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近到令人無言以對的真實感:
《男孩別哭》
1993年12月31日,生為女身但慣以男性裝扮的Teena Brandon被仇恨跨性人的兩名男子槍殺。1998年紀錄片「The Teena Brandon Story」將這位跨性別者在現實生活中所受到的歧視,和周遭社會對她(他)身份界定的力爭搏鬥,忠實呈現。1999年根據TeenaBrandon真實事件改編的「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被搬上銀幕,這部劇情片贏得2000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希拉蕊史旺把一位跨性別者介於先天身體缺憾和自我定位掙紮交錯,在惡劣環境下尋找認同感所經歷的一切行徑,做了深刻動人又內斂的表達。
「喜好變裝的 Teena Brandon 某天再次以男兒身裝扮出外,在酒吧裡邂逅了美女 Lana,兩人一見鍾情迅速陷入熱戀。但是隨著交往時間越長,Lana 越來越發現事情的不對勁,心中複雜的情愫頓時陷入天人交戰中——她似乎知道 Teena 是女兒身,但卻又不肯面對現實去拆穿,反而繼續維持這段同性關係……。但 Lana 身旁的友人卻不能忍受她們這種關係,於是將茅頭都歸罪在 Teena 身上,一連串的悲劇就將開始發生……。」
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由女同志導演 Kimberly Peirce 處理這類題材更顯深入稱職不矯情。在好萊塢沒沒無名的 Hilary Swank 為了演出本片而減重,並在開拍前一個月就時刻伴男裝揣摩劇中人物,精湛的演出,果然讓她一口氣獲得了包含奧斯卡等18個單位所頒發的最佳女主角殊榮(近代電影史上的超強記錄)!飾演 Lana 的 Chloe Sevigny 則把陷入異性戀及同性戀(因為異性戀而相愛,後來發現是同性又不排斥)之間自我定位的複雜心情演的入木三分,她也因此獲得了7個單位所頒發的最佳女配角殊榮!
本片故事發展最成功之處是以小品方式經營,卻展現了近乎傳記紀錄片的寫實誠意,導演處理劇情與演員整體生活化、不做作的演技,更迸發出令人無言以對的真實感。特別是早從世紀末延續至今,在一片採用(濫用)數位電子化的聲光影音效果排列組合、扭曲百變映象之下,鋪陳情節功力反倒退縮成配套,電腦技術變幻快速般攝取影像的魔力,取代舊有電影框架與藝術純粹迷人的風貌,清新脫俗作品幾不可見,但電影依舊不變的扮演其傳頌神話的催夢功能。
欲求真實樣貌的呈現,並非註定就要妥協於簡單無巧的拍攝手法,《男孩別哭》在典型好萊塢體系和美國獨立製片類型中間,架構出難得的平易風格與深邃情境。
人工燈光設計和自然光源融合,所營造的美國中、南部意境,堪比擬又迥異於文•溫德斯的《巴黎•德州》,是那麼平實貼近原貌,充分反映故事氛圍,回應出來的戲劇性效果也是那麼地粗獷真實,就算是刻意製造的色調亦質樸反射現實鄉村調性,和略帶獨特後現代感的淡鬱風味,不同的是摒棄光的反差、寬廣的藍天、風的影子、飄泊不定、似真如幻的顏色,這些經常構建德州景深的特定要素。
快速剪接公路的疊影效果,霓虹、路燈光影與人車疾駛流線(應是運用到數位剪輯),前後包圍著「黑」的夜晚與陰影世界,溶接茫然無緒、凸顯被困象徵、主角短暫停留、在窄巷穿梭、掙脫宿命卻充滿悲觀以及偏執人性的處境。
黑的視覺主調性傳達人物心理底層細微變化情緒與角色思考上的位置,淡淡流洩自然的律動感;迷濛的、寂暴的、驟烈的、黑暈的、昏黃的、沈柔的、罪惡的、隱晦的、脆弱的、愛慾的、發洩的、背叛的、欺騙的,和種種沈積蘊藏的侷促不安,則逼人強烈感受鄉鎮空氣中瀰漫著陽剛息氣的桎梏,浮動流竄卻逃不出性別囚牢的範圍,像是在黑暗之洞莽撞摸索,孤獨無助又想極力改變冥冥中早有的命定。
正如同在一片漆黑夜中警車狂追飆車徒那幕戲,員警逮人時告知前有斷崖,車衝得太快只怕有去無回,與眾所周知的美國中、南部一望無際的平原草地相映,這個角度和人們印象產生了極其特別的對照新義,令人想起91年的《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兩位女主角最後面臨絕壁、後有大批追兵,終於毫無反顧地向前衝出,仿《虎豹小霸王》奔入湍河激流和劇終停格畫面,看似灑脫的女性解放詮釋,卻無疑是向好萊塢體制與男性主流精神舉雙手投降。
