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像春風般撫慰人心;善,如星光般引領方向。
在這片土地上,靜思閱讀書軒是一座由愛與善編織而成的夢想燈塔,
為每個步入其中的人點亮心靈的光明。
「哪怕僅是一滴甘露,滴水甘露也能匯成清流。人多,福力大,就能讓世間災難緩和。」── 證嚴上人
「人生如同一本書,記載著生命的旅程,而遇到的所有人、事、物,都讓這段旅程特別的豐富。」── 靜思書軒營運長 蔡青兒
每一片夢想的拼圖,都代表著孩子的未來;每一本好書,都是愛的傳遞。「靜思閱讀書軒」七年了,每一步走過來的足跡、種下的每一粒愛的種子,如今已經成為遍地綻放的希望之花。
從第1間到如今「靜思閱讀書軒」已經超過300間設立。「靜思閱讀書軒」用一本本好書,為偏鄉的孩子與老師搭起認識世界的橋樑。這不僅是一段閱讀之旅,更是一場愛的傳遞。當閱讀的種子在全臺各地萌芽,從城市到偏鄉,從校園到心靈。「靜思閱讀書軒」的故事,不僅是書的故事,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故事——用真心傳遞愛,照亮生命前行的路。
全球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繼《閱讀,讓希望綻放─靜思書軒足跡》出版四年之後,續寫這份以愛編織夢想的故事,出版這本《以愛織夢─靜思閱讀書軒的善與美》。看見一群人如何出錢出力、穿山越海,將「靜思閱讀書軒」送進偏遠校園,為孩子打造一個讓心可以安頓的角落;如何用一顆愛的初心,延續證嚴上人的「希望工程」,更讓善與愛在每一間書軒裡生根發芽。
「靜思閱讀書軒」的設立,不僅以行動實踐慈濟「以善以愛為寶」的精神,也見證了臺灣社會大眾對於教育的重視和對閱讀的熱愛。
◆ 看見閱讀的力量:愛的足跡遍佈每個角落
從2017年啟程到今日,這七年之間走遍全臺灣,因為設置「靜思閱讀書軒」,到目前為止超過三百間。每一個角落,都有無數志工、校長、老師與孩子,共同守護這片閱讀天地。他們不分城鄉,攜手用愛建構未來,見證每一粒種子的發芽茁壯。不僅翻轉了校園的閱讀風氣,更溫暖了無數孩子的心靈。
• 在台南白河,廢棄蒸飯室變成林間閱讀樹屋,孩子們在閱讀聲與蟲鳴鳥叫中找到寧靜。
• 在屏東偏鄉,老師們將辦公室騰出,化作學生們閱讀的樂園,為孩子守護一片心的天地。
• 在書軒小營運長帶領下,孩子們自主策劃活動,讓閱讀種子變成創意與成長的養分。
每一間「靜思閱讀書軒」的背後,都藏著動人的故事,而每個故事,都有一份愛的堅持。蔡青兒說:「愛的祝福,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者簡介:
現任靜思書軒營運長。
蔡青兒是菲律賓華僑第三代,兼具東西方文化融合之特質。曾於學生時期參加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學校啦啦隊。大學畢業後獲得跨國企業工作,後志工假期來到花蓮慈濟靜思精舍,因為證嚴上人的一句話留在臺灣,從志工變職工,擔任大愛電視臺兒童節目主持人。
後來進入靜思書軒,成為靜思書軒旗艦店新舞臺店的店長,後續擔任靜思書軒營運長。為使靜思書軒的好書能進入全臺各鄉鎮校園,立志為學童打造閱讀空間。2017年起,創立和啟用第一間在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迄今設立已達300間,透過好書引領孩子走向正向、陽光的未來。
蔡青兒常說,在臺灣、在慈濟,她遇見了她心目中最好的老闆,找到了大愛,也找到了她人生的方向。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用閱讀為生命點燈
