分懂事的女兒。在陳某小的時候,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家裡就靠她一人照顧3個弟妹,她不僅要照顧弟妹的日常生活,還要送他們上學,那個時候陳某才只有8歲。
到了16歲,陳某便早早地輟學工作,家裡的經濟條件實在拮据,依靠父親一人在煤礦工作,只能勉強糊口,根本還不完外債,而且母親還有病不能工作。
賺錢後,陳某根本不捨得花錢,她把薪水全都存了起來,希望能幫助家裡還債。有一次,陳某剛領了薪水卻被小偷偷走了,那一次她傷心了好長時間。2011年,陳某將辛苦存下的人民幣2萬元都寄給了家裡,她還透過簡訊勸父親,讓父親不要在煤礦上班了,那份工作太危險,她還說自己現在每個月能賺3,000元了,家裡的外債就由她來還。
對於陳家來說,陳某就是他們生活的希望,但如今陳某被人殺害了,陳家又得不到賠償,生活一下子變得艱難起來。陳父患有風溼病,不能外出工作,還需要花錢買藥,宋某的身體也不好。於是,陳某最小的妹妹也只能輟學賺錢。面對一個精神病人犯下的罪行,他們無可奈何。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精神病。患者會存在思維、感知覺、情感、行為等許多方面的障礙。通常情況下,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智力是正常的,但有些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有些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基本可以痊癒。
提起思覺失調症,人們通常會想起瘋子,並且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病發的時候會變成一個充滿了暴力傾向的瘋子。此外,人們還很容易將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和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這兩個概念混淆。有不少人都認為思覺失調症就是指一個人的人格是分裂的,其實不然。最早提出思覺失調症這個概念的是一位瑞士的精神病學家。他對思覺失調症的定義是,思維和感情上的分裂。也就是說,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只有一個人格,而不是像解離性身分疾患的患者一樣擁有那麼多的人格。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只有一個人格,但卻是破裂的,具體表現就是現實與幻覺的斷裂,正因如此患者才分不清現實與幻覺之間的區別,也才會出現大量幻覺。而解離性身分疾患的患者所擁有的那麼多人格,都是完整的。
關於幻覺方面,解離性身分疾患的患者會認為自己聽到的聲音來自內部,是自己跟自己對話,並且能意識到這是幻覺,不是真實的,有時候甚至會用理智壓抑這種幻聽。但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患者來說,他會認為那種聲音是外在的、真實的,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相信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幻覺,有時候甚至會堅定不移地執行。
在思覺失調症患者殺人的案件中,許多人都會為被害者和他們的家屬感到不公平,認為殺人犯因為患有思覺失調症而不負刑事責任,實在太便宜他了。法庭審理此種類型的案件時,會將精神鑑定意見書當成參考,並不一定會完全按照精神鑑定的結果來判案,例如下述案例。
2013年5月20日的晚上,中國北京市的一處平房區的一間屋子內發生了一起傷人案件,傷人的是李某,受害者是諸某。李某和諸某是關係不錯的朋友,從5月中旬起便居住在一起。在案發當天,李某在睡醒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的手錶不見了。鄰居得知後就對李某說,可能是諸某拿走了。到了晚上7點左右,諸某在外喝酒回來,李某立刻質問對方是否拿走了自己的手錶,諸某立刻否認,兩人因此爭吵起來,並動起手來。在這個過程中,李某發現桌子上有一把水果刀,於是就拿起水果刀捅向諸某的腹部。看到諸某血流不止後,李某變得慌張起來,立刻逃離了案發現場。而諸某則被鄰居送往醫院急救,到了第二天凌晨,諸某因為傷重不治身亡。很快,李某就被警察抓住了。
在警察局,李某老實交代了自己捅傷諸某的整個過程。此外,李某還主動交代了其他犯罪事實,主要有1次酒後滋事傷人、26次入室盜竊。根據李某的交代,他從2012年起便開始盜竊財物,除了手機、首飾、數位產品這類值錢的東西外,李某還盜竊過公車卡、紀念幣、香菸和硬幣等一些不值錢的東西。
不過,李某是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這是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治療管理處司法鑑定中心鑑定的結果。也就是說,李某在實施違法行為時,可能因為受到思覺失調症的影響,從而使控制能力受損,他極有可能不用負刑事責任。
北京市三中院在開庭審理李某所犯下的案件時,考慮到李某在入室盜竊時的作案動機現實,沒有受到思覺失調症的影響,具備辨認和控制行為的能力,因此需要承擔全部的刑事責任。最終,李某因為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盜竊罪被合併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處罰人民幣2,000元,並承擔民事賠償5萬餘元。