《男》片中對人性描寫,準確的映入眼簾,感覺細微、緩沈地佔擄內心,演員表演形式已被客觀性敘述特質所掩蓋,連想激辯性別認同錯亂與尋找性向認同感之間的爭議,都因其表現手法平靜到接近真實重現而無可論證。
有別於同志情慾類型範疇,往往死守藝術閣樓中對美學上的堅持,或突進實驗性意識流漩渦裡,《男》片在演技上洗鍊直接浸化至心理層面,比許多偷渡同志議題的片子,在跨性別本身外型設定要求還嚴苛,更自然平坦切入生活面的殘酷現實,與特意展演同志相貌軀體的影像相較,去除了粉飾、唯美、單一形象認知。諸多描繪同志題材,如《鳥籠》(The Birdcage),和性別解放為訴求主題做出發點的影片,其中大多數均是以變裝秀、反串陰陽人、娘娘腔、男人婆、變性人等等通俗百姓眼中對跨性別形塑認定的表徵來彰顯,企圖夾帶刻畫了跨性別身分所應承受的嘲諷和貶抑,並陷落在製造譏誇笑料的缺口上打轉,而有意無意地忽略針對主角自己內在衝突、扭轉刻板性別意識的抗爭,和環境變遷中的視野與僵局,所帶來的不斷衝擊。
活在迷幻境界,年輕人苦悶無處發洩,四地尋找出口,「德州最深藍的雙眸,另一個瞬間破滅的夢,留下我孤獨的城市,再浮現我腦海…」劇中女主角卡拉OK一唱,男孩別哭!留下無以名狀的最真實深切感勝過一切!
體現中國武俠世界的具象感與意象美:
漫談《臥虎藏龍》東西方文化兼容並蓄的敘事策略
《臥虎藏龍》獲得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鮑德熹)、最佳音樂原創編曲(譚盾)、最佳藝術指導(葉錦添)四項大獎及美國導演協會獎,使得全球華人興奮無比,因為能在美國影藝學院獲獎,意味著本片是第一部得到美國主流社會認同的華語影片,其實這是世紀之交全球化的産物。顯然,它融匯中西文化的國際化敍事策略不容忽視。
《臥虎藏龍》是在中國大陸境內拍攝的好萊塢影片,情節不乏言情副線,武打戲亦少不了香港武術指導套路和吊鋼絲等特效。它以王度廬的小說《玉嬌龍》爲基礎,透過李安融合好萊塢式的故事包裝,與古代中國意象的改觀,講述一個符合西方觀衆審美習慣的,包含關於愛情、傳統、道德等主題的故事。
它或許標記著中國電影文化真正走向世界,並在一夕間成爲人們街談巷論的熱門話題。對於這部影片獲得奧斯卡獎項,人們關注的焦點又和以往獲獎影片有著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大都集中在爲什麽一部講述中國文化、典型的俠客道義精神和傳統倫理的武俠影片,能獲得西方觀衆及評審的青睞。
有人說《臥虎藏龍》能獲得成功,是由於李安曾拍過幾部成功的西方題材影片,因此,他能掌握電影特性向西方人講故事的技巧,把一部純粹中國理念的影片用西方觀衆所能理解的方式娓娓道來,並以其異域特殊風情和東方文化征服了全世界。也有人認爲,該片在美國獲獎證明了好萊塢的創意已經腹笥甚窘,製作模式也逐漸走進死胡同,因爲《臥虎藏龍》是一部典型反好萊塢劇情公式的影片,一、它沒有色情(儘管有一個玉嬌龍與羅小虎的床上鏡頭,但任何人絕不會把它等同於情色看待);二、它沒有暴力(所有的打殺都是以一種狀似舞蹈的優美姿態來表現,包括絕頂輕功、綠葉竹梢間的鬥劍招式);三、它沒有血腥(儘管有人死去,那也是一種刻意美化了的形象)。在人們看厭了、看膩了拳頭加枕頭的情節後,《臥虎藏龍》無疑對西方觀衆來說猶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地耳目一新。甚至有人認爲《臥虎藏龍》的成功,給華人導演指出一條進軍奧斯卡的明路,不少藝術成就極高的名導或寫實派健將,也揚言要開拍武俠片或古裝武打。果不其然,像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陸續製作出大場面、大特效的商業鉅作,撈到了銀子,卻落得毀譽參半,甚或不忍卒睹的評價。