記得與蔡青兒營運長結緣是在2023年5月,應邀至慈濟新落成的關渡園區錄製「仁心慧語」節目。在攝影棚內我們暢談人生哲學與社會服務、學習與科學研究、領導與管理;錄影結束後她熱情招呼志工夥伴帶領我參觀偌大的園區,介紹花草樹木、經文、藝術作品,細細訴說其中巧思。從行程邀約、節目訪談到參觀園區時的互動交流,我充分感受到蔡營運長正向開朗的特質。
當時,全臺灣已經有超過150間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每一間書軒都有貴人相助的緣分,而每一位慈濟人說起故事都津津有味。故事一時說不完,蔡營運長便贈予我她的第一本書《閱讀,讓希望綻放—靜思閱讀書軒足跡》,當作祝福的禮物,分享她一路走來,因推廣閱讀工作而收穫的善和美的因緣。
靜思閱讀書軒在蔡營運長展現決心、號召更多慈濟夥伴之下,一步一步拓展志業,直到2024年底,全臺已經有超過300間據點。一雙手無法做盡天下事,但一群人能走得更遠,散發更多光芒,這些地方學校的師生、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海內外的慈濟志工,一齊加入同行。本書中敘述了更多生命故事,更多「發光的人」促成閱讀種籽遍地發芽。
擔任中研院院長,在繁忙的公務及研究工作之餘,我最珍惜的莫過於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靜下心來思考,閱讀便成為刺激思考的最佳提示。不論字裡行間是人生經歷的分享,或是專業知識的累積,都能讓生命獲得更多啟發,或撫慰疲憊的心靈。我相信這也是靜思閱讀書軒對於閱讀力量最誠摯的想望。
寫書的人書寫故事,推廣偏鄉閱讀的人則像使者,把書裡的新世界帶到每個所在,為孩子照亮更寬更廣的視野。慈濟行善沒有差別心,愛與善遍地發芽,希望你翻開這本書,一起加入閱讀和分享的旅程,你也可以做發光的人,為別人點燈。
—— 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長
認識青兒十幾年了,她給我的感覺是她的善良與慈悲,是你無法觸及的,這些年每次經過台北我們都會小聚,記得幾年前我去台北東區的靜思書軒看她,她向我提及目前正在進行在台灣偏鄉的中小學,協助學校建立靜思語的閱讀教室,開始非常困難,因為大部份的校方,都會擔心有宗教色彩而婉拒;她費了很大的心力去向學校解説,設立閱讀教室的真誠與目的,是為了偏鄉學生能經過更多的閱讀,種下真善美的人文思想,啟發生命能量與追求理想人生的正向希望;可能也是因為她的真誠與善良,感動上蒼,讓她遇見了一位,願意承擔責任的校長,就這樣第一間閱讀教室設立了,她説目地是希望為偏鄉學校設立100間閱讀空間,當時每間閱讀教室設立需要的經費是50萬台幣,同時她需要徵求社會有愛心的人士來認養;當時我覺得,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巨大工程與理想,無法想像這一百間閱讀教室的龐大經費與將來每年要贈送新書的工程,需要多少的善心人士與時間,還有台灣有這麼多偏鄉學校嗎?
沒有想到青兒與她的團隊都一一克服了! 在成立第一百間時,青兒告訴我,現在有些學校會主動來找她,希望籌建一間靜思閱讀教室,國內國外的善心人士也都主動的來找她,希望為他們的家鄉,他們長大的地方,認養一間兩間也有三間的!青兒以她的善良與慈悲征服了所有的困難與所有懷疑的人;在突破一次次的難關後,青兒與她的團隊並沒有停下來,繼續努力的奔走在台灣各縣市鄉鎮的偏鄉學校.
今年我們再見面時,她告訴我現在已經超過三百間靜思閱讀教室;這幾年,她去過的偏鄉學校之多與經歷過的崎嶇山路之長,在台灣應該無人能及!在全台灣各地的偏鄉學校中,靜思閱讀教室裡,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動人故事,在教室外也充滿了無數善心人士的愛心事蹟!
青兒將其編寫成書,留下世間的慈悲與善良,留下世間許多溫馨動人與愛的故事,閱讀青兒的新書,讓我們心中充滿了愛;因為慈悲與善良,讓我們看見人間有愛,無處不在!