由於新聞媒體、電影和電視節目的影響,許多人都對精神病患者產生了不好的印象,認為精神病患者不僅瘋狂,而且充滿了暴力,他們傷人殺人都是不用承擔法律責任的,因此遇到精神病患者就要退避三舍。但實際上,大約90%的精神病患者都不會傷人,更別提殺人了。實際上,大多數精神病患者更傾向於自殘。
思覺失調症患者中有時也會出人才,例如數學天才奈許(John Forbes Nash),他不僅提出了著名的賽局論,還獲得了諾貝爾獎。奈許在普林斯頓大學就讀的時候,已經提出了賽局論的雛形。但不久之後他就開始被思覺失調症所困擾,他總是會做出一些令人費解的行為,後來甚至還宣稱世界末日到了,外星人和他進行了聯絡。奈許甚至懷疑自己在美國會受到迫害,就跑到歐洲去了。在那裡,他向人們宣稱美國的制度從根本上就是一個錯誤。後來奈許被遣送回國,對此奈許認為自己像一個奴隸一樣被鎖回了國。
思維障礙是思覺失調症的主要症狀表現,主要包括兩種障礙,即思維形式的障礙和思維內容的障礙。如果是思維形式的障礙,那麼患者在邏輯思考方面就會出現問題。而思維內容的障礙主要表現為妄想。例如患者的腦袋中經常會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即使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也會漸漸相信那就是事實。在妄想方面,最常見的就是被害妄想。據統計,在思覺失調症患者中,有80%的患者都表現出了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有時候會讓精神病患者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
2013年1月15日下午1點45分左右,湖南婁底市新化縣上梅鎮北渡小學發生了殺人事件。殺人的是新田村村民王志初,他拿著一把刀子翻牆進入了北渡小學,然後用刀子攻擊正在上體育課的學生,導致兩名小學生重傷死亡。
很快,王志初就被警方給控制住了。根據湖南省芙蓉司法鑑定中心的鑑定結果,王志初是個思覺失調症患者,經常會陷入被害妄想中,而且還存在十分嚴重的暴力傾向。這意味著,王志初在行凶時是沒有行為辨認和控制能力的。也就是說,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不過考慮到王志初有嚴重的暴力行為傾向,可能會繼續危害社會,因此王志初被強制接受治療。
【內文試閱】
瘋子出門殺人——思覺失調症
2012年6月21日下午5點40分左右,在中國陝西西安市東大街的一家烤鴨店門口發生了一起命案,被害人是一名21歲的女子,名叫陳某。據目擊者反映,陳某與犯罪嫌疑人在經過烤鴨店門口時,因擦撞發生了爭執,然後犯罪嫌疑人就從架子車上抽出了一把菜刀,向陳某的頭部和頸部砍去,陳某的雙側頸總動脈被菜刀砍斷,並引起了大出血,最後因失血性休克當場死亡。很快,犯罪嫌疑人就被抓住了,是一個24歲的男子,名叫田榮榮。
田榮榮老家在咸陽彬縣,在案發當天他正拉著自己拾荒的架子車在東大街走,...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不可思議的癖好:他們是「變態」嗎
潔癖:到處都遍布著細菌
偷竊癖:喜歡做「小偷」
慮病症:我是不是患有重病
強迫症:身體不受自己控制
自殘癖:看到傷口才能平靜
異食癖:什麼東西都能吃下去
第2章 情感中的怪癖:他們都是瘋子和傻子嗎
斯德哥爾摩效應:被馴化的愛
戀醜癖:「鮮花」為何要嫁「牛糞」
吊橋理論:危險環境可以催生愛情
戀母癖:伊底帕斯情結式的愛情
異性恐懼症:需要治療的幸福
肢體接觸恐懼症:只能深情地望著你
第3章 性心理怪癖:無法言說的心理障礙
戀物癖:對某些物體有特殊的情結
異裝癖:用衣服穿出另一種性別
戀童癖:行走在病與罪之間
偷窺癖:躲藏在他人背後的眼睛
露體癖:用裸露來滿足自己
受虐癖:越被鞭打越快樂
摩擦癖:行走的「電車痴漢」
慕殘癖:與眾不同的愛戀
第4章 生活中的怪癖:超乎想像的怪行為
暴食症:吃到吐才會停下來
厭食症:看到食物就感到痛苦
整形癖:讓人為之神魂顛倒
購物癖:成為物質的犧牲品
異手症:為何總是「手不由己」
紅色恐懼症:每日如同驚弓之鳥
嗜睡症:對身體產生危害的「睡美人」
第5章 離經叛道的人格怪癖:偏離正常軌道的怪行為
偏執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
反社會型人格:如同有攻擊性的猛獸
暴怒型人格:綻放的鳳仙花
做作型人格:生活就像在演戲
邊緣型人格:不受控制的情緒
第6章 成癮的癖好:無法抑制的依賴
網癮癖好:不可小覷的「電子海洛因」
菸癮癖好:被尼古丁「綁架」
酒癮癖好:借酒澆愁愁更愁
賭癮癖好:無法擺脫的賭博惡習
股癮癖好:越陷越深的泥潭
第7章 兒童心理怪癖:孩子的心思讓人摸不透
黏人癖:分開如同生死離別
自閉症:走不進的內心
拒學症:對學校心生恐懼
歇斯底里:無法控制的情感發洩
遺尿症:總在床單上畫「地圖」
吹牛癖:喜歡編造和虛構
重複癖:不厭其煩地做某事
第8章 心理怪癖:自己是不是患有「神經病」
憂鬱症:是誰將快樂偷走了
焦慮症:時刻活在憂慮之中
雙相障礙:這真的是一種「天才病」嗎
妄想症:對荒唐的觀點堅信不疑
第9章 實驗探究:複雜而陰暗的心理怪癖實驗
史丹佛監獄實驗:路西法變為撒旦
羅恩·瓊斯的實驗:在教室中製造出納粹
感覺剝奪實驗:不可或缺的外界刺激
克拉特死亡實驗:意念讓人自殺
達利與拉丹的實驗:冷漠的真相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不可思議的癖好:他們是「變態」嗎
潔癖:到處都遍布著細菌
偷竊癖:喜歡做「小偷」
慮病症:我是不是患有重病
強迫症:身體不受自己控制
自殘癖:看到傷口才能平靜
異食癖:什麼東西都能吃下去
第2章 情感中的怪癖:他們都是瘋子和傻子嗎
斯德哥爾摩效應:被馴化的愛
戀醜癖:「鮮花」為何要嫁「牛糞」
吊橋理論:危險環境可以催生愛情
戀母癖:伊底帕斯情結式的愛情
異性恐懼症:需要治療的幸福
肢體接觸恐懼症:只能深情地望著你
第3章 性心理怪癖:無法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