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隨求金剛的悟道故事
黃隨求金剛出生後被放在蓮葉上兩個月,這兩個月,祂每天觀察蓮花,並與蓮葉能量調和。
太白星君經過,看到這個嬰兒具備木、水精華, 覺得是可造之材,從天上移植一朵仙蓮花到嬰兒旁, 長大後,父母發現祂喜歡這朵仙蓮花,在蓮花池旁放張椅子,讓祂可以常常坐在旁邊觀看。
每當祂有什麼願望,仙蓮花就會打開花瓣,從花瓣裡飛出一個光球,光球現出幾個畫面,指示達成願望的過程要如何做,祂漸漸悟到:所有願望只要知道關鍵畫面,就能做到並達成結果。
漸漸地,沒靠仙蓮花和光球,也能找出事情的轉淚點+分析每個轉淚點的細節變化,找出最能接近結果的做法,常常分析後,可以演練出事情發展的畫面流動,再檢查有沒有忽略到的轉淚點,如此,就能讓事情如願的發展,也是【隨求】的意思了。
請朋友問祂一個親身例子,有個例子比較容易讓人領悟祂的觀念。
黃隨求金剛(神靈)答:
祂是小男孩時,看到鄰居有隻狗很喜歡衝出去咬人。
祂想『是不是狗餓了,才會衝出去咬人?』(分析的過程)
晚上狗被關起來時,餵牠吃得飽飽的,隔天,狗照樣衝出去咬人。
祂就想『是不是狗跑太快了,才有辦法衝出去咬人?』(分析的過程)
晚上狗被關起來時,在狗的腳上綁了重重的石頭,隔天,狗拖著石頭照樣衝出去咬人。
祂托起下巴想『是不是狗的體力太好,才有辦法衝出去咬人?』(分析的過程)
設一個小陷阱讓狗跛了一隻腳,狗照樣用三隻腳衝出去咬人。
祂想『問題不在狗的身體。』
改從心靈著手。(找出事情的轉淚點)
晚上狗被關起來時,他蹲在地上+兩手拖著下巴+認真看著狗說:「你這樣咬人做壞事,會形成因果報應,下輩子會過很苦很苦的日子喔。」
每天晚上都去說一次,說了一段時間後,狗也慢慢不去咬人了。
辟毒金剛的悟道故事
從前有個書生,很喜歡吃蛇。(辟毒金剛以第三者的角度描述自己前世)
有天,書生出遠門去考狀元,遇到一位算命師。
他問 :「考得上嗎?」
算命師答: 「你吃太多蛇,印堂暗黑,考試那天一定會分心。」
書生覺得這個回答很怪,吃蛇跟考狀元有什麼關聯?
考試前一天,路上遇到女的一直邀他喝茶,喝到一半想起算命的話,停下不喝走了,晚上睡覺時,聽到蠕動的聲音+夢到天花板吊滿許多蛇,嚇得從夢中驚醒,再次想起算命的話…考試當天,遇到一個肥壯漢擋在路中,要他吞下毒蛇才能過,他堅持不吞。
一位叫化的乞丐經過,對他說:「你不願吞蛇,代表已有悔過的心。」
乞丐就用竿子敲一下肥壯漢的後腦,使肥壯漢暈了一會兒,書生就走過去了。
考試前,他一直唸地藏菩薩的咒,希望保佑他過關,後來考上進士,也當官了,回家決定開始吃素,看到有人賣蛇,就會買下拿去放生。
剛開始放生時,蛇會回頭瞪著他,放生許多次後,蛇也不看他了。
辟毒金剛(神靈)總結地說:
人,生在五濁惡世,容易沾染五毒的黑氣。
貪吃是其中一毒,毒吃下去後,就要吐出來。
對別人說出自己的缺點,讓別人告訴自己怎麼做才對,不斷地調整自己,別人就像鏡子照在自己身上,把五毒的黑暗轉化成五德的亮光,才能把毒化盡,全身由暗轉亮,進而修成道果。
聽完祂的悟道故事,明白祂被封為【辟毒金剛】的緣故了。
金剛眷菩薩的悟道故事
剛眷菩薩(神靈)答:「從前有一世我是童子,侍奉一位師父。」
朋友問:「這師父的來歷是什麼呢?」
金剛眷菩薩答:
這師父以前曾經是海盜,後來掉到海裡死了,海神收祂為徒(海神與海盜前世有段善緣),海神教祂許多道理,讓祂慢慢修掉惡性,修了一百四十年後有了成就投胎為人。
當時童子侍奉師父,常常要爬到山上的洞口拿東西,有放酒的洞、放書的洞、放帽子的洞、放衣服的洞、放緞帶的洞…每個洞口都放不同的東西,爬上爬下並不容易,天黑後很多蛇會跑出來,必須在天黑前找到正確的洞口拿東西+下山回家, 童子跑到對面看洞口的記號+數好東西在第幾排第幾格+爬到山上拿,這樣拿了一段時間,童子忍不住問:「為什麼要把東西放在不同的洞口去辛苦拿呢?」
師父答:「要讓你了解到【每件東西都得來不易】,即使是一件很不起眼的東西,也是得來不易,更何況是越好的東西,越不容易取得。」(這種領悟適合修掉海盜的惡性)
教導童子:「只有一種東西很容易取得,也就是【思想】,可以透過思想得到想要的智慧與道理,這些智慧與道理,【永遠是自己的】,不像那些有形的東西, 得到了又會失去、用完了就會沒了,所以要努力修持,到達智慧之海的境界。」
朋友問:「為什麼雕像拿著環呢?」
