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序
序 王邦雄
自 序
第一章 導 論 一
第一節 《中庸》形上思想之研究價值 一
一、就《中庸》形上思想的傳統意義說 一
二、就《中庸》形上思想的時代回應說 四
三、就《中庸》形上思想的永恆價值說 五
第二節 本文所採用之方法 六
第三節 全文之綱領 一○
第二章 《中庸》作者、成書年代及其篇章問題 一三
第一節 《中庸》的作者問題及成書年代 一三
一、《中庸》的成書與單行的經過 一三
二、《中庸》的作者問題及成書年代 一七
(一)傳統的主張 一八
(二)異於傳統之主張 二○
第二節 《中庸》之篇數與章節 三四
一、《中庸》之篇數 三四
二、《中庸》的章節 三七
第三節 中庸的名義 四一
一、中、庸二字的原始意義 四一
(一)中 四一
(二)庸 四二
二、中、庸二字在《中庸》書中的意義 四三
(一)中 四三
(二)庸 四五
第三章 《中庸》之詮釋與重建 五一
第一節 詮釋與重建的意義 五一
一、問題的提出 五一
二、何謂詮釋 五二
三、詮釋的層面與方法 五五
四、詮釋的價值與限制 五七
五、詮釋與重建 五八
第二節 《中庸》形上思想詮釋之分化與反省 六○
一、本文範圍的限定 六○
二、當代詮釋系統之分化 六三
(一)錢穆先生對《中庸》的詮釋 六三
(二)徐復觀先生對《中庸》的詮釋 六六
(三)勞思光先生對《中庸》的詮釋 六七
(四)唐君毅先生對《中庸》的詮釋 六九
(五)牟宗三先生對《中庸》的詮釋 七○
三、當代詮釋系統之反省 七二
(一)錢穆先生對《中庸》詮釋之反省 七二
(二)徐復觀先生對《中庸》詮釋之反省 七四
(三)勞思光先生對《中庸》詮釋之反省 七八
(四)唐君毅先生對《中庸》詮釋之反省 八二
(五)牟宗三先生對《中庸》詮釋之反省 八六
第三節 《中庸》形上思想之重建 九○
一、《中庸》形上思想之思想背景的考察 九一
二、《中庸》形上義理的性格 九五
(一)道德實踐所開展之心性論與形上學 九六
(二)道德形上學對道家思想之回應 九七
(三)道德形上學的建立 九九
三、《中庸》形上義理的主要問題 一○一
(一)天的意義與地位 一○一
(二)天人關係(人在宇宙中之地位) 一○三
第四章 《中庸》形上思想之開展與極成 一○五
第一節 道德實踐的超越根據所以提出之理由及其發展 一○五
一、道德實踐的超越根據所以提出之理由 一○六
二、成聖的超越根據之證成 一○九
三、成聖工夫論所以提出之理由 一一三
第二節 《中庸》形上思想之綱領 一一六
第三節 《中庸》形上思想之開展 一二四
一、道德實踐的超越根據—本體論 一二四
(一)天命之謂性 一二四
(二)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一二六
(三)成己成物 一二八
(四)至誠無息 一三二
二、道德實踐的超越根據之證成—工夫論 一三五
(一)率性之謂道 一三六
(二)修道之謂教 一三七
(三)君子之道 一四一
(四)至誠至聖 一四二
第四節 《中庸》形上思想之極成 一四五
一、道德秩序即宇宙秩序—天人合一之道 一四五
二、天的超越意義—知天畏天之道 一四七
三、實踐哲學之極限—人極之道 一五一
(一)就價值義而言 一五一
(二)就現實義而言 一五二
四、執與無執的融通—內聖外王之道 一五五
第五節 道德形上學的優先性及其意義 一五九
一、道德實踐對形上學態度之決定 一五九
(一)價值觀對形上學態度之決定 一六○
(二)道德要求對價值觀的優先性 一六四
二、道德形上學具優先性之理由及其意義 一六七
第五章 結論:《中庸》思想的回顧與前瞻 一七三
第一節 本文主要內容之回顧 一七三
第二節 《中庸》形上思想的當代意義 一七七
一、價值世界之貞定與客觀化 一七七
(一)價值世界的貞定 一七八
(二)仁政王道的客觀化 一七九
(三)執與無執的統合與無礙 一八○
二、對西方哲學及宗教之回應 一八二
(一)對西方哲學之回應 一八二
(二)對西方宗教之回應 一八八
第三節 本文未來發展之前瞻 一九一
一、《中庸》在先秦儒學中之地位 一九一
二、《中庸》在宋明理學中的發展 一九二
主要參考書目 一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