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1
第一章 工業化與德國企業和企業家/1
一 德意志民族統一與工業化/1
二 傳統手工生產和商貿企業的出現/9
三 德國現代資本主義企業的興起/11
四 創建企業能力和大企業的形成/13
五 戰爭和危機背景下的德國企業/18
六 二戰后德國企業的重新起航/24
七 德國企業家群體的構成/32
第二章 鐵路建設時代的德國企業/37
一 鐵路建設與鐵路企業的變遷/37
二 新型金融企業的出現/42
三 機械工程制造企業的成長和演進/44
四 鋼鐵企業的發展足跡/57
五 百福公司——傳統機器制造業發展的縮影/61
六 德國曼集團——機械設備制造商的「曼」之路/64
七 德國通快集團——家族企業創造的輝煌/68
八 鋼鐵企業王國——蒂森鋼鐵集團/72
第三章 化學創造時代的德國企業/77
一 依靠合成染料起家的化學制造企業/77
二 研發和生產化學藥物/80
三 開拓新領域——合成氨和煤氫化技術/81
四 從事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研制/83
五 二戰后化學制造企業的重組和變遷/85
六 巴斯夫集團——創造化學的化工企業王國/87
七 拜耳公司——用科學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91
八 赫希斯特集團——生命科學領域消失的領先企業/96
第四章 汽車發明和普及時代的德國企業/101
一 汽車的發明和汽車企業的創建/101
二 「大眾汽車」計划與汽車企業/103
三 創造二戰后「經濟奇跡」的汽車企業/104
四 「德系汽車」成就的品牌和口碑/108
五 「永恆經典」的戴勒姆?奔馳汽車集團/113
六 「至尊典雅」的寶馬汽車集團/117
七 承載「人民汽車」夢想的大眾汽車集團/121
第五章 電氣化和電子化時代的德國企業/129
一 電氣化時代的電氣工程制造企業/129
二 電子化時代與德國電氣工程制造企業的轉型/131
三 信息化時代德國制造企業的「服務強國」之夢/134
四 德國電氣工程制造企業成功發展和轉型之謎/137
五 西門子公司——跨越多行業的康采恩集團/143
六 博世公司——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而發明創造/149
七 德國電信股份公司——國有企業的蛻變/153
八 小即是美的——德國小紅傘有限公司/155
第六章 德國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特點/158
一 中小企業與「隱形冠軍」/158
二 有效的內部管理和治理結構/161
三 重視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165
四 建立標准化的產品生產制度/175
五 依賴國際市場和全球化發展導向/178
六 對傳統制造業的堅持和堅守/182
第七章 德國企業的組織化和合作化/186
一 主要載體:商會和行業協會/186
二 初級形式:卡特爾和辛迪加/190
三 高級組織:利益共同體集團和康采恩/194
四 企業結合體:聯合煉鋼股份有限公司/197
五 德國企業組織管理方式的調整/198
第八章 德國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201
一 政府干預和社會市場經濟制度/201
二 協會和商會組織的指導和監督/206
三 長期的教育和人力資本投資/208
四 銀企合作:全能銀行與企業建立密切關系/212
結束語/216
跋 關於德國企業史研究的思考/220
參考文獻/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