「千萬不能迷信好萊塢製作萬能」的觀點有其一定的道理。一部類型電影的題材賣點和故事包裝,絕對無法等同於東方精神或中國文化的全面性,無論是廣度或深度,過度商業元素操作,也不能片面保證票房獲利。至多可說是《臥虎藏龍》借助中華文化這塊想像時空的大背景,但《臥虎藏龍》藝術和商業的雙重成功,應該歸功在電影內容和創作者賦予的題旨精神相符合,使中國傳統價值觀和文化圖像,得以用一種普遍性的方式被西方觀衆所接受。這是一個窗口,一個通道,一個理解、一座通往欣賞中國文化的橋樑。
全球媒體或評論界對此已有不少論述。但是如果僅僅把這部影片的成功歸結爲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也未免過於簡單了。不可否認,將東方文化悠遠綿長的歷史縱深和博大精深的豐厚內涵,用一種西方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無疑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原因,再好的作品,一般閱聽者看不懂也是枉然。不過,「理解」這個概念常常很難用「碰撞即擦出火花」幾個字就能替代「心領神會」。要將東方文化轉換成西方觀衆能接受的訊息和印象,首先必須解決東西方文化座標在交匯點上的一個關鍵問題。
我們先來觀看《臥虎藏龍》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裡不是簡述故事的梗概和敘述情境的樣貌,而是試著把故事用一句話概括出它實質的意涵。套用錢鍾書寫《圍城》的概念:「那就是在城裡的想出去,城外的想進來。」——「李慕白要從江湖退隱,玉嬌龍想踏入江湖。」於是就有盜走青冥劍的起因,由此引出一番打殺恩怨傳授情仇。故事脈絡清楚,情節簡單明瞭,對中國字的「江湖」(這二字是不易用一、二句話解釋清楚的概念性詞彙)不太能理解的西方觀衆,要能看懂這部影片的劇情,這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們不需耍弄明白江湖恩怨的了結規矩,亦無須明白江湖道義的內在涵意,甚至連這個名詞都不必很懂或深究,因爲那些不是本片要交待的背景。
影片只有一個普及化的背景,那就是古代中國文化的遐想時空。記得影片中有一個很容易讓人忽略的鏡頭:玉嬌龍伏案練字,一筆漂亮的楷體出自這個驕橫任性的大小姐之手,使玉嬌龍的形象一下變得豐滿且有厚度。在中國人眼中,一筆好字就等於一個人的身份與名片,或者說是一個人的門面。練字這樣一個情節替小姐的家教、出身做出交待,同時也是爲玉嬌龍其後恃技逞狂的多變性格作出襯托,將她「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獨特身手烘托得恰到好處。這看是閒筆一帶而過的鏡頭,卻有著畫龍點睛的文化展示作用。
我們很想知道,李安在確定這個鏡頭時,是否真像我們這樣的費心猜想,爲什麽不用刺繡或其他的女紅道具來襯托玉嬌龍的身份與教養?信手拈來與搜腸刮肚畢竟是有天壤之別。中國文字是一種圖形,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繪畫藝術,有毛筆字功底的人在今日也不多見,這已是一種幾近奢求的藝術修養,但用在《臥虎藏龍》一片中,卻極爲恰當地將我們前面所探討的東方文化做了不著痕跡的展露。又如李慕白到鏢局,穿過迴廊入廳堂,過門檻時雙手抖撩起長袍的動作;貝勒爺和玉大人交談間的舉止;俞秀蓮上樓為孟思昭上香後的俯視鏡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李安都利用情節串連構圖,將一個久遠的文化憧憬和鄉愁意念,具體化地表露在劇情展演的生活空間裡。
每當我們讀金庸小說時,看到書中那些彩色插頁圖時,常會感到一種迎面撲來的文化氛圍與古書卷氣息。很多影迷也常爲古龍借用古詩詞名句以營造氣氛的不凡功力所折服,一句「楊柳岸,曉風殘月」道出多少文字也難描摹的意境。但當金庸劇和古龍劇裡所有情境可以被意會的、可以感覺到的、可以被想像的,全都被實體雕琢得近乎庸俗的畫面所替代時,那一份寄情思夢的中原故土景像便消弭得無影無蹤。然而在《臥虎藏龍》裡,月夜下的搏殺奔牆,竹林間似白蝶飛舞的劍鬥輕飛,配搭間奏緊扣的梆鼓聲,把書中那些虛無縹緲的武林世界盡現眼前。整部影片的青藍色調給人一種「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哀愁美感,典型的中式庭院和室內的條案、太師椅及字畫、文房四寶等最具中國特色的道具,把東方文化的神秘韻味賦予萬種風情,它蘊涵著令人糾纏不清、割捨不開的濃烈傳統中國情意心結。
