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指宋明時代居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傳統。
從中唐開始,面對佛道二教的強勢沖擊,以韓愈為首的儒者開啟了以重樹儒家主體地位為目標的儒學復興運動。
至北宋,儒學復興的思想自覺,落實在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學基礎這一根本的時代課題上。
基於這一思想自覺,周敦頤、邵雍、二程、張載都做出了傑出的哲學貢獻,並在南宋被整合進朱子集大成的理學體系當中。
《宋明理學十五講》詳細介紹了理學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理學發展中的重要論題、人物及文化事件,展現了這一期儒學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氣質。
楊立華,哲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哲學史、儒學、道家與道教,近年來主要着力於宋明哲學及魏晉哲學的研究。出版專著三部:《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譯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宋代思想史論》《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帝國的話語政治》等,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