—— 李屏賓 國際電影攝影大師
靜思法脈 青兒如燈傳照。
在偏鄉的一片靜謐中,蔡青兒以她的快樂與純真,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故事與愛的空間——靜思閱讀書軒。這本書記錄了她將靜思書香帶入三百多所從臺灣偏鄉到各地的學校的過程。在這些地方,她不僅帶來閱讀的安靜角落,更像播種者般,將花蓮的靜思法脈灑向許多人的心田。
我與青兒相識源於一次在花蓮與花蓮慈濟醫院林院長的聚會。那是個充滿溫暖與歡笑的場合。而她的慈悲與無分別心更令人深受感動。她總能在平凡中找到特別,喚醒每個人內心最棒的潛能。
作為一位對人性充滿好奇與熱情的觀察者,我非常敬佩青兒能將這種善念與力量傳遞給孩子。每一個在閱讀書軒翻閱故事的人,或許正為自己的人生書寫新篇章。
翻開這本書,不僅進入她心寬念純的世界,更是接受她快樂純真的邀請,感受生命中的愛與可能性。書中青兒的智慧如花蓮太魯閣初升的陽光,穿透我的心靈。啊~好個天人合一的體悟。
—— 張明正 趨勢科技董事長
認識青兒是因為她之前在臺北信義區新舞臺靜思書軒的旗艦店擔任店長,她也多次介紹我到大愛臺錄製節目分享經驗。此次靜思書軒擴大服務,到全臺各地偏鄉校園設⽴「靜思閱讀書軒」,為偏鄉學校引注資源,讓偏鄉的孩子也有好書及新書可讀,相信將會把閱讀的氛圍帶到偏鄉學校,讓孩子們藉由閱讀學習成長,並帶給孩子們更多的人生啟發。
——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和慈濟的真實接觸,正源自於青兒負責的靜思書軒,ㄧ場花蓮的演講,牽引了一段殊勝的因緣。
非常感佩她太陽能電池般的精力,彷彿永不枯竭的奔走在窮鄉僻壤,為弱勢的孩子們建立起ㄧ座座精神食糧的寶庫,讓他們不致因貧窮而遮斷了望遠的眼,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始終捻花微笑的真誠。
其實應該是她與生俱來的愛心,經上人引導後的無怨無悔,成就了這番堪稱偉大的志業。給魚不如給漁竿,閱讀正是那支有無限可能的漁竿。靜思閱讀書軒提供了深具啟發性揚善導正的好書和環境,讓孩子們得以開啟眼窗,探勘真善美的人生,並成就世界的美好。
青兒以愛織夢,ㄧ磚一瓦堆砌著慈濟的希望工程。推薦這本書,也祝福她的順利成功。
—— 張德明 臺北榮民總醫院顧問、前院長
我有幸受邀主講幾次講座,見證青兒安定現場的主持功力,真情流露的反思更帶動情感與智慧的火花。她獨特的柔和、誠懇與熱心,只要互動過就能體會。
這本書記錄靜思閱讀書軒守護下一代的經過,也有青兒和志工溫柔、堅定、不計較的心路歷程,讓人心柔軟,也讓人滿心歡喜。在紛擾的當下,是照亮人心的作品。
—— 楊定一 長庚生技董事長、全部生命系列作者
記得與青兒初次相遇是在2008年,當時慈濟靜思書軒與敝事務所的建築設計作品,剛好在廈門兩岸文化創意博覽會上比鄰而展。因緣際會,與青兒相談甚歡,回到台北後,就與靜思書軒結下了不解之緣。
基於這份異地難得的邂逅,並承蒙青兒的信任與引薦,敝事務所有幸能為新店與信義誠品靜思書軒的空間設計提供一些想法,略盡綿薄之力。整個設計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青兒及團隊志工們在工作上的認真態度與用心投入,每次的討論總是在歡笑聲中結束,為合作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拜讀青兒的人生大作之後,由衷感受到她為建置三百間靜思閱讀書軒所付出的心力與堅持。這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居然在青兒辛苦奔波各鄉鎮的路程上,用愛心編織成了台灣的希望地圖,並且在本書透過極為細膩的心思與筆桿,將感悟到的人、事、物詳細地記錄下來,發揮大愛精神,感動十方善心人士,令人萬分欽佩。
空間無形,愛無罣礙。願善解人意的青兒與她滿載初心的希望工程,持續為社會散播更多慈善的種子,讓每一顆心靈都能在靜思閱讀書軒,如沐春風般獲得安心的撫慰與鼓舞。
—— 劉培森建築師
名人推薦:用閱讀為生命點燈
記得與蔡青兒營運長結緣是在2023年5月,應邀至慈濟新落成的關渡園區錄製「仁心慧語」節目。在攝影棚內我們暢談人生哲學與社會服務、學習與科學研究、領導與管理;錄影結束後她熱情招呼志工夥伴帶領我參觀偌大的園區,介紹花草樹木、經文、藝術作品,細細訴說其中巧思。從行程邀約、節目訪談到參觀園區時的互動交流,我充分感受到蔡營運長正向開朗的特質。
當時,全臺灣已經有超過150間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每一間書軒都有貴人相助的緣分,而每一位慈濟人說起故事都津津有味。故事一時說不完,蔡營運長便...