綜觀此屆奧斯卡獎獲得提名最多的兩部影片《神鬼戰士》與《臥虎藏龍》,在題材與形式上竟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倒是歷屆奧斯卡參賽影片中不多見的,例如兩片均爲古裝片,同是刀光劍影的打鬥故事,也同樣以悲劇收場。但是這兩部影片的整體效果和視覺映象卻又截然不同,倘若將這兩部影片進行比較,會發現東西方文化背景、審美情趣與欣賞角度有著很大的差異。
我們從《神鬼戰士》中看到好萊塢模式所具備的全部特徵,它無疑是一部頗具觀賞性及娛樂值的電影,西方人很喜歡它,我們看到影片以高超的數位合成技巧重現古羅馬競技場的風貌,強大電腦特效支援爲觀衆描繪出那些虛擬真實的狂熱觀虎鬥場面,一切都令人驚嘆,可是它的特色呢?它講述了一個篡位暴君和一個偉大的犧牲者的故事,簡單卻沒有更深刻的內涵。鮮有人會想從這樣一部影片中看到歷史的脈絡,儘管它是以古羅馬帝國爲故事背景,這是典型的好萊塢手法,也是致命的吸引力:形式掌控遠大於內容深度。《臥虎藏龍》卻是另一類影片,它沒有動感的超大場面和讓數碼科技一展身手的地方,但是它卻給人們帶來了驚喜,那是一種文化意蘊散發的興奮與新奇,它給觀者所帶來的是與《神鬼戰士》迫人熱力截然相反的感覺,一種淡淡的含蓄內斂,猶如秋夜沁水涼心、暮春微風,平和淡雅得讓你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它。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來形容《臥虎藏龍》的影響似乎更爲恰當。也許,這些正是它能征服西方觀衆的重要之處。
一直以來,李安以他雙重文化背景的優勢,置換了好萊塢電影中好人與壞人、正義與邪惡的二元對立元素,代之以東西方兩種文化的衝突、克制或釋放兩種生存態度、新與舊兩種生活觀念的激盪,用既讀物又讀心的「李氏技法」講述著帶有東方色彩的影像故事。那麽在《臥虎藏龍》中,他這一技法算成功嗎?答案應該是局部成功而不是全部成功。
談到人物,李安在該片中對李慕白塑造上的混亂,令人略有遺憾。周潤發飾演的人物較欠缺鮮明性格,這不僅導致他的演技受到侷限,更給觀衆帶來理解上的障礙。片中的李慕白不能愛,沒有恨,只是爲了完成一個找尋名劍的任務,連一個轉闤的餘地也沒了,常擺出令人厭煩的說教式武林名家姿態,所有打鬥只爲點化冥頑不馴的晚生後輩,這種過份被壓抑的情慾對應當代兩岸三地觀衆,恐怕是難以理解的,更是西方觀衆無法接受的。李慕白的拘謹行爲,導致楊紫瓊飾演的俞秀蓮亦相對難以發揮,這兩個人物除了幾套武打設計顯得瀟灑飄逸外,在表演上並無更多突出之處。相反地,章子怡卻將玉嬌龍的任性、蠻橫,不諳世事,不知江湖險惡,無知狂妄和帶有野性的叛逆性格演繹得恰到好處,這方面是李安的調教有方,章子怡的聰慧伶俐也是重要助因,但更多的是劇本賦予玉嬌龍這個人物太多的主動與多變。玉嬌龍的所作所爲與現今普遍的新一代叛逆女孩,或稱「麻煩問題製造女孩」、「新新人類」異曲同工,她們養尊處優,不知天高地厚、江海深淺,敢愛敢恨、無悔青春,生活中沒有的一定要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心追求和滿足自己多種慾望是這種女孩的天性。這類女孩的可愛之處不在於行爲的率真坦蕩,放蕩不羈,而在敢於面對真實,自我頓悟,迅速成熟,並能立刻抉擇讓凡夫俗子不能理喻的驚世駭俗之舉,如同玉嬌龍放棄與戀人的團聚,縱身躍入無底的武當山澗。對這種人物的理解簡直不用多廢筆墨,即可馬上融入西方人的思維模式。
儘管片中人物塑造不盡如人意,但李安的苦心追求還是能讓人理解。片名《臥虎藏龍》除了象徵江湖各方武林高手雜集匯聚之外,也隱喻潛藏在人們心底的情感和慾望。玉嬌龍與羅小虎這對張揚放肆的一龍一虎,無法克制心中欲望,在率性而爲的戀愛過程中,不斷犯下無法彌補的過失,最後只能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