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致力於從歷史的角度探尋歐洲人的行為如何使非洲欠發達。作者將歐洲人對非洲的影響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前殖民主義時期的奴隸貿易階段;二是以1885年《柏林條約》為標志的帝國主義瓜分非洲及隨後的殖民主義時期,非洲所生產的剩余價值加速外流,資本主義世界與非洲之間的差距愈發拉大。最後,羅德尼集中闡述了非洲欠發達的諸多表現,不僅包括社會、政治及經濟,也包括教育等方面。
沃爾特·羅德尼(,1942-1980),著名的非洲史學家。生於圭亞那工人家庭,1966年於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獲非洲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上幾內亞奴隸貿易,旋即任教於達累斯薩拉姆大學(1966-1967,1969-1974)和其母校西印度群島大學(1967-1969)。羅德尼是傑出的泛非主義者,對加勒比海和北美黑人民權運動影響頗深,他將學術與行動結合在一起,代表了受壓迫者的聲音,成為反對圭亞那專制政府的領導人之一。羅德尼於1980年38歲時被暗殺。他去世後成立的羅德尼基金會致力於他未竟的事業——泛非主義運動。
李安山,男,著名非洲問題專家,多倫多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亞非研究所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1977年入湖南師范學院外語系,1981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畢業後在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從事研究。1987年赴加拿大求學,師從美國非洲研究學會前會長Martin Klein教授。曾在美國、英國、加納進行論文調研。1994年到北京大學工作。回國後,曾到馬達加斯加、烏干達、馬里、肯尼亞、加納、喀麥隆、坦桑尼亞、贊比亞、莫桑比克、意大利、澳大利亞、香港和台灣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和參加學術會議。2000年曾作為中國教育部的特邀嘉賓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2002年作為訪問學者曾在曼隆學院、斯坦福大學非洲研究中心、華盛頓大學、伊利諾大學非洲研究中心進行短期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