章節試閱
把握每一次相遇、每一個當下
有人問我,在各地設置好書軒,誰管理它?我說當然是校長。他們是一校之長,我們把禮物送給他們,讓各校發揮推動閱讀的使命。而除了設置書軒,我們也希望給予他們鼓勵,透過交流相互成長。於是,我們在二○二三年舉辦了第一次的靜思書軒知性之旅。
我們預計分區舉辦,先邀請了台南有設置書軒的學校校長,一起回到花蓮心靈的故鄉。我們深知,每個校長、老師在鼓舞學生的時候,他們也需要被鼓勵。當時有五十多位校長報名,兩夜一夜的行程,非常溫馨,也拉近彼此的距離。
最難能可貴的是,很謝謝張明正先生支持我們這趟旅程的經費,同時給我們很多的關心。當天早上有人送他花蓮又大又重的大西瓜,他特別請管家送到營隊,切給大家吃。他因為在花蓮隱居多年,很熟悉花蓮的一切,難得校長們來,應該安排大家到砂卡礑步道走走。
那天早上,天未亮我們就集合,一同前往太魯閣。迎接我們的是他安排的原住民朋友們,為我們帶路、帶我們走走。砂卡礑步道好美,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可以看到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感受大自然的美。這一路的景象有如一幅幅抽象壁畫,我們一行人邊走邊放鬆心情。
遺憾的是,這些如今已成歷史。二○二四年四月三日的花蓮地震後,太魯閣國家公園災情嚴重,暫時關閉,需要很多年才能重建完成。每一個當下真的都要把握,因爲有些事很難重來,每一次的相遇,每一次的凝聚形成的人事物也都不同,把握每一天的當下。
校長營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可以跟上人溫馨座談。好幾位校長的分享都很深刻。例如二○二三年四月剛在台南月津國小成立靜思閱讀書軒,丁校長跟我們分享學生帶來的改變。
問題學生「小志」大家都很頭痛,校長跟老師很認真的使用靜思閱讀書軒這個空間,也開始用靜思語教學。他們用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讀、寫、演、說、畫與拍攝影片做多元創作,改變了孩子的求學態度。當天丁校長播放小志做的影片給大家看。令人驚訝的是,小志的影片做得真好!他把品格教育落實在生活中,說出自己的心得,做影片不但是深深反省,同時也是給自己期許。
「我是小志,是個頑皮的小孩。爸爸希望我能做個守規矩的學生,但我常常在爸爸討論學校學習狀況時,不耐煩的應答,敷衍逃避。在學校也常常惹是生非,不寫作業。週三下午課後照顧下課會跟同學翻牆出校園,回家玩手機、買東西吃。跟同學聊天,罵髒話,甚至破壞公物,變成校園的頭痛人物。
後來老師、校長不斷的關心我,校長希望我能夠靜下心來,鼓勵我到靜思閱讀書軒,多看好書,多讀靜思語。校長跟我說,我是一個很有能量的小孩,所以要把能量往善的那一邊去,就會愈來愈好。校長請我好好運用靜思語的力量,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後來,我在靜思閱讀書軒看書、寫靜思語錄、寫心得。領悟出『對父母盡孝,是人生最大的福氣』。我想,人出生一定會經過生老病死,如果我們還能對父母盡孝,就代表父母還活著,父母活著是最好的福氣。所以我想,讓父母不操心,就是最大的孝順。上人說:『小事不做,大事難成。』我想努力慢慢改,不再讓父母操心。
靜思閱讀書軒裡有很多書籍,蘊藏人生的智慧和道理,我會好好閱讀吸收,成為生命中的養分,成長茁壯。」
