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乃唐太宗為警惕自己勤於國政,而命諫臣魏徵、虞世南等人,博采六經四史、諸子百家名言,歷時多年而成,也是貞觀盛世的重要推手;因卷帙龐大,今特選其中三百六十則,並加註釋與白話,期使古籍新生,更貼近現代人的需求。
《群書治要三六〇》內容包羅萬象,諸如為政、修身、改過、尊賢、孝養等,皆在其收錄範圍內,除可為管理者領導原則外,更能當作普羅大眾行為圭臬,端正風氣,促進社會和諧。
本書特色
本書乃自《群書治要》中,擷取三百六十則精華文句,考據各家版本,添加註釋與白話譯文,以期能更貼近現代人的需求;《群書治要》原書共五十卷,為唐時名臣魏徵、褚遂良、虞世南等人歷時多年,由五帝至晉年諸子百家著作中,集選名句匯集而成,太宗更曾盛讚「使我稽古臨事而不惑者,卿等力也」,其於修身齊家,乃至經世治國之重要可見一斑。除白話與註釋外,書中難字並同時加入國字音標與漢語拼音,期使讀者不致有時空隔閡之感。
作者簡介:
魏徵(580-643),唐朝政治家,以剛正敢言而聞名,著有〈諫太宗十思疏〉、《梁書》、《陳書》等總論,其語多見於《貞觀政要》。
褚遂良(596-658),唐朝政治家,博學多才,尤精書法,與虞世南等人並稱為「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558-638),唐朝政治家、書法家,曾編著《北堂書鈔》,為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
章節試閱
景公問晏子曰:「古者離散其民而隕失其國者,其常行何如?」對曰:「國貧而好大,智薄而好專;尚讒諛而賤賢人,樂簡慢而輕百姓;國無常法,民無經紀;好辨以為智,刻民以為忠;流湎而忘國,好兵而忘民;肅於罪誅,而慢於慶賞;樂人之哀,利人之害;德不足以懷人,政不足以匡民;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防非。此亡國之行也。今民聞公令如寇讎,此古之離其民隕其國常行也。」(卷三十三 晏子)
(註釋)常行:時常有的行為。簡慢:輕忽怠慢。經紀:綱常;條理。流湎:放縱而無節制。匡:輔助;糾正。寇讎:仇敵;敵人。
(白話)齊景公問晏子說:「古代離散百姓而喪失其國的君主,他常見的行為是怎樣的?」晏子回答說:「國家貧窮卻好大喜功,智慧淺薄卻獨斷專行;好聽信讒諛之言而輕視賢人,好輕慢而忽略百姓;國家沒有固定的法律,百姓沒有行為準則;把喜好爭辯當作智慧,把苛虐百姓當作忠誠;放縱無度而荒廢國事,喜好用兵而不顧人民;嚴於判罪誅殺,疏於賞賜有功;把別人的哀傷當作歡樂,靠損害別人謀取利益;道德微薄不足以安撫百姓,政令苛刻不足以教導百姓;賞賜不足以勸人行善,刑罰不足以防範違法行為。這就是亡國的做法。現在百姓聽了國家的政令如同見了仇敵,這就是古代造成離散百姓、喪失國家的常見行為。」
景公問晏子曰:「古者離散其民而隕失其國者,其常行何如?」對曰:「國貧而好大,智薄而好專;尚讒諛而賤賢人,樂簡慢而輕百姓;國無常法,民無經紀;好辨以為智,刻民以為忠;流湎而忘國,好兵而忘民;肅於罪誅,而慢於慶賞;樂人之哀,利人之害;德不足以懷人,政不足以匡民;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防非。此亡國之行也。今民聞公令如寇讎,此古之離其民隕其國常行也。」(卷三十三 晏子)
(註釋)常行:時常有的行為。簡慢:輕忽怠慢。經紀:綱常;條理。流湎:放縱而無節制。匡:輔助;糾正。寇讎:仇敵;敵人。
(白話)齊景公問...
目錄
《群書治要》序
《群書治要三六○》序
《群書治要三六○》說明
壹 君道
一 修身
甲 戒貪
乙 勤儉
丙 懲忿
丁 遷善
戊 改過
二 敦親
三 反身
四 尊賢
五 納諫
六 杜讒邪
七 審斷
貳 臣術
一 立節
二 盡忠
三 勸諫
四 舉賢
參 貴德
一 尚道
二 孝悌
三 仁義
四 誠信
五 正己
六 度量
七 謙虛
八 謹慎
九 交友
十 學問
十一 有恆
肆 為政
一 務本
二 知人
三 任使
四 至公
五 教化
六 禮樂
七 愛民
八 民生
九 法古
十 綱紀
十一 賞罰
十二 法律
十三 慎武
十四 將兵
伍 敬慎
一 微漸
二 風俗
三 治亂
四 鑒戒
五 應事
六 慎始終
七 養生
陸 明辨
一 邪正
二 人情
三 才德
四 朋黨
五 辨物
六 因果
《群書治要》序
《群書治要三六○》序
《群書治要三六○》說明
壹 君道
一 修身
甲 戒貪
乙 勤儉
丙 懲忿
丁 遷善
戊 改過
二 敦親
三 反身
四 尊賢
五 納諫
六 杜讒邪
七 審斷
貳 臣術
一 立節
二 盡忠
三 勸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