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肅集》,是劉摯的著作之一。劉摯的著作見於著錄或轉引的,從現存材料看,主要有劉摯集、劉忠肅集、劉摯奏議、劉摯遺稿和劉摯日記數種,但后三種今都已失傳。
劉摯的《忠肅集》,至少在明初尚廣泛流傳於世,明《文淵閣書目》就曾著錄。到了《永樂大典》修著時也曾經收入。在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中均著錄《忠肅集》為四十卷。從現存《大典》殘卷中,尚可分檢到《劉摯集》、《劉忠肅集》和《劉忠肅公文集》的部分詩文。但到了清朝修《四庫全書》時,此書竟已久無傳本了,以致《四庫》館臣不得不從《永樂大典》中依韻輯出。
《四庫全書總目》中對《忠肅集》是這樣介紹的:《忠肅集》二十卷,宋劉摯撰。其文集四十卷,見於《宋史—藝文志》。因久無傳本,故從《永樂大典》各韻中挨輯編綴,共得文二百八十五首,與原書卷目相比較,還剩余十之六七。謹以類編纂,整理為二十卷。
現本《忠肅集》中,奏疏占五卷,共七十篇,字數近五萬,分量上占到全書的四分之一。表兩卷,啟兩卷,占全書的四分之一。序和雜著、奏疏為一卷,碑、墓志銘占四卷,合占全書的四分之一。其余則為七言古詩,五言律師,五言長律,七言律師等詩詞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