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研究史與方法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史的回顧
三 “綜合式研究方法”和“解脫詮釋學”
第一章 傳承歷史與文獻考證
第一節 真諦的生平與譯著
一 真諦的生平
二 真諦與正量部
三 真諦的譯著
第二節 攝論學派傳承史
一 攝論學派第一代弟子群
二 北地攝論師與地論學派
第三節 攝論學派現存文獻
一 道基《攝論章》
二 靈潤與《攝論章》卷第一(S.2435)及《攝論章》(S.6715)
三 智凝與《攝論章》卷第一(S.2048)
四 敦煌寫本中的其他文獻
結語
第二章 識體與八識
第一節 一種七現與八識現行
一 認識作用與精神主體
二 名異體一與名異體異
三 諸識差別與八識現行
四 一心論與一意識論
第二節 阿陀那識與末那識
一 阿陀那與執受
二 染汙意與結生識
三 染汙意與無間滅意
四 心體第三與意體第一
第三節 阿黎耶識的成立——具有認識論意義的存在論
一 能藏、所藏與執藏
二 因相、果相與自相
三 異熟與無覆無記
四 緣識與用識
第四節 種子與熏習
一 種子六義與生死種子
二 種子假實與相續
三 本有與新熏
第五節 真妄與心識——攝論師的心識思想
一 大小乘心識差別
二 三識與一心二門
三 真妄與心識
結語
第三章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
第一節 唯識無境與虛妄分別——以概念史與語言學的考察為中心
一 識與了別
二 唯識與唯表
三 顯現與虛妄分別
第二節 識轉變與因果同時、異時
一 識轉變——存在論向認識論層面的轉化
二 因轉變與果轉變
第三節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
一 顯現與二取
二 顯現與變異
三 一分說與三分說
結語
第四章 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第一節 三性思想的詮釋——語言論、認識論與存在論的視角
一 情事理門——語言與存在
二 塵識理門——認識與存在
三 染淨通門——存在與心識
第二節 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一 方便唯識與真實唯識
二 性相融即與性相永別
三 三性之非一非異
四 三性與五法
第三節 唯識與中觀
一 自性空與他性空
二 三性、三無性與空性
三 三性與二諦
第四節 體用真妄與兩重唯識觀——攝論師的三性思想
一 三性與真妄
二 三性、三無性與依遣
三 兩重唯識觀
結語
第五章 解性黎耶與阿摩羅識
第一節 “界”之詮釋與解性黎耶
一 “界”之詮釋
二 心性清淨與真如
三 解性黎耶與如來藏
第二節 智慧種子與道後真如
一 智慧種子與四德種子
二 三煩惱與三真如
第三節 阿摩羅識與本覺
一 九識與有垢真如
二 智如無差別與自性清淨心
三 阿摩羅識與本覺
結語
第六章 五性各別與一性皆成——攝論學派的佛性思想
第一節 佛性與種性——以概念史與語言學的考察為中心
一 佛性與buddha-dhqtu
二 如來藏與tathqgata_garbha
三 種性與gotra
第二節 五性各別與理佛性、行佛性
一 無漏種之本有與新熏
二 五性各別與理佛性、行佛性
第三節 一性皆成與佛性、如來藏
一 存在與過程——三因佛性、三種佛性、三藏義所彰顯的“性修不二”
二 如來藏與“悉有佛性”——《佛性論》與《寶性論》的比較研究
三 闡提有性與三信
四 理佛性與如來藏——有關《佛性論》的現代論爭
第四節 方便與真實——瑜伽行派的一乘思想
一 佛性與一乘
二 三乘真實與究竟一乘——瑜伽行派的一乘思想
第五節 三種佛性與真實勝乘——攝論師的佛性、一乘思想
一 三種佛性與正因佛性
二 本有與始有
三 究竟一乘與真實勝乘
結語
第七章 轉依與涅槃
第一節 轉依與種子、真如
一 轉依與如來藏
二 轉依與種子、阿黎耶識
三 轉依二義——以概念史與語言學的考察為中心
第二節 所依轉變與轉變所依
一 轉依二義與唯識古學、今學
二 轉依四道與六分轉依
第三節 轉依與涅槃
一 真如離障與四種涅槃
二 二分依他與有為道果
三 轉識成智與三身四智
結語
第八章 攝論學派與中國佛教
第一節 三法輪與四教——攝論學派的判教思想
一 三法輪與轉、照、持
二 四教與頓漸
三 二藏與四宗
第二節 攝論學派與隋唐佛教
一 攝論學派與天臺宗
二 攝論學派與三論宗
三 攝論學派與華嚴宗
四 攝論學派與唯識宗
五 攝論學派與淨土宗
第三節 民國年間新舊唯識之論爭
一 梅光羲與太虛
二 守培與印順
結語
結語 比較與詮釋——以唯識古今學、如來藏與唯識交涉為中心
一 文獻的發現與方法論的創新
二 唯識古學與今學的比較
三 唯識與如來藏——經驗立場與超越立場的不同
四 從唯識走向如來藏——攝論學派的中國化
五 “批判佛教”與“解脫詮釋學”的詮釋
六 攝論學派的現代詮釋
參考文獻
一 原始典籍
二 研究論著
後記
出版後記
再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