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看到這本書的書稿時,本人非常感動。因為這是家琳的第一本書,是藉由他在大陸攻讀博士學位的論文,修正後完成的專業書籍。這意味著家琳的努力有了實際的成果,也為將來邁出了一大步。
本書不論在劇場學及表演藝術領域都是非常具專業性的研究書籍。所稱的廟宇劇場,在臺灣,甚是是整個中華地區,一直都是一種最生活化的劇場形式,甚至追本溯源可視為人類最早的劇場發生。只要是在中華地區生活的人們,相信所有人都知道或是參與過這樣的劇場活動,卻似乎沒有人肯仔細的面對這個充滿趣味的舞臺,以及在他上面展演過的表演藝術,本書應可說是華人地區對廟宇劇場的專著,非常難得。而戲臺體制的建立,則應可視為對華人地區的重要貢獻。透過表演藝術的定義,放棄傳統上西方的舞臺區分及定義,家琳以一人之力,透過全台的田野調查,將臺灣當代廟宇戲臺的樣式,系統化的區分出三大類別,這三大類別不再以室內舞臺的形式為定義,將複雜的廟宇演劇內涵,以更實際的觀點解釋戶外演劇的戲臺功能,幾乎可以適用於整個中華地區的所有廟宇劇場。這是非常創新的研究成果,幾乎無人提出過這種以表演藝術為基礎定義,重新界定戲臺的觀念。因此,期待出版後,能使更多研究劇場或表演藝術的學者們,接受本書的說法,也使大眾對於這個即將要消逝的舞臺表演與劇場文化再多一些關注與理解。
本人在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期間,就看著家琳一直努力不倦的在為學術教學與實務工作奮鬥,完成這本書,相信是他人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另一階段的開始。祝福他也祝福所有為自己理想努力與實踐的人,你們的奮鬥必有美好的果實,貢獻終將不會被世人所遺忘。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蔡永文
2012年10月12日
推薦序2
~一份讚揚與期待~
《臺灣當代廟宇劇場戲臺體制研究》這本博士論文,完全以原有風貌出版,頗令我驚訝。當閱讀完全文後,我發現他人生所走過的足跡,也涵蓋其中,更凸顯了,一個在臺灣土生土長芋頭蕃薯的鄉土情懷,也告訴了我們:「我們是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這樣長大的」。
臺灣廟宇劇場基本上是娛人娛神的歷史文化產物,它們記錄了臺灣承襲大陸廟宇建築、廟會演劇的歷史文化活動變遷,從閩、粵的早期移民,歷經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至今,讓我們看到當代的廟宇戲劇,已不再是單純的傳統戲曲的演出,所形成的戲臺更是五花八們千奇百怪,出現了極大的獨特性,其管理更是形形色色莫衷一是。家琳從林林總總的臺灣廟宇劇場演出的舞台形式予以歸納分類定名,做深入的田野並調查找出了臺灣當代廟宇劇場演出的特性,將表演內容的發展與進程、戲臺研究、劇場與觀眾都做了詳細的分析與敘述,同時還對經營管理做出了建議。這份研究遍訪臺灣各地廟宇,費時費力可謂工程浩大,對臺灣當代廟宇劇場、演出、與管理做出了最真實的記錄。這份努力,不僅是一本博士論文的成果而已,實在更應予以出版以發揚他的研究貢獻。
家琳孜孜不倦地默默耕耘,看著他一面工作服務學校教育行政工作,一面自己努力進修,從學士、碩士到博士,也看到他在劇場工作斐然的多項成績,無疑的,本書是他劇場工作中的一部份。我樂見他持續下去,為未來的戲劇研究與劇場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戲教授 張曉華
作者序
如果說這是我的一個夢,看到這本書時,我的夢應該醒了,但是我這時才發現我其實根本沒有作夢,因為它是真實的存在,所有的東西都是那麼真實。
這本書,是我在上海戲劇學院讀博士班時的畢業論文。書中研究的所有戲臺,是我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幾乎跑遍全臺灣所得來的成果。很遺憾的,數量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尤其是固定式戲臺的數量,但是這些記錄卻是千真萬確由我親自完成的工作,這點令我感到自傲。每到一個廟宇戲臺前面調查與訪問過後,我會慶幸我朝向完成研究的目標更近了一步,但是真正令我高興,則是我為這些幾乎已經被大眾所遺忘的廟宇劇場外貌,留下了記錄與資料,而且是以表演藝術的眼光來看。
在臺灣,廟宇這個神明場域所提供的空間,連結表演達成關係的時候,以廣義的表演與劇場定義審視,幾乎可以視為臺灣劇場的起源地,整個戲臺體制,不論大陸或臺灣,是屬於中國傳統的樣式,是屬於民間自然形成的體制,以西方嚴謹的單一舞臺美學形式,解釋這種同時包含神明與民眾,儀式與娛樂多功能用途的戲臺時,以實際功能作為分類依據更能表現這類戲臺的意義,甚至可做為當代所有戶外演劇戲臺的分類標準,符合當代的歸納精神與解釋。
我非常喜愛中國傳統的事物,也熱愛臺灣這片土地給我的感受,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我承認接收了很多西方教育的方式與文化思考,但是我還是無法忘記同時是中國人與臺灣人的身份。全球化的視野並不是全盤的接受,文化的交流亦是需要因地制宜的修正。這本書,我無意針對任何人的理論與說法提出攻擊或任何的不敬,我只是想研究而已。感謝所有幫助這本書出版的朋友與親人,謝謝你們幫我完成了這個真實的夢,我會繼續努力的。
于板橋臺灣藝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