上人看到校長們的分享很高興,也鼓勵他們:「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要老師肯教;校長的校風建立得好,沒有教不會的。」「教育,我們要用方法,(靜思閱讀)書軒也是方法之一,好話好話,滋潤孩子的心,就可以布下好的種子。」
離開前,我們全場唱了〈因為你 因為我〉這首歌給上人,非常動人:「愛像一首歌,唱盡世間的感動。心就像天空,可以無限的寬闊。愛就像山峰,望向世界的盡頭。心就像燈火,照亮黑暗的角落。就讓一切因為你因為我,世界充满更多愛的感動。」
這個世界需要你、我、他,共同為孩子們來付出。上人是許多人慧命的老師,而校長扮演學校的舵手,為學生打造學習環境,引導孩子閱讀,成為未來人才。
把握每一次相遇、每一個當下
有人問我,在各地設置好書軒,誰管理它?我說當然是校長。他們是一校之長,我們把禮物送給他們,讓各校發揮推動閱讀的使命。而除了設置書軒,我們也希望給予他們鼓勵,透過交流相互成長。於是,我們在二○二三年舉辦了第一次的靜思書軒知性之旅。
我們預計分區舉辦,先邀請了台南有設置書軒的學校校長,一起回到花蓮心靈的故鄉。我們深知,每個校長、老師在鼓舞學生的時候,他們也需要被鼓勵。當時有五十多位校長報名,兩夜一夜的行程,非常溫馨,也拉近彼此的距離。
最難能可貴的是,很謝謝張明正先生支持...
目錄
【目錄】
上人的話:愛與善滙聚,成就這無數好事
推薦:以愛與善 誠摯推薦
前言:如春風如星光,智慧的種子在愛中茁壯
00/旅途中有愛
愛,如夜空明星,為惶恐不安的人指引方向,安定身心。
——《靜思心靈小語》
01/起心動念
幸福的定義不在於有沒有錢,而是心中有沒有愛。
——《靜思語》
02/以愛,走入不同生命
愛,是人間最幸福的力量;付出,是最有福的人。
——《靜思語.十在心路.肆》
03/又冷又遠的國度,也能在愛中學習
每天灌溉心中愛的種子,每天付出一點善念助人。永遠心中有愛,永遠用心付出。——《靜思語.十在心路.參》
04/以誠以情,將愛與善送到世界
播下一粒善種子,可以生出無量無數善種;多啟發一分愛心,就能為社會多成就無量無數好人。
——《靜思語.十在心路.參》
05/愛的串連,充滿希望
一雙手無法做盡天下事,一手接一手,才能串聯愛與善。
——《靜思語.十在心路.肆》
06/書與愛,陪伴一直都在
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
——《靜思語》
07/以慈悲付出,以真心奉獻
以真誠的心服務奉獻,不只自愛,更要將愛擴及他人。
——《靜思語.十在心路.壹》
08/以愛織成夢想的地圖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靜思語》
後記:將愛與善,帶往更遠的地方
致謝:書籍出版,滿懷感恩
【目錄】
上人的話:愛與善滙聚,成就這無數好事
推薦:以愛與善 誠摯推薦
前言:如春風如星光,智慧的種子在愛中茁壯
00/旅途中有愛
愛,如夜空明星,為惶恐不安的人指引方向,安定身心。
——《靜思心靈小語》
01/起心動念
幸福的定義不在於有沒有錢,而是心中有沒有愛。
——《靜思語》
02/以愛,走入不同生命
愛,是人間最幸福的力量;付出,是最有福的人。
——《靜思語.十在心路.肆》
03/又冷又遠的國度,也能在愛中學習
每天灌溉心中愛的種子,每天付出一點善念助人。永遠心中有愛,永遠用心付出。——《靜思語.十在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