金剛眷菩薩答:「【環】象徵思想的入口,透過這種入口到達【知識、智慧、願望的境地】。」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因】,是事物變化的【種子】,像【線頭】,【緣】像【織法】,【十二因緣】像十二種線頭+各種織法,能織成各式各樣的毛衣,十二因緣彼此之間沒有固定的輪替順序,有交織的結合性,譬如:有的毛衣只用其中三種因緣織成。
十二因緣可用來【簡化分析】事物的變化,就像分析毛衣怎麼織成,分析完,可用十二因緣【安排】事物的變化,就像構思毛衣的線要如何重新織成。
第一種因緣:【無明】(上圖是概念圖)
眾生皆有佛性,種種不好的烏雲遮蓋佛性,使佛性的光明無法照耀而呈現無明的狀態,心若無明,如盲人走路,無法看清真相。
每當內心有了一些領悟,就會清掉一些烏雲,光明從內透出,就能看清一些真相。
第二種因緣:【行】
每進行一步,所產生的變化。
第三種因緣:【識】
綜合的念頭,會引發動作。
譬如:引發喝水這個動作前,覺得【天熱+口乾+水近+上廁所方便】等念頭綜合起來的【識】。
譬如:引發戰爭這個動作前,覺得【被汙辱+人民被殘殺+武力強大+有利益可圖】等念頭綜合起來的【識】。
第四種因緣:【名色】
塑造出來的假相。
譬如:有人偷錢來捐給弱勢家庭,塑造大善人的形象。
譬如:富人穿破爛的衣服,塑造窮苦的形象。
第五種因緣:【六入】
事情發展的六種路徑:1直線變化 2先彎曲再直線變化 3彎曲後回來 4前進一些再退一點再前進一些 5顛倒 6摸索式前進。
譬如:紅燈停止、綠燈前進,屬於直線變化。
譬如:災難越多,人們越想安定,屬於顛倒變化。
第六種因緣:【觸】
接觸產生的影響。
譬如:接觸了五個人,這五個人對我產生或多或少的不同影響。
第七種因緣:【受】
每得到一個東西所產生的持續性影響,當這個東西消失時,影響跟著淡化消失或變成執著而無法消失。
譬如:有了一棟房子,這房子對我產生持續性的影響︵安定感︶,賣掉房子後這個影響︵安定感︶也跟著淡化消失。
第八種因緣:【愛】
本性延伸出來的習慣性。
譬如:前世習慣把水果打成汁喝,今生投胎後還是習慣只喝果汁。
第九種因緣:【取】
交換回來的東西(沒有一定得到什麼的規律)。
譬如:領養一個小孩,小孩長大後奉養了你。
第十種因緣:【有】
持續性付出所得到的結果。
譬如:請許多老師不斷教導小孩,最後小孩如心所願的成為很有成就的人物。
第十一種因緣:【生】
事情開始的動機。
第十二種因緣:【老死】
壞掉、不見後產生汰換。
譬如:電視壞了,買新的電視。
譬如:房子崩塌,蓋新的房子。
佛陀說:「其實還有一種因緣,屬於無中生有。」
我想『這十二因緣已經多到暈了,還要練習怎麼活用…』回答:「這個特殊的因緣…就先不管它了。」(讀者可將十二因緣試著活用在生活上)
詢問佛陀:「可以用十二因緣看我和朋友嗎?」(看看佛陀怎麼活用)
佛陀答:「你們兩個都是很複雜的毛衣,不容易看完。」
我將範圍縮小到某一部分,請佛陀看看。
佛陀看完不答地說:「這是一個特殊因緣。」說完就跑了。
(啊!跑好快…還沒問完呢…我的問題像天一樣多…)
看著朋友的眼淚問:「你在感動什麼呢?」
朋友答:「佛講十二因緣時,想到以前(前世) 曾經去過一個地方跟十二因緣有關,那個地方會浮出我在乎的人事物畫面、再演化到下一個在乎的畫面、再演化到下一個在乎的畫面…當畫面演化完,會出現新的契機讓我思索,然後又重新浮出我在乎的人事物畫面、再演化到下一個在乎的畫面、再演化到下一個在乎的畫面…直到我放下了,畫面就不會重複演化了。」
我問:「那你在乎的全部都放下了嗎?」
朋友答:「大的事情都已經放下了。」
八正道
為什麼透過因果輪迴改變業力,依然在生死流轉中?為什麼八正道可把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變成生死還滅,從苦海變解脫?
用【十二因緣】分析事情的變化,進而從中找出生死流轉的癥結:【陋根】(陋習的根源),若陋根尚在,就會重蹈覆轍的造作因緣,進而陷入生死流轉的苦海中。
【八正道】是為了修正陋根而發展出來的八種正確途徑,斷了陋根,就不會重蹈覆轍的造作,進而從生死流轉到生死還滅的解脫境地。
【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關於八正道的解說很多,不知流傳兩千多年的八正道是否也差異很大,一樣請朋友詢問佛陀,佛陀用思想(光)傳給朋友看,朋友轉述如左:
正見:正當的表達意見。
正思惟:正確的思考路徑。
正語:講應該說的話。
正業:做該執行的事情。
正命:活出值得的生命。
正精進:努力做對的修行。
正念:洗滌自我的意念。
正定:六根清淨不起漣漪。