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線各驛停車
鐵路宜蘭線在1924年全線通車,至明年(2014)將屆90歲。一條鐵道90年史,歷經歲月遞嬗,時序推演,乃至科技進步,舉凡政局的起落,產業之興替,人口的移動,鐵道改線,馬力的加速,驛站更新等等,沿線風景也都產生很大的變化。鐵路宜蘭線90年滄桑,我很想每一站下車觀察、繪圖的心願,終於在滿90的前一年,完成了一趟我個人的「壯舉」,這就是收錄在《宣蘭鐵道物語》的成果報告書。
這份報告書不是遊記,而是從文化的角度寫鐵道,所以應用不少文史資料,也踩過沿線每一站的土地。將近一年來的寫作期間,宜蘭情事總是夢牽魂絮,如影隨行。正當宜蘭鐵道大長篇完稿時,又讀到一本去年9月再版的日文新書《西鄉菊次郎 台灣》,巧逢有關宜蘭的資料,真是喜出望外。西鄉氏正是本書第三章第三節提到的首任宜蘭廳長,他自日本領台後,立即受命來台出任總督府參事官。1897年至1902年擔任宜蘭廳長期間,尚無任何宜蘭鐵道的計畫,所以西鄉氏辭職返日時,仍須翻越草嶺古道,再轉鐵路前往基隆撘船。
2002年12月15日,宜蘭縣史館舉辦「宜蘭與西鄉菊次郎國際研討會」,劉守成縣長親臨致詞,西鄉菊次郎的孫子也列席會場,是以西鄉菊次郎這一號人物,宜蘭政壇和文化界人士對他並不陌生。
《宜蘭線鐵道物語》的編撰模式,是根據鐵道工程進度列出章節,內文則盡可能找出末改變之前的原始線路,介紹原始的隧道或本來的驛舍等等,讓本書沾一些鐵道考古學的意味,從文化觀點出發,重新勾起當初擘畫宜蘭線鐵路,幾乎已被遺忘的種種事蹟,結合現代「各驛停車」的手繪插圖,以期增進版面的立體效果。
既然提到宜蘭線,絕不可忽略已成為歷史的「羅東森林鐵路」,對宜蘭產業發展的貢獻。為了探訪全線林鐵遺跡,若沒有羅東出身的洪介楨先生之協助與嚮導,就不可能完成這一篇「初探」。還有,我的雙溪表親謝意模老弟,經由他的指引,很快就找到雙溪改線前的舊跡,那也正是我孩堤時代,與他同時把耳尕貼在這條鐵軌上,傾聽車輪愈來愈近的聲音。
最後要感謝總策畫戴月芳博士,在她的力邀下,才逼我做出各驛停車的勇氣,更進而成書,懇請大家匡正。
李欽賢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